1、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件三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件【三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为什么虚构这个扑朔迷离的世外桃源,如何看待他的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东晋的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
2、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过几任小官,因为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写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当然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
3、序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记就是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传奇色彩。作品在一定水准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断句与感情。 2.自由朗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四、结合注释阅读,自己独立翻译课文,能够同时质疑。 五、交流翻译情况,实行互相评价。 六、综合体会。 1.把握古今异义词。 (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4、(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条件不同和结果不变。 2.出自本文的成语。 (1)落英缤纷: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没有人来询问渡口。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 (4)世外桃源: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也指空想的不存有的世界。 七、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
5、问题。 l、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复前行,欲穷其林。”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用原文回答。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 “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6、八、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九、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1.复述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2.用下列词语造句:(1)无人问津(2)豁然开朗(3)怡然自乐 十、作业。 1.总结出古今异义的词语。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听读,想象画面。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师生共同学习体味桃花源“美丽、快乐、奇异”的特点。 1.桃源之“美丽”。 (1)指名朗
7、读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请选择一个景点描绘出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参考:桃花源土地平坦如砥,名花香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土地肥沃,美丽的池塘中鱼儿恣意畅游,桑林竹树之间鸟儿尽情欢唱。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之间鸡犬相闻。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小小无忧无虑,安其居。环境优美富饶,宁静祥和。 (3)教师小结:在大家的描绘中,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静谧祥和。 2.桃源之“快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哪些人感受到了桃源的“快乐”?他们分别因什么而快乐? 老人和孩子。老人
8、衣食无忧,颐养天年。孩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2)学生小结:桃花源的快乐在于这里民风淳朴,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3.桃源之“奇异”。 (1)引导:美丽而神秘的桃源在何处呢? (2)评说:学生实行自由发言,教师可作适当启发。 “景”奇,桃林美景奇、桃源内环境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 (3)教师小结: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深层研讨。 1.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
9、后来太守等人寻找桃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将桃花源写得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存有的。隐含了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慨叹。 2.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该怎么看? (1)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境界。这理想在一定水准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2)作者的这个理想是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的否定和
10、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根本无法实现。 四、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五、作业。 1.研究性作业:查找相关陶渊明的资料及其诗文,分析陶渊明的特点,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总结出来。 2.基础性作业:背诵课文。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目标: 1、了解柳宗元的作品常识。 2、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 3、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的观察、细致描摹的水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而抑郁忧伤的感情; 2、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
11、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难点 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 教学方法 朗读为本。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在难点的突破上,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写作背景来达成。(教学辅助工具是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小学学过的诗江雪导入,引出唐代诗人柳宗元) (屏显)学生齐颂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就是他失意孤独的写照。师:是啊,
12、柳宗元与刘禹锡一起参与变革,也一起被贬。还记得刘禹锡写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怎么写的?(生齐背)“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师:对,刘禹锡被贬到凄凉的巴山楚地,一去就是23年,柳宗元的命运也差不多,被贬来到了永州,正值三十多岁施展才华之时,一呆就是10年,后又被贬柳州。在永州时,他不被重视,只有游遍永州山山水水,写成永州八记。如果说,李白是苦闷时“借酒消愁愁更愁”,那么柳宗元则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板书课题) 二、走近柳宗元,了解背景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柳宗元的资料。学生交流后,多媒体表现相关柳宗元的资料。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
13、,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都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世称“韩柳”。 作者曾被贬为永州司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写下了有连续性的、精美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最的一篇。 三、整体感知,走近小石潭记 1、自读课文,疏通文意(已布置预习完成) 2、齐读课文,检测预习情况(屏显:加粗字解释) 斗折蛇行()悄怆幽邃() 可百许头()()日光下澈() 似与游者相乐()乃记之而去() 隶而从者()()凄神寒骨()() 3、解答预习中的疑难字词(重在词义句义) 4、引导讨论,解读文本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明确: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小石潭的
14、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诒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石潭的源头的? 明确: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深入文本,与柳宗元同游 1、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法 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15、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这个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使用什么修辞方法?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自主阅读,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评价并板书明确,并对第二段重点品读,尝试背诵其中的佳句。 (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五、品味文章,与柳宗元对话 1、精读感悟,体会以景写情的写法 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
16、其境。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对小石潭记称赞不已, 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 2)深入探究,走进柳宗元 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如此忧伤,文中的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呢?你能不能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忧郁从何而来呢?(能够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 六、师生共同总结(配乐齐读): 1、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 2、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及对作者的了解,你有什么启发? 小结: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按游览观察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写景状物,文字充满着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寄托了他凄苦忧伤的感情。 柳宗元的游记就是这样借景抒情、写景寓情、游踪清晰。他
17、的永州八记很值得一读。 七、课外作业 1、借鉴本文的写法,描写你熟悉的校园景点,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2、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核舟记】 教学目标: 一、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二、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是微雕艺术
18、。微雕是把书法、绘画、雕刻融为一体的微观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数百年前我国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扫除文字障碍,初步理解课文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魏学洢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当第一个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过,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所以,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王叔远雕刻核舟时
19、,没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 2.范读课文/演示文稿:字、词请同学们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n)膝(x)褶(zh)髻(j)倚(y) 戌(x)篆(zhun)八分有(yu)奇(j) 诎右臂支船(q) (2)注意以下句子的准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3请同学们结合文下注释速读课文。并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演示文稿:结构 三、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
20、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刻工。 2.同学们朗读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能够看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 雕刻技艺的奇巧、灵怪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这样一个核心。 4.怎样表现奇巧、灵怪?对比: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细;气韵生动。 5.核舟大小如何?(一尺10寸,一寸10分)比较“二黍许”即二市分多点,约合0.9厘米光景;八分即八市分,约折合长度2.667厘米,奇即有零,八分有奇长度约合3厘米。具体 6.来看看雕刻家在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
21、了哪些物,分别有什么特征。 读课文第二段。窗八:刻有对联,能够开启。(精细灵巧)箬蓬。 7.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作为船的一部分,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以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个说明核心。继续看以下各段所介绍的物:楫,炉、壶、手卷、念珠(历历可数)。三十四个字(勾画了了,细若蚊足)。 8.如果只有一堆人和物的堆积罗列,即使再精细也只能叫技术而不是艺术。 9.雕刻者在核舟上刻了多少人?他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对这些人物的介绍。 10.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
22、拭、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能够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11.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
23、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人物刻画精细(相对于核舟来说,人该占多大比例?峨冠多髯、衣褶、念珠历历可数)神情意态毕肖。 匠心布局、唯妙唯肖、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各具特色,意趣盎然。这就不光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更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获得以美的享受,这才叫艺术。观赏核舟,恍惚间已经与苏轼一起泛舟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我们不能不赞叹:正是: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四、对上述内容的说明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全文采用总分总的顺序。 1主体部分以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构思
24、巧妙。从主到次,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介绍人物神情,其顺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个人物,又是由人物的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说明舟尾情况主要使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五、课文分说部分不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船的中部、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 先写船中间的船舱部分,叙述它的窗子数量、位置,特别点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左窗扇刻的是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题。 六、具体地介绍了这么多的内容,船上的人物、情景说得清清楚楚,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却只用了四百多字文字上有什么特点?叙述跟描写结合,语言精炼、简洁、周密、生动。 七、课后作业:1.仿照本文作法,选择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完成在自写本上。 2做练习三。 板书设计: 核舟记(魏学洢) 核舟之小(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对比容量之大(物杂人多;刻画精细;匠心布局、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各具特色,意趣盎然 奇巧、灵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