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6.72KB ,
资源ID:294943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4943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概述.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概述.docx

1、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概述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概述/h1-本站首页免费课件免费试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计划总结英语角幼儿教育文书写作海量教案免费论文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教学论文经济论文理工论文管理论文法律论文行政论文艺术论文医学论文文史论文农科论文英语论文课程改革教育法规教育管理家长频道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文史论文中国史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概述如果说在近代中国109年的历史进程中,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

2、放、谋求近代化构成其发展的基本脉络,那么在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逐步推进现代化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构成了现代中国发展的基本脉络。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的探讨,着意于进一步阐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现代中国推向前进的基本线索。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认识。一、从对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后进入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中国逐步走向社会主义,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抉择,现代中国的发展正是沿着这一正确的发展道路向前推进的。近代中国的起始,不是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109年间,中国社会一直处于这样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中。在近代中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的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和革命派先后作过以资本主义来代替封建主义的尝试后,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阻挠,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破土而生但力量弱小,民族资产阶级虽然企盼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却没有成功,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无数仁

4、人志士以资本主义列强为师的种种努力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特征和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基本国情,经过艰辛的探索,形成指导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确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步走的正确道路。即:“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这样,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客观要求上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而在实质上是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为目的,因此“这种革命又恰是为社会主义的发展

5、扫清更广大的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坚持走中国革命的第一步不动摇,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和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起一个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时,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完成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重大成果。新中国建立初期,通过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其他各项新民主主义的改革与建设,都为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

6、3年6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化三改”的总路线,以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成为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而奋斗的新纲领,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到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初步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的确立,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尽管在改造过程中也有“要求过急”等缺点和偏差,但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

7、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不平凡的创举。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面对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着手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后怎样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这次大会的重要任务就是毛泽东在大会开幕词中所说的“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在中共八大召开之前,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所带来的国际影响,使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去思考自己的道路。4月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探索了建设社会主义

8、的若干重大问题。在此基础上,中共八大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一个突破性的贡献就是把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定性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而针对着这个主要矛盾确立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从中共八大初步确立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路线,到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党的政治路线的20余年间,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在这个曲折前进的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与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所出现的

9、失误是紧紧相关的。一是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二是怎样把握社会主义的建设速度。就前者而言,从1957年910月间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把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定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直到“文化大革命”中形成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来自“左”的危害大大超过了出自右的干扰,致使中共八大所确定的正确路线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就后者来看,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尽

10、管反映了人们的良好愿望,却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结果造成了“大跃进”、“浮夸风”等的失误。当然,在探讨这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进程所带来的曲折的同时,也要看到这是在曲折中前进的。但是,毕竟在这20年间,过多的失误影响了正常的发展,“文革”中流行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言论足以证明在那个时代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还是十分模糊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历史时期,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

11、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样,怎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点。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目标。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认为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

12、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尤其是1992年12月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作了系统科学的阐述。正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十四大高度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系统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九个方面的内容,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加快改革开放,集

13、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同时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并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部署。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强调必须充分认识我们党确立起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重要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

14、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精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因此,从新中国建立以来的60多年间,中

15、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不仅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而且通过一步步地摸索前进,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现代中国沿着社会主义的正确航向破浪前进。二、从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有感于英军船坚炮利的情况,主张仿造外国船炮以加强海防,开启中国近代化之先河。从1842年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希望“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到1919年孙中山提出发展实业蓝图,以使“人民将一律享受近代文明之

16、乐”,经过自强运动、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但在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阻挠下,中国的近代化步履维艰,难以实现。然而,近代中国毕竟开始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这就是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近代化有着崇高的追求,这就是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的“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要为“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把独立、民主、统一与富强相提并论,把实现近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瞻远瞩。当然,只有完成争取民族独

17、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才能为实现近代化与现代化扫清障碍和创造前提。建国初的三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先后完成了恢复和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等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决定从1953年起进行大规模的国家建设。“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经济建设的总任务就是要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由于我国是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我们的国家建设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利益完全一致,其目的是在于不

18、断提高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并巩固国防和保卫和平,因而我国人/h1-本站首页免费课件免费试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计划总结英语角幼儿教育文书写作海量教案免费论文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教学论文经济论文理工论文管理论文法律论文行政论文艺术论文医学论文文史论文农科论文英语论文课程改革教育法规教育管理家长频道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文史论文中国史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概述民在执行建设计划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积极

19、性和创造性。”为了推进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共中央决定从1953年起编制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6月1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从而使以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1954年9月,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伟大的人民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面,最后也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得到有计划的迅速的发展,以便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并且巩固我们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20、。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两年后的9月,中共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了社会生产力以巨大发展的无限前途。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党和政府通过对四个现代化的初步阐述并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

21、需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标,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多么难能可贵!但是,在中共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后仅一年,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后来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致使现代化建设长期未能成为党的中心工作。当然,中国党政领导人对现代化仍然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1960年,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主张。1964年,

22、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1975年,周恩来又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了到20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张。但在阶级斗争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方面,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居于主导地位,且有十年“文革”动乱,干扰了四个现代化的发展。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现在就应当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及时地、果断地结束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把全党工作

23、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面对着党的工作重心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转移所面临的思想不解放、步子迈不开等重重困难,邓小平从战略的高度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作出了新的判断和定位,他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称作“一场深刻的伟大革命”,“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从而把现代化建设确立为党的中心工作。他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搞好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你不抓住四个现代化,不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

24、脱离马克思主义,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他不断强调,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什么样式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要达到什么目标,需要采取哪些步骤来逐步展开,邓小平以其非凡的智慧,高瞻远瞩地规划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的谈话中以“小康之家”来形容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这是邓小平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运用于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创见,其意义在于就中国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程度作了中国式的解答,也为中华民族提出了一

25、个有共同认同感的奋斗目标。关于采取哪些步骤来实现现代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设计了从“二步走”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题,确定了党在新时期的方针任务,并制定了分两步走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部署。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

26、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这是邓小平对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完整和系统阐述。深入一步来看,把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脉络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脉络联系起来考察,我们可以从邓小平的一些论述中寻找到他那深邃的思想底蕴和辩证的思维方法。一方面,邓小平坚持主张“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1984年6月,邓小平会见日本朋友的谈话中指出:“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这同你们相比还是低水平的,但对我们来说是雄心壮志

27、。中国现在有十亿人口,到那时候十二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达到一万亿美元。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状态,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另一方面,邓小平强调中国只有抓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客人时重点谈了“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的问题。他说,我们过去固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结果发展缓慢,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考虑的第一

28、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我们整个工作的重点转到建设四个现代化上来,把建设四个现代化作为几十年的奋斗目标。“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这样,邓小平点明了坚持社会主义与实现现代化之间关系。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经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在20世纪末实现了建设“小康之家”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进一步彰显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在21世纪到来之际,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

29、各族人民,胜利完成了现代化“三步走”前两步的战略任务,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于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出了新的部署,这就是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使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我们党必须勇敢担负起来的历史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重申,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

30、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要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十七大报告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作了深刻阐述,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

31、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关键阶段。可见,从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一步步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使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三、从“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北伐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指出:“现在的时候,正是中国人民起来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压迫之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期;精神上物质上都日趋衰弱的中华民

32、族,正因这一个运动才有新的转机。”中国共产党“不单是代表工农利益向资产阶级及地主争斗。因为殖民地的工农群众,为自求解放计,必须力争整个的民族解放,推翻本国军阀及世界帝国主义,才有出路。”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于是,“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从一个曾被人侮辱的民族到一个已经站起来了的民族,怎样才能以不懈的奋斗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进程中需要回答的问题。对此,毛泽东在1949年9月21日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郑重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同时,强调指出:“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使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极好条件是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的人口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我们面前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