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287.84KB ,
资源ID:294804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4804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生物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优生联考试题 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生物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优生联考试题 解析版.docx

1、生物湖南省学年高二下学期优生联考试题 解析版湖南省湘潭县一中、双峰一中、邵东一中、永州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优生联考试题1.下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健(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B. 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832C. 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D. 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

2、有20种,甲是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乙为蛋白质分子,因此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A正确;乙含有3条多肽链、共含271个氨基酸、4个二硫健,在氨基酸形成该蛋白质后,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与形成4个二硫键时脱去的8个氢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而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8(2713)184832,B正确;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2分子甲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化合物(二肽)过程中,脱去1分子的水,因此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H原子的个数等于2分子甲含有的H原子数的总和减去1分子水含有的2个H原子,即92216个,

3、C正确;丙为核苷酸,核苷酸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前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核酸,D错误。【点睛】本题以“相关化合物”的示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其分布、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其脱水缩合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和与蛋白质相关的计算能力。理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的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和肽链数的数量关系,理解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其分布是解题的关键。2.图1中的a,b,c表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图2表示放置在某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某种药物只抑制图1中的c而对a无影响,说明该药物抑制了c运输

4、过程中载体的作用B. 图2表示的植物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此时植物细胞所处的溶液一定是KNO3溶液C. 图2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D. 若温度降低,对图1中的a,b,c都会造成影响【答案】B【解析】图1中c是协助扩散,a是自由扩散,药物抑制C而对a无影响,可能抑制载体的作用,A正确;图2细胞失水量先增大后减小以至吸水,说明发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但溶液不一定是KNO3溶液,B错误;图2中A点失水量最大,细胞与外界溶液浓度差最大,吸水能量最强,C正确;温度能影响分子运动,所以abc过程都会受到影响,D正确。【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名师点睛】只要溶液的溶质分

5、子能进入细胞,则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可自动复原,如KNO3溶液,尿素溶液等。3.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催化剂,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是ATP中磷酸键逐级水解的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代表的物质是ADP,彻底水解后得到3分子的磷酸基团和1分子腺苷B. 若要探究酶b的最适pH,应在中性左右设置实验自变量C. 大肠杆菌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D. 释放能量最少的过程是【答案】D【解析】A、为ADP, 彻底水解后得到2分子的磷酸基团、1分子腺腺嘌呤、1分子核糖,A错误;B、由图所示,酶b的适宜PH的变量范围应偏酸性,B错误;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C错误

6、;D、和断裂的都是高能磷酸键,III断裂的是普通化学键,因此释放能量最少的过程是,D正确.4.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有( )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壁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是细胞癌变的内因低温引起的细胞冻伤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事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相关知识。学生明确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

7、系;细胞的分化;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细胞分化不仅发生在胚胎发育中,而是在一生都进行着,以补充衰老和死亡的细胞。如: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不同血细胞的细胞分化过程。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为止。2、细胞衰老是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功能减退,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衰老是生界的普遍规律,细胞作为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也在不断地新生和衰老死亡。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都要经过增殖、分化、衰老、死亡等几个阶

8、段。可见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也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3、细胞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细胞凋亡的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细胞凋亡肩负着维持各种组织器官固有体积和形态功能的作用,还会使机体内异常细胞得到及时清除,去除潜在隐患。4、癌细胞的特征有:无限增殖,改变形态结构,易分散和转移,常有“多极分裂”现象,对不良的环境一般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等。癌变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详解】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是正常的生

9、命现象,对生物体是有利的,错误;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正确;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错误;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错误;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正确;细胞癌变的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正确;细胞坏死: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阻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故低温引起的细胞冻伤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正确【点睛】本题要求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对比区分相关生理和病理变化以及细胞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细胞衰老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学生理解概念,根据概念可准确解题。5.果蝇体内三对等位基因的分布如图1所

10、示,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其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A、a与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可用图2中的DF段来表示C. 该细胞的联会时期对应图2中的AB段D. 该果蝇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d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图2中,曲线图分别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其中BC段是DNA复制形成的;CD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

11、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详解】A、A、a与B、b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原因是它们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但它们可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B、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着丝点已分裂,所以可用图2中的DF段来表示,B正确;C、该细胞的联会时期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已完成复制,所以对应图2中的CD段,C错误;D、该果蝇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12、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曲线图中各区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6.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如下。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3的乙遗传病致病基因来自-1B. -2基因型为AaXBXb的概率是100%C. -3和-4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7/16D. 若-1与一个正常男性

13、结婚,则他们生一个男孩患乙病的概率是1/4【答案】C【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分析系谱图可知:-1、-2有患病儿子-2以及-1的儿子-3正常,可判断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4还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而-2、-3患乙病。所以乙病是X 染色体隐性遗传。【详解】A、-3的乙遗传病致病基因来自-3, -3的致病基因来自-2 ,-2的致病基因来自-1, A正确;B、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患甲病,所以-2的基因型是Aa,由A选项分析已知-2有乙病致病基因,所以-2基因型为AaXBXb的概率是100% ,B正

14、确。C、-3基因型是1/3AAXBXb或2/3AaXBXb,-4基因型是AaXBY,后代正常的概率是(1-2/31/4) 3/4=15/24,患病的概率是115/24=3/8,C 错误;D、只看乙病,-1的基因型是1/2XBXb或1/2XBXB,与一个正常男性(XBY)结婚,后代一个男孩患乙病的概率是1/21/2=1/4, 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做出合理的或得出正确的结论。7.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

15、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的A+T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细胞内全部DNA的两条链都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磷酸基团数=脱氧核糖数=脱氧核苷酸数双链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排列在内侧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答案】C【解析】【分析】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为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其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糖核苷酸;DNA分子复制特点

16、为半保留复制。【详解】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是m2n - m2n-1=m2n-1个,正确;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M%,由于两条链中A+T的数目是相等的,则该DNA分子每条链中A+T所占比例就相当分子、分母各减半,其比例是不变的,也为M%,正确;全部DNA被32P分子标记后,在不含在32P元素的环境下进行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均含32P,第二次有丝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有一条含32P一条不含32P,着丝点断裂后含标记的染色体进入子细胞是随机的,因此不能判断子细胞染色体被标记的比例,错误;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由

17、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故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基团数=脱氧核糖数=脱氧核苷酸数,正确;双链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磷酸二酯键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排列在内侧,正确。【点睛】注意区分DNA分子复制n次和第n次复制需要的核苷酸个数:(1)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2)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复制n次,共需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量为(2n 1)m个。8. 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 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

18、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 处插入碱基对GCB. 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 处缺失碱基对ATD. 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答案】B【解析】首先由赖氨酸的密码子分析转录模板基因碱基为TTC,确定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G,处插入、缺失碱基对会使其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处碱基对替换后密码子为AAA还是赖氨酸,处碱基对替换后密码子为GAG,对应谷氨酸。9. 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下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 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

19、上的基因b突变为BB.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 与4 自由分离C.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D.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答案】D【解析】【详解】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即使有,也只会出现个别现象,而不会导致部分个体都出现红色性状,A错误;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就是自由分离的,这不会导致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B错误;在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最可能的原因是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是发生了交叉互换,即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缺失染色体上的B基因交换到正常染色体

20、上,从而产生了带有B基因的正常雄配子,C错误、D正确。10.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 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 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答案】D【解析】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并不等于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生物的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

21、频率的改变,错误;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使生物进化,B错误;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但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D正确;答案是D。【考点定位】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物种形成有关的2个“不一定”(1)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2)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变化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新物种一旦形成,则说明生物肯定进化了。1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

22、生活的内环境,在下列的各种变化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抗体与抗原结合消化道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尿素的生成胰高血糖素的合成 乳酸与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的相关知识。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消化道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在外界环境中;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线粒体中;尿素的生成在肝细胞中;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在细胞内核糖体上;所以只有抗体与抗原结合,乳酸与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内环境中。故选D。12. 图甲为某一神经

23、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 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C. 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 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答案】C【解析】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静息电位。图甲所示两电极都在膜外,所以电流表测得的为零电位,A错误;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所以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ab,B错误;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电流表会有不同方向

24、的偏转。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并产生电位变化,C正确;t1t2,t3t4电位的变化都是Na+内流造成的,D错误。【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名师点睛】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13.某健康人在上午11点前只进食了早餐,下图为其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情况,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点时体内分泌的胰岛素增加B. B点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C.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通过体液只能运输至相应

25、的靶细胞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共同调节血糖含量的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进食后初期,A点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血糖浓度上升;血糖浓度上升刺激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贮存葡萄糖,血糖浓度下降;B点血糖浓度开始低于基础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使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得血糖浓度上升。【详解】A、A点时血糖浓度高于基础血糖水平,因此胰岛素的分泌增加,A正确;B、B点时,由于血糖浓度低于基础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血糖维持平衡,B正确;C、激素能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但只作用于靶细胞,C错误;

26、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为拮抗关系,D正确。【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14.下图表示人体注射该疫苗后,机体发生的免疫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分别在胸腺、骨髓中发育成熟B. 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和mRNA,细胞2可以产生淋巴因子C. 过程依赖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完成,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D. 在二次免疫过程中,细胞5能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4从而发挥重要作用【答案】B【解析】细胞2表示T细胞、细胞3表示B细胞,它们均起源于造

27、血干细胞,分别在胸腺、骨髓中发育成熟,A正确;细胞4表示浆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抗体的基因和mRNA,其他细胞也都含有合成物质a抗体的基因,但不含有合成物质a抗体的mRNA,B错误;过程属于抗原呈递过程,依赖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完成,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C正确;在二次免疫过程中,细胞5是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4(浆细胞)从而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15.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 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B. 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

28、生长C. 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 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答案】D【解析】生长素不能透过玻璃片,由于玻璃片的纵向插入,阻断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使得生长素均匀分布,因此a直立生长;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胚芽鞘的尖端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导致背光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侧,所以b向光弯曲生长;琼脂块放置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左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沿着接触面向下运输,导致胚芽鞘左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右侧,所以c背光弯曲生长。综上分析,A、B项错误;图中d,若固定植株,旋转纸盒,只有纸盒的开口朝向光源时,胚芽鞘的尖端才

29、能感受到光的刺激,造成胚芽鞘左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右侧,植株向右弯曲生长,C项错误;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是从开口进入,因此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D项正确。【考点定位】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有生长素的来源则可能生长;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生长素若均匀分布,则直立生长;若分布不均匀,则弯曲生长。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结合图示信息分析与题意就很容易判断出各选项的正确与否。16.如图是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小于2fB. 除草剂

30、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C. 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表现出根向地性,测得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g,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可能为2fD. 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生长素浓度与促进生长作用之间的关系,C点对应的g浓度是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小于g,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生长的作用逐渐增强,大于g浓度,随生长素浓度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减弱,B、D点生长素的促进效应相同,E点生长素浓度升高到h时促进作用降低至0解:A、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增强,因此如果向光面的生

31、长素浓度为f,被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应该是大于f且小于2f,A正确;B、除草剂的原理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杂草生长,应该是大于h,B正确;C、根的向地性是由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减弱,甚至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大于近地侧所致,因此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2f大于f,C错误;D、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发育,因此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D正确故选:C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17. 如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赤霉素、生长素、乙烯B. 激素在促进幼苗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C. a浓度的激素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