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面与色彩构成教案含五篇平面与色彩构成教案(含五篇)第一篇:平面与色彩构成教案构成基础:平面与色彩构成教 案授课专业:平面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各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时数:98 课程学分:考核方式:知识点考试与课程作业相结合授课教师:潘雪梅、余江、羊黎、何宇(兼职)、古大治等 课程背景与沿革视觉构成关系训练是所有种设计的基础,这在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基本取得了共识,这种训练就是时下在各个办有设计类专业的院校对初年级学生所开的“三大构成课”。这些课程作为设计类专业的共同性专业基础课,是在上个世纪20220年代在德国包豪斯奠定的。对于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得失,我们没有必要(或权力)苛求前人,但对
2、其在现代设计发展上的历史功绩,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格罗佩筚路蓝缕身体力行地开拓了设计教育这个领域;二是现代设计教育基础训练课程体系的确立。而后者则应归于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Itten)、莫霍利.纳吉(Moholy-Nagy)和约瑟夫.阿伯斯Josef Albers三人的势力。这个课程体系经过在二战前德国包豪斯的开拓,二战中在美国的实践和战后德国的乌尔蒙设计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工业设计教育院校的专业基础训练的基本模式。在我国,由于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背景,真正意义的现代设计一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起步;而有关包豪斯设计教育的系统性介绍首先是从日
3、本人的书籍“转口”引进的,特别是三大构成方面的著作一开始差不多都是日本人编写的,而且相当一部分书籍是经台湾翻译的日文著作介绍进来的,甚至至今这些书籍在我国设计教育界都颇有影响,例如朝仓直已的两本构成著作,几乎成了许多教构成课的教师手中的主要教学参考书籍。因此,近来设计教育界不少人对此作了一些反思,认为,我国设计领域对包豪斯的接受,与其说是深层次设计理念的需要,不如说是设计教育从工具性层面上求变的一种行为。由此一来,“三大构成”几乎成了包豪斯的同义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包豪斯就是“三大构成”,“三大构成”就是包豪斯。这不仅阻碍了人们去理解现代主义设计科学理性的精神内核(因为包豪斯就是欧洲现代主义
4、设计运动的高潮和尾声);而且使“三大构成”课教学目的和宗旨也迷失在图像形态的技术性抽象化和构成化的变幻之中。固然,最引人注目的包豪斯的基础课程,其本质是技术层面的,但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个课程的理论基础,通过理论教育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为进一步的专业设计奠定基础。而当时欧洲大部分学校的基础课程仅是单纯的技术训练,没有任何理论支持,也没有理论依据。但在包豪斯参加基础课程(Vorkurs)教学的,除了前面指出的三位以外,还有那个时代的抽象艺术大师康定斯基和克利等,他们的教学都是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包豪斯的基础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严格的理论基础作为基础教学的支持力
5、量,而且有非常明确和执着的目的性。作为包豪斯基础课教学体系开创者的伊顿,他一开始就将学生置入一个理性的视觉训练的教学环境之中,犹如一个洗脑的过程,把学生入校以前形成的非专业视觉习惯完全洗掉。代之以崭新的、理性的观察习惯和视觉规律,由此来启发学生的视觉潜能和想象力。他把色彩、平面与立体形式,材质肌理综合在一起进行理性分析,而不是艺术家任意的、自由的个人表现。并明确强调他训练的终极目的是设计,而不是把训练本身当目的。对他说来,基础课始终只是基础,不能当做目的。这就明确了构成课是通向设计的桥梁,它在设计教育中的地位只能如此,故这个基础课教学的目的不是构成自身,构成只是开拓设计的一个造型观念。我校设计
6、类专业的构成基础这个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课程组的骨干教师五年多来作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综合了多种背景与经历的教师的教学经验,而形成了现在这套教学大纲和执行这个大纲的基础教学方案。这套大纲和方案不仅有充分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支持,而且课时主体的后两大部分是以比较详实的作业体系构成的,从而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第一部分的三章内容为全课的理论基础,支持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是本课程负责人编著的色彩与图形视觉原理关于看的艺术与科学一书,该书已于2022年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作业体系部分,每类作业都有丰富的图文资料以作教学参考,并对其理论支持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构成基础:
7、平面与色彩构成课程组2022年5月11日说 明:1、本教案为课程教学大纲具体执行基本方案;2、构成基础:平面与色彩构成一课为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共同性基础课,开课面大,班级多,由多位教师分担执行,各位教师在承担与执行本课教学任务时应参照课程教学大纲与这份共同性教案,并结合所教学班级的专业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3、课程,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执行教学的方案,都是动态展的,本课的教学也将不断总结教学得失。加强教研活动,引进新思维与新内容,使之不断充实、提高,与时俱进。构成基础:平面色彩构成课程组一、课程单元、章节绪论:构成现代设计的造型基础训练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对学生讲时本课的性质,教学目的和内容,
8、使之明白构成课训练对培养设计素质的意义和作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盲目的作业堆砌是本课常见的通病,首先是教学上目的迷失,继之以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不知学了有什么“用处”。问题皆出在课程概念不清,意义缺失。绪论课的任务就在于明确课程意义,界定教学内容,弄清教学目的,了解教学手段。四、教学进度:学时不多,但一定要简明扼要地说清课程,确立概念。并引介必的事例与形象资料。五、课时数:2学时六、教学、教辅方式、教具: 讲解与电子课件七、参考书:1、Howard Dearstyne, Inside The Bauhaus,Rizzoli,New York(1986).2、王受之著扫描与透析美国洛杉矶艺术中
9、学设计学院,人民美术出版社(2022)3、腾守尧、聂振斌等著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南京出版社(2022)4、盖尔.格里特.汉娜著设计元素罗伊娜.里德.科斯塔罗与视觉构成关系,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22)一、课程单元、章节:第一部分:视觉传达设计基本原理第一章 造型与构成法则平面设计的形式美学原理 1-1视觉要素与构成概念1-2作为视觉形态的点、线、面、体 1-3设计要素与构成法则 1-4形与造型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1、建立“构成”概念;2、转换视觉习惯,养成新的理性观察方式;3、使学生认识抽象造形的意义从具体事物抽取形式这种能力的重要性;4、要求学生牢固建立从设计要素
10、与构成法则出发的分析思维模式。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且大量通过动手做作业来教学,若缺乏理论支持便达不到转换学生视觉习惯和形象思维模式的目的,理论性强,需厘清的概念较多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与学术见解。四、教学进度:一开始宜慢一些,许多内容对于初年级的学生都会显得太专业化,尤其新概念与思维的导入都需要一个过程。五、课时数:8学时六、教学、教辅方式、教具:课堂讲解,电子课件,绘图演示(黑板)七、思考、练习题、作业: 思考题:1、什么是视觉要素?什么是设计要素?2、谈谈你所理解的“构成概念”?3、作为视觉形态的点、线面与几何学上的点线面有何区别与联
11、系?4、构成意义上的视觉习惯是怎么一回事?5、构成上的视觉形态动力学是何含义?八、参考书:1、瓦.康定斯基著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2、莫里斯.德.索斯马兹著基本设计:视觉形态动力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3、古大治等编著色彩与图形视觉原理关于看的艺术与科学科学出版社(2022)一、课程单元、章节: 第二章 色彩设计原理 2-1色彩与色彩视觉现象 2-2色彩有空间与色彩构成 2-3色彩心理及其应用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转换视觉习惯就是要形成按视觉要素理性的分析精神去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而色彩便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要素。本章从色彩学理论的角度去认识色彩这个视
12、觉要素。当一个搞纯艺术的画家,色彩学理论也许并不重要,但干现代设计这一行,严格的色彩学理论知识则必不可少。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色彩知识,并掌握做设计所必需的色彩学理论。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色彩构成是很理性化的,它要求有序地认识色彩与有序地使用色彩。而这些要求在现阶段的沿龚展绘画的色彩课教学是很难达到的。最坏的时候还会被灌输一些错误的色彩概念。此外,色彩学理论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如何让学艺术的学生能深入浅出地理解也是难点之一。四、教学进度: 内容精炼,稳步推进五、课时数:8学时六、教学、教辅方式、教具: 课堂讲授,电子课件七、思考、练习题、作业:1、建立严格的色彩心理学维度色相、饱
13、和度和明度的概念以及相关的知觉经验;2、加法(色光)与减法(色素物质)色彩混合的原色是什么?相互关系是什么?何为互补色?3、心理学色空间与色度学色空间是怎样构成的?二者有无联系?4、如何从色空间的秩序去分析和认识色彩构成的类型与规律?八、参考书:1、古大治等编著,色彩与图形视觉原理,科学出版社(2022)2、Harald Kuppers, Farbe, Gallway Verlay Munchen.(1977)3、Hideaki Chijiiwa, COLOR HARMONY,a Gnide to Creative Color Conbinations, Rockport Publishers
14、, Massachusetts(1987)一、课程单元、章节: 第三章 图形知觉心理学 3-1图形知觉的完形心理学原理 3-2空间知觉 3-3质感与纹理模式 3-4视错觉与无理图形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由各种视觉要素集合而得的构成,终将在人的视知觉中被认知为一个图形,图形知觉的心理结构对于构成途径与效果的理解十分相关。图形知觉心理学是破解与开拓图形创意的知识宝库。本章讲授图形知觉的完形心理学研究成果以及与此相关的深度知觉,材质视觉和视错觉现象方面的基本知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带有一定的学术性,又包含丰富的知觉经验内涵。难度虽不是很深,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知识与构成作业的每个特殊方法和途径
15、相联系,将其转化及图形创意的思路,从而尽可能使作业体系条理化、逻辑化。四、教学进度:稳定推进五、课时数:6学时六、教学、教辅方式、教具:课堂教学讲授,黑板绘图演示与电子课件。七、思考、练习题、作业:1、理解从视觉要素完整图形的完形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2、从完形心理学的图形知觉原理对平面构成有哪些方面的启示?3、何谓“纹理梯度”?如何将其用于分析平面构成的深度感?4、试述“无理图形”的知觉特征及其在平面构成上的应用。八、参考书:1、古大治等编著,色彩与图形视觉原理,科学出版社(2022)2、E.H.贡布里希著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3、R.D.沃尔克,H.L.小波克
16、主编知觉与经验,科学出版社(1986)一、课程单元、章节: 第二部分 媒介与技法第四章 色彩材料、纸张与表面、绘图工具、制作工具与材料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本课的教学70%以上的课时是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完成各种类型的构成练习作业,媒介与技法的介绍必不可少,本章教学通过媒介实物(商品)及技法示范让学生对基础性设计媒介与使用技巧有所认识和了解,以便在后续的作业实践中去体验,发挥与创造。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促进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接触与使用媒介,以不懈的努力去掌握媒介的使用技法与特性。四、教学进度:从讲解、引介、示范与尝试性使用,购买与准备,逐步向作业体系的实践性教学过渡。五、课时数:灵活掌握,但至少应
17、有6学时势课堂教学与操作示范。六、教学、教辅方式、教具:讲解、媒介实物介绍、技法示范,媒介与技法特性及效果的作品示例。七、参考书:1、Tom Porter and Sue Goodman, MANUAL OF GRAPHIC TECHNIQUES Vol-1-4, For Architects. Graphic Designers, Artists, Chales Scribuers Sons,New York(1983)(该书中相关内容可在本院古大治编校内印行的设计专业英文读本(2022年)一书中可见到)一、课程单元、章节: 第三部分 课程作业体系第五章 基本色彩练习作业(A-1A6)6项作
18、业 第六章 黑白平面构成作业(B1B20220项作业 第七章 综合平面构成作业(C1C8)8项作业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见教学大纲对各项作业的说明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对每项作业解释清楚其构成原理及理论内涵。四、教学进度:后附每章作业课中某些特殊作业的进一步解释与说明。五、课时数:68学时78学时第五章 基本色彩练习作业(A)平面与色彩构成课的作业训练基本上借用绘画手段来完成,但基础绘画中的工具性知识常停留在经验与感性的水准之上;色彩学理论知识理性严谨,体系完备,又常与工具性实践脱节。本章作业体系训练的目便是通过有目的的使用色彩媒介与技法,通过在此阶段学生尚未能意识的构成手段,将物质层面的色
19、彩颜料,与视觉要素的色彩色彩学知识结合起来,将手中的商品颜料物质的色彩特性与色彩学的心理学维度结合起来,达到在技法实践中有序认识色彩与有序使用色彩的目的。以为后续作业奠定技术基础。A-1与A-2:通过建立知觉经验,巩固两种色彩混合例如CAD显示器或TV上的色光混合,与喷墨打印机和印刷工艺中色素物质的色彩混合的三原色的正确、严谨的概念,弄明白两组三原色RGB和MCY之间的色相秩序与互补关系。作业本身也是一种色相推移的构成范例。在做作业的操作层面上,电脑调色板的应用最为理想,尤其是色光混合与两组三原色的准确再现。用颜料的手绘操作,色光混合只能 用大红(R),正绿(G),偏紫的蓝(B)以空间混合(平
20、均混合)的方式来替代。而减法混合的三原色则在MCY三个色的颜料选择上难于准确实现,例如大多数商品颜料都无品红(M)这个色彩。而青这个色各在通俗概念上难于在每个人的知觉经验上取得统一,青色(C)是偏绿的蓝,颜料中的湖兰较为接近。黄色当然没有问题,有色相准确的黄色颜料。此外,给学生讲清楚色光混合何以称之为加法混合,色素物质(颜料)的混合何以称之为减法混合,便能说明R-C,G-M,B-Y何以形成补色关系的道理即色相在频谱(波谱)关系上“互补”的道理。 这两个作业貌似简单,却包含了丰富的色彩学最基本的知识,而且是在现代色彩处理与还原技术中最具应用价值的知识。A-3:商品颜料的色相排序商品颜料水彩画颜料
21、,水粉画颜料,丙烯颜料或油画颜料等,都包括三大类色彩。1、色相纯度高的颜料(如,玫瑰红、大红、朱红、橙黄、草绿、中绿、翠绿、湖蓝、群青、钴蓝、钴紫等);2、色相纯度较低的颜料(如土黄、土红、棕、赭、褐等;3、非彩色系颜料(如黑、白、培思灰)有序使用色彩建立在有序认识色彩的基础之上,这一作业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颜料的色彩在色空间的位置,弄清其在色相、饱和度和明度三个心理学维度上的秩序。A-4:Wohnfibel六角色盘原色混合与纯度演色作业(限定手工完成)这是在前西德设计界采用的一种独创的混配色彩的方法。它通过纯色与非彩色系颜料的有序混配,能推演出一系列秩序井然、明度与纯度有规律变化的色块。
22、作法大致步骤如下:1、用圆规与直尺作一内部形成蜂巢状网格的正六边形,并在其网格节点上用圆规划上等半径的圆(中心点上不划);2、在最内一圈六角形的六个圆内按色相关系填绘R-Y-G-C-B-M六个原色;3、在第二圈六角形的12个圆内按内圈的六个原色作色相环推演,即 R Y G C B M R Y G C B R + Y + G + C + B + M Y G C B M (M+C)4、依次向外层层混色推演,并在每层次推演时加入固定比例的黑、白或灰。MH 此形成的色盘则具有如下特点: (1)层层外推所产生的色块纯度依次递减,但在每层次的正六边形上的一圈色块在色相秩序上保持不变; (2)随着每层次的演
23、色和无彩系黑、白、灰的加入,其明度与纯度是呈规律的变化;(30能呈现出许许多多漂亮的,有一定色相倾向的灰色(低纯度)色样,而每个色块的混色过程都是可以追溯的。 (具体操作作备电子刘件或图片示例进行讲解)A-5:彩色人像照片的马赛克图像手绘本作业训练的目的是双重的。首先从技术层面上看,各种商品颜料都是化学物品(或更认真地应算作化学药品),不同颜料物质都有其自身的物理化学特性,再加上不同颜料的配方与制作工艺,又赋予颜料以性态与胶体化学特征。从而使每种颜料都具有不同的技法特性与表现效果。对于艺术与工艺地使用颜料而言,颜料的以下几种技法特性是必须了解的:1、颜料的色相与明度,以及不同颜料调色混合后的色
24、相变化,明度变化和纯度变化,有何规律性;2、颜料的着色能力(或污染能力)这会影响调色上各色在量与比例上的控制难度,例如普蓝、翠绿青莲与煤墨等就是着色力特别强的颜料,少许加入便有很大的影响力;3、颜料的透明程度与覆盖力;4、颜料的着色附着力(牢度)等。 这些性能的了解都影响到能否有效地,一步到位地准确调配出预期的色彩来,这是色彩技法的根基,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本作业则有助于这一目的实现。首先,一幅马赛克人像的色块数量巨大,一张作业就要求上千次色彩调配。因为严格意义上讲,一幅色彩效果上乘的人像照片,每一个小方格内的色彩都不相同,只有细心地观察比较,反复地调配色彩才能在作业上将一幅人像在色彩
25、上的微妙变化表现出来。此外人像上的色彩都不是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色彩简单能调配出来的。故这一作业价值极大。此外,“马赛克”是计算机图像处理的一种基本模式。一种平面像素概念,其中所包含的数学含义(或图像处理底层技术)是:随着定义域的离散化分成一个一个细小的区域,原本在整个定义域(大范围)内的非线性(复杂变化关系)函数,在每个小范围内便可以用线性(简单变化关系)函数来替代即每一个小方格内都是一个均匀的色块。故这一作业便是一张手绘的数值化图像。小格分得越细小,远距离上看去它就越平滑逼真。可见,这一作业又是对作业赋予意义的一个例证,一张盲目的,任意表现性的马赛克作业是无以与之伦比的。A-6利用色彩联
26、觉与联想的抽象表现性色彩构成(手绘与CAD皆可)这一作业与第一部分第二章第3节的课程内容相对应。相对于前5项作业的限制与严谨,这个作业是一种释放。这一类作业也是伊顿开创的,参见:约翰内斯.伊顿著(杜定宇译)色彩艺术色彩的主观经验与客观原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第二篇:平面色彩构成教案动画图形基础教案 学时数:64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动画设计学科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动画艺术设计专业要求掌握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与此同时解决学生基本造型与色彩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点线面,表达对物体造型及色彩的理解。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
27、排第一章 平面构成(32学时)第一节 概述1、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按一定的原则将各种造型要素组合成美的形态,其过程和结果称为构成。更明确地说是研究视觉设计中最基本的造型(构成)要素形、色、体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里排列和组合形成的美的形态,是从诸多的审美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形式法则。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应与知觉作用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按照一定的构成原理,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在平面上进行排列、组合,构成具有装饰美感的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平面构成力求从点、线、面这些单个的视觉元素开始,通
28、过构成训练让我们熟悉设计的“字”和“词”,然后用材料和质感丰富视觉的感受,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等,去研究各种元素组合的形式和效果。构成的训练,为平面设计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它是设计的基础。2、平面构成设计的元素: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 目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第二节 平面构成要素1、包豪斯永恒的影响。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马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
29、一所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而建立的学院。虽然仅存14年,但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现代设计及其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培养出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成为2022初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源地。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所提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单纯、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对2022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2、基本形的创造形的概念(形体,形象,形态) 形 :概念的形(抽象)现象的形(具象) 自然形(有机形、无机形)人为形(有机形、无机形)基本形:设计由一组重复的或彼此有关联的“形”构成,这些形称之为基本形。基本形由一组相同
30、或相似的形象组成,在构成内部起到统一的作用。基本形设计以简为宜。形象的相遇:两种以上的形相遇,可产生八种形式。1) 分离:面与面之间互补接触,始终保持若干距离。 2) 接触:面与面在互相靠近的情况下,边缘发生接触。3) 覆叠:面与面靠近时,由接触更近一步,成为覆叠,有前后之分。 4) 差叠:面与面交叠部分产生出一个新的形象,其他不交叠的部分消失不见。 5) 透叠:面与免交叠时,交叠部分产生透明感觉,形象前后之分并不明显。 6) 联合:面与面互相交叠而无前后之分,可以联合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形象。 7) 减缺:面与面覆叠时 ,在前面的形象并不画出来,只出现后面的减缺形象。 8) 重叠:面与面完全重叠
31、,成为一个独立的形象。3、 骨格在平面构成中的作用骨格的定义:任何平面设计都是按一定的规律将基本形进行编排组合构成,这种管辖形象的方式称为骨格。骨格的功能:是将形象在空间或框架里作各种不同的编排,使形象有秩序地排列,构成不同的形状与气氛。骨格既起管辖编排形象的作用,也给形象以空间阔窄的功能。 骨格的结构方式: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规律性骨格:以严谨的数字方式构成精确的骨格线。基本形依骨格排列,具有强烈的秩序感。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发射和特异等构成。规律性骨格有水平线和垂直线两个主要元素。 非规律性骨格:没有严谨的骨格线,构成方式自由生动。如密集、渐变、近似构成。4、 (1)点点是相对较小的元素,它与面的概念是相互比较而形成的,同样是一个圆,如果布满整个作用,它就是面了,如果在一幅构成中可以多处出现,就可以理解为点。 点:点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吸引视线,多点可以创造生动感。点的视觉特性:单一的点具有集中凝固视线的效用,容易形成视觉中心。多点会创造生动感,大小各异就更加突出了。连续的点会产生节奏、韵律,点的大小不一的排列也容易形成空间感。点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表明位置和进行聚集,一个点在平面上,与其它元素相比,是最容易吸引人的视线的。点的构成形式: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