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7.88KB ,
资源ID:294363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4363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卫生发展总体工作计划.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卫生发展总体工作计划.docx

1、卫生发展总体工作计划 卫生发展总体工作计划“”期间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区坚持“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核心理念,以增强地区竞争力为发展主线,促进和形成知识创新区基本框架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区卫生系统抓住机遇,深化卫生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服务全区大局的关键时期。为贯彻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卫生“”规划,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年,市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1.22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9岁(全市平均80.13岁),婴儿死亡率3.22(全市平均

2、为4.71),相当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贯彻实施了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年)。区公共卫生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等重大项目启动建设,安图医院传染病设施得到整修,市东医院市级救护站建成使用,建设7家综合性医院的定点发热门诊和全区6个传染病监察点,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系统等项目相继启动,公共卫生机构的软硬件设施得到改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明显提高。区卫生行政部门成立了应急办公室,组建了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制定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年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实现了无医护人员感染、无社区传播、无群体爆发的目标。年本市个别

3、地区出现禽流感疫情后,我区各有关方面果断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防止了疫情的影响。年其他省市出现禽流感疫情后,我区按照“严监控、早发现、有预案、快处置”的工作要求,修改完善了工作预案,落实了防控措施,健全了长效机制。“”期间,还完成了本区和配合全市的一系列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的卫生保障和各类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如APEC会议等)。(二)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加强本区人口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外来常住人口儿童全部纳入本市计划免疫范围,计划免疫接种率超过85。有效落实了肝炎、肺结核、艾滋病、性病、血吸虫病等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措施。年我区户籍人口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7

4、3.72/10万(全市237.52/10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和历史较低水平。以社区为平台,开展了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综合防治试点。健全肿瘤登记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肿瘤监测、早发现、规范诊治等防治策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规范化建设。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等干预项目,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建立2所外来人口孕产妇特约分娩点,提高外来人口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有效保障母婴安全。(三)社区卫生工作加快发展区委和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卫生工作,到年,完成了全部8所地段医院标准化建设,并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预防保健经费提高到年人均20元

5、。建设了4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开展了以全科团队服务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逐步落实“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四)医疗设施改善和卫生改革继续深化根据市区域卫生规划,制定并实施了我区区域卫生规划,确定了我区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主体框架。总投资6亿多元人民币,完成了市东医院北迁中原,中心医院的门诊综合楼、1号病房大楼、海山楼和医技楼、安图医院的病房楼、老年医院的门急诊和部分病房、控江医院综合楼、精神卫生中心病房楼和定海街道医院等建设工程,完成了各街道医院的标准化建设,全区医疗机构的设备设施得到改善,服务能力得到提高,优化了就医流程,群众

6、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探索并推进了二、三级公立医疗机构以管理和技术为纽带的联合共建。继续实施和执行公立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总量控制政策。进一步推动药品和集中招标采购,“”期间药价平均降幅为10.94。各医疗机构探索了医用设备与材料集中招标采购的机制和方法。根据市关于本市促进社会办医发展民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意见(试行),促进了社会多元办医。至年底,全区已有民办医疗机构68家,其中民办医院12家(床位529张)、民办门诊部25家、个体诊所31家。(五)中医药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我区有一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全区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立了中医科,形成了覆盖全区的中医药

7、服务网络。中医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我区实施了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市中医病症护理常规;成立区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专业组,加强中医质量管理,提高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科的中医药治疗率。我区中医院聘请了10余位市名中医坐堂门诊,推进中医师承教育。中医药也在重大疾病防治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参与防控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显示了独特的优势。我区有2个市中医药社区服务示范点,在推广应用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和中医适宜技术进社区卫生服务中起到示范作用。(六)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根据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进一步理顺卫生监督体制,区卫生监督机构基本实现卫生综合执法

8、。加强卫生监督制度建设和人员规范化培训,执法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年,平稳有序地完成了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等职能的移交工作。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强传染病防治、公共场所卫生、职业病防治、学校卫生、饮水卫生和食品卫生等公共卫生执法。加强医疗服务执业要素准入和监管,强化医政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医托”、非法医疗广告等行为,整顿医疗服务市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组建了26个区级医疗质量临床专业质控组,建立了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的检查和督导。(七)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和医学科研取得成效年启动了新一轮“

9、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建设3个市重点专科、2个市社区卫生服务重点项目和8个区重点学科、8个区重点专科、6个区社区卫生服务重点项目。实施了市“医苑新星”培养计划和全科医师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区社区全科医师培养计划和关于加强社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针对不同对象开展规范化培训、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全科医师培训,完善全科医师临床实践和社区实践培训,通过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大力开发社区卫生人力资源,吸引和稳定社区卫生人才队伍,探索人事代理制度。积极发展成人学历教育,提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体水平。“”期间,区卫生系统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项、省部级5项,通过市级科学技术鉴定6项,获得专利4

10、项,发表论文1619篇。(八)政府职能转变稳步推进推进卫生依法行政。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开展行政许可项目和规范性文件清理,进一步完善卫生行政许可程序,规范卫生行政许可行为。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期间新颁布施行的9部法律法规、34部部门规章和2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宣传、培训和实施工作。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卫生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九)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和医院管理水平。巩固文明行业创建成果,在卫生系统深入开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的诚信服务活动。积极参与文明城区创建,全面完成区卫生局承担的文明城区创

11、建工作各项客观性指标,相关指标符合区文明办提出的要求,区属卫生系统文明单位创建率和建成市、区级文明单位达100%,各级文明窗口的覆盖率已超过85%。二、主要问题(一)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有待完善本区12个街道、镇中,重点是大桥、长白、五角场和新江湾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全区的卫生服务站点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和完善;部分区级专科医院用地相对偏小、设施较差有待改善。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有待进一步合理配置。(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存在各种潜在威胁,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给了我们重大警示:公共卫生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卫生问题,而是国家安全和城市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自然灾害、事故

12、灾难、包括新发传染病在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都对公共卫生体系是否能确保居民健康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预防控制重点疾病的能力。(三)城市功能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对卫生服务带来挑战围绕建设知识创新区这一主线,全区的城市布局和功能发生深刻的变化。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人口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投资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逐步在集聚;同时,区还有一定比例的低收入人群以及外来人群,满足他们的不同医疗卫生需求,对卫生发展提出了挑战。到年,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20%左右,常住人口124万,比1990年增长1

13、0.6%。在人口总量变化的同时,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表现为本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加快。随着传染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业已成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中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已成为城市人口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全区居民死因顺序中,前三位依次是心脑血管、肿瘤、呼吸系统的疾病。因此,必须在加强传染病预防的同时,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四)卫生服务供需矛盾有待缓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政府财政承受能力和个人支付能力存在一定差距,优质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还存在。一方面,居民对医疗保健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部分群众看“专家”和“名医”难,

14、部分低收入和低保障、无保障人群“看病贵”问题还比较突出。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需进一步优化,卫生队伍的稳定性需进一步重视。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全合理,基本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知识创新区这一发展主线,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围绕关注民生,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按照“确保公益、促进均衡、注重内涵、激发活力”的原则,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促进卫生事业

15、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四个中心”、成功举办“世博会”、实现“四个率先”,为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一)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健康放在第一位,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维护人民健康权益作为卫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坚持卫生事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经济发展、社会需求、人文理念相协调,实现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互为保障、协调发展。(三)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实行政府主导和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国情和特点的发展道路。(四)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向基本、转向社区、优先保证覆盖城镇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

16、和基本医疗服务。(五)坚持以科技和人才作为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巨大推动作用,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政府责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提升卫生系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四、发展目标(一)总目标到2019年,初步建成与卫生发展总目标相匹配、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相衔接的卫生体系框架;初步实现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建成并完善应急控制系统、信息系统、预防控制系统、医疗救治系统、卫生监督系统、人才培养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

17、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使本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环境和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公共卫生综合保障及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居民健康及卫生服务指标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二)具体目标提升市民的健康水平。市民的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平均期望寿命保持80岁以上,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和10/10万以下。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发展更加有序。按照规划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要求,控制医疗机构总量,在区域半径2-3公里以内不重复设置同级同类医疗机构;加大对全区医疗卫生资源的调控与整合,通过对全区卫生资源存量和增量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

18、率和卫生服务绩效。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与知识创新区相适应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在统筹发展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领域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公共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确保基本医疗服务,加快预防保健与健康教育、中医中药、科技创新与信息网络等领域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取得新突破,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上联下沉,着力推进与高校和三级医院的合作,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一批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的“名医师”和一定影响的学科群体,有效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卫生全行业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区卫生行政部门切实履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强化全行业

19、管理手段,提高卫生依法行政和科学决策水平。五、发展任务和主要举措(一)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的能力实施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完成区公共卫生中心大楼和区公共卫生应急医疗救治中心建设。以学科人才、体制机制、服务管理等内涵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本区公共卫生体系七大系统建设,进一步理顺公共卫生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公共卫生专业队伍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储备,基本建成上联市局、覆盖全区、功能完善、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公共卫生体系,形成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维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

20、处置网络。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密切多部门合作,加强联防联控。建立由公共卫生应急指挥机构、各应急处置机构和专家咨询组组成的区级应急体系,建立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加强应急处置技术训练和应急处置装备配置。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系统,形成疾病预防、卫生监督、医疗服务、卫生资源四类数据库和指挥决策、监测预警、突发事件(疫情报告)、应急处置四大应用系统。预防控制影响居民健康的重点疾病。健全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和应对系统,落实各类重点传染病的预防干预措施;有效防范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型传染病;控制肝炎、肺结核、艾滋病、性病等重点传染病。加强慢性病筛查,推行社区重点慢性病规范化

21、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精神疾病等重点慢性病的管理率。加强精神卫生预防体系建设,开展高危人群干预。加强与健康相关的环境危害因素评估和预警,开展食源性疾病和食品污染物监测。加强职业病和重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监测、预警和控制。加强眼病、牙病防治,根据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牙病防治所进行规划布局。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完成区妇幼保健所机构设置与规划建设,加强全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统一管理。本区户籍人口孕产妇和06岁儿童保健管理覆盖率保持95%以上。提高外来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儿童保健管理率。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健康促进。进一步拓宽健康教育

22、和健康干预的渠道,以社区、企业、学校、医院创建健康场所为重点,通过积极的干预措施和广泛的宣传发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促进我区健康城区建设。(二)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每个街道、镇必须设置1所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期间,完成五角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江湾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实施五角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租赁方案;规划布局五角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社区地域、服务半径和人口分布状况,制订社区卫生服务站发展规划、设置标准与规范,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2019

23、年增建5个、改扩建8个社区卫生服务点,全区现有54个社区卫生服务点,基本符合每1-2万户籍人口拥有一个卫生服务点的要求,“”期间按常住人口计算适度增加卫生服务站(点)的设置,并有计划改善现有卫生服务站(点)的设施。按照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落实“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综合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设置以全科门诊为主,完善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全科服务团队划定责任区,以居住地管理为基础,通过信息网络化为社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等有效形式,逐步落实全覆盖的家庭健康服务责任制,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六位一体”综合卫生服务。综合运用医保、价格、

24、转诊等调控手段,完善社区卫生约定服务,促进居民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首诊在社区。(三)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期间,完成区安图医院门急诊楼建设;建设区中心医院中原分部,建设以市医学重点专科区中心医院妇产科为特色的大专科、小综合医疗机构,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和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的规定,在内设立征兵体检站;根据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区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规划布局。在市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健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主体框架;重点推进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管理,通过细化和完

25、善治疗、护理、康复等各类床位的资源配置、效率考核、质量监管等标准,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互补,引导病人合理分流,提高卫生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强化医疗专项技术、大型医用设备、诊疗科目的准入和人员准入制度管理。贯彻和实施市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实施细则,建立医院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落实改善医疗服务和有效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的具体措施。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效率。缩短治疗床位的平均住院天数,实行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医疗费用总量控制和次均费用控制,严格实施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住院、合理收费,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大力推进自愿无偿献血。加强政府

26、领导、部门联动,推进自愿无偿献血,为全市到2019年自愿无偿献血比例达到95以上作出努力。加强临床医师输血知识培训,二级以上医院成立临床输血管理机构,促进临床合理用血和安全用血。(三)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发展区域中医事业,凸显中医特色优势。“”期间规划建设区中医医院,加强区中医院硬件建设,改善设施设备,优化就医环境,整合和利用区内外资源,加大聘请名老中医力度,加强中医学科和人才培养,强化中医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医院中医药临床治疗率,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的作用。推进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社区。加强社区全科医师的中医培训,开展

2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达标建设工作,到2019年达标率达到80,并创建2-3个市中医药服务社区示范点。(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和本市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切入口的公立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按照“降低费用、提高水平、规范功能、加强管理”的总体要求,有序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医保总额预付制,建立与服务量、服务质量、社会满意度紧密联系的新型考核分配制度,转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医疗资源区域性纵向整合。按照“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上联下沉,有组织、有规划地推进区域内高校和三

28、级医院与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领域的合作;着力推进三、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双向转诊制度。着力推进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新院的建设,根据双方协议,实施区妇幼保健院整体并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着力推进与深化华山医院与区老年医院在康复领域的合作,带动全区社区康复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办医有序发展。在加强区域卫生规划和严格准入的基础上,积极支持民营资本、外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为社会办医营造公平的政策环境。(五)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和保健服务需求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的营利性

29、医疗机构,提供高层次医疗服务。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养生保健、整形美容、特需体检服务等现代医疗服务业业态的发展。积极开展疾病康复训练、新生儿家庭护理、家庭医疗照护等个性化的医疗延伸服务。规范公立医疗机构开办的特需医疗服务项目和内容,控制特需医疗服务床位规模。(六)完善卫生监督体制,依法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领域的监督执法理顺卫生监督体制。明确区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职责,理顺区卫生监督机构与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区域内医疗机构、区相关政府部门监督执法机构之间的职责分工和工作关系。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按照相关标准,加强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车辆、现场检测等执法设备配置。调整、充实、加强卫生监

30、督执法队伍。建立区、市联网的卫生监督举报受理机制,将举报、接报与出动执法联成网络。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传染病防治、公共场所卫生、职业病防治、学校卫生、饮水卫生等公共卫生执法。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严格查处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违法医疗广告、“医托”等违法行为。实行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强化社会监督。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质量。建立卫生监督综合效益评价制度,强化卫生监督绩效评估。完善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质量。加强卫生监督重点学科建设和应用科学研究,完善卫生监督员培训体系。(七)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升医疗卫生队伍

31、的整体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制定区卫生系统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专科-项目建设实施意见、区卫生系统全科医师培养计划和区“名医师”工程建设实施意见,重点加强卫生系统党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全科医师培养,设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基金,以“外引内培”,突出重点的培养思路,以“名医师”工程、“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全科医师培养计划为抓手,在“”期间培养一批合格的党政管理干部、“名医师”、学科带头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全科团队长,全科医师占社区临床医师总数的50%以上。探索人才流动机制。促使人才流动,以“定期工作、柔性流动、直接调动、定向支援和退休返聘”等方式探索二、三级医院

32、之间和三、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人才流动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全面提升卫生人才的整体素质。扎实推进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着力抓好正在建设中的3个市重点专科、2个市重点项目、5个区级重点学科、8个区级重点专科和6个区级重点项目的建设,按期实施中期考核和终期评估。根据“重在临床、强化预防、突出社区”的原则,从本区防病、医疗的重点领域和急需加强的学科着手,在2019年启动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本区医疗卫生单位中选拔临床、预防、社区和管理等2030个重点学科-专科-项目入围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搭建三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式学科建设平台,造就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重点学科、专科和项目,培养一批群众欢迎的、具有创新能力并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规范性诊断、护理、治疗和管理技术的好医师、好护士、好干部。每年有区卫生局或以上机构设立的课题20-30个;鼓励各医疗卫生单位设立院、所级科研课题,每年有成果鉴定,有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和论文发表150300篇。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根据市卫生“”规划,区属医疗单位医护比例逐步达到1:1.2-1.5;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