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26.04KB ,
资源ID:294215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4215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速电路 接口电平最佳详解.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速电路 接口电平最佳详解.docx

1、高速电路 接口电平最佳详解 高速电路(由于高速电路有很多参考资料,本文并不侧重全面讲述原理、各种匹配和计算方法,而是侧重评析一些高速电路的优缺点,并对常用电路进行推荐使用。)一、 高速信号简介:常见的高速信号有几种:ECL电平、LVDS电平、CML电平其中ECL电平根据供电的不同还分为:ECL负电源供电(一般为5.2v)PECL正5V供电LVPECL正3v3供电,还有一种2.5V供电一般情况下,常见的高速信号都是差分信号,因为差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强,并且自身产生的干扰比较小,能够传输比较高的速率。二、 几种常见的高速信号:1、 PECL电平从发展的历史来说,ECL信号最开始是采用5.2V供

2、电的(为何采用负电源供电下面会详细说明),但是负电源供电始终存在不便,后来随着工艺水平的提升,逐渐被PECL电平(5V供电)所替代,后来随着主流芯片的低电源供电逐渐普及,LVPECL也就顺理成章地替代了PECL电平。PECL信号的输出门特点:A、 输出门阻抗很小,一般只有45欧姆左右:a、 输出的驱动能力很强;直流电流能达到14mA;b、 同时由于输出门阻抗很小,与PCB板上的特征阻抗Z0(一般差分100欧姆),相差甚远当终端不是完全匹配的时候,信号传到终端后必然有一定的反射波,而反射波传会到源端后,也不能在源端被完全匹配,这样必然发送二次反射。正因为存在这样的二次反射,导致了PECL信号不能

3、传输特别高的信号。一般155M、622M的信号还都在使用PECL/LVPECL信号,到了2.5G以上的信号就不用这种信号了。c、 B、 PECL信号的回流是依靠高电平平面(即VCC)回流的,而不是低电平平面回流。所以,为了尽可能的避免信号被干扰,要求电源平面干扰比较小。也就是说,如果电源平面干扰很大,很可能会干扰PECL信号的信号质量。a、 这就是ECL信号出现之初为何选用负电源供电的根本原因。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GND平面是比较干净的平面。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接地来实现GND的平整(即干扰很小)。b、 从这个角度来说,PECL信号和LVPECL信号都是容易受到电源(VCC)干扰的,所以必须

4、注意保证电源平面的噪声不能太大。C、 对于输出门来说,P/N二个管脚不管输出是高还是低,输出的电流总和是一定的(即恒流输出)。恒流输出的特性应该说是所有的差分高速信号的共同特点(LVDS/CML电平也是如此)。这样的输出对电源的干扰很小,因为不存在电流的忽大忽小的变化,这样对电源的干扰自然就比较小。而普通的数字电路,如TTL/CMOS电路,很大的一个弊病就是干扰比较大,这个干扰大的根源之一就是对电源电流的需求忽大忽小,从而导致供电平面的凹陷。 D、 PECL的直流电流能达到14mA,而交流电流的幅度大约为8mA(800mV/100ohm),也就是说PECL的输出门无论是输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都

5、有直流电流流过,换一句话说PECL的输出门(三极管)始终工作在放大区,没有进入饱和区和截至区,这样门的切换速度就可以做得比较快,也就是输出的频率能达到比较高的原因之一。下面是PECL电平的输入门结构: 其中分为二种:一种是有输入直流偏置的,一种是没有输入直流偏置,需要外接直流偏置的。 一般情况下,ECL/PECL/LVPECL信号的匹配电阻(差分100欧姆)都是需要外加的,芯片内部不集成这个电阻。 大家可以看到,VCC-1.3V为输入门的中间电平(即输入信号的共模电压),对于LVPECL来说大约为2V,对于PECL来说为3.7V。 也就是说,我们要判断一个PECL/LVPECL电平输入能否被正

6、常接收,不仅要看交流幅度能否满足输入管脚灵敏度的要求,而且要判断直流幅度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即在VCC-1.3V左右,不能偏得太大,否则输入门将不能正常接收)。在这一点上与LVDS有很大的差别,务必引起注意。2、 CML电平CML电平是一种比较简洁的电平,它内置匹配电阻(输入输出都有50欧姆的电阻),这样用户使用的是否特别简单,不需要象ECL电平一样加一堆的偏置电阻和匹配电阻。 CML电平的输出门和输入门:A、 由于输出门也有50欧姆的匹配电阻,使得二次反射信号也能被这个电阻匹配掉,这样就避免了多次反射导致的信号劣化(振铃现象)。在这一点,与ECL电平相比有很大的改进,所以CML电平所能支持的

7、速率比较高,一般情况下,2.5G/10G这样的高速信号都是采用CML电平来传输,不再采用LVPECL信号。从光口的抖动指标来看,CML电平具有抖动指标小的特性。对比3种电平抖动方面的性能:CML最优、ECL次之、LVDS比较差。这就是一般情况下LVDS信号很少做为光接口驱动信号的原因之一(当然,输出信号幅度比较小、电流驱动能力比较弱应该也是原因之一吧。)B、 同样的,CML电平也是采用恒流驱动方式。C、 CML电平的输出AC摆幅能达到800mVD、 一般情况下,CML电平可以是直流耦合方式对接,也可以是交流耦合方式对接。E、 3、 LVDS电平LVDS电平与PECL和CML电平来说有几个比较显

8、著的特点:A、 LVDS电平的驱动电流很小才4mA,所以功耗特别小,输出摆幅为400mV。当系统种有很多这种信号的时候(如TDCS6440G芯片有64对的622M 的LVDS收发),它的功耗优势就能体现出来。在我们设计系统的过程中,芯片的功耗和系统的散热一直是重点考虑的问题。B、 LVDS电平可以做成支持热插拔,从而支持做为背板驱动,而PECL/LVPECL和CML电平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热插拔,不能用在背板驱动。从电路的结构上我们也可以看到LVDS的输出门结合了PECL电平和CML电平的特点,并且通过串阻的限流,可以限制浪涌电流的产生,避免门的损坏,CML电平也能做成支持热插拔,但是普通的CML

9、电平不一定能支持热插拔。C、 LVDS的输入门与其他输入门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面有一个类似于直流电平漂移适配电路(ADAPTIVE LEVEL SHIFTER),这个电路能够适应直流电平(common-mode voltage)的变化的,使得输入直流电平变化范围可以很宽(0.2V2.2V)。也正因为这样,LVDS比其他信号有更强的共模抗干扰能力。因为LVDS的差分线一般情况下离得比较近,一旦有干扰,P、N二个信号会同时受到干扰,这样导致P/N同时上升或者下降,而LVDS通过这个均衡电路就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干扰,从而提高共模抗干扰能力。这一点与PECL电平有显著的差别,PECL信号是要求直流电平在

10、VCC-1.3V左右,偏差不能太大,否则就不能正常接收。D、 另外,LVDS输入门内部集成了100欧姆的匹配电路,所以芯片外部就不需要加匹配电阻了,大大简化了设计的难度。如果在BGA下需要加一堆的匹配电阻的话,其设计难度确实不是一般的大。E、 另外,LVDS还能容忍收发器之间的GND电平差达到1V左右。这个特性使得LVDS在用于二个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连的时候就显得特别方便,它可以不要求二个系统的GND平面完全等电势。例如,主框与从框之间可以通过LVDS信号互连起来。三、 高速信号的回流和匹配:1、 信号回流: 如上图,A、B是一个高速信号的差分对,A对应的回流为C;B对应的回流为D。A和B的电流

11、大小相等,方向想法,同理C和D也是如此。当差分信号A/B之间的距离足够近的情况下,C/D也是足够的近,那么由于C、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流过回流平面的电流为0,也就是说,A和B的回流不依赖于回流平面,而是差分线之间实现回流。当然前提条件是C/D足够近,当然,在实际的应用中,只能实现大部分的电流在差分线之间回流,还是有一部分的回流是经过回流平面的,所以回流平面还是要保证完整,否则容易出问题。 说到这里,我们顺便讲一下强耦合和弱耦合的说法,如果差分线之间的距离很近,回流基本上是经过差分线之间,而很少通过回流平面,那么称之为强耦合;否则称之为弱耦合。可以说强耦合对回流平面依赖比较低,而弱耦合对回

12、流平面依赖比较高。那么是不是设计的时候把差分线设计成越近越好呢,也不完全是这样,因为在实际的PCB设计过程中,为了确保差分线的等长,经常需要把其中的一根线拐弯打折,这样,对于强耦合来说,阻抗变化的影响就比较大,而对于弱耦合来说,阻抗变化就比较小,此时弱耦合就比较有优势了。 讲到差分线,肯定会有等长的要求,那么一个差分线之间的等长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就比较合理呢,做完全等长做不到,也不必要。其实一个差分线的不等长,就等效于P、N信号存在相位差,其结果就是上升沿和下降沿变缓或者出现台阶,导致稳定部分减少,也就是说,应该根据信号的速率综合考虑才对,信号速率越高,等长要求就越严格。同时要注意的是,差分线

13、二根线之间不等长的累加问题,如一个差分信号从一个单板到另一个单板的情况下,存在本板内部、背板、另一个单板内部,都可能存在不等长,所以板际的信号更应该严格控制等长。 2、 高速信号的匹配和对接的基本需求:不同电平之间的匹配和对接有很多种方式,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提法,这些提法各有各的道理,在这里,我们会选择几种进行讲解,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哪一种方式比较好。对于高速信号的匹配和对接方面,从电气方面来考虑的话,主要考虑:AC信号的摆幅和回路和DC电平的幅度和回路二个方面。如果从实际设计的方便和合理的角度来考虑的话,要把握几个基本原则:容易布板;功耗最小,匹配方式最简单(阻容个数最少)。一般情况下,如

14、果是同一种电平信号的对接,基本上都是采用直流耦合方式对接就可以了。如PECL&PECL;LVPECL&LVPECL;LVDS&LVDS;CML&CML。因为他们自己的输出和输入的AC和DC肯定是匹配得上的。但是对于不同信号电平之间的对接来说,AC的幅度和DC的幅度不一定能够完全对应得上,所以必须考虑好AC和DC的幅度。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交流耦合的方式比较常见,当然也可以直流耦合(一般情况下要用电阻分压等方式来实现AC和DC的幅度相匹配)3、 高速信号匹配和对接举例:a、 LVPECL&LVPECL (PECL同理) 方式一: 图331图331的匹配方式是PECL电路的基本匹配模型,其中:2个5

15、0欧姆的作用,既是交流匹配的电阻,所以应该在离输入端很近的地方;还是充当直流回路的偏置电阻。由于是同一种电平对接,AC摆幅和DC电平当然没有问题(符合下表),优缺点:只有二个匹配电阻,电阻个数最少,但是二个电阻都必须靠输入端比较近的地方放置,PCB布板可能有点困难。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VCC-2V的电源,如果这种电路的路数很多,为此提供VCC-2V还是可以的,如果路数不多,那么就不值得了。经过演化变化成图332 方式二 图332图332是从图331演化而来,R1=130/R2=82(3v3);R1=82/R2=130(5v)。其中R1/R2既充当交流匹配电阻(50欧姆),也充当直流偏置电阻。缺点

16、是:4个电阻都必须放在离输入端很近的地方,对PCB布板造成困难。 匹配电阻功耗比较大,如果路数很多的话,对单板的功耗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静态电阻很小)。所以,在实际的布板过程中,我们并不提倡使用这种电路。 方式三 图333图333是一种资料上很少提,但是却很有用的电路方式,其中R1=140200欧姆(3v3),R1=270330欧姆(5V),R2=100欧姆。R1为输出门提供偏置电流,R2为交流信号提供匹配。输入门的直流电平直接利用输出门的直流电平,并不需要外来的上下拉电阻来提供。这种电路的优点:电阻个数很少,只有3个。只有R2一个电阻必须放在离输入门比较近的地方,R1放置的地方可以比较随

17、便,只要不引入过长的线头(过长的线头会导致反射)就可以了。PCB布板比较容易处理。这种电路的功耗比图332小得多。 这种电路是一个优选电路。b、 LVPECL&PECL对于LVPECL和PECL来说,虽然AC的摆幅相同(800mV),但是直流电平不一样,所以无法之间用DC耦合对接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用AC耦合方式来处理。 方式一 图334其中:R1=140200欧姆 属于直流偏置电阻C1为耦合电容,可以放在线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不一定在源端,也不一定要在末端。R2=100欧姆 属于交流匹配电阻,一定要放在末端。R3、R4为K级别的电阻,必须满足R4/(R3+R4)=(VCC-1.3

18、V)/VCC的比值就可以了。R3/R4是为输入端提供直流电平,所以对PCB上的位置没有特殊要求,只需要不引入长线头就可以了。优点:对于交流耦合来说,器阻容器件的个数算是比较少的了;只对一个电阻的位置(R2)有要求,其他的没有要求;功耗也比较小。这种电路还带来另外一个优点,那就是当LVPECL输出没有交流信号的时候,那么输入端却可以依靠100欧姆的电阻,使得P/N维持一个电压差,从而保证输入端的稳定(恒为“0”或者“1”)。大家可以联想到芯片LOS信号的检测机制看输入的信号是否为长“0”或者长“1”。为芯片的正确检测LOS提供了保证。而图335的匹配方式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属于优选电路类型。这

19、种方式可以推广到LVPECL&LVDS;LVDS&LVPECL等电平的对接。 方式二 图335图335电路是很多资料推荐使用的,从原理上分析没有错,但是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并不是最佳方案。 电路(a)种的R2/R3既做为交流匹配电阻,又做为输入直流电平,由于R2/R3共4个电阻必须放在输入引脚附近,所以可能导致PCB布板困难。同时功耗也比较大。 电路(b)应该说有比(a)比较大的改进,虽然从电阻的个数上来说还多了一个,但是PCB布板容易,并且功耗比较小。其R2/R3阻值可以是K级别的。 此方案不提倡使用。 方式三 图336 图336从原理上来说也没有错,但是R2/C1/R3/R4等7个阻容必须放输

20、入端很近,把它当作一个点才行。所以对于PCB布板来说肯定还不如方式二方便,更不要说方式一了。 此方案不推荐使用。c、 LVPECL&LVDS对于LVPECL输出,LVDS输入的信号来说,LVPECL的直流输出电平为2V左右,而LVDS的直流输入可以为0.2V2.2V,所以直流电平本身不是关键。对于交流电平来说LVPECL输出最大为800mV,甚至超过1V,而LVDS的输入交流电平一般不能承受800mV的输入(具体还得看芯片资料的说明),一般是认为最大在400mV左右。所以如何把交流幅度调整到LVDS能够接受的范围才是关键。 图337以上是LVPECL到LVDS的DC和AC二种耦合的示意图。具体

21、的电阻值请参考其他资料,自行计算。d、 LVPECL&CML对于LVPECL输出CML输入的信号来说,LVPECL的输出交流摆幅比较大,可能会超过CML电平的最大输入摆幅,所以一般情况下应该加衰减。同时也要关注直流电平。 同样,有AC耦合和DC耦合二种。 图338一般情况下,二种不同直流电平的信号(即输出信号的直流电平与输入需求的直流电平相差比较大),我们比较提倡使用AC耦合,这样输出的直流电平与输入的直流电平独立。e、 CML&LVPECL对于CML输出,LVPECL输入来说,由于直流电平相差很大,所以一般采用交流耦合方式。而CML输出的交流幅度一般不会大于LVPECL接收的交流幅度,所以交

22、流方面只需要考虑匹配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幅度。有些资料提供的匹配电路图如下: 图339 本人认为,图(a)(b)存在图335、图336所描述的相同弊病,最好采用如图3310结构的电路。 同样,本人认为图(c)的100欧姆电阻放在电容后面对于PCB布板来说更方便一些,从匹配的角度来说更好一些。 图3310f、 LVDS&LVDS应该说LVDS之间的对接是最简单的对接了。 图3311g、 CML&CML 图3312CML电平一般情况下使用直流耦合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二个芯片的供电电源不同就必须用交流耦合了。因为此时二个芯片直接的直流电平不同,不能直接对接。h、 LVDS&CML;CML&LVDS一般

23、情况下,不会存在LVDS与CML之间的对接,因为CML电平一般用在高速信号,如2.5G/10G等场合。而LVDS一般很难用在那么高的速率。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输出交流幅度是否落在输入交流幅度之内。 图3313四、 其他几个知识点的补充1、 电流驱动和电压驱动方面的差异:在传输线理论分析的时候,我们总是分析一个电压波形的传递,并未考虑电流能力(驱动电流的大小),而事实上,对于高速信号来说,为了要快速响应,或者长距离传输,都是采用电流驱动的。LVDS/LVPECL/CML电平,在输入端都有匹配电阻(50/100欧姆),这些电阻都是对于输入门来说承担的是把电流转换成电压的任务。因为对于一个输入门来说,

24、它对电流的需求并不大,它需要的是足够的电压幅度。既然芯片需要的是电压幅度,为何输出端不直接把电压传递过来呢。那是因为电压传递速度比较慢,并且容易受到干扰。而电流驱动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同样的道理,E1/T1驱动也是电流型驱动,在接收端有一个电流转成电压的电路(这个电路同时也承担着匹配的任务)。大家可以在理解一下TTL/CMOS电路,如果驱动能力比较弱的话,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就会很缓,能传的频率就会很低。虽然单端信号如TTL/CMOS信号的频率特性与驱动电流有关,但还是应该称这类的信号为电压驱动类型的信号。2、 耦合电容的选取耦合电容的大小选择与信号的频率(最低频率)有关,对于时钟信号来

25、说最低频率就是它本身的频率,但是对于数据来说,就必须考虑最长的连“0”和“1”了。下图就很好地解释了电容量小,会导致电容饱和,从而导致信号劣化的情况。知识点:在SDH中有一个扰码的概念,扰码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打破长连“0”和“1”。那么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不是耦合电容容量越大越好呢,那么请看下面的电容的等效电路图。其中R1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ESR(等效串阻),R2就是电容的漏电流;另外,还有一个等效电感。可见,R1代表对信号电压的损耗,R2代表漏电流,也是对电流的损耗。电感是对信号上升沿下降沿的损耗,即高频特性的损耗。一般地,电解电容比起瓷片电容来说,R1比较大,R2比较小(是M级别的

26、),电感也比较大。所以高速信号都不会用电解电容来做为耦合电容的;音响放大器中倒是经常用电解电容做为耦合电容,那是看中了电解电容的大容量。在加上音频毕竟是频率比较低,信号幅度也比较大。而瓷片电容的一般R1很小,R2接近无穷大,电感量也比较小。一般情况下,瓷片电容的电容量越大,其电感量也就越大,频率特性就越差,漏电流也越大(即R2变小)。所以,在高速电路中,我们为了保证频率特性,要求电感量越小越好,即瓷片电容的容量越小越好,这就与前面说的电容饱和问题形成了一种矛盾。所以,耦合电容容量的选择是一个折中的过程。一般地,2.5G/10G的时钟信号选择0.01uf的电容(甚至更小的电容量也可以)是比较合适

27、的(当然选择0.1uf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数据信号,由于要考虑长“0”和“1”,我们还是建议要大于0.01uf,采用0.1uf就可以了(虽然有很多资料通过计算说明选择0.01uf就够了)。小于2.5G的信号,一般选用0.1uf的耦合电容即可。 3、 为何我们经常把的单线阻抗控制在50欧姆?在高速信号中,我们经常把差分阻抗控制在100欧姆,单端控制在50欧姆,为何不是其他的阻值呢?有人说,是因为芯片匹配要求的。那么芯片为何要把匹配做成50欧姆(100欧姆)呢? 因为,特征阻抗为30欧姆的时候,频率响应特性很好,但是传输损耗比较大。而75欧姆的特性阻抗的情况下,传输损耗比较小,但是频率特性比较差。于是最终折中到50欧姆上。 这就可以理解2M同轴线、155M同轴线都是75欧姆,而不是50欧姆的原因是为了减少损耗,提高传输距离。4、 高速信号的点对多点。一般情况下,高速信号都是点对点的,当然也偶尔会有点对多点的需求,这时候,要求只能有一个点匹配(这就要求中间的几个点在接收端不能内部带有匹配电阻),并且匹配电阻必须在线的最末端。PCB布线的时候必须保证这些点都是在同一条线上(绝对不能出现开叉)。5、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