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179.58KB ,
资源ID:293963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3963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docx

1、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肺栓塞) 肺栓塞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 ,它可阻塞肺动脉床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右室衰竭。其初始治疗旨在恢复血流挽救生命 ,长期抗凝在预防复发中极为重要 ,但常因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而被误诊。1流行病学PE及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是静脉栓塞 (VTE) 的两种临床表现 ,并具有相同的易患因素 ,大多数情况下二者伴随发生。其在xx的死亡率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肌梗死而排在第3位。肺栓塞在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少见病,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对部分医院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例数呈稳步上升趋势,2001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公

2、布的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以来,部分医院病例增长10倍。最新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急性 PE的致死率约为 7 % 11 % 。1.1 易患因素诱发因素包括:年龄、VTExx、恶性肿瘤、下肢麻痹的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卧床、激素替代治疗及服用避孕药等。8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是50岁以下人群的8 倍。1.2 自然病程大多数情况下PE 是DVT 的并发症 , 约1 /3 的V TE在数天后可自愈 ,约40 %左右病情不会进展 , 但25 %可发展成为中心DVT和PE。1.3 病理生理学急性 PE主要是血流动力学改变 ,尤其当 30 % 50 %的肺血管床被栓塞后症状较为明显 。 PE 常伴的 呼

3、吸功能不全也是血流动力学紊乱的结果 : 低心输出量影响了肺静脉的血氧交换 ,进而导致了低氧血症的发生。较小的和远端的栓子虽不影响血流动力学 ,但可使肺泡出血 致咯血、脑膜炎和轻度的胸膜渗出 ,临床表现为“肺梗塞”1.4 风险评估PE应进行个体化的死亡风险评估 ,这远比栓塞的解剖形态和面积重要 。低血压或者休克、右室功能障碍 ( RVD )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可用于对PE 进行危险分层 :高危PE危及生命(短期病死率15 % ) ,需溶栓治疗或外科手术摘除栓子;非高危PE 可根据其死亡风险评估高低而选择住院治疗和院外治疗 。2 诊断2,1 临床表现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

4、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引起的肺出血或坏死称为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其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咯血乃至猝死,症状与栓子大小、栓塞发生速度及基础心、肺功能相关。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被称为肺梗死xx征。呼吸困难发生率xx84%一90%,多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临床医生应注意呼吸困难的诱因、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以胸憋闷为主诉的呼吸困难须与劳力性心绞痛鉴别。胸痛发生率40%70%。多为胸膜痛,为肺梗死累及到胸膜所致,4%12%病人表现为“心绞痛样痛”,可能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或右心室肥厚缺血所致。咯血发生率11%30%,血量不多,鲜红色,数日后变为暗红色,提

5、示有肺梗死。其他症状有咳嗽,发生率53%,多表现为干咳,可伴哮鸣音;凉恐,发生率55%,由胸痛或低氧血症所致。当大块肺栓塞或重症肺动脉高压时,可引起一时性脑缺血,表现为晕厥,其发生率11%20%,可为肺梗死的首发症状。应特别强调的是,临床表现为典型肺梗死xx征的患者不足30%。肺梗死体格检查可发现体温正常或升高,呼吸和脉搏加快。血压下降通常提示大块肺栓塞,发绀提示病情严重。胸部检查可无任何异常体征,如一侧肺栓塞范围较大,肺容积缩小。可闻干啰音、湿啰音、心包摩擦音和胸膜摩擦音,或有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体征。重症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可并发心包积液。颈静脉充盈和异常搏动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6、。肺栓塞的栓子主要来源于急性血栓性xx患者的下肢静脉。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对诊断肺栓塞有重要意义。DVT可表现为双下肢非对称性水肿、小腿或整个下肢肿胀,疼痛剧烈,肢体肌肉僵硬,浅静脉扩张,皮肤色素沉着,甚至溃烂。但有部分患者检查无异常体征。2,2 辅助检查血浆D-二聚体(D- Dimer)是纤维蛋白胶连蛋白的代谢产物,急性肺栓塞时血浆含量增加,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不强,应排除手术、外伤和急性心肌梗死。如D-Dimer低于500g/L,可排除急性肺栓塞诊断,不必作肺动脉造影。X线胸片多有异常改变;最常见的征象为肺纹理稀疏、减少,透过度增加

7、和肺血分布不匀。偶见形状不一肺梗死浸润影;典型表现为底边朝向胸膜或隔肌上的楔形影,有少至中量胸腔渗液。此外还可见气管移向患侧或较重侧,膈肌抬高。当并发肺动脉高压或右心扩大或衰竭时,上腔静脉影增宽,肺动脉段凸出,右肺下动脉增宽,右心室扩大。X线胸片可为诊断提供初步线索。电子束CT可对急性或慢性肺血栓作初步鉴定。对急性非大而积肺栓塞可疑病例可列为首选,并在就诊24 h内完成。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右心的大小和功能,对病情危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可疑急性大而积肺栓塞有诊断价值,可列入首选,在患者就诊2h内完成,待病情稳定后行CT肺动脉造影( computer tomography pulmonary an

8、giography, CTPA)。下肢静脉超声可发现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通气一血流灌注比值显像(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V /Q)发现栓塞后继发的肺实质灌注缺损,但特异性不高,因许多肺部疾病也可以影响其数值。V/Q对诊断亚段及以下的肺栓塞和慢性肺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有独到价值。过度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左心衰竭可引起的肺灌注显像改变,应注意鉴别。肺动脉造影( pulmonary angiography)是诊断肺栓塞的“xx标准”,敏感性98%,特异性95%98%。但它属于有创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利用CTPA可作栓塞的定量分析,结果与临床严重程度相关性好,诊

9、断肺栓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95%。2,3 诊断程序患者疑为急性PE时 ,诊断程序如下 (图1、图 2)。3 预后评估PE诊断的同时应进行危险分层及制定治疗决策。危险分层的步骤:首先进行血流动力学状态的评估,出现体克或持续性低血压(SBP90 mm Hg或者血压15min下降40 mm Hg以上,目非心律失常、低容量或败血症所致)或危及生命的需立即处理的症状均诊为高危。在血压正常的非高危PExx,若伴RVD和/或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为xx危,且二者均为阳性的危险性更大,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二者均阴性为低危。4 治疗肺栓塞治疗目标是抢救生命,稳定病情,使肺血管再通。对高度可疑肺栓塞者包括高龄患者应即开始

10、抗凝治疗,防止血栓蔓延和复发。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heparinl, LMWH)副作用小,疗效好,适应证广。华法林(warfarin)可口服,但起效慢,抗凝疗程应足够长,抗凝强度的国际化比率(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应保持在23。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不适合单独作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主要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有肺栓塞高危因素并接受外科手术者,有严重心肺内科疾病者以及多数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应进行预防性抗凝以预防肺栓塞。导管溶栓术、导管碎栓术、导管吸栓术等介入治疗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大面积肺

11、栓塞、溶栓疗法禁忌或无效者。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用于有抗凝和溶栓治疗禁忌证或抗凝和溶栓失败的高危患者。小部分急性肺栓塞和慢性反复肺栓塞者可发展成慢性肺动脉高压。常用治疗药物有抗凝药华法林、抗血小板聚集药、血管扩张药和抗心力衰竭药。必要时也可考虑肺动脉血栓内膜切除术和静脉滤器置入。外科危重病人输血适应症选择及合理应用输血是治疗各种急慢性失血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目前是治疗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唯一手段,正确地使用输血治疗能促进患者早日xx。但随着人们对输血治疗认识的深化、输血传染病发病率的增加,有必要对输血进行再认识,进一步规范临床输血管理,正确把握和运用输血治疗原则。1 输血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初

12、期开始出现成分输血,到现在发达国家己绝大多数采用成分输血,输血技术从萌芽到现在的日臻完善己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输血己经从开始的单纯输全血发展到现在的广泛采用成分输血,成分输血主要是把全血中各种细胞成分、血浆和血浆蛋白进行分离、提纯,分别制成高纯度、高浓缩、低容量的制剂。减少了血液中的抗原输入,从而减少了输血的不良反应。全血中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自细胞和血小板。血浆蛋白包括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各种凝血因子等。而外科病人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是血浆、红细胞和血小板。随着血液分离技术的进步,它们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制剂类别,有着各自小同的特点。2 输血适应症选择2.1 输全血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已经很少,我

13、国应用成分输血的比例也达到了70%以上,而三级大医院的比例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在外科危重病人的抢救中输全血仍有较多应用。如急性大出血的病人,肾移植术后需要换血疗法的病人等。目前认为当出血量20%血容量时,可在输红细胞、代血浆、电解质的同时适当地输全血。由于全血含有献血者血液的各种成分,输入后造成各种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成分输血大,而且全血是各种血液成分制品的原材料,过多地输全血会造成血资源的浪费,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尽量减少全血的输入。2.2 输红细胞红细胞制剂包括红细胞悬液、去自细胞的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年轻红细胞、冰冻红细胞等。红细胞制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血红蛋白的水平以提高血液运输氧气的能

14、力,而各种不同的制剂有着各自的适应证。红细胞悬液是将全血中的血浆尽量移除后加入添加液制成,其1个单位能提升血红蛋白约5g/L,这是目前提高红细胞水平输血的最佳选择,也是使用最多的红细胞制剂。以前对输入红细胞来治疗手术期间贫血的指征把握得相对宽松,简单地以血红蛋白100g/L或红细胞压积0,30作为输红细胞的指征。但是提高血红蛋白水平能否切实增加氧气的运输量还没有定论,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输红细胞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因此有人在1999年提出只有在血红蛋白70g/L时才输红细胞的限制性输血策略。总之在外科失血引起的急性贫血病人在维持血容量正常的情况下应尽量少输红细胞。Madjdpour通过总结

15、大量文献,分析了由于失血引起急性贫血生理学反应以及重要器官的耐受性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基于生理学的输红细胞指征,但前提是在及时补充晶体和胶体、维持血容量正常的情况下。外科危重病人的输血指征包括:(1)相对低血压,即平均动脉压70%80%基线水平或者血压60mmHg(1mmHg =0,133kPa)。年轻xx病人可以55mmHg,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压的病人120% 130%基线水平或110-130/min。(3)新出现的S-Txx压低超过0,1mV;(4)新出现的S-Txx抬高超过0,2mV;(5)新出现的室壁运动异常(通过经胸壁心脏超声或经食管心脏超声检查);(6)混合静脉的氧分压40%;(8)

16、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10%。Madjdpour等同时总结了根据血红蛋白制订的外科危重病人的输血指征:(1)年龄 80岁的无基础疾病病人,血红蛋白80岁的病人,血红蛋白70一80g/L;(3)有严重的冠心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红蛋白80g/L;(4)动脉血氧饱和度 90的病人,血红蛋白8090g/L;(5)发热或代谢亢进的病人,血红蛋白7080 g /L。2.3 输血小板目前临床上应用血小板经常是在没有明确的出血征象时对血小板减少的病人预防性输入血小板,但是没有随机实验表明这样做是安全有效的,以前将内科病人预防性输血小板的阈值定为血小板20 X109/L,而近来又有人将阈值调低到10 X109

17、/L,并认为在血小板1 OOmL /m in,已输入至少4个单位红细胞;失血量超过1倍的血容量,已输入412单位红细胞,且无法及时获得凝血酶原时间(PT),活性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和纤维蛋白原的检测结果;PT18s或APTT45 s和(或)纤维蛋白原45s和(或)纤维蛋白原 30%的病人,可根据所需的预存血量,从择期手术前的一个月开始采血,每34天一次,每次300-400 ml,直到术前3天为止,存储采得的血液以备手术之需。术前自体血预存者必须每日补充铁剂和给予营养支持。3.3 稀释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hemodiluted autotransfusion)即指xx前从病人一侧

18、静脉采血,同时从另一侧静脉输入为采血量34倍的电解质溶液,或适量血浆代用品等以补充血容量。采血量取决于病人状况和术中可能的失血量,每次可采800-1000 ml,一般以血细胞比容不低于25%、xx/L以上、血红蛋白/L左右为限,采血速度约为每5分钟200 ml,采得的血液备术中回输用。手术中失血量超过300 ml时可开始回输自体血,应先输最后采的血液。由于最先采取的血液中含红细胞和凝血因子的成分最多,宜在最后输人。自体输血的禁忌证包括:血液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等污染;血液可能受肿瘤细胞沾污;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已有严重贫血的病人,不宜在术前采血或血液稀释法作自体输血;有脓毒症或菌血症者;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存留过久者。综上所述,由于输血有着诸多的潜在危险性及血资源的紧张强调合理的输血减少临床的用血量十分必要。临床医师应积极了解输血之新动向,参考输血指南用血,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合理的使用其他血制品如血浆蛋白、凝血酶原等。随着自体输血在临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原本需要输血量不多的病人可无须输同种异体血,从而避免输同种异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减少了临床用血量。自体输血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并非绝对安全,有血液叫能被污染、溶血等危险性,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严格把握其适应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