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37.67KB ,
资源ID:293936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3936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内科学 总论 第一二章.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内科学 总论 第一二章.docx

1、中医内科学 总论 第一二章中医内科学 总论 第一二章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总论第一章导言 一、“中医内科学”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 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医学。 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 指导,系统的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专业课。 二、中医内科学的性质 临床医学 三、中医内科学的范围 第一节 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 殷商时期 早在殷代甲骨文中,

2、已有“疾首”、“疾腹”、“疾言”、“蛊”等内科疾病的记载。殷商时代已发明汤液药酒治疗疾病。西周时期将医学进行分科,有了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分工不同的医师,其中的疾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 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1 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一部划时代的医学著作,全面的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内科疾病分别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来加以认识,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于命名打下了基础。2 东汉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

3、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如肘后方(葛洪著),记载了许多简便有效的方药,如用海藻、昆布治疗瘿病,用槟榔驱寸白虫,用青蒿治疗疟疾,该书对肺痨、天花、麻风等病亦有较深认识。 隋代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世人公认的最早的中医病因病理学专著,其中记载的内科疾病一千余种,且对其病因病机多有阐述,形成了病源学说。如提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和情志有关。唐代的千金药方等是大型临床医学全书,析载内科病证的治疗方法 是丰富多彩。如温脾汤、苇茎汤、犀角散则是治疗内科疾病常用的名方良剂。2、学术理论的创新,如金元四大家的学说。 刘完素

4、倡火热而主寒凉;张从正治病力主攻邪,善用汗、吐、下三法;李东垣重视脾胃,首创脾胃内伤学;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而主养阴。至此,中医内科学体系已初步形成。 四、成形阶段清明时期 明代薛己所著内科摘要,是第一部以内科命名的著作,清代叶天士著温热论,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吴鞠通的温热条辨,则创立了温病的三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内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近年来,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对中医内科理论的研究,已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和宏观的系统论、控制论两个方向发展,为中医现代化做了有益的探索。 第二节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及其特点 一、中医内科疾病

5、的分类 内科疾病的分类主要是以病因为依据,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外感病包括伤寒六经病证、温病卫气营血证、三焦病证,分别按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的病理变化进行证候归类。内伤病包括脏腑经络病证、气血津液病症,分别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进行证候归类。 脏腑病证:将伤寒、温病以外的外感病证和内伤杂病分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 气血津液病证:以脏腑分类为主导,将与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失常密切相关的疾病,如郁证、血证、痰饮、消渴等归属此类。 肢体经络病证:以脏腑分类为主导,将与肢体经络相关的疾病,如痹证、痿证、痉证等归属此类病证。 二、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 中医内科病证的命

6、名原则主要是以病因病机、病理产物、病位主症体征为依据。 以病因命名的 中风、中暑、虫证等; 以病机命名的 郁证、痹证、厥证等; 以病理产物命名的 痰饮等; 以病位命名的 胸痹、肝着、肾着、肺痈等; 以主症命名的 咳嗽、喘证、呕吐、泄泻、眩晕等; 以主要体征命名的 黄疸、积聚、水肿、鼓胀等。 三、中医内科疾病的特点 1、中医内科外感疾病的病因为六淫、戾气等外邪,发病常与季节有关,起病较急,病邪多由皮毛、口鼻而入,由表传里。多具有季节性、传变性,若兼夹戾气、疫毒,则具有传染性、流行性。2、中医内科内伤杂病多由饮食、劳倦、情志所伤,其特点是多因素相加、多脏腑相关、多病性复合、多病证杂见,其基本病机为

7、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在病情演变过程中,往往脏病及脏,脏病及腑,因复感外邪,或多种病理因素的产生,而出现寒热虚实错杂的证候,并可多症重叠。 第二章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 第一节 中医内科疾病辨治原则 一、辨证原则 1、全面分析病情 就是说在辨证时,不仅要看到病证,还必须重视病人的整体和不同病人的特点,以及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考虑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取得比较符合实际的辨证结论。2、掌握病证病机特点 中医内科病证,可分为外感时病(包括伤寒温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二者各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和病机变化。外感时病主要应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进行证候归类。 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

8、证应按其寒热虚实、隶属脏腑的不同进行辨证。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在同一疾病可以有不同的证,称为“同病异证”。如感冒一病,有风寒证和风热证的不同。不同的病又可以有相同的证,称为“异病同证”。如水肿、腰痛、癃闭等不同的病证,均可出现“肾阳虚弱”的相同证候。中医内科学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均以证为名,反映了辨证论治的治疗体系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中医治病的基本指导思想。证在横的方面涉及到许多中医和西医的病,如咳嗽,就是感冒、哮喘、肺痨、肺胀等许多肺系疾病常见的主证;胃脘痛是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痉挛、胃下垂等病的主证。通过辨证就能够突出疾病的主要矛盾,给予相应施治。尤其是在辨病较为困

9、难的情况下,有时可通过辨证取得疗效,解决问题。因此,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根本手段。辨病是对中医辨证的必要和有益补充,有利于进一步对疾病性质的认识,有助于掌握不同疾病的特殊性及发展、转归。如肺痨就是一个中医病的概念,虽有肺阴亏虚、阴虚火旺、气阴耗伤等不同病证,但感染痨虫是共同病因,补虚杀虫是治疗肺痨的根本原则,在补虚杀虫的基础上再辨证,分别予以滋阴润肺、滋阴降火、益气养阴诸法,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总之,中医内科临证时既要辨证,亦要辨病。其中辨病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基本矛盾的手段;辨证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手段。因此辨病与辨证是相辅相成

10、的,在辨证的基础上辨病,在辨病的同时辨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有利于对疾病性质的全面准确认识。 二、治疗原则 1、 调节整体平衡原则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系统,联合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而组成的有机联合的整体系统,局部病变是整体病理反应的一部分,因此,立法选方既要注意局部更须重视整体,应通过整体调节以促进局部病变的恢复,使阴阳达到相对平衡,这就是调节整体平衡原则。 调节整体平衡可以从调整阴阳入手恢复和建立相对平衡的阴阳关系,不外去其有余、补其不足两个方面。寒盛则寒,阳盛则热,阴盛还可以转化为水湿痰饮,阳盛也可转化为瘀滞燥结。故去其有余,有温、清、利、下等各种具体治法;补其不

11、足即补其阴阳之偏衰,有补阴与补阳之不同。 调节整体平衡,还要求对各种治疗措施和方药的运用都应适可而止,不可矫枉过正,以防机体出现新的不平衡。如攻邪时要注意勿伤正,补虚时注意不留邪,清热注意不要伤阳,散寒注意不要伤阴,补脾注意不要碍胃等。 2、 审证求机论治原则 就是要从整体和动态去分析疾病的各种复杂的征象,综合归纳推论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病变的机理。证与病机,都是疾病本质的反映,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治疗疾病应遵从审证求机论治的原则,从疾病的本质入手,从根本上加以治疗。只要解决了疾病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一切复杂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就是审证求机论治在临证中的基本应用。“证

12、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说明“证”是决定治法方药的最可靠依据。 “同病异治”的应用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患者身上,或处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病理变化不同,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同。例如,同是头痛病,就有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的区别。外感头痛又有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的不同。内伤头痛亦有肝阳上亢头痛、痰浊头痛、血瘀头痛之差别。治疗时应分别予以辛温解表、祛风胜湿、平肝潜阳、化痰熄风、活血通窍等不同治法,才会有较好的疗效。反之,若一见头痛,不求其本,不识其“证”,不知究其病机,概施川芎、白芷、吴萸、藁本诸止痛药物,则难取得满意疗效。可知,同病异治是同中求异辩证法

13、思想的具体应用。 “异病同治”的应用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即形成相同的证候时,可以采取相同的治法。 如癃闭和遗尿虽系两种临床表现截然不同的疾病,但皆可因肾阳亏虚引起,故皆可予金匮肾气丸温肾助阳,癃闭病可用金匮肾气丸恢复膀胱气化功能,遗尿病则可用金匮肾气丸恢复肾气的固摄作用。可知,异病同治是异中求同辩证法思想的具体应用。 同时,在同病异治时,不要忘记其毕竟属于同一种病,证虽异但仍有“同”的一面。在异病同治时,不要忘记其毕竟属于不同疾病,证虽同但仍有“异”的一面。唯有如此,方不失中医辨证论治之要求。3、 明辨标本缓急原则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极其复杂,常常有邪正盛衰、病因病证

14、缓急、旧病未愈新病又起、表证里证同在等等问题,在临证时必须分清疾病的标本、主次、轻重缓急,而采取“甚者独行,间者并行”,也就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这就是明辨标本缓急治疗原则。 急则治其标: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紧急危重的证候,影响到病人的安危时,就必须先行解决,而后再治疗其本的原则。如鼓胀病人,重度腹水,致呼吸急促,难以平卧,二便不利,若正气可支,就应攻水利水,以治其标。待水消病缓,再予补脾养肝,以图其本。 缓则治其本:是指再病情缓和的情况下,应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因为标病产生于本病,本病解决了,标病自然随之而解。如阴虚咯血,则咯血为标,阴虚为本。在

15、咯血量不多,标症不急的情况时,当滋阴润燥以从根本上治疗咯血,阴虚之本得治,则咯血之标自除。 标本同治:在标本俱急的情况下,须采取标本同治的原则。如水肿见咳喘、胸满、腰痛、小便不利、一身尽肿、恶寒等症,其本为肾虚水泛,标为风寒束肺,乃标本均急之候,必须用温肾助阳、发汗、利小便的治法,温里解表。4、 把握动态变化原则 疾病的过程是正邪斗争,此消彼长,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疾病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病理特点,因此必须把握其动态变化,分阶段进行治疗。 例如zheng jia ,病之初起,其积未坚,治宜消散之;进入中期,所积渐坚,治宜软化之;转入后期,正气已虚,则宜攻补兼施,审其主次处理。1、 顺应异法方

16、宜原则疾病的发生、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尤其是患者的个体体质因素对疾病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根据季节、气候、地区、病人体质、年龄等不同特点而选用适宜治疗方法,这就是顺应异法方宜原则,具体包括因时治宜、因地治宜、因人治宜三个方面。 因时治宜治疗应结合不同季节、不同时辰的特点,考虑用药的原则,称为“因时治宜”。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会产生一定影响。 1、 据证因势利导原则据证因势利导原则要求顺其病势,就近祛邪,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如 饮食积滞,应积极驱除,但须注意食在膈下,若食尚在胃,又当选用探吐或用消食药,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否则反伤正气,

17、贻误病情。2、 先期治疗未病原则 先期治疗未病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是指对有可能发生疾病的个体和人群,及早提出预防措施,运用药物培补人体得正气,预防疾病发生的方法。 既病防变:是指医者可根据疾病传变规律,防其传变,对可能受到传变的脏腑和可能受到影响的气血津液,采取预防措施,阻断和防止病变的发展和传变,把病变尽可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以利于疾病的彻底治疗,取得最好的疗效。如金匮要略中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意是说治疗肝病时,须要应用调补脾胃法,使脾气旺盛而不受邪,以防止肝病传脾。3、 重视调摄护理原则 恰当的调护,有利于正气的恢复、邪气的祛除和促进病人早日

18、康复。忽视调摄护理,不仅会延误康复时间,还会出现“食复”、“劳复”等情况,以致病情反复,因此,必须重视调摄护理。调摄护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如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精神护理、服药护理等。这些护理措施同样是以辨证论治为指导的,因此,也当辨证施护,随证而异。 如 对风寒表证,在应用解表发汗时,护理上不仅应避免病人再受风寒外袭,而且还要酌加衣被,给予热汤、热粥,促其发汗。 若属里实热证,在调护上则要注意多给清凉冷饮,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宜薄,且使大便通畅,或以温浴降温。 第二节 外感六淫病证辨治概要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淫”是淫乱、太过的意思。在正常情况下,它们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19、,统称为“六气”。在异常情况下,如气候突变,或人体抵抗力下降,机体不能及时应变,六气就成为外感病的致病因素,统称为六淫病邪。六淫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辨证论治一、风 风为六淫之首,虽属春令主气,但四季皆有。一般外感为病,常以风为先驱,其它邪气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 素问风论:“风者,百病之长也。” 风性轻扬,易于侵犯人体的上部和肌表, 风性善动,其临床表现多见动摇不定,所谓“风胜则动”风性善行而数变,其症多游走不定,变化迅速,。1风寒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稀。舌苔白润,脉浮而紧病机:风寒束表,肺卫不宣。治法:疏风散寒。方药:荆防达表汤加减。 2风热症状:

20、发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头痛,咳嗽,痰黏或痰黄,鼻流浊涕,咽痛口渴。苔薄,舌边尖红,脉浮数。 病机:风热袭表,肺失清肃。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桑菊饮加减。 3风入经络症状:肢体关节游走疼痛,或拘急不利,项强, 口眼歪斜,甚则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舌苔薄白,脉浮弦。 病机:风邪人络,络脉痹阻。 治法:祛风通络。 方药:防风汤、牵正散、玉真散。 二、寒 寒为冬令主气,寒邪为冬令常见病因,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所谓“收引”,是指寒邪入侵经络关节而致筋脉拘急挛缩,伸屈困难, 1,寒邪侵表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身痛或骨节疼痛,痛处不移,得热痛减,遇冷痛剧

21、,筋脉拘急不利。舌苔薄白脉浮紧。病机:寒邪伤表,肺卫不宣治法:辛温发汗,散寒解表。方药:麻黄汤加减。 2中寒症状:恶寒战栗,肢体麻木,四肢冰冷挛痛,面青,咬牙,神志迟钝,昏迷僵直,呼吸缓慢,口鼻气冷,皮肤隐紫。舌苔白滑,脉象沉伏 病机:寒邪直中,伤及阳气。 治法:助阳破阴,温里祛寒。方药:四逆汤加味 三、暑 暑为夏令主气,系火热所化,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暑病多发于夏季,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善发散, 暑气通心, 暑多夹湿, 1中暑 症状:头昏胀痛,胸闷,恶心欲吐,身热烦渴,短气,四肢无力,或皮肤干燥,色红而热,少汗,或汗多肤冷,尿短赤,甚则突然昏倒,谵语,抽搐。舌干少津,脉细数无力。每发生

22、于盛暑,或高温作业。又称“中热”、“中暍”。 病机:暑热蒙心,气阴两伤。 治法:清暑生津。 方药:人参白虎汤加减。 2暑热 症状:人夏时常发热,肌肤灼热,汗少,或午后热甚,口渴引饮,食少,倦怠无力,舌苔薄白或薄黄,舌质微红,脉细数。 病机:暑热亢盛,耗气伤津。 治法: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方药: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3暑湿 症状:身热不扬,恶风少汗,胸闷腹胀,恶心,纳少,口苦黏或淡,大便溏薄,肢体酸困。舌苔腻,脉濡数。 病机:暑邪夹湿,郁于肌表。 治法:清暑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四、湿 湿是长夏(夏秋之交)的主气。 湿为阴邪,黏滞而固着,不易速去, 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湿邪

23、困遏,阻滞气机的升降出入,清阳不升, “浊”即秽浊。湿邪伤阳,气化不利,易出现水湿浊秽的病证,。湿性趋下,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湿邪侵犯人体,最易伤害脾胃, 1湿困卫表 症状:身热不甚,迁延缠绵,微恶风寒,汗少而黏,头痛如裹,肢体酸重疼痛,或兼见 胸膈闷胀,脘痞泛恶,口中黏腻,大便稀溏,面色淡黄。舌苔白腻,脉浮濡。 病机:湿邪困表,卫气被郁。 治法:芳香化湿。 方药:藿朴夏苓汤加减。 2湿滞经络 症状:关节酸痛重着,固定不移,或腿膝关节漫肿,转侧屈伸不利,或下肢肿胀。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 病机:湿邪袭络,留着关节。 治法:祛湿通络。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 3湿毒浸淫 症

24、状:皮肤疥癣、疮疖、疱疹,脚生湿气,局部瘙痒,流黄水,或见尿浊,女子带下腥臭。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湿毒郁表,浸淫肌肤。 治法:化湿解毒。 方药:二妙丸加味。 五、燥 燥为秋令主气,故燥邪为病,多发生于秋季。外感燥邪有温燥和凉燥之别。 外感燥邪,既具有外感病临床表现的一般特征,又有燥邪上犯上焦肺经,耗伤津液的症状,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燥胜则干。” 1温燥 症状:头痛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咯痰不畅或痰中带血,口渴喜饮,唇干咽燥,心烦,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机:燥邪袭肺,肺津受伤。 治法:清宣凉润。 方药:桑杏汤加减。 2凉燥 症状:头痛鼻塞,恶寒,发热,无汗,咽干唇燥,

25、干咳痰少,痰质清稀。舌干苔薄,脉象浮弦。 病机:凉燥束表,肺气不利。 治法:宣肺达表化痰润燥。 方药:杏苏散加减。 六、火 外感之火由直接感受温热邪气所致,火邪甚于温热,两者性质相似,所以有“温为热之渐,火乃热之极”的说法。而风、寒、暑、湿、燥人里皆可化火,称为“五气化火”, 火为阳邪,发病急骤,变化较多,病势较重,表现为热证、实证,且最易耗伤阴津,火性阳热,易生风动血,。 火性躁动,可扰乱神明, 火热炽盛 症状:高热烦躁,面红目赤,气粗,口渴饮冷,口臭,便秘,溲赤,或斑疹吐衄,或神昏谵语,直视,痉厥。舌尖红绛,舌苔黄腻,或燥黄起刺,脉滑数或滑实。 病机:火毒壅盛,充斥三焦。 治法:泻火解毒。

26、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 临证备要 外感风邪的治疗原则为疏风解表,但由于风邪往往兼夹其它外邪而致病,故应针对兼夹的病邪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卫气通于肺,治疗风邪感冒,配合宣肺达表,可以提高疗效。 寒邪为病,治疗用药的原则是辛热散寒。寒在表者,宜发汗解表,寒邪直中于里者,宜温中散寒。因寒邪伤及阳气,故还应注意回阳救逆。 暑邪主要由外感受,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暑邪伤人,常易耗气伤津,故在清解暑热的同时,须顾护津气,宜合用芳香化湿之品,否则暑热难解。 外湿致病当分清湿在卫表还是在经络,在卫表者宜芳香化湿解表,并注意配伍宣达气机药,使气行湿化;湿在经络关节者,往往兼夹风邪,注意配合使用祛风胜湿药。且湿无

27、定体,每因与寒、热相合而异性。 外燥重在辛散宣肺。其中温燥重在辛凉,适当加用沙参、梨皮等养阴生津药;凉燥重在辛散透表,不宜多用甘寒养阴药。 外感六淫之火多为火毒相并,充斥三焦,治宜泻火解毒,兼清三焦之火,配合通腑泄热药,则可导热下行。火毒之邪传变迅速,易于内闭心包,入血动血,故当密切注意病情演变转化,及早使用清心凉血开窍药物。第三节 内生五气病证辨治概要 内生五气,是指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是在疾病过程中由于人体气、血、津、液和脏腑生理功能的异常,从而产生类似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 辨证论冶一、内 风 内风主要是肝经病变的一类证候表现,肝为风木之脏,主藏血,主筋。肝病则

28、风从内生,称为“肝风内动”。肝风常夹痰火为患,若风、痰、火相互搏结,随气上逆,轻则头晕目眩,四肢麻木,抽搐或震颤,重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即是指此证候而言。内风的病理属性当分虚、实两端。属虚者为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或水不涵木,以致虚风内动;属实者为肝阳化风,或热极生风。但虚实每多兼夹,因阳亢与阴虚可以互为因果,引动内风。 1肝阳化风 症状: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肌肉晌动,震颤,或头痛如掣,言语不利,步履不实,面赤,甚则突然昏仆,口眼歪斜,不省人事。舌红苔薄,脉弦。 病机:肝阳上旋,阳亢化风。 治法:平肝熄风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

29、饮、镇肝熄风汤加减。 2热极生风 症状:壮热如焚,头痛,两目上视,手足抽搐,项强,甚则角弓反张,神志不清。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病机:邪热亢盛,伤及营血,内陷心肝,煽动内风。 治法:清热凉肝熄风。 方药:羚羊钩藤汤加减。 3,阴虚风动 症状:颜面潮红,精神疲倦,手足心热,肌肉颤动,口干舌燥,舌红绛,少苔,脉大无力。 病机: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治法: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方药:大定风珠、补肝汤加减。 二、内 寒 内寒是机体阳气不足,寒从内生的一种表现,由脾肾阳虚而生,属虚证,故又称为“虚寒”。其中尤其以肾阳虚衰为主,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30、其运化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肾阳的温煦。若肾阳亏虚,命门之火衰微,则“釜底无薪”,脾阳亦不能健运,表现为脾肾阳虚的证候。 1阴寒内盛 症状:形寒怕冷,四末不温,甚则四肢逆冷,呕吐清水,或腹中冷痛,下利清谷,或呼吸缓慢,口鼻气冷,或神志迟钝,面肢浮肿。舌淡,苔白滑,脉沉细。 病机:阴寒内盛,阳气虚衰。 治法:助阳祛寒。 方药:四逆汤加减。 2,脾肾阳虚 症状:面色苍白,腰膝酸冷,或呕恶频作,脘腹冷痛,畏寒喜暖,或五更泄泻,小便清长。舌淡胖,边有齿印,脉沉细无力。 病机:脾肾阳虚,阴寒凝结。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三、内 湿 内湿系指内生之湿,与脾有密切关系,故有“脾虚生湿”及“湿困脾运”等说。内湿的形成,多因素体肥胖,痰湿过盛;或因饮食失节,恣食生冷,过食肥甘,纵饮酗酒;或饥饱不节,内伤脾胃,以致脾的运化、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聚而成湿,且可随病因及体质的不同,而有寒化、热化之分。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内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内湿与外湿在病理特点方面具有相同之处,如黏滞而固着,不易速去,湿性重浊、趋下等。但内湿黏腻,更易阻滞气机,导致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常。 1寒湿中阻 症状:脘腹痞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