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1.57MB ,
资源ID:293440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3440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同步训练.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同步训练.docx

1、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同步训练2020-2021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二学期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朝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什么工具A筒车 B翻车 C水排 D提花机2“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此时主要的生产工具是A石器 B耒耜 C铁器 D青铜农具3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列选项中出现在汉朝的

2、生产工具是A石锄 B骨耜 C耦犁 D曲辕犁4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镇商代遗存中出土了犁、插、耒、耜、镰、铲、锛等制作精良的青铜农具。这说明A青铜农具已经取代木石制农具 B青铜农具有向南方传播的趋势C南方地区农业生产技术先进 D商代青铜文明的发达和传播5下面是三幅出土于四川的汉代画像砖的图片,它们可以用来研究汉代A集体协作劳动普遍化 B生产工具的多元化C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6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面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局部),推断图中处应填写的是A井田制、男耕女织 B采集经济、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集体劳作、男耕女织7

3、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潮流出现的根源是A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B富国强兵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思想碰撞 D铁器使用牛耕推广8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出土的东汉时期牛耕画像石分布情况表。该资料A可用于研究小农经济的发展 B说明新的耕作方式开始出现C印证了北方生态平衡被破坏 D反映南方农业生产力水平低9据元史刑法志记载:“诸匠户子女,使男习工事,女习绣,其辄敢拘刷者,禁止。”这说明了A官府用法令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B官府用法令保护手工业者世代为官府劳作C私营手工业比重日益增大 D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技艺水平高10我

4、国古代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掌握开沟排水、锄草、培肥、灭蝗,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出现,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推广这些史实说明A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缓慢 B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C古代农业的重要地位 D古代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11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农业上开始使用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农具 D铁制农具12下列两幅图片是汉代画像石中的农事图。两幅图片可以用来说明A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B耕犁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C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特点 D地主田庄的管理方式落后13元王祯农书是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包孕着古今罕见的歌咏各种农器的系列诗作与插图,描摹了各种农田器物的样态

5、,晕染出一代农学家身体力行于科技救民、科技助农的真切形象。下列诗句和下图相符的是A牛磨人俱转,车旋水即流。争如霖雨足,所至息人牛。B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C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D从来激浪转筒轮,却恨翻车智来仁。谁识人机盗天巧,因凭水力贷疲民14中国古代农业具有强大生命力,这是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奥秘之一。如图所示耕作工具最早可能出现于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15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他各项的是AA BB CC DD二、材料分析题16中国古代农

6、耕文明取得巨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整理根据材料概括西周至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趋势,简要分析其影响。17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某博物馆拟举办“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展览一灿烂辉煌的农业成就(1)请你就作物培植、农具改进各列举两项具有代表性的成就充实展览内容。展览二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2)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图三有何内在联系?展览三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形成了独特而优良的生产模式。它特别重视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进行最大限度地投入。讲究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加强管理;非常注意水利的兴修和技术的

7、改进,以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古代西欧农业经营粗放,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一般为35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摘自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3)据以上材料,请你为展览三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进军岭南过程中,为解决粮草运输困难,秦始皇命监御史禄主持开凿水渠。该水渠利用湘江、漓江源头相距较近,水位差仅数米的自然条件,横断湘江,另开南、北两条分水渠到了明代时,官员重修该水道,仍认为它“当南服往来喉舌之地。田畴之灌溉,舟楫之通塞系焉。”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兴安县志材料二 中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是从农具作

8、用于农事活动开始的。农具演变是与农业的发展同步进行并相互促进的,纵观农具发展历史,铁质农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这点毫无疑问。然而农具的形态和功能在其后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只是局部的改进,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苏黎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化特征及成因分析(1)指出材料一中“水渠”的名称,并概括该“水渠”修建的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二,结合汉代农业耕作技术进步的史实说明“铁质农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古代中国农具形态和功能“没有太大的变化”的根本原因。参考答案1A【详解】根据材料的意思可知是灌溉工具筒车,故选A项;翻车是依靠人力,B项错误;水排是冶铁工具,C项错误;提花机是织布工具

9、,D项错误。2A【详解】首先要明确“刀耕火种”的含义,即先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种。因此此时使用的工具都是石器,故选A项;耒耜是“石器锄耕”阶段的生产工具,B项错误;铁制农具出现于“铁犁牛耕”阶段,C项错误;青铜农具出现于“石器锄耕”阶段,D项错误。3C【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西汉赵过推广耦犁,C项正确;A、B是原始社会出现的,排除;D是唐代农具,排除。4D【详解】根据材料“出土了犁、插、耒、耜、镰、铲、锛等制作精良的青铜农具”可知,商代的青铜农具形式多样,体现了青铜文明的发达,“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镇商代遗存”体现了商代青铜文明的广泛传播,故D项正确;材料内

10、容描述了青铜农具的发现,未涉及青铜农具取代木石制农具的问题,故A项错误;孤证不立,由材料不能得出B项;材料的论述重点在于青铜农具的发现,无法体现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故C项错误。5B【详解】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汉代的3个劳动和生活场景,可以看出生产工具多元,B项正确;A项中“普遍化”不能得出,且古代中国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的家庭式劳作是主要模式;材料中农业和手工业是分别呈现的,并未体现结合,C项排除;“提高”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材料中没有提供参照物,故不能得出D项。6D【详解】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们采取集体耕作的模式,故处应填集体劳作;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

11、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出现了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主要生产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故处应填男耕女织。因此D正确,ABC排除。7D【详解】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可知,战国时期的变法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从根本上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导致的,即铁器牛耕的推广,D正确;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是变法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A;B是变法的目的而非原因,排除;百家争鸣思想是意识形态的现象,其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8A【详解】通过表格可以看出,东汉时期的牛耕画像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甚至南方都存在,而牛耕是小农经济主要的耕作方式,因此这

12、些出土的画像石可以作为研究小农经济发展的史料,A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牛耕,排除B;牛耕画像石不能直接证明北方生态平衡被破坏,需要其它佐证材料,排除C;江苏地区也存在牛耕,说明南方生产力水平也得到了发展,排除D。9A【详解】材料说明元代对于手工业者实行严格的工匠管理制度,“男习工事,女习绣”中固定女子不得从事手工业技术传承,显然是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A正确;材料不是说明官府用法令保护手工业者世代为官府劳作,B错误;材料也不是说明私营手工业的比重问题,C错误;材料不是说明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D错误。10B【详解】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它是一套综合体系,材料列举了古代

13、农业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精耕细作的表现,B正确;精耕细作的发展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排除A;材料不涉及农业地位,也无法判断农民生活水平高低,排除C、D。11D【详解】春秋战国时期,农业上开始使用铁制农具,D正确;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与题干中“开始”限定不符,排除A、B、C。12C【详解】汉代江苏徐州地区和山东地区都是以铁犁牛耕的方式进行耕作,体现了小农经济模式下的精耕细作特点,C正确;汉代实行的是土地私有,排除A;耕犁技术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是曲辕犁,排除B;画像石体现的是小规模的家庭生产,而非田庄经济,D与题无关,排除。13C【详解】由图可知是高转筒车,C用的

14、是自然力,根据“居高还复倾”可见是高转筒车,符合题意;A是牛转翻车,排除;B用的是人力也是翻车,排除;B错误。D是水转翻车,“人机盗天巧”一句看出劳动人民凭借智慧让翻车凭借水力省了人力,排除。故选C。14D【详解】题干图片是曲辕犁,产生于唐代,又被称为江东犁,D正确;A、B、C所处时代曲辕犁尚未出现,排除。15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水排是水力鼓风冶铁工具,而筒车、翻车、水车都是农业灌溉工具,因此A正确,BCD排除。16趋势:生产工具由原始农具发展为铁犁牛耕,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经营方式由井田制下的集体劳动到战国小农户个体经营,封建生产关系形成并发展;农业技术进步,精耕细作。影响:促进农业生产

15、发展;推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转型。【详解】第一问,根据材料“生产工具的变化”“经营方式的变化”以及“农业技术的进步”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经营方式的变化、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等方面分析作答。第二问,根据“西周至战国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等角度思考作答即可。17(1)作物培植方面:我国是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农具改进方面:创制出曲辕犁、筒车。(其他例子,如有代表性,符合史实,均可给分)(2)铁制农具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促成了小农经济逐步形成。(3)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详解】(1)作物

16、培植方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农具改进方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在农具改进方面的创制主要有曲辕犁、筒车等。(2)联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中“战国时期的铁农具”与图二中“废井田,开阡陌”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图三中的耕织图之间的联系为,铁制农具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促成了小农经济逐步形成。(3)标题:根据材料中“特别重视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进行最大限度地投入。讲究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加强管理;非常注意水利的兴修和技术的改进,以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展览三体现的中心问题是“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18(1)名称:灵

17、渠。历史作用:为统一岭南提供交通支撑:灌溉农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2)史实:铁犁牛耕普及全国:东汉出现一牛挽犁;铁质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出现了曲柄钠、大镰、耧车等;农耕技术的进步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汉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原因:长期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详解】(1)名称:根据材料“该水渠利用湘江、漓江源头相距较近,水位差仅数米的自然条件,横断湘江,另开南、北两条分水渠”可知,这一水渠名称是灵渠。历史作用:根据材料“在进军岭南过程中,为解决粮草运输困难,秦始皇命监御史禄主持开凿水渠”可知,灵渠修建为统一岭南提供交通支撑;根据材料“田畴之灌溉,舟楫之通塞系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灵渠是重要的水利工程,灌溉农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根据材料“当南服往来喉舌之地”可知,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2)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铁犁牛耕普及全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出现一牛挽犁,取代二牛抬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铁质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出现了曲柄钠、大镰、耧车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农耕技术的进步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汉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古代中国农具形态和功能长期停滞不前的根源是古代中国长期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