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1.05KB ,
资源ID:292983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2983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认识计算器评课稿.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认识计算器评课稿.docx

1、认识计算器评课稿认识计算器评课稿四年级上册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说课稿 说教材 :“用计算器计算”是江苏版四年级数学第十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法则及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学习,使学生可以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并借助计算器来探索有关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内容分两段安排:第一段,先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再学习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方法。第二段,教学用计算器进行两步混合运算,并安排了练习十。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练习十中,还编排了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趣题,并通过“你知道吗”介绍“改错键

2、”等常用的功能键,以及有关计算工具发展的历史,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感受人类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最后,教材还安排了实践活动一亿有多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本单元分四课时完成,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计算器是如今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计算工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鉴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2、 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用计算器计算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3、 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节约、环保等方面意识,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重点、难点:认识计算器的外部结构及常用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的四则运算及同级混合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教学程序设计一、 创设情境,揭示学习内容首先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超市购物的发票,发票上项目很多,计算比较繁琐,此激发学生:怎样才能又准确又快速地算出结果来呢?在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再请学生说说在哪些场合或情况

4、下看到过别人使用计算器?二、 合作学习,探索计算方法这一环节,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功能,教师首先让学生做一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学生在全班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教师适时归纳板书:显示器,键盘,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接着让学生说说这些各不相同的计算器都有什么相同的功能?同时教师说明:各种不同的计算器外部结构都可以分为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最基本的功能是计算。 第二层次,探索,学习计算器的操作首先提问:你们以前用过计算器吗?会用吗?我们来个比赛好不好?接着教师组织比赛,让学生用计算

5、器计算及解决几个实际问题。试一试学生先自己用计算器尝试操作,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请速度最快的同学上台演示,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探讨,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这样的一步计算或同级两步计算只要从左到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同级两步计算不必分步操作。三、实践应用,引导发现规律1、 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2两题,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全班交流。2、 分组比赛,第1,2小组用口算或笔算,不能用计算器,第3,4小组必须用计算器来计算。看看谁快。比赛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使学生感受到: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而对于一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因此,在实际

6、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3、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先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1428571请学生先用计算器求出各题的积,然后观察各题中相乘的两个数及所得的积,自主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做适当总结:这几道算式第一个乘数都是142857,第二个乘数分别是1,2,3,4,5,6,它们的得数与第一个乘数一样,都是1,2,4,5,7,8这六个数字组成的六位数,不过各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但如果把这个六位数的乘数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在一个圆面上,可以发现这六个积里各数字的排列顺序是一样的,只不过起点不同:乘1的积是从最小的数“1”开始

7、,乘2的积是从第二小的数字“2”开始,乘3的积是从第三小的数字“4”开始,乘6的积是从最大的数字“8”开始。再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 先出示:让学生用计算器各自独立计算出得数,然后再出示 让学生再用计算器计算,然后让学生谈谈遇到的问题。最后让学生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后四题的得数,并组织学生交流,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及依据,确认发现的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作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 四、最后进行全课总结。整个活动,老师创设情境,启发诱导,设疑激趣,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积极思考,讨论交流,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

8、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同时又体验了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与创造性,以及成功的喜悦,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有创造,学有发展篇二: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计算器说课稿顾静茹一、说教材用计算器计算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计算器是一种现代计算工具。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使用。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接触和使用过计算器,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和合理的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本节课内容的编排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非常吻合。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三是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二、说教

9、学目标:1、经历认识计算器、学习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过程;结合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经历了解计算工具演变的过程。2、了解计算器上常见功能键的名称,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知道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3、感受计算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科学探求精神;体验用计算器计算的乐趣。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教学难点是: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探索并发现规律。四、说教法、学法1、以人为本,创设宽广的学习空间。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

10、验”。在设 计教案之前,我对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大家都会使用计算器。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计算器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在小组里互相交流,教师做补充的环节,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价值与应用上,为学生创设宽广的学习空间。2巧妙安排,体会计算器的优点。 如何让学生体会用计算器的好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自然发现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快捷、准确,为今后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做了有效的铺垫。3放手锻炼,感悟策略的多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

11、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设计较大胆,出示问题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解决。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学生都用计算器计算。五、说教学过程、直接引入计算器,在观察中认识。这一环节是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让学生体会计算器应用的广泛性。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计算器的实例,使学生对计算器有一种亲近感,感到它与生活“同在”。随即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都会使用计算器呢?当学生回答使用计算器计算快、准、方便、快捷等优点时,我追问: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这时的学习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陌生,现

12、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他们对计算器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通过调查,四年级绝大多数学生都用过计算器。所以在突出:“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这一教学重点时,我设计了“向同桌介绍计算器”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很好的促进了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在尝试中运用计算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设计了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一组较大数目的加、减、乘、除四道计算题,目的是让学生在尝试使用时规范操作方法;在掌握操作方法后熟悉键盘,进行熟练操作;在熟练操作中总结操作的经验,养成操作技巧。“教是因为需要教”,因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使用计算器的经历

13、,所以,直接放手让学生练习,在交流答案时,再适时地提问:“你是怎样输入的?”让操作不熟练或操作错误的学生有一次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的意识。 应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一环节我安排了让学生帮助小强家计算收入和支出的钱数,目的是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本环节通过一则短片,让学生了解人类从古代的石块、木棍发展到算筹,在算筹发展到算盘,直到现在的计算器和计算机的普遍使用,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计算器给人们的计算带来的方便。本节课我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把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计算器评课稿顾静茹用计算器计算

14、,在学生的脑海中的印象是很容易的,平时都在用,但是学生对于为什么要用计算器,在计算时,如果手边有计算器,学生会依赖这个计算工具,如果本课就在如何使用计算器上花时间会显得单调,枯燥无味。所以这节课在注重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需要,有层次的把以上的想法贯穿在里面。 本课有下几个特点:一是遵循知识建构的规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这里找到学习的起点,拾级而上;二是数学味浓,习题中编排了体现数学本质的内容,比如“帮小强家计算收入和支出”;三是围绕普通型计算器展开,为教学留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学时,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充分把握教材所带来的便利,并对教材巧妙加以整合让学生的思维在运用中得到提升;四是感悟数

15、学文化的广袤与久远,感受“人”和“工具”这一对矛盾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初步受到辩证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五是辨证的看待计算器,计算器也有它的局限性,当遇到很大的数目它可能显示不出,即使显示也不是正确的结果。一般只能显示8到10位的数。体会计算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计算问题,解决问题更多的要依靠人的智慧。总之,这堂课比较平实,没什么花样,如果非要说什么特色的话,那就是完成了教学目标。计算器教学反思顾静茹一、 关于教材“用计算器计算”一课的教材,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非常合拍,给教师的教学定位、教学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具体说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遵循知识建构的规律,不同层次

16、的学生都能从这里找到学习的起点,拾级而上;二是内容鲜活,与生活实际结合得很紧;三是定位巧妙,围绕普通型计算器展开,为教学留有更为广阔的加工和改造的空间。教学时。我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充分把握教材所带来的便利,并对教材巧妙加以整合。 二、 关于计算器功能键的教学计算器功能键的教学,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但教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展开?确实值得思量。我认为,教学中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对它的各种功能键的作用及使用方法逐一介绍,而应该抓住生活中经常使用、对学生建构科学素养起核心意义的内容进行教学。三、 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知识经济时代,人不能沦为工具的奴隶”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计算器教学只是一个载体,它应

17、该承载着益智、辅德和育美的功能。本课中,先让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计算,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方法,初步体会应根据计算的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式;然后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计算器的使用,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的数学意识。四、关于计算器的引入。课的开始,先出示了计算器,课末又以计算器收尾,主要出发点是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悟数学文化的广袤与久远,感受“人”和“工具”这一对矛盾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初步受到辩证思想的教育和熏陶。篇三:大数的认识评课稿大数的认识评课稿福泰小学 王蕾华作为小学数学的三大基本数学思想,推理在每一节课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

18、方面学生可以运用推理进行自主学习,掌握新知识,另一方面,在运用与学习中逐渐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在本节课中,学生经过一至三年级对数的认识,已经具备了一些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也有了一定了解。基于以上认识,教师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对教材进行整合。首先让学生依次经历体会每一级级计数单位的生成过程,然后引导学通过对个级数读法进行类比推理,迁移到整个万级与亿级的数。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分级读数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在读数的过程中体会分级的意义,同时拓展了学生今后延伸学习的思维与能力。使之不断提升学生的数概念认识,形成学习结构,为后续学习奠定主动发展的契机。1推理让思

19、维活动化。在探究新知环节,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充分给学生想的时间、说的机会以及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逐步让学生理解掌握10个一千是一万用一个珠子变一个万,可以合并同桌两人的计数器计数器合并后,同桌合作创造新的计数单位新一组计数单位与前一组计数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的地方通过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活动中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用类比的思维方式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要求学生在学习类比推理的过程中运用类比推理,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容量。2推理让探究自主化。当学生创造出万级的单位以后,教师趁热打铁要求学生根据刚才创造计数单位的经验创造新

20、一组的计数单位,有了前面的经验与方法,学生自然地拿来解决新问题,很快学生回答出:亿,十亿,百亿,千亿,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分析归纳:新的一组计数单位,他们之间与前面两组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自主参与度高,课堂上的表现自然也是积极活跃的。3推理让发展个性化。在探究大数的读法时,教师没有一步一步的教,而是通过计数器让学生体会四个数在读法中的联系与不同3245-32450000-324500000000-324532453245,这时,学生各持己见,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想法公之与众,这样引导学生将以有经验进行拓展,通过合理而主动的类比与归纳,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自主习得新知。整堂课层次清

21、晰,重点突出,充分发挥了“两主”的作用。为学生安排了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力。对于大数的认识的教学,不仅仅满足于学生认识万级和亿级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分级与简单的读数上,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数学推理的过程,通过学生的推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推理,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给了足够的思考空间,通过反复推理,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积极愉快的进入到运用。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帮助学生在万以内数和万以上数之间进行建构,使学生获得了真正的发展,同时在

22、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受到推理方法的启蒙教育。篇四:认识分数评课稿20XX125认识分数的评课董媛燕 20XX、12、5今天听了李老师的课我觉得这节课,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认识分数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分数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李老师这节课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并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同桌交流,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

23、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能直观地比较分数的大小等。李老师在本课的设计以及执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走向未知领域。李老师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创设了十分贴进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两人郊游分食物,从分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和感悟:一方面,产生“平均分”的需要,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体验于总量的变化引起了每人得到的个数从整数两个或一个再到不能用整数的变化的过程,自然

24、引出分数。学生的学习完全是从生活经验中得来,怎能不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产生了积极的探究情感。这个环节的教学通过情境的创设突出两个层次:第一个,引出并理解平均分。因为这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第二个层次: 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字来表示,引出新的数学数字用分数1/2来表示,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探索欲望。二、活动以操作探究为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李老师很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

25、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全新的理念。李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探究环节,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并掌握分数。第一次操作教师首先组织学生用圆代替蛋糕折出它的一半在直观的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引出1/2表示生活中的“一半”的数学化结果,在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之间架设了认知桥梁,初次感知到生活中的一半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让学生直观感知1/2产生的过程 ;并让多位学生说一说1/2所表示的具体含义。第二次操作折一张长方形纸并表示出它的1/2的,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这个环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同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即:折法不同,

26、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李老师让学生结合自己折的纸说一说。明白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折的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1/2。凸显数学教学最本真追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步步深入,层层递进,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完成几分之一概念的建构。第三次操作是全课教学的亮点,教师将教材进行调整利用同一种图形,同桌合作折出1/4和1/8,张贴学生的涂色纸片分别进行比较1/2 与1/4 ,1/4 与1/8 ,1/2 与 1/8的大小,同桌讨论交流这三组分数,谁大谁小?从中发现了什么?结合平均分的份数来理解体会到:把同一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

27、份就越小这样的规律,从而得出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它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体会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发展数学思考。这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而是在学生一步步的操作、交流、感受、体悟中动态生成的,从而达到有效的数学学习的目的,这样的设计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采用多种形式注重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整节课可以感受到李老师设计中力求体现形式的多样性,创设了让学生去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写一写等情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表示出自己所发现的分数。不仅让学生用脑子去想,而且用语言表达,用手操作,用心去感悟、体验,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交流活动中,多次

28、感悟平均分的概念,结合平均分,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写一写,充分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 从而认识几分之一;使学生加深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四、精心设计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拓展在新课结束后李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道拓展题,把一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说出涂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图中的正方形被平均分成了不同的形状,根据图中的提供的信息,用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分别说出不同的分数,红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1/4 ,黄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1/8,浅蓝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1/8,蓝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1/16,学生根据平均分得份数不同,说出不同的分数。从课堂的教学效果看,这个环节的安排帮

29、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深化本节课的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五、两点不成熟的建议 :1、我个人认为有个别学生虽然能直观体悟什么是分数,但是真正说的时候,仍有学生回答的不准确和不够完整,建议老师让学生多说,加深理解。2、建议课堂上对学困生的关注能再多一些就更好了,特别是不敢举手的学生给他一些表达的机会。篇五:计算机应用基础评课稿计算机应用基础评课稿评课人:段永刚今天听了杨老师的一节高三复习课,感受颇深。下面就这堂课谈谈我个人的体会,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一、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内容整合合理、教学目标明确 一节好课主要好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

30、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本节课整合了教材中第一章的主要内容,以计算机系统组成为主线来组织本节课教学,从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组成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明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便于学生达成认知目标。二、教法多样、学法有效本节课是一节有关计算机系统的专题复习课,杨老师对计算机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回顾、总结提炼构建“网络化”的知识结构使知识体系融会贯通,最后进行迁移应用以及训练。杨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学科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思维特点进行相应指导。三、教师的教学主体引导作用突出杨老师在本节课中能合理的设计问题,梳理知识,选择和针对性的提问,同时又有

31、对学生的练习做出即时评价和讲解;课堂设计目标明确,符合职高考的知识要求。 四、复习目标明确本节复习课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复习的内容精心选择,合理安排。内容不是太多。练习也没用一味追求难度。牢牢把握住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且突破了难点。五、气氛和谐、教态亲切、过渡自然教师教学语言清晰亲切,处处体现对学生的鼓励、启发、点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和谐。六、值得商榷的一点计算机系统有冯诺依曼理论引出,板书是否应该有所体现。四年级上册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说课稿 说教材 :“用计算器计算”是江苏版四年级数学第十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法则及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学习,使学生可以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并借助计算器来探索有关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内容分两段安排:第一段,先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再学习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