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1.14MB ,
资源ID:292908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2908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综合复习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综合复习试题.docx

1、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综合复习试题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 辨析题 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宋太祖曾说:“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奸邪共济为内患,深可惧也”。材料二: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宋代进士,登科即释褐(做官),待遇远较唐代为优而登科名额,亦远较唐代为多。 钱穆国史大纲(1)材料一中的“宋太祖”指的是谁?(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初统治者为什么要“移换屯驻”。(3)材料二、三体现宋代哪一个治国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积极影响?【答案】(1)赵匡胤(2)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控制军队,以此达到在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2、3)重文轻武的政策积极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以来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专横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宋太祖”是赵匡胤。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了北宋,取代后周,赵匡胤就是宋太祖。(2)据材料二“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定期换防),不使常在一处。”结合所学知识,宋初统治者“移换屯驻”,让军队定期调动,是为了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控制军队,以此达到在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3)根据材料二“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材料三“宋代进士,登科即释褐,待遇远较唐代为优,而

3、登科名额,亦远较唐代为多。”可知,材料二、三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即重视文臣、抑制武将,这一政策的积极影响体现在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点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贞观年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东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一一资治通鉴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有室。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一资治通鉴(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描述的是谁统治

4、时期的景象?(2)历史上把他们统治的时期分别称为什么?(3)根据材料概括他们统治时期的共同特征。【答案】(1)唐太宗、唐玄宗(2)贞观之治、开元盛世(3)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文化繁荣、统治者重用人才、勤于政事【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贞观年间)”可知是指唐太宗时期,其年号为贞观;依据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可知是指唐玄宗时期,其统治前期年号为开元。(2)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时期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开创了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开创了“开元盛世”,唐朝进入鼎盛时期。(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社会、统治者个

5、人等角度概括他们统治时期的共同特征: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文化繁荣、统治者重用人才、勤于政事。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并把中国情人节“七夕”首次写 进中办国办文件。中国网(1)你知道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吗,请至少列举其中三个。(2)假如你生活在宋代,在传统节日可以选择的娱乐场所、观看演出的场所是哪里?请说出该场所产生的背景。(3)现在很多孩子不重视传统节日却热衷于过西方人的洋节,请你对此发表看法。【答案】(1)春节,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中秋节等。(2

6、)瓦子,勾栏。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3)这种做法不好。一味过洋节会淡忘传统节日而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传统节日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所以我们要过自己的传统节日。【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中国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中秋节。(2)依据所学可知,第一小问:在传统节日可以选择的娱乐场所、观看演出的场所是瓦子,勾栏;第二小问:该场所产生的背景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3)我认为现在很多孩子不重视传统节日却热衷于过西方人的洋节的做法不好;因为一

7、味过洋节会淡忘传统节日,而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传统节日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所以我们要过自己的传统节日。4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1)这部条约名称是什么?何时签订的? (2)这部条约鉴订前,俄军曾在什么地方两次被打败?(3)这部条约的签订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案】(1)尼布楚条约。1689年签订的。(2)雅克萨。(3)这部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

8、的领土。【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上述条约的名称是尼布楚条约,是在1689年签订的。这部条约鉴订前,俄军曾在雅克萨两次被打败。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的历史意义:这部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为保证行省官员尽职,除由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外,元廷还采取了省官互迁和奉旨宣抚的方法。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

9、大的缺陷。而元代行省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当,使全国的行政体制基本上做到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的权力很大,地方军政大权基本都掌握在行省手中,表现出了与隋唐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趋势的某种不协调。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适应当时形势的较为有效的措施。元代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巩固地方统治成为比加强中央集权更为迫切的任务。为此,各地军、政两方面必须密切合作,以便能够迅速作出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行省就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掌管全国行政、军事、监察事务的中央机构名称。(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代行省制度的利弊。【答案

10、】(1)行政:中书省。军事:枢密院。监察:御史台。(2)利:有效地弥补了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弊:行省的权力很大,地方军政大权基本都掌握在行省手中,易成尾大不掉之势。【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可知,中书省管理行政;枢密院管理军事:御史台有监察职责。(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而元代行省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当,使全国的行政体制基本上做到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的权力很大,地方军政大权基本都掌握在行省手中,

11、表现出了与隋唐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趋势的某种不协调”可知,有利的一面是,有效地弥补了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有弊的一面是,行省的权力很大,地方军政大权基本都掌握在行省手中,易成尾大不掉之势。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如下图文字说明:这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吨以上。)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材料三:

12、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2)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二、三,分析其中的原因。【答案】(1)原因:中国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抗风力强,能战胜惊涛骇浪;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意思接近即可)(2)原因:政府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获利丰厚【解析】(1)根据材料一“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吨以上”和图片,反映了宋代造船业发达,船只的结构和性能很好,加上有指南针作为航海的辨别方向,这

13、是这些诸多优势,很受外国商人的欢迎。(2)根据材料二“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由此得出:宋代的造船业发达一方面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依据材料三“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其意海外贸易的利益最大,若措施设置得当,所得利益数百万计。由此得出:宋代的造船业发达另一方面是海外贸易获利丰厚,这些因素都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点睛:(1)问海船的外观,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吨以上是解题的关键,由此得出宋代造船技术的发达;(2)问材料二“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是解题的关键,理解材料三“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14、的意思是关键。由此确定答案。7 北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碰撞中走向交融。(在和平下共处)材料一: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1)材料一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在并立中共存)材料二: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3)填写出下列大写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及小写字母代表的都城名称:A ;B ;C a ;b ;c 。(在碰撞中交融)材料三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

15、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4)从材料三中找出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他们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答案】(1)契丹族;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2)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它结束战争,使辽宋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3)A:辽; B:北宋; C:西夏。a上京;b东京(开封);c兴庆府。(4)措施:效仿中国的官制,任用汉族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贡献:开发了我国的边疆地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

16、族的交融。【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和结合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来改国号为辽。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2)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回答,依据所学可知,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它结束战争,使辽宋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

17、定的状态,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3)观察“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并结合所学可知,A是辽,都城在上京,B是北宋,都城是东京(开封),C是西夏,都城是兴庆府。(4)由材料三“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可知,辽和西夏效仿中国的官制,任用汉族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再结合所学知识,辽和西夏积极学习汉人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封建化,也开发了我国的边疆地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融。8 徽商是明清时代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商帮。他们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

18、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时代以微商为代表的客帮商人,他们以巨大的商业资本,經营大宗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并介人生产领城、支配手工业者的生产活动,还经营典当等金融行业,谋取高额利润。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材料二 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大致用于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等的费用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左右。其中多数人回乡购地,也有落户經商之地,息商归田。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三微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能”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持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

19、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別,习以故常。摘自电视纪录片徽州解说词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徽商的主要经营活动有哪些?(2)结合材料二,说明阻碍徽商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原因。(3)结合材料三从微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4)徽商和晋商的兴盛与衰落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义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答案】(1)从事大宗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经营金融行业;支配手工业生产。(2)徽商将经商所得用来置地置房,影响其事业进一步扩大;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徽商发展。(3)经验:重视文化学习;坚守诚信的商业道德;勤劳致富;注意与政府的关系。(4)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发展经济。【解析】(1)根据材料一“經营大宗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并介人

20、生产领城、支配手工业者的生产活动,还经营典当等金融行业,谋取高额利润。”可知,徽商的主要经营活动有:从事大宗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经营金融行业;支配手工业生产。(2)根据材料二“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大致用于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 可知,阻碍徽商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徽商发展。根据材料二“多数人回乡购地,也有落户經商之地,息商归田。”可知,阻碍徽商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原因是:徽商将经商所得用来置地置房,影响其事业进一步扩大。(3)根据材料三“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能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持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

21、吃苦耐劳而著称”可知,从微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的经验有:重视文化学习;坚守诚信的商业道德;勤劳致富;注意与政府的关系。(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徽商和晋商的兴盛与衰落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义经济建设的启示是: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发展经济。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清朝商业的发展。清朝时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商帮,如山西的晋商、江南徽州府的徽商,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徽商和晋商的兴盛与衰落使我们认识到:当代中国社会义经济建设要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发展经济。9根据所学回答:材料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史地理志宋元时期对外贸易兴盛,

22、中外交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请写出宋元时期路上交通的三个特点?【答案】丝绸之路仍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驿站比较发达;元代的陆路向西可通往波斯、阿拉伯、俄罗斯等国家,范围更广。【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可知,宋元时期丝绸之路仍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发展到元朝逐渐形成完善的驿站制度;路上交通范围更广。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图6中的技术是谁发明的,该技术的问世有什么重大意义?(2)图7中的发明在北宋时期有何发展?对当时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图8反映了什么情况?这种发明对激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发明:毕昇影响:活字

23、印刷术的发明,实现了印刷技术的新突破,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发展: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意义: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3)情况:火药武器出现影响: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解析】【详解】(1)根据图6“泥活字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实现了印刷技术的新突破,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根据图7“司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指南针,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

24、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3)根据图8“宋代火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火药武器出现,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111776年,清政府送给英国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货物以通有无”。后来嘉庆皇帝颁布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1)据材料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该政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结合材料清朝这一政策对我们今天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有什么借鉴或启示?【答案】(1)闭关锁国政策;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故步

25、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步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步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清朝妄自尊大,故步自封,这导致了清朝愚昧落后。给我们的借鉴是要正视自己,承认不足,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学习别国长处,发展壮大自己。12明朝既有一个个叱咤风云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谱写一曲不畏强暴抗击外敌的热血颂歌,也有杨帆驰骋、傲视群雄、踏浪高歌的辉煌。(戎马一生杀尽倭寇留正气)(1)观察图一,指出图中箭头所指的

26、地区发生了什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图二人物是谁?为遏制这一事件,他取得的一次辉煌战役发生在哪里?(杨帆踏浪和平之旅耀千秋)(3)图三是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图。最远到哪里?共有几次?(4)通过图四郑和和哥伦布航行对比,说说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有哪些?【答案】(1)明朝抗倭斗争;原因: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2)戚继光;浙江台州。(3)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七次。(4)时间早; 次数多;规模大; 人数多;【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图片信息“明朝抗倭”“日本”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一中箭头所指的地区发生了明朝抗倭斗争;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

27、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2)结合图片信息,根据所学可以得知,图中的人物是戚继光。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他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了抗倭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州抗倭,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3)依据所学可知,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

28、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4)从图表中不难看出:时间上,郑和下西洋始于1405年,哥伦布始于1492年,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航行次数上,郑和下西洋共7次,哥伦布共4次,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次数多;规模方面上,郑和下西洋大小船只200多艘,哥伦布最少3只,最多17只,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规模大;航行的人数上,郑和下西洋约2.72.8万人,哥伦布最少90人,最多1500人,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人数多。1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是古国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一: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材料二:材料三: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

29、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1)根据材料一表格提供的数据,概括南北方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为南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从什么时期开始?到什么时期基本完成?(3)材料三中提出宋朝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当时著名的大商港有哪些?为管理海外贸易,政府还在主要港口设置什么机构?【答案】(1)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下降。人口增加为南方带去了先进技术和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2)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后期

30、;南宋。(3)广州、泉州;市舶司。【解析】【分析】【详解】(1)通过读图可知,汉至宋我国南北方人口比例发生变化,逐渐由北方人口占大多数到南方人口占大多数,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下降。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大量人口南迁,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2)通过材料图示可以看出从北向南比重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唐朝中后期由于北方战乱等因素,大量中原人南迁,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

31、东南地区,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3)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市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点睛】表格类的材料,分析数据时要注意对数据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要注意“趋势”不等于结果,不能用结论性语言。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1)此诗描绘了什么样的盛世景象?(2)小历认为:“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是与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农业生产、重视地方吏治等措施有关。”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开元盛世(2)不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唐玄宗时期的盛世,不是唐太宗,所以小历的看法不正确。【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诗描绘了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