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7 ,大小:47.35KB ,
资源ID:2919808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1980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学 附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学 附答案.docx

1、教育学 附答案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选择题 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C)。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2. 昆体良的(A),比较系统的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着作。A雄辨术原理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3. 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教育着作是(A)。 A. 大教学论 B. 普通教育学 C. 大教育论 D. 教育论 4.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着作的是(B) A. 康德论教育 B. 普通教育学 C. 教育漫话 D. 爱弥儿 5. 大教学论被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着作,它的作者是(B)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康德 D. 培根6.

2、柏拉图的名着是(A) A. 理想国 B. 政治学 C. 伦理学 D. 爱弥儿 7. 首次提出并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是:(A)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孔子8. 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是我国的教育着作(B)。A师说 B学记 C论语 D大学9.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D)。 A学记 B论语 C五经四书 D说文解字10. 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着作是(B)。A爱弥尔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1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D)。A社会科学 B自然科学 C交叉科学 D人文科学 12.

3、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着是(C) A. 大教学论 B. 论演说家的培养 C. 学记 D. 劝学 13. 法国着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着作是(C) A. 教育漫话 B. 大教学论 C. 爱弥儿 D. 普通教育学 14.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句出自(C) A. 论语 B. 学记 C.孟子尽心上 D. 劝学篇15. 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着作是(B) A. 论语 B. 学记 C. 孟子 D. 中庸 16. 主张“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观点的是(B)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关系起源说17.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

4、A. 利托尔诺 B. 孟禄 C. 高尔顿 D. 达尔文 18. 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 A. 生物起源说 B. 神话起源说 C. 心理起源说 D. 劳动起源说 19. 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C) A. 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B. 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C.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D. 教材和教法 20. 从形式上说,教育影响是指(C) A. 教育内容 B. 教育对象 C. 教育手段 D. 教育原则二、判断题1早在原始社会里就出现了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教育。( )2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它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3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

5、)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科学。( )5教育学和教育同时产生。( )三、名词解释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P4 2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势与内容的统一。P6-7 3教育学:是对教育问题的科学解释(或: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P25四、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P5答: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2简述教育起源的四种观点。P10答:教育的神话起源论;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3简述

6、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P16答:A.教育学的萌芽 B.教育学的创立 C.教育学的发展 D.当代教育学的状况五、论述题1、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谈谈教育学的价值表现在哪里。p24-28 答:(1)反思日常教育经验。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教育学是对教育问题的科学解释,这意味着: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为逻辑起点和对象的;教育学作为对于教育问题的科学解释,就必须使用专门的语言、概念或符号;教育学对于教育问题的科学解释,是有理论视角、根据或假设的;从不同理论基础或视角出发会产生不同的解释。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学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起到“中介”和“桥梁”的作用: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

7、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2、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教育学,你打算怎样学好教育学?答:(1)学习教育学的原因:A.在日常教育生活中,人们通常对教育现象、问题形成一种日常教育经验。而由于日常教育生活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使得所形成的教育经验往往比较直接和感性,并因此而易产生矛盾和歧义等。因此我们必须要以科学的教育认识来代替习俗的教育认识,以科学的教育理论来代替日常的教育经验。B.教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教育问题提供超越日常习俗认识和传统理论认

8、识的新解释。而从事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的任务就是要促进教育知识的增长,提供对于教育问题的新的更有效的解释。C.教育学对教育问题、教育实践进行的科学解释的目的尽管是要促进教育知识的增长,但是并不止于教育知识的增长。总之,教育学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学好的一门教育基础理论学科。 (2)如何学习:A. 阅读教育名着。B. 与实际教学工作相结合。C. 对教育学的学习作一个计划安排。第二章 教育功能一、选择题 1. 从教育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C)。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D.谋生功能和享用功能2. 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是(D)。A.遗传素质

9、 B.社会环境 C.生活水平 D.教育 3. 从教育作用的对象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D)。 A.正向功能 B.筛选功能 C.协调功能 D.社会功能4. 从教育作用的方向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C)。 A.正向功能 B.协调功能 C.负向功能 D.社会功能5. 与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不符的是(C)。 A.教育能满足人的本性需要 B.教育使人追求真善美C.教育不能满足人的本性需要 D.教育能让人获得幸福6. 下列不是教育的文化功能有(A)。A.谋生 B.传递 C.更新 D.创造7. “狼孩”的例子从反面说明了教育促进个体(B)功能的重要性。 A个性化 B社会化 C职业化 D主体

10、化8. 教育的固有功能是(A)。 A个体功能 B社会功能 C正向功能 D隐性功能9. 教育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这属于教育的(C)。 A负向功能 B社会功能 C隐性功能 D. 正向功能 10. 使人成为自由、幸福的人,是教育的(C)。 A个性化功能 B社会化功能 C个体享用功能 D人口功能 11. 通过“科教兴国”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成为我国教育(B)功能的基本方向。 A个体 B社会 C正向 D负向12. 把教育作为一种生存的手段和工具,这是指教育的(A)功能。 A个体谋生 B个体享用 C个性化 D社会化二、判断题 1. “齐家”、“治国”、“平天下”反映了“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2.

11、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是个人本位的代表。( )3. 德国现代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是社会本位者。( )4. 古代社会,个人没有独立的人格,教育的功能趋向只有社会本位。( ) 5. 我国的文化传统是个人本位取向。( )6. 教育对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只有正向的促进功能。 ( )7. 教育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可以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 )8. 显性教育功能是指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 )9. “文革”中的教育,体现了非常态教育的负向功能。 ( )10. 教育可以通过劳动力的生产和促进科学技术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 )三、名词解释1. 教

12、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 隐性教育功能:是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如不公正的教育复制了现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 P33 四、简答题1. 教育的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体现在哪几个方面?P35-38(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3)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2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表现

13、在: p44-45(1)教育的文化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3教育在促进政治民主化方面的作用是:p48答: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A.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B.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民主化的重要一环。 C.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孵化器”。五、分析题甲说:“教育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乙说:“教育就是为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请陈述理由。P32 答:甲和乙的观点都是片面的。(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

14、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要看到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衍生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还要看到教育的社会功能对教育的个体功能发挥的制约作用。六、论述题1. 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谈谈怎样发挥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并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其负效应。P35-41答: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个体从自然生物体到社会活动主体的变化,是通过个体社会化过程来实现的。学校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个体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个性化的核心是

15、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个体通过个性化的过程形成独特的自我。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实现个体的个性化: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3)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一方面可以通过个体社会化,将社会文化行为规范传递给新生一代,使他们获得未来社会生活或职业生活中的角色和意识,以便他们在进入社会生活时能尽快地适应新环境。另一方面,教育要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指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满足的过程,

16、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求知欲得到实现,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并进而获得自由和幸福。2. 分析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列举对学生发展起负向功能的表现,找出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P40-41 答: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并非所有的教育都能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在应试教育下,为了追求高分数,特别强调标准化教学。过于追求客观化、规范化而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人为地压制了个性的发展。 同时,现存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发展起负向功能,(1)其原因为:A过重的学业负担,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B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C教育的功

17、利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2) 策略:A.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的需要当作第一需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B.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C.纠正教育活动和过程中的失当行为。第三章 教育目的一、选择题1. 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对教育目的的表述是属于( B )价值取向 A、个人本位 B、社会本位 C、自然本位 D、政治本位2. ( A )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18、C、教育规律 D、教育方法3.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涂尔干 B、凯兴斯泰纳 C、孔德 D、卢梭4.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定向和动力作用的是( A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5. 一定社会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的要求,我们称之为( B )A、培养目标 B、教育目的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6. 在学校教育中,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 ) A. 教学 B. 生产劳动 C. 团队活动 D. 课外活动 7. 表示各种教育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的是( D ) A. 社会性教育目的 B. 目的性教育功能 C. 功能性教育目的

19、D. 发展性教育目的8.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 C ) A. 普及义务教育 B. 扫除文盲 C. 促进人的发展 D. 增强国力 9. 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反映的是(A ) A.社会生产力水平 B.历史发展进程C.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D.教育价值取向和理想 10.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B ) A.重要前提 B. 重要条件 C. 重要中介 D. 物质基础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发生的影响和作用。B.教育功能与教育职能的含义一致C.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D.教育的内部功

20、能是由社会的结构决定的12.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 C )。A.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D.推进素质教育二、判断题1. 价值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教育目的。 ( ) 2. 操作性教育目的一般是由一系列短期、中期、长期的具体教育目标所组成。 ( ) 3. 发展性教育目的,也称现实的教育目的。 ( ) 4.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价值取向,涉及的基本问题是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问题。( )5.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 ) 6. 近代以来的教育基本上是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主要的价值取向() 7. 教学问题是教育工

21、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8.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永远追求而又永远没有止境的目标,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并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9.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领域。()10. 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的价值取向,涉及的基本问题是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11.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把人视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它在历史发展中的每一步变化,都不具有变革性()12.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不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和发展。()13. 教育目标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14. 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

22、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15. 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16.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17.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三、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内容指向来看,教育目的分狭义和广义。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是整体教育意欲达到的根本所在。广义的教育目的

23、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 P59 2.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P86四、简答题1. 教育目的选择的依据包括哪些?P67-68答:社会依据;人的依据2. 教育目的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65-66)(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2)对教育活动的激励功能;(3)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4)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3. 简述我国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基本精神)。P82-85 1957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

24、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我国建国以来对教育目的的最为经典的表述。 1990年,中共中央把教育目的明确地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历采体现了这样几点精神实质: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4. 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85、89)答:A. 不能把西方传统上的人的“全面发展”与我国现在所讲的人

25、的“全面发展”等同起来。B. 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C.全面发展不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D.要坚持人的发展的全面性。5. 如何看待“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之争?答:(1)社会化:一般指个体在出生后的发展中,习得社会文化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并借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反应的是一个“群”的聚合性和共处性。(2)个性化:一般指个体在社会适应、社会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独特性。 (3)要求:人的发展和完善就在于社会化和个性化二者的和谐与统一。人的社会化,应是个性化了的社会化;人的个性化,应是社会化了的个性化。五、案例分析1、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调查显示,

26、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你认为这些观点合理吗?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素质教育? 参考答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偏颇,素质是对人的心理、学识、道德、审美、生活态度和能力等各方面发展质量或品质的总称。所以,素质教育是指通过教育使人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并不是单指某一方面的发展,并不是各类活动的叠加。在素质教育中要关注到孩子的特长,长善救失,同时也可以通过活动的方式开拓学习的领域以及加强学习兴趣,但这些只是素质教育的其中一方面,并不是它的全部和出发点,我们不能以偏概全。2、成

27、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你赞同成都市教育局这个规定吗?请从全面发展的角度评价此规定。3、近两年,在广州、海南举行的歌唱大赛和模特大赛爆出“冷门”:夺冠的分别是两位15岁和16岁的学生。从两项比赛的参赛情况来看,选手呈低龄化趋势。一些家长甚至不顾孩子的意愿,把孩子推上造“星”之路,对此,许多教育界专家提出了强烈批评,认为这是拔苗助长的行为,是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种浮躁心态的表现,不利于孩子日后的成

28、长。请运用所学教育理论进行分析。?参考答案: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而艺术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和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艺术教育说到底是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如果把艺术教育看做是素质教育的“特长”教育,一种专门的本领教育,把“技能”、“技巧”放到主导地位,放弃其特有的净化心灵、提高精神境界、培养创造美的功能,那么,艺术教育也就丧失了它的本质,走入“误区”,甚至成为一种新的“应试教育”的变种形式。有些人,把孩子硬性地捆在钢琴或者小提琴房,既不明白这么干的目的,又妨害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

29、高。4、有人说,门门功课都得优秀就是全面发展。你赞同这个说法吗?为什么?六、论述题1、结合中小学实际,分析在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2、当代有位教育专家曾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的前程,现在中国父母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的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请问这段话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当前中小学教育现状进行反思评价。(1)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他一般由国家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指导一定时期的各级各类教育工作

30、。案例中指出了中国教育的弊端,即中国教育一应试教育为主,完全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基本依据。(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正在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并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致力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3、联系实际,谈谈怎样认识并实现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P87-90(1)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2)要确立和体会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确立全面发展教育观的必要性: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普遍重视并努力实现的目标,我们必须从日益知识化、科学化、智能化、审美化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看到人的全面发展是何等的重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不可分割,又不能相互代替。说它不可分割,是因为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内涵,都具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各育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满足人发展需要的价值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作用体现出来的。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我国教育目的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十分正确的,实现这样的要求固然需要有扎实有效的教育实践,同时这种有效的教育实践也需要依据教育目的来加以很好地把握,即要以教育目的的要求来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