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多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2020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4月多校联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单细胞生物都可通过溶酶体将进入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水解B. 溶酶体能将病菌分解后的产物都排出体外C. 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蓝藻置于清水中,细胞形态变化最大的是蓝藻D. 核孔和核膜在功能上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D【解析】【分析】1、溶酶体:是单层膜的细胞器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2、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由于生物膜有选择透过性,所以细胞会出现失水或者吸水的现象。
2、【详解】A、细菌、蓝藻等单细胞原核生物没有溶酶体,A错误;B、溶酶体将病菌分解后,对细胞有用的部分会被细胞重新利用,不会被排出体外,B错误;C、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而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蓝藻都含有细胞壁,所以细胞形态变化最大的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C错误;D、核孔和核膜在功能上都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细胞内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重点是掌握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理解质壁分离的条件,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会吸水涨破。2.下列有关实验试剂或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选用蛋白质溶液、蛋白酶、淀粉酶和双缩脲试剂探究酶的专一性B
3、. 可选用斐林试剂和蒸馏水在5065水浴条件下进行蛋白质的鉴定C. 可用菠菜叶肉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D. 可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
4、壁分离。4、低温可以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从而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详解】A、双缩脲试剂和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而题干中的蛋白质溶液、蛋白酶、淀粉酶都是蛋白质,蛋白质分解成多肽依然可以和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所以不能选择这些材料和试剂鉴定酶的专一性,A错误;B、斐林试剂和蒸馏水在5065水浴条件下进行的是还原糖的鉴定,而不是进行蛋白质的鉴定,B错误;C、菠菜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使细胞质呈绿色,所以可以根据叶绿体的位置改变,观察植物壁分离现象,C正确;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所以在低温条件下染色体数目也不会加倍,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
5、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3.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其中某阶段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合成了大量的ATPB. 线粒体膜上的蛋白质都是由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控制合成的C. 图中蛋白质复合体均具有运输和催化功能D. 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来自ATP的水解【答案】C【解析】【分析】从图中看出NADH脱下的H+通过蛋白质复合体进入膜的另一侧,通过结构的同时,H+和O2结合生成了水,并且合成了ATP。【
6、详解】A、从图中看出该反应在膜上生成水的同时产生了ATP,所以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A错误;B、线粒体膜上的蛋白质有的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B错误;C、蛋白质复合体催化NADH转变成NAD+,、蛋白质复合体催化ADP和Pi生成ATP,二者都可以运输H+,C正确;D、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ATP的水解,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的能量来自于光能,有的生理活动所需能量可能来自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需要考生分析出图中所表达的含义,得出这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结合其过程进行解答。4.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能够通过下调裸鼠移植瘤CyclinD1基因的表达进而阻滞肿瘤细
7、胞由G0或G1期进入S期;同时,抗调亡因子Bcl2表达显著下降,凋亡关键酶活化的Caspase- 3基因表达增加。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CyclinD1基因的表达有利于细胞的增殖B. Bcl2表达量升高能促进细胞凋亡C. 黄芪注射液能促进Caspase-3基因的表达D. 黄芪注射液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黄芪注射液能够通过下调裸鼠移植瘤CyclinD1基因的表达进而阻滞肿瘤细胞由G0或G1期进入S期”说明CyclinD1基因的表达有利于细胞由G0或G1期进入S期,“抗调亡因子Bcl2表达显著下降,凋亡关键酶活化的Caspas
8、e- 3基因表达增加”说明黄芪注射液通过阻止细胞分裂,进而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详解】A、根据分析CyclinD1基因的表达有利于细胞由G0或G1期进入S期,有利于细胞的增殖,A正确;B、Bcl2表达量下降促进细胞凋亡,B错误;C、根据题干“Caspase-3基因表达增加”,说明黄芪注射液能促进Caspase-3基因的表达,C正确;D、根据分析,黄芪注射液通过阻止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的增殖,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关键是从题干中的信息得出黄芪注射液发挥作用的机理。5.下图是某种二倍体动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着丝点(粒)分裂发生
9、在DE、HI、JK段B. 基因重组发生在AB和KL段C. CD段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D. AB段同源染色体对数为10对,核DNA与染色体之比始终为2: 1【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为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其中A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EF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GH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HI表示受精作用,IJ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KL表示有丝分裂后期;LM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根据受精受精作用发生在该生物体内,判断该生物为雌性。【详解】A、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DE段和JK段
10、,A错误;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即AB段,B错误;C、CD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同时该生物是雌性个体,所以可以是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C正确;D、AB段包括卵原细胞,其DNA和染色体之比为11,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生要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并形成统一的整体,易错点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个体是雌性动物判断C选项。6.某植物长叶形对圆叶形为显性,抗病对易感病为显性。现有长叶形抗病与质叶形易感病植株杂交,F1均为长叶形抗病植株。若F2自交获得400株,其中圆叶形易感病植株为64株,则F2中杂合圆叶形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A. 16%
11、B. 8% C. 32% D. 10%【答案】B【解析】【分析】长叶形对圆叶形为显性,用Aa表示,抗病对易感病为显性用Bb表示,长叶形抗病与质叶形易感病植株杂交,F1均为长叶形抗病植株,说明亲本基因型是AABB和aabb,F1全是AaBb,F2中圆叶形易感病植株aabb为64株,比例为4/25,说明ab的比例为2/5,说明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根据分析,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发生了交叉互换,ab的比例为2/5=0.4,AB的比例和ab相等为0.4,Ab=aB=(1-0.42)/2=0.1,因此杂合圆形抗病植株aaBb的比例为20.10
12、.4=0.08=8%。故选B。【点睛】本题关键是从F2中圆叶形易感病植株的比例分析出ab配子的比例,结合连锁互换定律进行计算。7.酶联免疫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酶与抗体结合(结合不改变抗体的免疫特性也不影响酶的活性);使用酶标记抗体与吸附在载体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底物可在酶作用下发生变化出现颜色反应,通过底物的颜色反应来判定有无相应的免疫反应,进而做出诊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颜色反应的深浅与待测标本中相应抗原的量呈正比B. 颜色反应的出现是由于酶标记抗体和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导致的C. 一种酶标记抗体可以检测多种抗原D. 该检测方法简单、稳定、有效,因此可
13、以不用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答案】A【解析】【分析】1、抗原是指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原的特点:(1)异物性,但也有例外:如癌细胞、损伤或衰老的细胞;(2)大分子性:抗原多数是蛋白质,其结构较复杂,分子量较大;(3)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病毒的衣壳)。2、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酶标记抗体与吸附在载体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底物可在酶作用下发生变化出现颜色反应”所以抗原的数目越多,与抗体结合的数目越多,酶催化的反应越多
14、,颜色越深,A正确;B、颜色反应的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底物可在酶作用下发生变化出现颜色反应,B错误;C、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有特异性,所以一种酶标记抗体可以检测一种抗原,C错误;D、在使用该方法时,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题干的信息分析出酶联免疫方法的基本使用原理。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元的轴突越长,传到突触前膜的神经冲动就越弱B. 刺激强度越大,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越多,突触后膜产生的动作电位越大C. 只要有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就会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改变D. 神经递质只有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答案】D【解
15、析】【分析】1、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是由兴奋区未兴奋区,纤维膜内电流的方向兴奋区未兴奋区,膜外电流方向是未兴奋区兴奋区,所以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内方向相同,与膜外方向相反;2、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由于Na+和K+的流动引起的,与神经元的轴突的长短没有关系,A错误;B、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的量与刺激强度没有关系,B错误;C、递质与后膜结合引起后膜电位的改变需要一定的递
16、质的含量,C错误;D、神经递质只有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后膜电位的改变,才能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是需要考生在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过程中理解其影响因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全有”或“全无”的特点。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浓度过高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增高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B. 将黄化苗茎段纵切后浸入蒸馏水中,半边茎的弯曲状况可反映内源生长素的作用效果C. 细胞分裂素起作用时,细胞内的ATP含量会明显下降D. 未成熟的种子产生的生长激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答案】B【解析】【分析】激素的种类和
17、作用:激素名称合成部位生理作用应用赤霉素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休眠,提早用来播种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乙烯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组织中,成熟的果实中更多促进果实成熟促进香蕉、凤梨等果实成熟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抑制细胞分裂,抑制植物的生长,也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详解】A、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而不是促进细胞分裂,A错误;B、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
18、可以使植物相光弯曲生长,所以将黄化苗茎段纵切后浸入蒸馏水中,半边茎的弯曲状况可反映内源生长素的作用效果,B正确;C、细胞内的ATP含量是相对稳定的,不会明显下降,如果细胞需要的能量较多,可以和ADP快速转化满足细胞对能量的需求,C错误;D、生长激素是动物垂体细胞产生的激素,在植物体内不存在,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需要考生掌握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理解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机制,区分生长素和生长激素。10.下图为养殖场某鱼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生产上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鱼群的种群密度B. 据图可知,该鱼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2C. 鱼群中幼鱼生活于水体上层,成鱼
19、生活于水体下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 人工养殖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投入量与鱼群的增长呈正相关【答案】A【解析】【分析】1、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环境容纳量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有限的环境只能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资,环境容纳量的实质是有限环境中的有限增长。3、群落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详解】A、鱼通常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所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鱼群的种群密度,A正确;B、从图中可知,从t
20、5时间后,种群数量在K1附近波动,说明其K值为K1,B错误;C、鱼群中幼鱼和成鱼是同一个物种,其在空间的分布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D、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所以鱼群的增长随着投入的增加先不断增加,后保持不变,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错点是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是针对群落水平特征,不是种群特征。11.某农田弃耕一段时间后 ,逐渐出现杂草、灌木及小型动物。不列有关叙述正确的的是( )A. 由于灌木丛较高,灌木遮挡草本植物,导致群落对光的利用率减少B. 经过漫长的演替过程,该地必然能形成森林群落C. 群落演替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常处于动态变化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维持,不适应变化的种群数
21、量减少甚至被淘汰D. 为加速群落演替,可构建人工林以缩短演替时间,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有积极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所以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时也会发生演替;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植物类型逐渐增加,分层现象会更加明显,光能利用率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不变,保持在10%20%之间。【详解】A、随着草本植物演替至灌木阶段,群落结构变得复杂所以群落对光的利用率增加,A错误;B、能否演替至森林阶段还取决于环境,如果是在干旱的地方,只能演替至草本或者灌木阶段,B错误;C、群落演替过程中,由于群落内部存在着生存斗争,所以各影响因素
22、常处于动态变化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维持,不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C正确;D、人工林结构简单,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的知识,识记其基本内容即可。12.对制备单克隆抗体与培育番茄一马铃薯的共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都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 都可以用电激的方法促融C. 培养环境中都需要有适量的二氧化碳D. 都需要用适宜种类的激素处理【答案】D【解析】【分析】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2)获得杂交瘤细胞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
23、的B淋巴细胞融合;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详解】A、单克隆抗体与培育番茄一马铃薯的制备过程都需要将细胞融合,所以都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B、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都可以使用电激的方法促融,B正确;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要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需要二氧化碳调节pH,而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
24、培育完整的植株需要二氧化碳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不需要激素的作用,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知识,识记其原理和基本过程。13.羊奶的脂肪颗粒体积为牛奶的三分之一,更利于人体吸收,其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牛奶,并且长期饮用羊奶不会引起发胖。欲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加快高产奶的萨能山羊的繁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使萨能母羊超数排卵,可在其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促性腺激素B. 卵裂期的细胞数量增加,但细胞的体积和细胞内有机物的种类会减少C. 为提高胚胎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移植等无性繁殖技术D. 生产上可选用原肠胚细胞进行性别鉴定【
25、答案】C【解析】【分析】胚胎工程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产生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详解】A、促性腺激素的本质是多肽,如果饲喂会被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分解,所以不能饲喂,A错误;B、卵裂期细胞内的有机物种类会增加,B错误;C、为提高胚胎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移植等无性繁殖技术,C正确;D、性别鉴定是在囊胚期利用滋养层细胞作性别鉴定,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考生生要能够识记受精作用的过程及两道屏障;识记卵裂期细胞的特点;明确原肠胚期已经发生
26、了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14.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B. 利用加入刚果红的含纤维素培养基培养细菌,根据透明圈大小来筛选出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C. 可以根据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红棕色菌落的数目,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D. 用加入酚酞指示剂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细菌,若培养基变红,则该细菌能够分解尿素【答案】A【解析】【分析】1、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使用选择培养基可以富集筛选目的微生物。2、鉴别培养基是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
27、中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设计。【详解】A、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A正确;B、筛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是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B错误;C、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时菌落呈黑色,C错误;D、鉴定尿素分解菌的试剂是酚红指示剂,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的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考生根据微生物的生长习性,在熟记教材的基础上识记常见的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二、选择题:1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稳态是草履虫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 细胞分化使黑藻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28、C. 反射是变形虫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D. 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现象【答案】BD【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多个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详解】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不存在内环境,A错误;B、黑藻是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化使细胞出现分工,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B正确;C、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调节,C错误;D、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现象,D正确。故选BD。【点睛】本题重点是抓
29、住单细胞生物没有内环境、神经调节和细胞分化的现象。16.下列有关酵母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面团“发起”是酵母菌产生了二氧化碳B. 泡菜坛子里有时长出的一层白膜是产膜酵母的繁殖C. 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实验过程中提供18O2,则18O2进人酵母菌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C18O2D. 低温干燥条件能使酵母菌处于休眠状态;温度适宜时,酵母菌就停止休眠并进行代谢活动【答案】CD【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彻底分解成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详解】A、面团“发起”是酵母菌产生了二氧化碳,A正确;B、泡
30、菜坛子里有时长出的一层白膜是产膜酵母的繁殖,B正确;C、酵母菌利用O2进行有氧呼吸时,O2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和H反应生成水,所以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H218O,C错误;D、酵母菌活化恢复代谢通常还需要加入水,D错误。故选CD。【点睛】本题考查酵母菌的知识,识记酵母菌的代谢过程,结合泡菜制作和固定化细胞的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7.为研究果园害虫的治理机制,某研究小组对生态果园和对照果园中的害虫及其天敌做了数量统计,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单位:个/株害虫天敌卷叶蛾蚧虫食心虫草蛉异色瓢虫螳螂生态果园1520541970 47029033对照果园502674230016002A. 为控制虫害,在生态果园中采取了树下种草措施,则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将增加B. 调查害虫种群数量时,可与蝗虫种群调查一样采用样方法C. 对照果园喷施一次 DDT后,天敌将大量死亡,害虫数量会反弹D. 蚧虫总能量最多只有瓢虫总能量的10倍【答案】BCD【解析】【分析】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一般要求取样时要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要求样本数目足够大。标记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详解】A、在树下种草,使群落的结构更加复杂,可以为昆虫提供栖息空间,所以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将增加,A正确;B、卷叶蛾、蝗虫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