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126.93KB ,
资源ID:291432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1432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通史版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6 世界现代史精讲.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通史版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6 世界现代史精讲.docx

1、通史版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6 世界现代史精讲专题06 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是十月革命后的人类历史,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发展、共同借鉴的历史。一说,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开始。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共处,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世界现代史可划分为两个时期。一、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时期(191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阶段特征】【史实概览】政治: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20年代国际

2、关系相对稳定。2.社会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苏联建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w.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政局混乱,社会动荡;4.危机期间,各国以邻为壑,大打贸易战和关税战,恶化了国际关系5.1936年苏联新宪法,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的建成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6. 意、德、日建立法西斯专制。英法绥靖政策,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二战爆发(1939-1945)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制、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北约”和华约;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经济:1.社会主义:苏俄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苏联斯大林模式:基本实现了国家工

3、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2.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从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4.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发动对外战争来解决经济危机,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以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资本主义运行新机制的建立 5.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WB、IMF)、关贸总协定(GATT)。文化: 1. 物理学的革命(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先进科学技术成果被应用于军事。2. 现代艺术占主导地位: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惆和痛苦;现代主义美术,具有明显

4、的反传统反理性特征。现代主义音乐兴起。它日益通俗化大众化,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社会主义文学成就辉煌;3. 影视艺术产生发展:卓别林是“无声片”时代最负盛名的艺术家;苏联电影迅速发展;1927、1935有声、彩色电影分别问世;1925电视的发明(贝尔德),1929年,英国播送了世界上第一个电视节目。【重点解读】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实施的背景(1)(必要性)A、经济危机:指出,在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采用“战时共产主义”,导致各方面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C、同时也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的需要。(2)从可能性看:无产阶级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苏俄已经粉碎了帝国主义干涉,取得了战争胜利。2、实施

5、标志:列宁在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3、内容: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减轻了农民负担,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有利于利用外资和技术设备,更快地恢复和发展工业。流通方面(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业方面,允许商品

6、交换、商品买卖,这使农民获得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促进了商品流通。分配方面:废止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实行以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和生产效率为标准的劳动报酬级差制。为了更好地贯彻物质利益原则.采取了多种分配形式,如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励制、提成制、分红制等。实行按劳分配制,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进步:(2)局限:新政的本质决定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题探究】1.为什么在西方遭遇经济危机时,苏联却风景独好?对此你有什么认识?原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迅速增长。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国家对苏联实行的是经济封锁,为了

7、迅速的发展经济,苏联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脱离了当时的世界市场。所以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反而经济能迅速发展。2.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能取得成功?A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 B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C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D国会大力支持,人们对传统经济政策失去信心,希望变革E罗斯福总统个人的因素。二、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1945年-今)【阶段特征】【史实概览】政治: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战争危险与平衡并存:雅尔塔体制、美苏冷战:A.杜鲁门主义共产

8、党与工人党情报局、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华约、柏林危机)B.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中-80年代末)(自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至戈尔巴乔夫改革结束)2、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3、亚非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第三世界兴起4.70年代美国陷入侵越战争泥潭,与苏联争霸处于守势,战略收缩。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5.苏联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困境,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国内政局失控。6.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国内政局失控

9、,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7.世界局势趋向缓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政治格局:“一超多强”(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政治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但是明显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经济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时期。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2、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利用国家政权大力干预经济,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4、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逐渐陷入困境,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

10、但未突破斯大林体制;改革最终失败。5、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滞胀”,各国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 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6、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7、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严峻挑战。文化1、文艺:现代主义更加色彩纷呈(1)文学:荒诞派戏剧;(2)艺术:猫王为代表的现代派音乐(3)20世纪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4)现代主义美术2、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与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

11、天技术为代表)推动了信息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重点解读】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第二阶段:70年代经济A主要的总统:尼克松、福特、卡特B经济状况:“滞胀”时期C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政府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D主要经济政策:交替使用紧缩财政和赤字财政E实践结果:一时见效长期滞胀F主要问题:严重滞胀3、第三阶段:80年代经济A主要的总统:里根、乔治布什B经济状况:复苏C经济理论: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D主要经济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E实践结果:经济回升增长摆脱滞胀F主要问题: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高贸易逆差4、第二阶段:90

12、年代经济A主要的总统:克林顿B经济状况:繁荣 C经济理论:第三条道路,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干预)D主要经济政策:消灭赤字财政、充分就业、发展新经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E实践结果:低通货膨胀和低就业率F主要问题:贫困与富裕竞争与垄断并存两极格局的影响 1 消极影响:美苏对抗,进行核军备竞赛,使得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 际局势的紧张,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2 积极影响: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总体 保持和平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共存,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科技的发展) 促进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和

13、第三世界的崛起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又是挑战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主题探究】1.苏联在发展中面临难以解决的四大矛盾:(1)理论上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实践中与资本主义竞争共处中的劣势的矛盾;(2)理论上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和实践上的领导层特权腐化的矛盾;(3)理论上民族团结与自治和实践上的大俄罗斯主义及严重的民族问题的矛盾;(4)理论上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实践上霸权扩张主义的推行的矛盾。2.苏联的大起大落留下的思考和启示: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应不断改革创新,保持可持续发展。B、改革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14、从本国国情出发;不能背离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C、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等。E、不能放松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法制必须不断完善。F、多民族国家应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G、时刻提防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防微杜渐。H、各国应实行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争霸害人害已。【金句提炼】1、世界现代政治(一)俄国十月革命11917年二月革命的爆发,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2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15、(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一战。但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和平夺权幻想的破灭。5从革命方式看,十月革命经历了由设想和平夺权到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6从革命阶段性看,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71917年11月7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举行。其内容主要有四点:政治上,发表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外交上,通过了和平法令,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上,颁布了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

16、国有化,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以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组织上,选举产生了以列宁为首的新政府人民委员会。8苏维埃政治体制的特点是立法权与行政权统一,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而人民委员会则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9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并且确立起了一套新的苏维埃政治体制。1918年,全俄苏维埃通过第一部宪法,正式定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1922年,苏联成立。10从领导力量来看,十月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拥有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列宁的正确领导是其突出体现。11从俄国国内的阶级力量对比来看,十月革命之所以

17、取得胜利,客观上是因为俄国资产阶级比较软弱。从国际环境来看,十月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一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厮杀,无暇援助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4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正确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二)二战后政治格局1冷战政策是指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同时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2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在于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美苏战时合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18、,战后对抗是为了维护战后本国国家利益。3“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是美国国家实力、国家性质及国家利益的体现,是美国对外扩张的表现。4马歇尔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西欧和土耳其渡过了经济困难时期,进入了经济恢复阶段,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防止了革命的爆发。5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受援国被纳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成为美国的商品输出市场,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受到美国的控制。6马歇尔计划决不仅是一项紧急援助计划,实际上是通过经济手段达到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7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19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一直到1990年德国才实现统一。91949年北约和1956年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10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欧洲一体化进入到经济领域合作较高的一体化程度。1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12欧洲一体化的突出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

20、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15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第二的强国,80年代跃居世界第二,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1620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17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18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

21、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19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只是不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20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其最显著的特征。21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腾飞、第三世界经济发展迅速,这些都是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重要因素。22朝鲜战争后,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越南战争导致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上赶上了美国。美素争霸历经三个阶段:50年代到60年代末美国处于攻势,60年代末到70

22、年代末苏联处于攻势,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美国处于攻势。23美苏激烈对抗,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形成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24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但不是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根源,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25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局面,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26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世界现代经济(一)苏联建设与改革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

23、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其在实践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是它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立足本国国情,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丰富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工农联盟,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了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了社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它探索出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24、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的苏联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工业强国,但没有及时与时俱进的调整和改革,后期成为阻碍苏联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并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8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两者的政治改革都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经

25、济改革前者侧重于工业,后者侧重于农业;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9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不佳效果不能说明他们改革是错误的,而是改革的思路错了。苏联的改革必须果断地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10戈尔巴乔夫改革存在的问题:整体经济改革的思路是有合理的地方,但经济改革措施仓促,缺少宏观决策和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而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路,致使苏联经济持续下滑,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1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1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从经济改革入手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政治改

26、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成为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是供需关系之间的矛盾。2分期付款的消费模式展现的是美国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并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真实体现,资本家受利益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原本存在的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尖锐化。3胡佛政府经济政策的主要理念: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干预的

27、市场来决定,政府应扮演经济的“守夜人”。4罗斯福新政所要解决的矛盾主要是: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5罗斯福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局部利益,但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6美国最终能以资本主义 “民主”的方式渡过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并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其原因有: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依靠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7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一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二是其措施基本上以立法形式出现。8罗斯福新政实质上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

28、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总的说来,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9罗斯福新政中既能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兴办公共工程。10罗斯福新政之所以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调整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新政”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原因是:“新政”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11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12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使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3国

29、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19世纪末产生,经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到二战后有了进一步发展。20世纪50年代到70年底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全面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后资本主义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14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家干预的加强,经济出现“滞胀”的危机局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干预,美国在80年代初全面减少干预。15二战后,西方社会流行着福利国家的思想。福利国家的动机既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又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开支。2

30、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福利方面的支出开始减少。(三)经济全球化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是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这就是双挂钩。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确立了美元的主导地位,便利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和霸权地位的确立。3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4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订建立了自由贸易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但它也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一个工具,美国成为这个国际贸易体系的中心。5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

31、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7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根本推动力;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是基本技术手段;两极格局结束消除了政治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跨国公司、区域集团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8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9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我们带来机遇,也带来巨大的挑战,我们要积极参与,趋利避害。10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只能积极地应对,不能盲目排斥或回避。秀的分数线上,但与中等分数只相差几分,如果再有一点错误,可能与优秀擦肩而过。经过仔细分析原因,是因为太高估自己了,所以这种自信心理过强,而导致出现骄傲的现象。应妥善处理好自己的这种心理障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是问题之二。没有及时完全性的复习因为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