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1 ,大小:104.92KB ,
资源ID:291248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1248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物理1.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物理1.docx

1、中考物理1主备人。陈志豪 认识物理一、物理学研究的内容:现象、规律及产生原因。包括:声、光、热、电、力等。分别概括知识点、举例子,并说明中考的重点难点。二、物理学的特点1、有趣 2、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3、和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三、如何学好物理: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举例:人声带振动;风空气振动;下雨刷刷声液体振动;风吹树叶振动、电线振动发出声音;蚊子翅膀振动;敲鼓鼓面振动;弹琴琴弦振动;婵腹部发生器;鸟鸣管等等。青蛙的发音器官为声带。有些雄蛙口角

2、的两边还有能鼓起来振动的外声囊,声囊产生共鸣,使蛙的歌声雄伟、洪亮雨后,汇成一片大合唱,有一定规律,有领唱、合唱、齐唱、伴唱等多种形式,能吸引较多的雌蛙前来。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声音的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声相同的声音。

3、声音记录的分类:1、机械振动:唱片(唱针振动)2、磁记录:磁带 3、光记录:光盘、DVD二、 声音的传播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又叫发声体。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举例子 气体、液体、固体作为介质的例子。介质分类:气体、液体、固体 (固体传声效果好,能量损失少,举例子)真空不能传声声波:声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介质的振动。三、声速: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单位:米每秒、千米每小时 1m/s=3.6km/h ms-1计算公式:v=s/t s=vt t=s/v 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

4、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特殊:软木 声速还受到温度的影响。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控制变量法)15摄氏度的空气,340 m/s 0331,25346 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面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低处的声音,高出容易听到。四、声音的反射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山谷回音、回音壁、余音绕梁。 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s=vt=340 m/s*1/2*0.1 s=17 m 回声传播的时间低于0.1s,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

5、。 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测海底深度、山崖间距离、回声定位。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 听到声音的过程发声体(声源)振动产生声音介质传播声音感知声音二、 感知声音的方式1、耳传导(1)耳的构造:耳廓收集声波,鼓膜引起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听觉神经传递信号 (2)耳传导的过程:外界声音鼓膜听小骨及其它组织听觉神经大脑 传导性耳聋可治愈(贝多芬) 神经性耳聋不可治愈 (3)耳传导的实质:气体传声 2、骨传导 (1)骨传导过程: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贝多芬利用骨传导继续创作)(2)实质:固定传声 三、双耳效应 作用:判定声源的位置 产生原因:声源到两耳距离不同,声音到达两耳的时刻、强弱、特

6、征不同。(3)应用:立体声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一、音调1、物理意义:表示声音的高低。音调高:尖、细、脆;音调低:粗、沉、闷老牛:低沉(音调低、响度大) 蚊子:尖细(音调高、响度小)2、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探究音调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的关系 (观察)物理量 (改变)影响因素教材演示实验:振动幅度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伸出桌面长,振动慢,音调低;伸出桌边短,振动快,音调高。 结论: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频率越高3、频率(1)定义: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赫兹 简称赫 HZ 1HZ=1次/秒(2)物理意义:表示振动快慢。快高,慢低。(3)比较方法: 相同

7、时间,比较振动的次数; 振动相同次数,比较时间。(4)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人的发声频率:85HZ1100HZ(5)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大象的语言声音、 地震、火山喷发、海啸、台风都伴随次声波产生。次声的特点: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破坏性强。 弦的长短4、探究:弦乐器的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 弦的粗细 观察 弦的松紧 控制变量法 弦的材料控制变量:(1)使用条件:一个物理量受多因素影响 (2)使用方法:改变要探究的影响因素;控制其他的影响因素;观察物理量的变化。物理学中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对比(比较)、转换(转化)有因果关系、归纳、

8、推理、类比(无因果关系,但有相似性质)、控制变量、(理想)模型、等效替代。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和交流 二、响度1、物理意义:表示声音的大小、强弱。2、影响因素:发声体振动幅度(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1)探究实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教材演示实验 结论: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2)其他影响因素(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 减小声音的分散 应用:喇叭、听诊器三、音色1、物理意义:声音的特色、品质2、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示波器:显示声波振动的特点。四、响度和音调的区别: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只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

9、指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反之亦然。如老牛和蚊子发出的声音。思考: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自己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别人听起来和自己说话的声音没什么区别,为什么? 提示: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别人平时听到的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是说话人的声音;而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不同的介质,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了。五、乐器的分类 1、打击乐器: 鼓、锣(鼓皮紧、音调高,击鼓力量大,响度大。)2、弦乐器:二胡、小提琴、钢琴、吉他

10、等。(材料、长度、松紧、粗心影响音调)3、管乐器:长笛、箫等。(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长短改变音调)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噪声的界定从物理学角度: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二、乐音和噪音的区别:(了解) 从物理学角度:乐音即好听、悦耳的声音,是由发声体有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噪音即嘈杂、刺耳的声音,是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噪声是杂乱无章的无规则的波形,而乐音是规则的波形。 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

11、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音。三、噪声强弱的等级及危害 等级单位:分贝(符号:dB) 0dB: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 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90 dB以上:听力受到严重影响,神经衰弱,头疼;150dB: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为了保护听力: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不能超过50dB。(2)危害:心理、生理、物理。“隐形杀手”四、减弱噪声的途径:位置: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措施: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举例: 捂住耳朵、戴防噪声耳罩、关闭门

12、窗、摩托车的消声器(多孔,吸收噪声,声音的反射)、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栽花种树、给声源加罩。第五节 声的利用一、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应用:回声定位(声音的反射)、用于医学(B超等)、声呐原理(利用声呐测海深 探测鱼群位置)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障碍和发现昆虫二、利用声音传递能量1、利用声波清洗精细机械2、利用声波除掉结石3、超声波加湿器 回音壁:声音的反射圜 丘:利用回声。 第二章 光现象第一节 光的传播一、 光源1、 定义:本身能发光的物体 (月亮不是光源,反射的太阳光)(珠宝不是光源)太阳、火把、油灯、蜡烛、电灯、恒星、萤火虫、灯笼鱼、水母2、 分类天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恒星人造光源:蜡烛

13、、霓虹灯、白炽灯、手电筒、电视机屏幕冷光源:物体发光时,温度并不比环境温度高,利用化学能、电能、生物能激发的光源。例:萤火虫、霓虹灯等热光源:利用热能激发的光源。例如:白炽灯在高温时热辐射发光,90%转化为热能,10%转化为光能。注意:不是根据灯具外壳的温度定义冷热光源,外壳温度只能说明散热措施的优劣。二、光的传播1、探究:光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结论:光可在真空和透明的介质中(固液气)传播。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线发生偏折。3、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研究方法:理想模

14、型。 注意:光线是为了描述光的传播特征而虚拟的,不是实际存在的。4、光学常识:A.看到物体的条件:有来自于被观察物体的光进入观察者的眼中。B.进入观察者眼中的光越多,物体越亮。C.双眼定位:逆着进入眼中的光沿直线看过去。5、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现象:激光准直、射击瞄准、列队看齐、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A:小孔成像(1)成倒立的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2)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形状相似。 物体大小(3)探究小孔成像大小的影响因素 物体到小孔的距离 控制变量 改变 观察 小孔到光屏(像)的距离像的大小与距离有关,光源到小孔的

15、距离一定时,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大,像越大,反之越小,小孔到光屏的距离一定时,光源到小孔的距离越大,像越小,反之越大;物距大于像距,像比物小,物距小于像距,像比物大 。 B:影子: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在不透明物体后方有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叫影子。夜晚,人走向路灯并远离路灯的过程中,影子先变短后变长。影子长度的计算。C:日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球上形成一片阴影的现象。D:月食: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阴影部分的月球则不能反射太阳光,就形成了月食

16、。三、光速1、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最大。(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在真空中大约是3108m/s,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3、由于光的速度比声的速度快得多,打雷下雨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进行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4、光年: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路程。1光年=9.461012Km第二节 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现象1、定义:光在两种物介的表面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介质中传播的现象。2、现象: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都是光的反射现象。二、光的反射规律1、反射名词 AO:入射光线 BO:反射光线 O:入射点、反射点 法线:过入射点与镜

17、面垂直的线。(ON)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AON)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BON)2、探究:光反射的规律 (1)实验目的: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位置关系;B.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2)光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同面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局在法线两侧;法线居中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注意: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光的反射的光路图的画法;旋转问题。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三、光的反射的种类1、镜面反射(1)发生条件:表面光滑(平整)(2)特点: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2、漫反射(1)发生条件:表面粗糙、凹凸不平。(2)特

18、点: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四面八方)3、反射刺眼条件:入射光线强; 发生镜面反射; 人眼要在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上。4、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四、 反射光线角变化的规律 1、镜面不动,入射光线改变角A,反射光线也变化角A; 2、入射光线不动,镜面改变角A,反射光线也变化角2A.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的作用 1、改变光路:潜望镜、自行车尾灯(给学生绘图、说明原理)2、成像二、探究实验 1、实验目的: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2、研究方法:观察、比较、等效替代。(关键:找到像确定像的位置)3、器材 A.透明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玻璃板既能

19、成像,又能透光,便于观察像的位置。 B.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选用另一只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目的: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C.刻度尺测量目的,是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的关系。D白纸4、操作 A.玻璃板竖直放置(与桌面垂直)B.点燃一只蜡烛 C.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的像完全重合实验中,怎样移动蜡烛都不能和像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5、实验表格实验次数物体到镜面的距离(CM)像到镜面的距离(CM)像与物的大小关系16.26.0相同21010.2相同31515.1相同实验表格的设计原则:1)、体现实验中应该测量、计算、观察的目标;2)、体现研究方法、实验步骤。 6、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

20、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大小相同。三、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4、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拓展 实像和虚像区别:既能用眼睛观察,又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只能用眼睛观察,而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叫虚像。虚像也可直接观察。四、平面镜成像原理及作图1、原理:光的反射2、作图方法:对称法(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原理法: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看到平面镜中虚像的条件:有来自于被观察物

21、体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中。五、球面镜(光路可逆)1、凸面镜(作图)(1)作用:反射面是凸面,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成像:正立缩小的虚像(3)应用:扩大视野。如摩托车、汽车等的观后镜、街道拐角处的反光镜。2、凹面镜(1)作用:反射面是凹面,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会聚于凹面镜的焦点;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反射后成为平行光线。(2)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反光装置;大型反射式望远镜物镜、耳医用的额镜。六、平面镜成像和小孔成像的区别 (A B 代替)1、平面镜成正立的虚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2、平面镜成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孔成的像和物到小孔的距离不一定相等3、平面镜成的像

22、和物体等大,小孔成的像的大小则根据屏幕距小孔距离的远近而变化4、平面镜是反射成像,小孔是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第四节 光的折射一、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理解: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光的传播方向要发生改变,其中一部分光线发生反射,同时还有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物质里而发生折射,即光线在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然后再沿直线传播,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二、光的折射规律1、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同面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法线居中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

23、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空气中角大4)光垂直射入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5)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6) 光路是可逆的。2、光折射的原因: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1)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中斜射入速度小的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光从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斜射入速度大的介质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光线在里面的夹角最大。气体液体固体三、光的折射成虚像1、人看鱼的原理(虚像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两个图2、鱼看人的原理 画图四、光的折射现象海市蜃楼、潭清疑水浅、渔民叉鱼、放入水杯中的

24、筷子看上去折断了、钢笔错位、在水上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是变高的虚像,岸上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也是变高的虚像。五、光反射和折射的异同点: 相同点: 当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般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反射角和折射角都随对应的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它的减小而减小。 光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不同点 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在不同种介质中 反射角始终等于对应的入射角;而折射角对应的入射角一般不相等(问:什么时候相等?)

25、反射可在任何表面都发生;折射只有在透明的介质中发生 反射是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折射是光进入介质中发生。第五节 光的色散一、光的色散1、定义:太阳光被三棱镜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2、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复合而成的。 波长减小 ,波长越短偏折程度越大。3、现象:彩虹、钻石、肥皂泡、光盘上的彩色光带。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二、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红+绿+蓝=白 电视、电影都是根据色光三原色所制成。2、颜料三原色: 红、黃、蓝颜料的三原色混合成黑色,绘画時用三

26、原色就可调出大部分色彩。3、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规律也不同三、物体的颜色视觉1、影响因素 物体本身的颜色 光的颜色2、有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 有色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有色不透明物体只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光。3、有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有色透明物体只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光;有色透明物体只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光。4、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第六节 看不见的光一、光谱:把棱镜分解的太阳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了光谱。 都是可见光 波长减小 二、红外线(红光之外,不可见光)1、红外线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温度

27、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发射红外线) 吸收的红外线越多,物体温度越高。2、红外线的特性 1)热作用强:红外线烤箱、浴室暖灯、烤漆、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快速测温仪、热谱图诊断疾病。 2)穿透云雾的能力强:红外遥感。(遥控器)三、紫外线(紫光之外,不可见光)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它炽热的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1、紫外线的特性 1)化学作用强:使照相底片感光 2)生理作用: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灭菌 3)使荧光物质发光荧光效应 用于防伪验钞机 4)用于摄影 过多的紫外线照射会使皮肤粗糙,甚至引起皮肤癌,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要保护臭氧层。四、光的散射与雾灯 1

28、、光的散射现象(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天空明亮、蓝色原因:大气对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散射较多晚霞红色原因:傍晚的阳光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蓝光、紫光大部分被散射掉了,剩下红光、橙光射入我们眼睛。 2、实质:光的反射(折射)。 波长较短的光易折射 3、雾灯为什么用黄光?波长长的光(红、黄、绿)不容易被空气散射,有较强的穿透作用,让远处的人看到,人眼对红光的敏感程度不如黄光、绿光,绿色表示可以安全通行,所以最终选择黄光。 图: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 透镜一、认识两种透镜1、凸透镜 1)构造:中间厚,边缘薄。 2)作用:对光线起会聚作用2、凹透镜 1)构造:中间薄,边缘厚。 2)作用:对光线起

29、发散作用。二、几个概念1)主光轴:最简单的透镜两个表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2)光心:薄透镜的中心叫透镜的光心,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3)焦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或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一点。用F表示 作图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4)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正对太阳光,光屏上最小最亮的光斑,测量 。凸透镜的凸起程度越大,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强,焦距越短。三、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括号内的为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或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经过焦点(或延长线经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作图: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原理:照相机的前面有一个镜头,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镜头凸透镜成像 胶卷光屏承像应用:调节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拍摄远的景物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调焦环上刻有数字,表示拍摄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照相时,胶片曝光要适当,曝光过度,洗出的相片发白;曝光不足,洗出的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