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1.95KB ,
资源ID:291166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1166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降水现象仪功能规格需求书试行版DOC.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降水现象仪功能规格需求书试行版DOC.docx

1、降水现象仪功能规格需求书试行版DOC附件2降水现象仪功能规格需求书(试行版)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2013年11月目 录1 前言 11.1目标 11.2适用范围 11.3编写依据 12 功能要求 22.1观测要求 22.2数据格式 23 组成结构 23.1 传感器 23.2 数据采集 23.3 外围设备 23.4采集软件 24 技术要求 35环境适应性要求 35.1气候条件 35.2生物条件 35.3机械条件 45.4电磁兼容性要求 45.4.1电磁骚扰限制要求 45.4.2电磁抗干扰度要求 56 电源要求 57 可靠性要求 58可维护性要求 59 安全要求 69.1标记要求 69.1.1产品标

2、识 69.1.2熔断器 69.1.3电源开关 69.1.4电击危险 69.1.5其他标记 69.2文件要求 69.3结构安全 89.4电气安全 89.4.1防电击危险 89.4.2保护接地措施 89.4.3过流保护 99.4.4基本电气安全要求 910防雷要求 1010.1一般要求 1010.2直接雷击的防护措施 1010.3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 1010.3.1屏蔽措施 1010.3.2等电位连接和采用公用接地系统 1010.3.3供电系统电涌保护措施 1011 结构和外观要求 1111.1 机械结构要求 1111.2 机械强度要求 1111.3 材料与涂覆要求 1111.3.1 材料要求 1

3、111.3.2 涂覆要求 1111.4 外观要求 121 前言降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的水,降水现象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基本内容之一。实现降水现象自动观测,将有效提高观测的频次和质量,为预报服务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气象信息和观测产品,是气象观测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需求书在天气现象仪功能规格需求书(试验版)的基础上,根据降水类天气现象的实际观测需求修订而成。本功能需求书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牵头编写。1.1目标本功能规格需求书以实现降水现象自动化观测为目标,以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气象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依托天气现象仪功能规格需求书(试验版),提出降水现象仪的基本功能

4、需求,旨在指导降水现象仪的设计、研发与使用。1.2适用范围本需求书适用于地面气象观测中降水现象仪的研发、考核、定型和使用。1.3编写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2007年)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七版)(世界气象组织,2005年)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0-2015年)(中国气象局,2009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规格书(中国气象局,2010年)2 功能要求能够自动实现降水天气现象要素观测,数据采样、存储和处理,并按照规定数据格式输出。2.1观测要求观测要素:实现对雨、毛毛雨、雪、雨夹雪、冰雹等5种天气现象的自动观测与识别。2.2数据格式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

5、测中心发布的地面观测气象数据字典中天气现象部分数据格式为准。3 组成结构降水现象仪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外围设备,及相关软件构成等部分组成。3.1 传感器降水传感器检测降水信号,并区分降水类型。3.2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部分指数据采集箱,内含接口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等。3.3 外围设备外围设备包括供电电源和通讯接口等。3.4采集软件 采集软件运行在数据采集控制单元中,应包含数据采集、通信、控制、支持时间同步、采集参数自动保存、自重启、降水现象观测与识别、参数设置与信息查看等功能。4 技术要求(1)降水类天气现象识别准确率:不小于90%(2)资料输出频次:1min5环境适应性要求5.1气候条

6、件工作温度:4050相对湿度:10%100%大气压力:4501060hpa太阳辐射:1120w/m2降水强度:06 mm/min5.2生物条件降水现象仪应采取适当的防霉菌措施,但除非使用在特殊的环境条件或使用方有要求时,不必通过长霉试验来鉴定其抗霉菌能力。降水现象仪应采取适当的防止动物损坏措施,如鼠咬、蚁啃等。工作在正常大气条件下的降水现象仪,应在材料、表面涂覆和工艺上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具有一定的抗化学活性物质危害的能力。盐雾试验时间应不少于48小时,其他试验条件符合有关行业或国家标准的要求。5.3机械条件正弦稳态振动:位移 1.5mm加速度 5 m/s2频率 29Hz ;9200Hz非稳态

7、振动(冲击):峰值加速度 40m/s2自由跌落:高度0.25m倾跌角度:305.4电磁兼容性要求5.4.1电磁骚扰限制要求降水现象仪电源端口和信号端口的传导骚扰限制要求分别见表1和表2。表1 电源端口传导骚扰限值频率范围(MHz)限值(dBV)准峰值平均值0.150.5665656460.5556465306050表2 信号端口传导共骚扰限值频率范围(MHz)电压限值(dBV)电流限值(dBA)准峰值平均值准峰值平均值0.150.584747464403030200.53074643020降水现象仪电源端口和信号端口的辐射骚扰限值应满足表3的要求。表3 在10m距离测量的辐射骚扰限值频率范围

8、(MHz)限值 dB(V/m)30230302301000375.4.2电磁抗干扰度要求降水现象仪的各端口电磁抗扰度要求应满足表4的要求。表4 端口电磁抗扰度要求内容试验条件交流电源端口直流电源端口控制和信号端口1.2/50S(电压)8/20S(电流)浪涌冲击抗扰度线对地:2KV线对地:1KV线对地:1KV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2KV 5Kz1KV 5Kz2KV 5Kz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80MHz-1000 MHz3v80 AMk(1KHz)80MHz-1000 MHz3v80 AMk(1KHz)80MHz-1000 MHz3v80 AMk(1KHz)静电放电抗扰度接触放电:4KV空气放电:

9、8KV接触放电:4KV空气放电:8KV接触放电:4KV空气放电:8KV6 电源要求(1)接入电源为交流单相电源(2)电压:220V15%(3)交变频率:502.5 Hz7 可靠性要求产品应进行可靠性设计、试验和验证工作。可靠性: MTBF(Q1) 3000小时8可维护性要求整个系统易于扩展和维修。各部件的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维修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不易误操作性。接线标志清晰不易混淆,应采取充分的措施保证即使非专业人员操作也不易产生误操作。提供传感器和通讯的状态监控。平均维修时间(MTTR)要求:40 min9 安全要求9.1标记要求9.1.1产品标识降水现象仪至少应标明:制造厂商名或商标或识别标记

10、制造厂商规定的产品型号、名称或型号标志数据采集器的型号、名称和序列号传感器的型号、名称和序列号9.1.2熔断器在每一熔断器座上或其就近处标上标记,该标记应标出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如果该熔断器能装上不同电压额定值的熔断器,则还应同时标出熔断器的额定电压。9.1.3电源开关电源开关应标明电源“通”“断”位置。9.1.4电击危险使用市电的降水现象仪应在外壳显著位置设“当心电击危险”安全标记。9.1.5其他标记降水现象仪的其他标记要求和方法应符合有关行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9.2文件要求随同降水现象仪应提供含有下述内容的文件:技术说明书和使用或操作说明。从上述文件能够获得技术帮助的制造厂或供货方的名称、地

11、址和尽可能多的通讯联系方式、所有必要警告及注意事项,避免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此外还必须包括下列基本内容:(1)简介内容包括设备在现场可更换组件的逐项说明。降水现象仪额定工作条件,如:供电电压或电压范围,频率或频率范围,以及功率或电流的额定值;所有输入和输出连接的详细描述;为降水现象仪设计给定的环境条件范围。(2)安装包括:场地布置、定位和安装和调试要求;保护接地说明;与电源的连接;具体维护要求。(3)操作包括:在所有工作状态下,操作控制键的识别和使用;损耗材料更换的说明;清洁说明。(4)维护为安全目的所需,由用户进行的预防性维护和检查应在说明书中详细给出。包括传感器在现场维护时需要的所有常规维

12、护维修程序。由常规维护进度表和详细维护流程组成。所有需要维护的项目名称及部件号、制造商都应逐一列出。提供详细的校准程序。(5)部件清单包括:项目名称、参考标识、厂商代码和零件编号。(6)图纸包括所有大号图纸。印刷电路版的原理图、装配图、面板和机箱连接线。此外,还应提供性能测试报告、环境测试报告、功能检测报告、一般性检查报告等,用于降水现象仪的质量评定。9.3结构安全降水现象仪结构上的棱缘或拐角,应倒圆和磨光。对于在产品寿命期内无法始终保持足够的机械强度而需要定期维护或更换的部件,应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上醒目地载明更换周期,并着重注明不这样做的危险性。用作电气连接或其他连接的螺钉连接件,如果其松脱或

13、损坏会影响安全,所以应能承受正常使用时的机械压力。室外无防护条件下使用的降水现象仪或部件,如无特殊要求,其外壳防护等级应规定为IP65。9.4电气安全9.4.1防电击危险机箱内带危险电压的导电部件都应有防护措施,足以避免操作人员可能用手或一般维修工具直接接触。把危险电压引入机箱的导线在穿过机箱外壳处应有绝缘防护措施,这些导线进入机箱后应适当走线和固定,机箱内所有和这些导线可能直接接触的金属零部件都应有接地措施,以防一旦导线绝缘损坏,这些金属零部件不致带有危险。9.4.2保护接地措施降水现象仪各独立部件和传感器都应有保护接地措施。各保护接地线不应构成回路,应在导电的底板或机架上设置一个点,作为保

14、护接地、电源接地的公共接地点。从这点到地的连接应连续永久,连接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6mm2。接地端子或接地接触件与需要接地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电阻不应超过0.1。9.4.3过流保护使用市电的降水现象仪,必须对一次电路设置过流保护装置。9.4.4基本电气安全要求(1)绝缘电阻使用市电供电时,在电源的初级电路和机壳绝缘电阻不小于2M。使用12V直流电源供电时,电源初级电路和机壳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2)泄漏电流使用市电供电时,降水现象仪泄漏电流值不得超过3.5mA。(3)抗电强度使用市电供电的降水现象仪,电源的初级电路和机壳间应能承受幅值1500V,电流5mA的冲击耐压试验,历时一分钟,试验中不

15、应出现飞弧和击穿。试验结束后仪器能正常工作。使用低压直流电源供电的降水现象仪,电源的初级电路和机壳间应能承受幅值500V,电流5mA的冲击耐压试验,历时一分钟,试验中不应出现飞弧和击穿。试验结束后仪器能正常工作。10防雷要求10.1一般要求应具备防直接雷击和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防雷安全要求和设计应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防雷类别的确定:根据QX4-2000第6条的规定确定防雷类别。10.2直接雷击的防护措施降水现象仪的传感器、室外采集器、供电系统、无线通讯的天线等,应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防直接雷击的冲击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10.3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10.3.1屏蔽措施传感器的信号线应采用屏

16、蔽电缆,采用非屏蔽电缆时,应外穿金属管。电缆的屏蔽层和金属管下端应接到地网上。降水现象仪到室内的电缆线应敷设在电缆沟内。敷设电缆沟有困难时,在入户前应穿金属管埋地。10.3.2等电位连接和采用公用接地系统当各传感器分散布设时,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地网),将所有金属部件就近连接到该接地系统上。共用接地系统(地网)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10.3.3供电系统电涌保护措施降水现象仪采用电网或自备发电机供电时,应在交流配电盘处加装冲击通流量Iimp不小于12.5kA的SPD;在室内微机电源用电插座上,加装标称通流量In不小于5kA的SPD;在室外采集器电源用电箱内,加装标称通流量In不小于20kA的SP

17、D;供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的安装要求,应符合将要颁布的QX2规定;11 结构和外观要求11.1 机械结构要求机械结构应利于装配、调试、检验、包装、运输、安装、维护等工作,更换部件时简便易行。各零部件应安装正确、牢固,无机械变形、断裂、弯曲等,操作部分不应有迟滞、卡死、松脱等。11.2 机械强度要求降水现象仪和各种部件,如立柱、传感器安装支撑件等,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防腐蚀能力,确保在产品寿命期内,不因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材料本身原因而导致机械强度下降而引起危险和不安全。11.3 材料与涂覆要求11.3.1 材料要求应选用耐老化材料、抗腐蚀抗生锈材料、良好的电气绝缘材料等,禁止使用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劣质材料。11.3.2 涂覆要求各零部件,除用耐腐蚀材料制造外,其表面应有涂、敷、镀等工艺措施,以保证其耐潮、防霉、防盐雾的性能。需要涂复的零件,表面涂、敷、镀层应均匀,覆盖面达100%。11.4 外观要求外观应整洁,无损伤和形变,表面涂层无气泡、开裂、脱落等现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