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48.99KB ,
资源ID:290921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0921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docx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一:填空题:1、“发育其身体,启发其心知,使之远于浅薄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规”出自于(蒙养老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2、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规)3、从素质涵角度看,公民是指(具有公共事物知识,公民美德和政治参与技能的人)4、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模仿作为儿童掌握社会行为的一种主要的机制或途经由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等组成。5、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的发展阶段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阶段、(后习俗水平)三个水平6、英国学者鲍尔毕将儿童情绪社会化分为:无分化的社会性反应阶段、(形成依恋阶段)、分化的社会能力发展阶

2、段、(伙伴关系发展)四个阶段7、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指点的依据有(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与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容组织的原则有(生活性与适宜性原则、全面性与基础性原则、时代性与民族性原则)9、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学前儿童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有其应该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创设一个能使学前儿童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10、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11、学前儿童社会环境的方法可以分为三大

3、类(情感体验)为主的方法、以(观察、实践)为主的方法和以(语言为主的方法)1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任务必须通过对个途径来共同完成,主要包括:(幼儿园的专门教育活动、幼儿园的随机教育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和幼儿的合作)13、行为评价分为(积极的行为评价和消极的行为评价)两种14、价值是(客观)对主题需要的满足15、评价原则是人们在评价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1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指(教育信息传递系统的信息反馈机制,它旨在探明、调节、改善和提高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本身的功能)17、观察法常用的记录方式有(实况详录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等级评定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18、心理学家哈

4、吐普把攻击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两类19、幼儿行为问题的表现大致可以体现在行为过渡、行为不足和(不适当行为)三个方面.20、根据行为问题的成因,可将幼儿的行为问题分为发展不成熟导致的行为问题,需要未被满足导致的行为问题和(特殊和生理和心理)三类二:选择题:1、 我国幼儿园课程正式提出“社会”这一课程名称的是(1919年成立的高等师附小幼稚园)2、 从结构看,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学前儿童认知,情感,一意志的统整发展)3、 根据佛洛伊德的观点,人格中多半能意识到的,理性和适应的部分,其作用是既能满足本能的需要,又使其符合现实的社会规划,以免自身受到损害的是(自我)4、 婴儿能够区分母亲

5、和陌生人,陌生人的出现会引起婴儿恐惧,焦虑,而陌生人离去后又会平静下来属于(陌生人焦虑)5、 下列不属于精神分析代表人物的是(皮亚杰)6、 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对教育活动影响的看,它的功能主要有(定向功能、调控功能与评价功能)7、 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容的选择原则中,最基础的原则是(生活性原则)8、 社会性的发展不是天生的,而是学前儿童在于成人,铜板之间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实践活动过程中房发展起来的,这反映了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实践性)9、 教育者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有教育价值的点点滴滴,及时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过程中(生活教育)10、 在多方合作的过程中,应当承

6、担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责任的是(幼儿园)1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中,具有明显的潜移默化的特点是(冶法)12、 通过一些形式让幼儿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一是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的自然理解和分享的方法是(共情训练法)13、 比较适合在大班应用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方法(讨论法)14、 下列方法中比较适用于增进学前儿童社会情感的方法是(共情训练法)15、 与教学活动相比,游戏和区域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自主性)16、 “活动设计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过程,更应该在注重整体发展的同时照顾儿童发展的差异,促进每位儿童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发展。”

7、这阐述的是(发展性)原则17、 研究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最常用的定量化方法是(社会测量法)18、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评价对象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家长的关心,幼儿院领导的重视,学前儿童的品德)19、 在设计指标体系时,下列哪一个因素是必要的?(指标之间无因果关系)20、 幼儿对一些危险较小甚至没有危险的物体表现出极度的,影响行为能力的恐惧,想法设法去回避这些物体和情景的焦虑行为被称为(特异性焦虑)21、 小强与一个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过了一会,当小强再去找那个小朋友玩时,这个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于(自然后果法)22、 幼儿的攻击行为是以人为

8、指向的,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这属于(敌意性攻击)23、 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东西对幼儿属于(消费性强化物)三: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健康是所有幼儿园课程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它包括身体的健康,情绪的健康与心理的健康,其中幼儿情绪与心理的健康是社会领域也关注的问题。社会教育与健康教育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社会教育在关注情绪与心理健康时,更注重它的社会发展性)2、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常识教育的异同:(是指宽泛而浅近的进行日常生活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常识教育及帮助儿童了解这些浅近知识的教育。常识教育的着力点是对环境的认识,所以有事该科目在幼儿园课程中又被

9、称为环境,对儿童的发展来说也主要是环境认知方面的发展,与社会性有关的是社会认知方面的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显然大大扩展了教育容,他不仅涉及儿童社会认知的培养,还涉及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道德品质的培养。后来的课程标准以“社会领域”取代“常识”。也主要是出于打破常识教育中以认知为主的取向,强调情意与认知的平衡,实现对儿童的更为全面的培育。)3、 简述你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定义的理解:(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实施的炒作性表达,它主要是就应该如何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种说明。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对幼儿进行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4、 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

10、的影响因素:(一:儿童自身因素对学前儿童社会发展的影响1生理成熟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2气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3认知发展水平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二:1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的影响2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影响3教师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4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三:1家庭的影响,2家庭的影响2社会文化的影响)5、 简述儿童社会认知的特点:(1、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2、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非等速的3、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遵循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影响4、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水平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6、 简述儿童共情的发展阶段“(

11、普遍性共情、自我中心共情、对他人感情的共情、对他人的生活情境产生共情)7、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原则:(方向性与基础性原则。层次性与整体性原则,科学性与动态性原则)8、 简述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方面的主要学习容:(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容,人际交往方面的容,社会规方面的容,社会环境方面的容)9、 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具有哪些基本的特征?(在物质上是丰富和多样的、在气氛上是宽容和接纳的、在制度上是明确的和必要的、在设计上具有某种倾向性或暗示性的)10、 运用共情训练法应注意哪些问题?(1、提供的情景必须是学前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或是学前儿童看得懂的,这样学前儿童才可能产生共情,否则可能出现误解2

12、、共情训练的基础是唤起学前儿童已有的类似体验,是学前儿童已有的体验与当前的情景相关联,从而理解与分享。3、共情训练本身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为了学前儿童以后在社会生活中对他人共情或自然而然地产生对他人的理解与共鸣,更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4、教师英语学前儿童一起真正投入情感,不能成为旁观者11、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一: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方法1冶法2共情训练法3角色扮演法。二:1参观法2实践法3行为练习法。三:以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1谈话法2讲述法3讨论法4行为评价法)12、 简述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应注意的问题(一要去的家长的信任,二要及时有效地与家长沟通,三要保持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教育观念,四要

13、充分挖掘,利用家长资源。五要争取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决策)13、 如何确定儿童社会性教育的主题?(一社会性主题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二社会性主题活动包括多领域,多类型的活动。三社会性主题活动具有递进性)14、 儿童社会性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是什么?(一活动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三整合性原则)15、 试说明评价与科学认识的联系与区别(首先,两者反应的对象不同。科学认识是以客体的本质和规律为对象的,是人们对客体的某一方面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评价是以客体与主体的需要的关系为反映对象的。其次,从主体,即从认识和评价主题的角度看,科学认识不以主体得存在为转移的,科学认识要尽量排除主题的干扰;而评价则不能这么说

14、,只能说它不以主体的意识为转移。评价是以主体特别是主体的需要为转移的,再次,两者的反应形式也是不同的:科学认识是以理性认识和抽象思维的形式反映客观的本质及其规律;而价值是以认识、情感、意志等形式,反映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评价有时只以满意和不满意的形式表现出来)16、 试说明评价规律与评价原则之间的关系(评价原则不是任意制造出来的,它反映了人们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评价原则也是人们在教育实践特别是评价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原则是整个评价指导思想的体现)17、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特征(1、持久性的困难2、不受普遍发放控制的行为3、不理会现实4、幼

15、儿生活中存在客观困难)18、 简述代币疗法的程序(1、明确目标行为2、建建立基线3、确立代币4、选定支持强化物5、拟定代币交换系统6、严格具体操作7、把代币泛化到自然情境中)19、 简述幼儿产生焦虑行为的原因(1、幼儿自身的气质2、遗传和家族风险3、家庭影响)四:论述题:1、 结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专业准备要求,分析自身的专业状况,并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具体的学习计划与目标(一、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观(人格冶的教育目标观、整整合性的教育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二、掌握相关的知识、教育院里、教育规律与教育策略(相关的知识、需要掌握的教育原理与规律、需要掌握的基本策略)三、提升自身的品格

16、、社会能力与教育能力(主要的品格素质、主要的社会能力、主要的教育能力)2、 结合实际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物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上火,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有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冶儿童性灵,培养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为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3、 试述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一、强化与自我认知在儿童社会学习中的作用1、强化是儿童获得社会行为的重要机制2、自我认知与社会学习。二、直接学习与儿童社会行为的获得1、直接学习是儿童社会行为的基本途径2、直接学习

17、的局限。三、观察学习与儿童社会行为的获得1、观察学习是儿童获得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2、观察学习过程3、影响幼儿观察学习的因素)4、 联系实际,试论述大众传媒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一,电视有可能是儿童在认识上与现实产生距离,二、电视可能会影响儿童现实的交往关系,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三一些不健康的电视节目可呢个导致儿童学习模仿,对其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5、 试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规定,并结合实际分析你对这一目标的理解(1995年中华人民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与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茶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

18、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规定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及我国的教育是为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服务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使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教育目的体系构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6、 结合实际论述幼儿规则教育应当注意的问题(1、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容2、人际交往方面的容3、社会规方面的容4、社会环境方面的容)7、 联系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特点及幼儿园教育实际,谈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坚持哪些原则?(一、情感支持原则(托日积极的情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激激发良好的社会情感、)二、生活教育原则(生育抓生活中的细节、长期一贯地坚持、)三、正面教育原则(以积极的方式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

19、、创设积极的环境、树立榜样、以鼓励表扬为主)四、实践性原则(为学前儿童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教给学前儿童正确、具体的行为方式、允许学前儿童犯错误)五、一致性原则(教育者自身要做到言行一致始终一贯、协调统一个以幼儿园部的力量、协调统一幼儿园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力量)8、 请谈谈幼儿园应如何开展好随机社会教育活动(一、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把握随即教育契机的能力有没有教育意义、分析问题的能力事件背后隐藏着什么、处理问题的能力怎么处理。)二、其他领域活动中随机教育(万巨额其他领域教育容中所蕴含的社会教育容、把其他领域的教育作为教育社会教育的一种手段、其他领域的活动组织方式具有社会教育的意义)9、 幼儿园

20、应如何与家庭合作?(一、要去的家长的信任。二、要及时有效地与家长沟通、三、要保持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教育观念、四、要充分挖掘、利用家长资源、五、要争取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决策)10、 试从价值论的角度说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领域评价客体与评鉴主体之间的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的联系(一、评价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的一种普遍特性。二、价值是客体对主题需要的满足、三、评价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四、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对教师工作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评价)11、 简要说明问卷法的应用程序(一是制定问卷设计的计划、二是编制问卷、三是发放问卷和回收问卷、四是、对问卷的统计分析)12、试述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一

21、是生物因素:激素、气质、进化机制、二是环境因素:家庭交往、电视暴力、三是社会认知因素:攻击性幼儿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全面、攻击性幼儿对攻击后果持有攻击合理的信念、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攻击性幼儿对他人的意图倾向敌意性归因认知)13、请设计一个具体的社会性发展教学活动(一:主题目标(进一步了解“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意义,感受“六一”节的快乐气氛,感周围人们对自己的关系和爱护、学习策划“六一”儿童节的轰动,建立初步的计划意识和自主意识、学习调查、组织、协商等方法,提高社会交往的技能。二:主题网络设计(见书P185)14、简述幼儿教师的积极期望与恰当要求如何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皮格马利翁效应清楚地

22、说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在幼儿园阶段,由于幼儿基本上还处在他律阶段,非常看重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会有想作一个“好孩子”的愿望,因此,教师对幼儿的期望和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社会化。研究观察表明,当幼儿教师对儿童有高期望时,在情绪、身体语言、口头语言、教学材料、赞扬和批评等不同水平上,教师都表现出这种高期望。如会更经常发出微笑、点头、注视儿童、谈话、提问、提供更多的游戏学习材料等积极行为。而被教师寄予希望的儿童,在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的基础上,与教师更容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待学习,更加自尊自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热情。反之,被教师漠视,处于低期望状态的儿

23、童则更容易表现出一些消极的行为。15、试论述幼儿教师如何才能为孩子创设一个积极的精神环境?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积极交往的气氛,增加交往的机会。例如,对于刚入园的儿童,教师可以让他们互相介绍自己,使他们逐渐消除陌生感的胆怯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了解别人的需要,学会共情。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幼儿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在生活中或学习中出现了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之间互相帮助解决。如一个幼儿摔倒了,教师可以让其他小朋友把他扶起来;一个幼儿的手工总是做不好,教师可以让做得好的幼儿教他;幼儿之间出现了争执,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己解决,提高协调的能力。还可

24、以通过节日庆祝活动、故事会、合作游戏等活动形式,使儿童增进了解、增进友谊,把班级建成一个团结、温暖的家庭。除此之外,幼儿园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之间互相关心、合作可以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也给儿童提供了耳濡目染的学习机会。因此教师之间要友好,工作上要配合,不当着孩子的面说别的老师坏话,不诋毁同事,不互相拆台。班级教师乃至全体教师之间,都应尽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温情的精神环境。16、试结合实际论述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正面教育是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其核心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的行为做出补充和修正,

25、在维护学前儿童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渗透课程的要求。由于学前儿童正处于个性,尤其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最初时期,他们的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他们常常通过观察来学习,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熏染和生成中完成的,对各种影响容易接受或模仿,更多依赖外部评价来评价自我,因此,更需要成人从正面加以引导。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积极的方式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所谓积极的方式,即我们在希望学前儿童做一件事情而不是做另外一件事情、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而不是按照那样的方式去做的时候,我们直接告诉学前儿童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去做什么。这有利于儿童学会如何正确做事,许多孩子的错误正是

26、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做事而导致的。创设积极的环境。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看,一个良好的、积极的环境意味着一个能够诱发、维持、巩固和强化积极社会行为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有消极(熏染)意义上的良好和积极(生成)意义上的良好。消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指的是教师言行举止的表率作用;积极意义指教师创设的条件、机会能够影响学前儿童活动的方式,通过学前儿童的活动方式间接地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树立榜样。榜样可以作为积极的环境的一部分,同时也具有自己独有的地位和价值。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学前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的,因此,榜样示对学前儿童来说非常有效。榜样示主要示的是良好的社会行为,学前儿童通过观察模仿学

27、习。研究表明不同的榜样对儿童学习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榜样是多方面的,包括了同伴的榜样、成人的榜样、文学作品中的榜样等等以鼓励表扬为主。教师对学前儿童的优点与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帮助他们明确是非、增强自信。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都有其优势领域和强于别人的方面。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挖掘每个学前儿童的独特优点,多元化地评价每个学前儿童。同时,教师还要看到每个学前儿童的进步,多采用纵向评价,使学前儿童一直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但要注意的是,鼓励和表扬不能太频繁。过于频繁的鼓励和表扬会降低激励人的能量。当然,以鼓励表扬为主,并不意味着不能批评。批评在

28、修正学前儿童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批评要以尊重和肯定为前提,要让学前儿童意识到,老师批评我不是否定我,而是还有一些方面需要修正,老师还是爱我的。另外要注意的是,批评要分场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前儿童要采用不同方式的批评。17、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1)社会教育能渗透在所有类型的区域活动中。虽然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但是,儿童在自由地活动过程中需要和他人分享材料、协调空间、合作游戏等,因此需要具备更多的社会适应和协调能力,因此,无论是图书角还是表演区,或者科学探索区、美工角,都是发展儿童社会性的好地方。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各种区域活动中渗透社会教育的目标。(2)材料是区域

29、活动中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和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幼儿有很大的活动自主性,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的方式。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材料的投放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如果教师为每个进区的幼儿都准备一套玩具,幼儿就可能相对独立地游戏,如果教师为几个幼儿准备一套玩具,幼儿就能自然地产生分工,从而模拟出多种社会角色。(3)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社会性区域活动中,这个特征更为明显。因为幼儿的自我意识、对他人的理解、规则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需要大家在一切相互模仿、相互学习、相互磨合、相

30、互评价而促成。所以,区域儿童的交往以及区域之间的幼儿交往都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有效途径,需要老师的鼓励而不是制止。18、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它有助于教师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本班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与教师只是诉诸日常观察而获得零散的、表面的和个别的信息不同,依据系统的评价,人们可以获得丰富多样的评价信息,从而能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别是 社会性发展的情况.(2)它有助于帮助教师更细致地了解 中的每一位学前儿童,为因材施教提供帮助。(3)它有助于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状况,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容。家长在教育

31、孩子的过程中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在配合教师教育孩子时也更为主动。(4)它有助于教师在了解学前儿童的基础上,改进幼儿园教育过程,使学前教育更适合每个学前儿童,更好地为他们服务。19、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社会认知因素主要有哪些?(1)攻击性幼儿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全面:大量研究表明,攻击性幼儿的自我认同感较高,且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容易过于关注自身某方面的有时或能力而忽视其他方面的不足,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同时又常常低估、怀疑甚至轻视他人的能力。(2)攻击性幼儿对攻击后果持有攻击合理的信念:这类幼儿一般对攻击他人的行为持肯定或认可的态度,甚至把支配和控制他人看作社会生活的要求,他们偏激

32、地认为,要想不被欺负,就必须欺负和控制他人。有的幼儿把攻击行为看作是在他人心目中树立形象或获得自己想要东西的手段。(3)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很多研究表明,攻击性幼儿的问题解决策略水平偏低。与非攻击性幼儿相比,在涉及物品的归属和获得友谊的问题上,他们所能提供的策略数量较少,喜欢通过贿赂或发动攻击来解决社交问题。和平的有效策略较少;在人际冲突问题解决上,攻击性幼儿表现出高外倾的特点,并且在求助策略的使用上显著低于非攻击性幼儿。(4)攻击性幼儿对他人意图倾向于敌意性归因认知:通过对攻击性幼儿和非攻击性幼儿的对比研究发现,攻击性幼儿容易将他人的行为作敌意性的归因,而被同伴拒斥的社会经验是攻击性幼儿对他人行为意图做出敌意性认知归因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是别人无意的过失行为,他们仍更多地解释并据此进行反应,表现出攻击行为。20、简述不当强化的负面影响: 虽然强化法是幼儿园针对行为问题经常采用的方法,而且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