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58.77KB ,
资源ID:2908050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0805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燃烧调整及低负荷稳燃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燃烧调整及低负荷稳燃报告.docx

1、燃烧调整及低负荷稳燃报告燃烧调整及低负荷稳燃报告项目名称:华能沁北电厂一期工程2600MW机组2号机组启动调试合同编号: TPRI/T8-CA-001-2004A报告名称:华能沁北电厂一期工程2600MW机组2号机组燃烧调整及低负荷稳燃报告项目承担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锅炉专业负责人: 王红雨主要工作人员:王红雨 周广仁 佟 强 赵景涛 项目起迄时间:2004年3月2005年1月报告编写:王红雨报告校阅: 周广仁审 核: 李续军批 准: 1 概述华能沁北电厂一期工程2600MW 超临界机组锅炉系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巴布科克-日立公司及东方-日立锅炉有限公司合作设计、联合制造

2、的DG1900/25.4-II1型单炉膛、一次再热,超临界本生直流锅炉。 机组进入整套试运行带负荷后,着手对2号锅炉进行了初步燃烧优化调整。调整后2号锅炉炉内燃烧稳定、不结渣、不超温,锅炉达到设计参数并带满负荷进入168小时试运行。利用锅炉带低负荷的机会,断油全烧煤运行,进行了锅炉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试验。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试验试验于2004年11月23日2:08至6:08进行,平均负荷303MW,锅炉连续运行4小时,运行中炉内燃烧基本稳定。2主要设备技术规范2.1系统简介一期工程锅炉系DG1900/25.4-II1型单炉膛、一次再热,超临界本生直流锅炉。锅炉全钢构架,固态排渣,平衡通风,露天布

3、置。炉膛宽19419.2mm,深15456.8mm,高度67000mm。炉膛四周为全焊式膜式水冷壁,由下部螺旋盘绕上升水冷壁和上部垂直上升水冷壁组成。沿烟气流程依次布置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竖井为双烟道结构,前/后烟道深分别为6604/8331.2mm,前烟道布置低温再热器、后烟道布置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其后布置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锅炉设计主要参数见表1。锅炉设计燃用晋南、晋东南地区贫煤、烟煤的混合煤种,煤质及灰成分特性见表2。燃烧器布置图见图1。2.2燃烧系统及燃料锅炉采用ZGM113型中速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锅炉配6台磨煤机,其中1台备用。配24只HTNR3低NOx

4、燃烧器,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燃烧器分三层布置在炉膛前、后墙上,上部布置有12只燃烬风(SAP和AAP)喷口,每台磨煤机对应前墙或后墙的一层燃烧器。燃烧器设计参数见表3。设计煤粉细度为200目筛通过率80%(R75=20)。锅炉设24只简单机械雾化点火油枪,12只蒸汽雾化启动油枪。燃油为轻柴油,燃油特性见表4。点火油枪位于三次风通道,出力250kg/h,每只HT-NR3燃烧器装有1支点火油枪用于点火。启动油枪位于煤粉燃烧器的中心,出力32004700 kg/h,锅炉前墙中、下层和锅炉后墙中层装有启动油枪用于暖炉和低负荷稳燃。每只油枪配有自身的高能点火器,锅炉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不大于45%B-

5、MCR。表1 锅炉设计主要参数(设计煤种) 负 荷项 目单位BMCRECRBRL高加 切除75%BMCR50%BMCR30%BMCR过热蒸汽出口流量t/h1900.01660.81807.91470.21425.0950.0570.0过热器蒸汽出口压力MPa25.525.225.425.022.915.59.1过热器蒸汽出口温度571571571571571571569再热蒸汽流量t/h1607.61414.11525.51470.21225.6836.4511.9再热蒸汽进口压力MPa4.714.154.474.243.592.451.5再热蒸汽出口压力MPa4.523.984.294.06

6、3.542.341.42再热器蒸汽进口温度322307316314305313324再热器蒸汽出口温度569569569569569569539给水温度284275280189266242215过热器一级喷水量(取自省煤器出口)t/h76.066.472.358.957.038.034.2过热器二级喷水量t/h76.066.472.358.771.347.622.8再热器喷水量(取自给水泵抽头)t/h0000000空气预热器进口一次风温30292929292826空气预热器进口二次风温25242424242321空气预热器出口一次风温329324327323318297273空气预热器出口二次

7、风温339333337322326303278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未修正)12712412511911710287实际燃料消耗量t/h224.3201.0216.2211.1177.1124.680.6炉膛截面热负荷MW/m25.04.54.84.63.92.81.8炉膛容积热负荷kW/m389798581484931炉膛有效投影辐射受热面热负荷(EPRS)kW/m2224.3201216.2211.1177.1124.678燃烧器区域面积热负荷MW/m21.060.951.020.970.820.590.38NOX排放浓度(以O2=6%计)mg/Nm3500500500500500500

8、500锅炉计算热效率(按低位发热量)%93.0793.3193.3093.3593.3493.0192.55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1.141.141.141.141.161.301.50省煤器出口过剩空气系数1.151.151.151.151.171.311.51图1 燃烧器布置图表2 煤质及灰成分特性项 目单 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一校核煤种二工业分析收到基低位发热值Qnet.arkJ/kg243602310026290收到基全水份Mt%5.886.293.53收到基灰份 Aar%22.2221.9219.34可燃基挥发份Vdaf%14.4420.1510.84空气干燥基水份Mad%0.510.7

9、31.38元素分析收到基碳Car%64.2561.7071.08收到基氢Har%3.553.412.71收到基氧Oar%2.625.051.81收到基氮Nar%1.151.191.05收到基全硫St.ar%0.330.440.48可磨性系数HGI-717360炉内气氛-弱还原性弱还原性弱还原性灰变形温度 DT(T1)145013251450灰软化温度 ST(T2)150013901500灰熔化温度 FT(T3)150014651500表 3 燃烧器设计参数项 目风 率 风 速 m/s风 温 阻 力 Pa备 注一次风19.319901050燃烧器区域的过量空气系数:0.75-0.9二次风80.7

10、373351600三次风403351600燃烬风353351600表4 燃油特性项目单位数值项目单位数值运动粘度(20时)mm2/s3.08.0低位发热值Qnet.arkj/kg 46158 实际胶质mg/l700凝固点0酸度mgKOH/l100闭口闪点65硫含量%1.0水份痕迹机械杂质无每台锅炉配置2台成都电力机械厂生产的轴流式引风机,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生产的2台轴流式送风机和2台一次风机。由刮板捞渣机将炉渣先输送至渣仓,然后由汽车运输的方式除渣。采用人工小车接取磨煤机石子煤。设置两台双室四电场干式静电除尘器,采用密相正压气力输送方式除灰。3 试运中的燃烧调整启动调试过程中,通过对带负荷后

11、锅炉进行初步燃烧调整,使煤粉细度合格,省煤器出口氧量在正常范围,燃烧器喷口着火良好,炉内燃烧稳定、不结渣,受热面管壁不超温,锅炉达到设计参数并带满负荷进入168小时试运行。调整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1)煤粉细度的调整。(2)过量空气系数 (氧量)的调整。 (3)燃烧器一、二次风率及二、三次风门调整。(4)各燃烧器的负荷分配调整。3.1 煤粉细度调整煤粉细利于燃烧,但会影响磨煤机出力,制粉电耗也会增加;煤粉粗,磨煤机出力增大,电耗虽小,而不利于燃烧,甚至引起炉内结渣。为求得炉内燃烧的经济与安全性,应维持合理的煤粉细度。就2号锅炉所燃用的煤质,设计煤粉细度R75=20(R9013)。2号锅炉磨

12、煤机启动前,根据1号锅炉煤粉较细的情况, 将各磨煤机出口分离器折向挡板由45均调至50。由于磨煤机振动,磨辊加载力按设计曲线手动加载,加载力等于或小于设计值。满负荷试运阶段对E磨进行了煤粉取样,分析结果如下:12月7日 E磨出力33.7t/h,R200=0.1% R90=4.9%;12月10日 E磨出力42.6t/h, R200=0% R90=4.5%;12月14日 E磨出力54.7t/h, R75=10.3%(R905.3%)。随着磨煤机出力增加,煤粉细度未有明显变化,目前的取样装置取样位置不甚合理,取样是否有代表性有待确认。3.2 过量空气系数的调整过量空气系数过大,排烟热损失及Nox排放

13、量会增加,过小则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和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会增大。一定负荷应对应一适宜的过量空气系数,使 ( q2 + q3 +q4 ) 最小。参照设计值,试运期间600MW负荷时锅炉省煤器出口氧量维持2.83.0。3.3燃烧器一、二次风率及二、三次风门调整本锅炉燃烧器设计为前、后墙对冲的HT-NR3低NOX燃烧器。试运中磨煤机通风量维持5560kNm3/h,据估算,600MW负荷省煤器出口氧量维持2.83.0时,一次风率略低于设计一次风率,实际上二次风率增大了,这也符合该燃烧器的设计思想。运行中二、三风门及风箱各层风门的调整原则:(1)燃烧器二次风手动叠置挡板全开,维持入炉总风量或省煤器出口

14、氧量前提下,不同层二次风量依据各层燃料量大小由大风箱各层风门控制。根据过热汽温情况,适当调整上下层燃料量分配,进而调整不同层大风箱风门开度。(2)燃烧器三次风门按设计的煤位/油位设定(投煤/油时)。(3)就地风门已按设计初步调好,大风箱燃烬风门开度依汽温及Nox排放控制,须保持一定开度,满负荷时开度会增大。(4)停运磨煤机层大风箱二次风门仅留约5开度。 2号锅炉飞灰可燃物(灰库取样)和炉渣可燃物分别为:12月10日,Cfh=5.54/5.88%,Clz=0.69%;12月12日,Cfh=5.31/4.6%。炉渣可燃物较小,飞灰可燃物略偏大。 3.4 各燃烧器的负荷分配试运中各喷燃器的负荷分配调

15、整依据的原则:(1)汽温许可的情况下,各层燃烧器的出力力求均匀,避免局部热负荷集中及各水冷壁管间过大的壁温偏差。(2)依汽温情况适当调整上下层燃烧器的热负荷分配。(3)前、后墙投运的燃烧器及其出力尽量匹配。4 低负荷稳燃试验2004年11月22日20:00,机组负荷410MW,2号机组首次断油全燃煤粉,投入C、D、E、F四台磨煤机(A磨因振动停止,B磨液压油站电机故障)。23日0:20机组开始降负荷,按甲方要求,尝试进行了2号锅炉不投油低负荷稳燃试验。2:06负荷降至300MW, 投C、D、E、F四台磨煤机,低负荷稳燃试验计时。低负荷试验由23日2:08持续至6:08,平均负荷303MW,锅炉

16、连续运行4小时,运行中炉内燃烧基本稳定。锅炉运行主要参数见表5及表6,试验时入炉煤质特性见表7。表5 低负荷稳燃试验期间锅炉运行主要参数(SIS系统统计)试验期间机组平均负荷MW303分离器压力MPa15.8主汽流量t/h1068A引风机挡板开度%53.8主汽压力MPa14.85B引风机挡板开度%52.8主汽温度550.5A送风机挡板开度%36再热器入口压力MPa2.36B送风机挡板开度%36.2再热器出口压力MPa2.08A一次风机挡板开度%49.6再热器入口温度304B一次风机挡板开度%50.1再热器出口温度547.6炉膛负压Pa-100过热器减温水量/t/h131/54预出口二次风压kP

17、a0.80再热器减温水量t/h0预出口一次风压kPa11.0烟气挡板(再侧/过侧)51/49预出口二次风温315给水温度189.6预出口一次风温309.4高温过热器壁温558省煤器出口氧量3.76高温再热器壁温567排烟温度116表6 低负荷稳燃试验期间磨煤机运行主要参数(SIS系统统计)磨煤机CDEF磨煤机入口温度 181175180236磨煤机出口温度 85848588磨煤机入口风量 kNm3/h(为风量装置改前风量)76798475磨煤机入、出口差压 kPa4.04.464.94.55磨煤机入口压力 kPa8.879.247.958.33磨入口热风门开度 43473637磨入口冷风门开度

18、 63615476表7 低负荷稳燃试验期间入炉煤质情况项目MadMtAdVdafSt,dQnet,ar单位%kj/kg分析值0.923.530.2216.570.3822610可看出,初步调整后,入炉煤无灰干燥基挥发分较设计煤略偏高,煤质灰份偏高,热值偏低,投入C、D、E、F四台磨煤机情况下,2号锅炉维持303MW连续运行4小时,炉膛压力和炉内燃烧工况基本稳定。低负荷稳燃试验期间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管壁未超温。低负荷稳燃试验期间过热器减温水量略偏大,通过烟气挡板和汽温定值的适当调整,过热器减温水量还可减小。5 结论5.1初步调整后,各层燃烧器着火良好,炉内燃烧稳定、不结渣,受热面管壁不超温。5.2调整后使锅炉达到设计参数并带满负荷进入168小时试运行。5.3煤粉细度在设计值范围,入炉总风量(氧量)接近设计值,炉渣可燃物较小,飞灰可燃物略偏大。5.4在入炉煤质与设计值略有偏差,投入C、D、E、F(偏置)四台磨煤机情况下,2号锅炉维持303MW连续4小时运行,炉内燃烧工况基本稳定。5.5 303MW负荷运行时,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管壁不超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