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200.12KB ,
资源ID:290369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0369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白蜡虫.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白蜡虫.docx

1、白蜡虫白蜡虫白蜡虫,Ericeruspela(Chavannes)俗称蜡虫,白蜡(Cerachinensis,也称虫白蜡)实即白蜡虫的分泌物,为中国特产。中国放养蜡虫,始於九世纪前,宋、元间已有正确详实的文献记载,至明时大盛,川滇、湖广、江浙均有养殖。为昆虫中的一种介壳虫,雌雄异形。雌虫发育成熟后营固定生活;雄虫有一对翅,但生命短促,在野外不易发现。分泌蜡主要靠白蜡虫幼虫,一龄雌幼虫全不泌蜡;二龄雌幼虫能分泌微量蜡粉。一龄雄幼虫能分泌微量蜡丝;白蜡虫产蜡以来自二龄雄幼虫为主。简介白蜡虫是中国特产资源昆虫之一。别名“蜡虫”。昆虫纲,蜡纷科雌雄异体昆虫。白蜡虫雌虫无翅, 白蜡虫(5张)体节区分不明

2、显, 呈苦虫态雕虫有翅,体节明显。雌虫一生只有卵、若虫、成虫三个虫胡,属不完全变态类型;雄虫有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完全变S类型。雄虫泌蜡,雌虫行有性生殖而繁殖后代,生产“种虫”,雌雄生虫在白蜡生产中是同等重要的。白蜡虫每年一代,3、4月份雌成虫产卵,卵量约7000粒(雌雄性比例约1:3)。45月份卵孵化为幼虫,雌幼虫分散栖附在叶片上面,雄幼虫群栖在叶片下面,经过20天后,蜕皮变成2龄幼虫,离开叶面栖附在枝条上,雌虫分散雄虫群栖。2龄雄幼虫时期可分泌蜡质。8月份化蛹,9月上旬蛹羽化为雄成虫,早找雌成虫交配,510天后即死亡在8月份2龄雌幼虫变为成虫,交配后,虫体逐渐长大,越冬后,到翌年

3、34月份产卵,不久死亡。卵壳内的卵粒即为白蜡虫的种虫。白蜡虫守主植物为白蜡树、女贞树。白蜡虫分泌白蜡,为高级动物蜡,熔点高(达8085)质地区硬,颜色洁白 白蜡虫(7张),透明度好,理化性能稳定,凝结力强,无臭,无味、润滑,广泛用于化工、工业、医药等行业。 中国各地均产,但以州中南部为多。过去西昌蜡央交易的“虫会”闻名全国,当前应大力发展。白蜡虫的分类地位据中国农书记载:国外第一个知道白蜡虫的是英国耶稣会传教土特里高尔特,他在1651年记述过我国东南沿海各省摘取白蜡的事情。其后不久,中国放养白蜡虫的消息就传到了欧洲。1853年,洛克哈特将白蜡样品连同白蜡虫从上海送到英国供作研究。1913年,美

4、国人威尔逊对四川省的白蜡进行了考察,发表了在中国西部的白蜡虫现况的报告。在分类工作方面,1848年法国人沙畹首先将白蜡虫鉴定为介壳虫的一个新种,他采取我国湖南白蜡虫产区的地方语音(“白”字音“配”),将种名命名为pe-la一词,将它放入Coccus属之内。这个新种Coccus pe-la,sp.nov.发表在法国昆虫学会会报上。1858年,法国人顾爱润重新进行鉴定,将白蜡虫订正为:Ericerus pela (Chavannes),沿用至今。白蜡虫按照我国著名昆虫学家周尧教授的昆虫分类系统,白蜡虫的分类位置排列如下: 昆虫纲、半翅目、蚧亚目、蚧总科、蜡蚧科、白蜡蚧属、白蜡虫蚧亚目的昆虫一般叫做

5、“介壳虫”。是一个高度特化的类群,雌雄异形,形态结构变化多样。雌虫无翅,足纤弱或退化,在发育成熟后极少移动,常营固定生活。体节常不明显,头、胸部愈合。腹部末后几节常难区分。也有腹部第一和第二节与头胸部合并的。雄虫只有一对翅,翅薄而几乎没有翅脉。口器退化,无喙和口针。因其生命短促,故在野外不易发现雄成虫。蚧亚目全部植食性,多数种类为多食性,如吹绵蚧的寄主就有40多科100多种,是国际上重要检疫对象。蚧总科的种类相当丰富,全世界已被描述和命名的约有4000余种,分别隶属于18个科550个属。我国已记载的约有400余种,如红蜡蚧在全世界约为害35科64种植物,在我国产茶区是重要害虫之一。蜡蚧科已知8

6、50余种,除白蜡虫外,都是害虫。如蜡蚧属、软蜡蚧属、绵蜡蚧属、球蜡蚧属等都是重要的属,其中有很多农、林业生产上的大害虫。白蜡虫的生态可塑性很大,常因不同地域、气候因素、寄主种类和寄生部位等环境条件的变动而产生出生物学和生态习性等方面的改变,甚至会进一步影响到形态方面的差异。这些都是在全国各地生产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具体问题。白蜡虫的形态特性白蜡虫白蜡蚧属的形态特征是:虫体裸露,半球形或球形,表皮坚硬。气门刺超过3根。本属仅记载一种,即白蜡虫,是我国传统特产的资源昆虫之一。白蜡虫与白蜡生产是当前我国西南各省农村、山区的重要副业。 白蜡虫的雌、雄变态差别显著,雌虫属于渐进变态,生活史中无蛹期。雄虫属于

7、完全变态,幼虫至成虫之间夹人一个蛹期。雄虫:有翅,体节明显,发育经卵、幼虫、蛹、成虫等时期属完全变态类型;雌虫:无翅,呈球形,体节区分不明显,发育经卵、若虫、成虫等时期属不完全变态类型。雌成虫与雄成虫雌成虫白蜡虫的雌性成虫刚成熟时,胸部背面隆起,形似半边蚌壳,虫体背面淡红褐色,散生大小不等的淡黑色斑点,腹面黄绿色。体长1.5毫米左右,体宽1.3毫米左右。雌成虫老熟时,体背急剧凸起呈半球形,体色暗褐光亮,不规则黑斑随之增大,体长约1厘米,体宽78毫米。也有比这更大的。死虫体壁皱缩变硬,黑斑色淡不明显。雌成虫体节在背面完全愈合,不能区分。雌虫虫体腹面膜质内凹,由于紧贴植物枝条着生,因而可以区分背腹

8、两面。背、腹壁的体缘具皱褶,称缘褶,缘褶上有成行排列的缘毛或缘刺,借以贴住植物表面。口喙1节,前端尖细,长针形,由喙基片、喙(下唇)和口针三部分组成。口针4根,细长而卷曲,藏于中胸和后胸腹板间的袋状口针囊中。单眼小,不发达,位于头端二侧边缘,左右各一,如小球状,近乎圆形。触角6节,上有圆形感觉孔和细而尖的刚毛;第三节最长,越往外面越细,呈长锥形,第6节上生二组粗钝的感觉毛。足小,各节分明,转节具有一长刺毛,胫节跗节约等长,跗节一节,有一对跗冠毛和一爪,爪具小齿和一对爪冠毛。胸部有两对发达的气门,喇叭状,轻微内陷成气门陷。从气门到相对的体缘由一条五孔腺组成的气门腺路,数量很多。近体缘的一端具有

9、11根粗刺,称气门刺,着生气门刺的体缘稍为凹人。腹部可见7节,各节上均无气门。腹部后端中央有一纵向分裂,称臀裂。肛门开口于臀裂基部的背面,位于第十与第十一腹节之间,为一简单的小圆孔,圆孔四周骨化成为十分发达的肛环,肛环上着生8根细长的肛环肛毛。肛门上盖有一对三角形硬化板,称肛板,肛板上生有细毛。腹部腹面第七与第八节之间有一穴状凹陷,称阴门。阴门周围常有盘状阴门腺分布。阴门和阴门盘状腺的存在是区别雌成虫最重要的标志。白蜡虫白蜡虫的泌蜡腺分为圆盘状腺和管状腺两种类型,圆盘状腺也叫孔腺,以五孔腺和多孔腺为主(腺口圆形,中心有一小孔,四周另有5个或5个以上小孔围绕);管状腺似细管状。五孔腺以气门附近为

10、多,多孔腺数量较多,密集分布于虫体腹部腹面中部;管状腺虫体背、腹两面均有,在腹面主要分布于虫体边缘,数量也多,常集成宽带。虫体背面分布有短而粗的圆锥形小刺,其顶端钝圆。 雄成虫白蜡虫的雄成虫体小柔弱,体长2毫米,胸部宽O.5毫米,翅展5毫米。头钮扣状,浅褐以至褐色。眼区深褐色,单眼12个,环状排列在头部周围。触角长,丝状,10节,各节均有细感觉毛。口器退化。足细长,多毛。跗节一节,具一爪。前翅近乎透明,长方形,仅有两条翅脉。后翅退化为平衡棍,梭形。交尾器坚硬,端部尖锐。腹部倒数第二节背面有两孔,内生两根管状腺,由此分泌出两根细长的白色蜡丝。白蜡虫的卵、幼虫和蛹白蜡虫的卵为长卵圆形。长约0.4毫

11、米,宽约O.22毫米。刚产下的卵淡黄白色,在颜色上难以区分雌雄。卵包藏于卵囊(也叫虫壳、母壳)内,卵粒之间有薄胶质粘连成串状,并松软的白色蜡粉相分隔,借以保护虫卵。囊口有数层蜡质薄膜封盖,以免卵粒逸出。卵将孵化时,颜色有所变化,雄卵淡黄色,雌卵褐红色,此时可以区别。虫白蜡第一龄雌幼虫 白蜡虫的第一龄雌幼虫近于长卵形。体长0.5一O.6毫米,体宽O.3一O.4毫米。刚孵化时体色黄褐。胸区较宽,头及尾部渐窄。脊背中央微微隆起,身体分节明显。单眼一对,生于头部两侧,暗褐色。触角6节,生于头下口器基部两侧。口器针状,达体长之半。腹部6节,末端有两根白色蜡丝,约等于体长。足三对,跗节一节,端部有一爪,并

12、有冠毛数根,其顶端膨大成球形。一龄雌幼虫上叶栖息后,体色自黄褐转为红褐,群众称做“红虫”。触角和足掩于体下。从气门到相对的虫体边缘有34个五孔腺组成的气门腺路。靠近体缘的一端有2根气门刺。腹部末端纵裂成为臀裂。二龄雌幼虫二龄雌幼虫阔卵形,体长约1毫米,体宽O.6毫米。背部微隆起。口器和足都较发达。触角6节。足分节明显。气门腺路、气门陷、气门刺和缘毛等都不及成虫发育完全。臀裂明显内陷。肛板一对,呈半月形。尾丝消失。雌幼虫在寄主树枝、条上栖附20天左右,背前部开始出现黑斑,约70天,体缘出现细黑点。二龄末期,虫体隆起,呈笠帽状。缘毛数量增多。第一龄雄幼虫白蜡虫的第一龄雄幼虫体形与第一龄雌幼虫相似,

13、而体色较淡,呈黄白色,群众称做“白虫”,背部微微隆起。触角6节。栖息在寄主树叶片上后,体形逐渐增大。尾部有白色蜡丝两条。二龄雄幼虫二龄雄幼虫阔卵形。体长约O.7毫米,体宽约O.4毫米。体色黄褐。体背隆起。触角7节,可与其它各龄雌、雄虫相区别。体缘细毛较一龄雄幼虫为多。虫体背、腹面均有分泌蜡丝的管状腺,位于背面者短而宽,位于腹面者细而长。气门陷较浅,气门刺2根。肛环肛毛6根,伸出肛门之外。二龄雄幼虫在寄主树枝条上固定后,随着生长发育,虫体逐渐增大,到二龄雄虫后期,体肥胖如梨形,被大量蜡丝所包围。蜕第二次皮后,虫体更为丰满,在蜡质包埋中进入蛹期。虫蛹白蜡虫的蛹为雄虫特有。分为前蛹和真蛹二期。前蛹梨

14、形,头部狭小,胸部宽阔,分节明显,乳白带黄色。体长约2毫米,体宽约12毫米。触角9节,伸达前足基部,无口器,足粗短。胸部两侧生翅第一对。尖端伸达第二腹节。真蛹体长约2.4毫米,体宽约1.5毫米。触角10节,长达中足基部。翅芽明显,翅尖伸达第五腹节。腹部分节明显、8节。足三对,口器缺如。白蜡虫的分布白蜡虫中国是白蜡虫的故乡。白蜡虫起源于古老的云贵高原,其后逐渐朝东和南两方向延伸扩展;特别是南部地区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较高,所以白蜡虫多集中分布在乌蒙山、大凉山、大巴山、武当山和大娄山一带,隐约构成一个“”字的半圆形的中心区。从行政区域来看,白蜡虫的分布遍及云南、贵州、四川、湖南、陕西、湖北、安徽、

15、江西、福建、江苏、浙江、广西、广东、山东、河南、河北、上海和西藏等十八个省、区、市。其中前面四个省最为重要,云南、贵州以产虫为主,四川、湖南以产蜡见长。尤其突出的是四川省,最近几十年来,无论在虫、蜡的生产或者是科学研究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和进展。 国内白蜡虫的分布范围,大体上属于我国植被区划中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最北采集地山东崂山,南抵广东海南岛,西界云南、西藏(昌都地区),东达沿海各省;白蜡虫的分布区约位于北纬26o13一32o59,东经101o37一12lo07。虫、蜡分布中心区约位于北纬26o52一32o54,东经103o45一112o30之间,其中尤以北纬26o00一32o40的区域

16、为其适生地带。可在此区内放养繁殖,提取虫蜡。从虫、蜡生产的历史看,种虫产区集中分布在下面四个区域:1.云南省昭通地区和贵州省安顺以西一带,即云贵高原山地地带。2.四川省西昌地区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即横断山脉谷地地带。3.四川省北部的南江、广元、旺苍和陕西省的宁强、镇巴、南郑、西乡等地,即川陕山地地带。4.贵州省贵阳以东的湄潭、思南、麻江等县,属于黔东台坡地与平坝地区。这四个区域中,前面两个区域所产种虫的品质较好,产量最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位于北纬26o一29o之间;处于海拔高度在10003000米的高山区,年均温在1418之间,年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冬春季日照时数特别长而且温暖干燥。全年日

17、照在17961918小时。虫白蜡的主产分布中心区在云、贵、川三省峡谷和陕、川大巴山的浅山丘陵以及武陵山与湘赣交界的幕阜山一带。四川省是我国生产虫白蜡的中心,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四川省的白蜡产区包括两个区域:一是岷江下游一带,如峨眉、乐山、夹江、洪雅等县,这是全国最大最好的产蜡区域。一是嘉陵江中下游的南部、营山、蓬安、广安等县。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各地海拔都在1000米以下,且多属于400米左右的丘陵或平原地区。年均温在16.018.7之间,年降雨量在10001500毫米之间。雄虫生长期的5一7月份,具有较高的气温,且5一7月间一般没有灾害性的大风,有利于初孵化的幼虫的活动和定叶定杆。

18、全年日照很长,在10001500小时,有助于白蜡虫的寄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营养。这些因素都对白蜡虫的生长、发育和泌蜡有益的。此外,国内著名的老产蜡区还有湖南省的芷江、溆浦、泸溪、黔阳、衡阳等县。后来发展的产区有:陕西省的安康、汉阴、南郑、汉中等地。湖北省的武汉市郊各县和恩施山区。此外,江西潜山,福建安溪,浙江临安、永康、吴兴、金华,安徽芜湖等地也都进行过白蜡生产。白蜡虫放养与惜花采收采收优良种虫、健壮的寄主植物和管理技术三者紧密结合,是增产白蜡、蜡虫缺一不可的保证。在谷雨、立夏之间,蜡虫成熟后,须从树上摘下,称为“摘虫”,虫颗呈红褐色,表面糖质已干,撕开虫壳,没有浆质,用手指轻按虫壳23次

19、,虫壳凹下去后立即弹起恢复原状,即为成熟象征,应及时采摘。摘虫时,用拇指与食指掐住虫颗,左右摇动,一粒一粒摘下,轻摘轻放,按等级、老嫩程度分别放在通风的大孔竹筐内,严禁用手大把抹下。采摘时间,一般阴天可以全天采摘;晴天早晚采摘。摘下的虫,应及时运至阴凉白蜡虫处摊晾。种虫在向措区运得中和过8到目的地放养之前,均须摊晾,以免发热坏死。 摊晾种虫摘回(运回)后,要立即在阴暗、通风、干燥、凉爽。清洁的房屋内(严禁烟熏、油污及化肥、农药等熏坏虫子 ),用清洁的凉席、晒席等铺上一屋纸,进行摊晾(如不摊开,3小时左右即发烧,造成死亡)。摊陈时。应将虫子薄摊开成一层(不超过3厘米厚),每日用竹筷轻轻翻动34次

20、,保持适宜温度。如要延长孵化时间,推迟挂放,可将虫转至阴暗低温处。包虫待雌虫大部孵化,见有少数虫在虫壳外开始爬行,即用纱布(5厘米见方)、或油桐叶、稻草、包谷叶等将虫子15粒(上等虫13粒,中等虫35粒)包为一包。用稻草包虫的包长约10厘米,底宽为3厘米;用油桐叶包虫,应在前12天将叶采回,晾干水气,擦去泥沙等。挂放和管理白种虫的挂放、管理:为使幼虫孵化,定叶、上树整齐、降低在定叶过程中损失率,包好的虫包放在室内(室温控制在17”18范围内),使虫不断孵化,积累虫口数。等幼虫孵化率达 80%以上时,选择晴好天气挂放,幼虫可在12日内,甚至几小时内全部定叶。摊养时间一般以不超过 1520天为宜。

21、挂放前应用 25% 二二三乳剂300倍液,或用 90%晶体敌百虫 1,000倍液,喷射清洁虫园;做好修枝打叶;铲净树下杂草。用稻草包虫,应将底部向上,绑挂于二、三年生枝条的分叉部分上,这样虫包易接受阳光及早定叶,减低和避免敌害和雨水停留在包内虫颗上,使湿度增加造成的损失。用油桐叶包虫的虫包,要在靠树干的一面用竹扦戳78个小孔,以便蜡虫爬出,在虫包两个底角各戳一孔,便于漏水。绑挂时间应选择气温25左右。无风的晴 朗天上午10时前进行为好。绑虫时,量树定包,量校挂包。小包匀挂,计算用种量。绑挂部位应在寄主二三年生的枝条上,离技条尖端1米左右,靠近叶片枝条的背风面,虫包至少离地面1米以上,包下应有2

22、3台以上枝条。挂包后应检查有无漏挂、重挂、倒挂、吊挂和虫包掉落,以便及时补挂,过重的要减少虫包,挂倒和悬吊的要及时纠正,防止风吹雨打,人畜践踏。用油桐叶、稻草包虫的,待虫子爬完后,要及时解包烧毁,杀灭包内的蜡蚊长角象并避免其它害虫寄居。纱布虫包解下后,用开水煮后继续使用。若定杆雌虫过多过密,要加强寄主树的中耕、除草、施肥、打去花穗,使其生长健壮。四川发展白蜡虫的主要障碍是霖雨季节(69月),雌虫大量死亡。应适当修剪寄主树,疏去未上虫的新技,打去秋芳和过密的叶片,使其通风透光。树冠下开沟排水,减低环境湿度。干旱夏季,室9内温上升到40以上时,裸露枝条上的雌虫易死亡,应尽量保持树冠枝叶有一定的密度

23、,打去花尖,促其萌发新技新叶,并对虫树施肥、灌水。目雄虫的挂放与管理:蜡产区挂蜡,是在虫子运到后(或蜡虫下树运回后),和种虫挂放一样,先在阴凉干燥通风暗室内摊养,待雌虫大部爬走完,雄虫开始爬出时,即开始包虫(包虫材料同种虫)每包包虫2040粒(挂固定包的,大颗虫20粒,中颗虫25粒,小颗虫30粒左右;挂活动包的,大、中、小颗虫分别用2030、3050粒)。在室内摊养二三天幼虫大批( 80%以上)孵化,选择晴朗无风、气温 25左右的天气上午挂放树上。挂放时先摇落寄主树上的黄叶,挂包部位以一二年生枝的幼嫩枝条,离技条尖端1米在右,挨近树上叶分叉处最适宜,挂活动包的,用叉竿将虫包挂在适宜枝条分叉处,

24、挂后35日内检查雄卓定叶情况,及时挑包。挑包时间应掌握在拇指粗。50 ny长的白蜡树直立枝条有6片满叶的雄虫,或斜生枝上有3片满叶的雄虫时。用女贞树挂蜡的应在拇指粗、1米长直立技上有45片满叶,1520片花叶的雄虫时挑包。挂包后,在雄虫全部爬完时,及时解包煮沸或烧毁;防治危害蜡虫和寄主树害虫;蜡虫定杆后,杀除瓢虫幼虫(蜡狗子);适时灌水施肥,保持寄主树生长旺盛;严禁瓜藤上树。蜡花的采摘、加工雄白蜡虫虫上树经约100天左右,到处暑、白露节前后,当白蜡条上开始出现白色蜡丝(放箭)时,表明发育快的雄蛹已羽化为成虫,即将飞出,大多数雄虫已进入前踊或真蛹阶段,不再泌蜡,应及时采收。可摘蜡花一块,放在手中

25、揉碎,视其蜡花和虫蛹,应蛹呈淡褐色,即蜡花已成熟,应及时采收;如蛹带青灰色,说明措花嫩不宜采收;如蛹焦黄色是蜡花已老,要抓紧采收。收蜡时间,以阴天、小雨天最好,易剥下剥净。若在晴天采收,应在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若遇久晴,可喷洒清水然后采收,以免蜡花破碎造成浪费。采摘方法,一般用刀砍下蜡枝,再用手剥取蜡花,立即送至熬蜡房及时加工,以免蜡花堆沤冲饶,发臭、变色,影响白蜡质量。育虫树上的蜡花,也应采收,但耍留一定数量(约为技上雌虫数量的 20%),待其羽化与雌虫交配,为杀除跳小蜂,蜡花可提早10天左右采收。蜡花采收后,放在沸水锅内熬煮,每50公斤蜡花,加水20公斤左右,待蜡花全部溶化,蝴g浮在水面时

26、立即熄火,降低温度,用瓢将浮在水面的蜡脂舀入蜡盆内,冷却后即成头蜡。取锅内剩下的蜡米子,装入布袋,用清水漂洗数次,放在锅内木制十字架上,再渗水继续熬煮,用木棒不断挤压,使袋内蜡米子破碎再溶解一部分错脂,舀人盆内冷却后称为二蜡。最后剩下的蜡渣,可作肥料或饲料。通常100公斤蜡花,可提取毛蜡 80 120公斤,其中头蜡约 5075%;二蜡 2550%左右。成品蜡的提制,一要配料恰当, 二要激水适时,配料一般按头蜡60 70%, 二蜡30 40%的比例配好,打成碎块,每50公斤蜡渗入清水功公斤熬煮,先大火后用微火,待溶化后除去杂质,注意掌握火候,将蜡脂舀入盆内冷却后,即成“米心白蜡”。马芽错是用头、

27、 二蜡共 50%左右熬煮而成。米心、马牙白蜡两种规格,用麻袋或蔑包装外套竹筐。每件50公斤。 白蜡虫养殖历史中国用蜡历史长久,已有三千年余年的历史,蜡料主要来自两种昆虫蜡,即黄蜡(蜂蜡)和白蜡(虫白蜡)。虫白蜡虽然公元3世纪时“白蜡”一词已见诸魏晋间人所辑之名医别录,但现所知记载白蜡虫养殖及白蜡生产情形者仍以宋、元间人周密著癸辛杂识(12821296年间成书)为最早。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白蜡”录云: 江浙之地旧无白蜡,十余年间有道人自淮间带白蜡虫子来求售,状如小芡实,价以升计。其法以盆桎树(桎字未详),树叶类茱萸叶,生水傍,可扦而活,三年成大树。每以芒种前以黄草布作小囊贮虫子十余枚,遍挂之树间

28、,至五月则每一子中出虫数百,细若蚁蠓,遗白粪於枝梗间,此即白蜡,(虫)则不复见矣。至八月中始录而取之,用沸汤煎之即成蜡矣(其法如煎黄蜡同)。又遗子於树枝间,初甚细,至来春则渐大,二三月仍收其子如前法,散育之,或闻细叶冬青树亦可用。其利甚博,与育蚕之利相上下,白蜡之价比黄蜡常高数倍也。可见,在公元13世纪末中国白蜡虫之养殖已自华北淮河一带扩大至江南,所述之白蜡虫寄主树有白蜡树Fraxinuschinensis(Roxburgh)、女贞Ligusturmlucidum(Aitton)等。女贞俗称冬青树,常绿灌木,在中国华东、华南、西南及华中均有分布,因最适於挂虫,所以简称虫树或蜡树。女贞在先秦古籍

29、山海经中称贞木,“因叶冬不凋,若有节操,故有贞名”。女贞树之繁殖以采种育苗为主,但亦可插枝,即“可扦而活”。虫白蜡明代诸书记载虫白蜡者渐多,汪机本草录编、李时珍本草纲目及徐光启农政全书均有。李时珍本草纲目卷39虫部卵生类“虫白蜡”条云: 唐宋以前浇烛入药,所用白蜡皆蜜蜡也。此虫白蜡则自元以来人始知之,今则为日用物矣。四川、湖广、滇南、闽岭、吴越、东南诸郡皆有之,以川滇衡永产者为盛。其虫大如虮虱,芒种后则延缘树枝,食汁吐涎,黏於嫩茎,化为白脂,乃结成蜡,状如凝霜。处暑后则录取,谓之蜡渣。若遇白露,即黏住难刮矣。其渣炼化滤净,或甑中蒸化沥下器中,待凝成块,即为蜡也。其虫嫩时白色作蜡,及老则赤黑色,

30、乃结苞於树枝。初若黍米大,入春渐长大如鸡头,子紫赤色。累累抱枝,宛若树之结实也。盖虫将遗卵作房,正如雀壅螵蛸之类,尔俗呼为蜡种,亦曰蜡子。子内皆白卵如细丝,一包数百。次年立夏日摘下,以荷叶包之,分系各树。芒种后苞拆卵化,虫乃延世叶底,复上树作蜡也。树下要洁净,防蚁食其虫。又有水蜡树,叶微似榆,亦可放虫生蚁,甜槠树亦可产蜡。元、明、清各代古籍中对白蜡虫的寄主植物、产地、虫的生态和习性、采蜡和制蜡过程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不明白的只有两点:蜡是一种分泌物;雄虫作蜡、雌虫不作蜡。公元3世纪前后中国已有自白蜡虫收蜡之记载,但此白蜡可能尚为天然产出而非养殖采收者,后来在了解并掌握白蜡虫的生活史和生态习

31、性后,始逐步进行养殖,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养殖昆虫。在广大的西南地区有专业的“蜡农”,也有以之为副业的生产者,其中少不了西南少数民族的贡献,目前仍欠深入研究及发掘,如能明瞭其历史发展过程,实可作为未来推展昆虫产业的借鉴。白蜡虫的西传中国人养殖白蜡虫已有上千年历史,世界上最早,约于19世纪中叶传入欧洲,西方世界始知有“中国蜡”,随后“中国蜡”也成为中欧贸易中的一项中国特产品。现代因石油蜡的兴起,白蜡已少市场,挂虫收蜡已走入历史,难以复存。19世纪是生物学大跃进的时代,有关昆虫的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在欧洲成为一时显学,而昆虫学家对昆虫标本收集的触角更是遍及全世界,当然也扩及到中国。据不完全统计,自1840年至1910年的70年间外国有组织来华进行生物考察的团体不下数十次,长居中国的基督教和天主教传教士也有很多人从事昆虫的研究。此时中国现代“昆虫学”尚处于萌芽阶段,其成就自难与西方现代生物学相抗衡。中国现知昆虫约25000种,其中95%以上是由外国人命名的,中国人自己命名的尚不足5%,但这个现象正在逐步改善。现在白蜡虫的学名Ericeruspela(Chavannes)就是沿自法国汉学家沙畹于1848年用“白蜡”的湖南音最早命名的。欧洲人最先知道中国有白蜡虫的是耶稣会会士金尼阁(NicolasTrigault)。根据中国农书的记载,他在1651年述及中国东南各省取“白蜡”的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