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7 ,大小:1.75MB ,
资源ID:290056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0056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导学案全套.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导学案全套.docx

1、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导学案全套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导学案(全套)专题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基础知识梳理】【知识回顾】下列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有 属于吸热反应的有 .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铝热反应 点燃的镁条继续在CO2中继续燃烧 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 C与CO2的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1) (2) (3) (4) 常见的吸热反应(1) (2) (3) (4) 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定义: 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的温度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焓变:在恒温

2、、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符号 单位 2.能量变化的原因(1)宏观 H= 总能量 - 总能量(2)微观 化学反应本质 H= 破坏键吸收能量 形成键放出能量破坏键吸收能量 形成键放出能量 H 0 放热反应破坏键吸收能量 形成键放出能量 H 0 吸热反应(填,H2的是 ( )C(s)O2(g)=CO2(g);H1 C(s)1/2O2(g)=CO(g);H22S(s)O2(g)=2SO2(g);H1 2S(g)O2(g)=2SO2(g);H2H2(g)1/2O2(g)=H2O(l);H1 2H2(g)O2(g)=2H2O(l);H2CaCO3(s)= CaO(

3、s)CO2(g);H1 CaO(s)H2O(l) =Ca(OH)2(s);H2A B C D【练一练】1(2007全国高考上海卷14 )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2878kJ(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2869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2、已知 (1)H2( g )1/2O2 ( g ) H2O ( g ) H1 = a kJ/mol(2)2H2( g

4、 )O2 ( g ) 2H2O ( g ) H2 = b kJ/mol(3) H2( g )1/2O2 ( g ) H2O ( l ) H3 = c kJ/mol(4) 2H2( g )O2 ( g ) 2H2O ( l ) H4 = d kJ/mol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A、acd0 C、2a=b0【课后巩固练习】1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 A分子数 B原子个数 C物质的量 D物质的质量2下列变化过程中,是吸热反应的是( )AH+HH2 BH+ClHCl CI2I+I DS+O2SO231g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

5、是( ) A2H2(g)+ O 2(g) = 2H2O (1), H = 1429kJmoll B2H2(g)+ O 2(g) = 2H2O (1), H = 5716kJmoll C2H2 + O2 = 2H2O, H = 5716lkJmoll DH2(g)+1/2O 2(g) = H2O (1), H = +2858kJmoll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够发生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决定了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一定是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5已知下列三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这三个反应的反应

6、热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C(g)+H2O (g)CO(g)+H2(g),H= +1315 kJmoll1/2H2(g)+1/2 C12(g)HCl(g), H= 923 kJmollH2(g)+ 1/2O2(g)H2O (1), H= 2418 kJmoll A B C D6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和稀硫酸反应 BBa(OH)28H20与NH4Cl反应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7、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8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生成物9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化学键PPPO1molO2P=O键能(kJmol1)198360498585写出反应P4(白磷)+3O2= P4O6的热化学方程式 2 五氧化二磷分子式是P2O5,但是结构式就是P4O10,如图所示。对比P2O5与P4O6的结构式,写出P2O5P4(白磷)+5O2= P4O10的热化学方程式。 ,H =738.5 kJmol1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相同的状况下,能量较低的是_;白磷的稳定性

8、比红磷_(填“高”或“低”)。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基础知识梳理】一、反应热的测量【活动与探究】阅读课本p6的实验,了解其实验原理和步骤【思考】观察量热计的构造,根据什么数据来获得反应热?1.实验步骤:(1)用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注意要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思考1】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能否倒入小烧杯?为什么? (2)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录。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

9、入小烧杯。【思考2】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3)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表格。【思考3】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为什么? (4)假设溶液的比热容与水的比热容相等,溶液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忽略量热计的比热,根据溶液温度升高的数值,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并写出热化学方程式。可重复实验三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思考4】)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测定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的反应热,请预测其反应热是否相同,并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2.中和热 在 溶液

10、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的反应中和热都是 kJmol-1【概念辨析】若将1L1mol/L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稀硫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 、H3 ;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讨论】1.本实验中若把50 mL 0.50 mol/L的盐酸改为50 mL 0.50 mol/L醋酸,所测结果是否会有所变化?为什么? 2.若改用100 mL 0.50 mol/L的盐酸和10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所测中和热的数值是否约为本实验结果的二倍(假定各步操作没有失误)? 二、盖斯定律1、概念: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

11、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 的。盖斯定律表明:一个化学反应的焓变仅与反应的 和反应的 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 关例1:已知: C(s)+O2(g) CO2(g) H1 = 393.5 kJ/mol CO(g)+1/2O2(g) CO2(g) H2 = 283.0kJ/mol 求:C(s)+1/2O2(g) CO(g) 的 H3 = 【练一练】1.已知:H2(g)+1/2 O2(g) H2O(g) ; H1 = 241.8kJ/mol H2(g)+ 1/2 O2(g) H2O(l) ; H2 = 285.8kJ/mol H2O(l) H2O(g) ; H3 =44.0kJ/mol则H1

12、、H2、H3的关系 。 2.已知:金刚石、石墨的热化学方程式: C(s,金刚石)+O2(g) CO2(g) H = 395.4 kJ/mol C(s,石墨)+O2(g) CO2(g) H = 393.5 kJ/mol 则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热 H= , 两物质中 较为稳定 。三、能源的充分利用1.能源 (1)传统能源 (2)新能源 2能源又可以分为 能源和 能源。3.标准燃烧热:在101KPa时, mol物质 燃烧的反应热4、热值: 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 物质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含有的氮元素 转化为N2(g), 氢元素转化为H2O(l),碳元素 转化CO2(g),硫元素转化SO2(

13、g) 例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g) H=483.6kJ/mol H2O(l)=H2O(g) H=44kJ/mol 则氢气的标准燃烧热 氢气热值 【课后巩固练习】1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g) + O2(g) = 2CO2(g); H =-566 kJmollCH4(g) + 2O2(g) = CO2(g) + 2H2O(l); H =-890 kJmoll由1molCO和3molCH4组成的混和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A2912kJ B2953kJ C3236kJ D3867kJ2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

14、完成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H2O(g)H2O(l);H1Q1 kJmol1 C2H5OH(g)C2H5OH(l);H2Q2 kJmol1 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 kJmol1若使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Q1Q2Q3 B05(Q1Q2Q3)C05Q115Q205Q3 D15Q105Q205Q33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4 kJmol1,当它氧化生成1 g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A260 kJ B519 kJ C1558 kJ D4673 kJ 4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

15、18)、甲烷(CH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 (g) + 1/2O2(g) = H2O (l); H = 2858 kJmol1CO(g) + 1/2O2(g) = CO2(g); H = 283 kJmol1C8H18 (l) + 25/2O2(g) = 8CO2(g) + 9H2O (l); H = 5518 kJmol1CH4 (g) + 2O2(g) = CO2(g) + 2H2O (l); H = 8903 kJmol1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H2 (g) BCO(g) CC8H18 (l) DCH4 (g) 5人体内葡萄糖的消

16、耗可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示C6H12O6(s) + 6O2(g) 6CO2(g) + 6H2O(l);H= -2800.6 kJmol1如果某人每天消耗12540kJ热量,则他每天至少要摄入葡萄糖的质量为( )A806g B1000g C1250g D1500g6已知 H2(g)+1/2O2(g) H2O(l); H= -2858 kJmol1 CO(g)+1/2O2(g)CO2 (g); H= -2829 kJmol1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kJ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 B12 C11 D23 7已知KOH(aq

17、) + HNO3(aq) = KNO3(aq) + H2O(l) H=-573 kJmol1,则01molL1H2SO4500mL与足量稀NaOH中和放出的热量是( )A573kJ B573kJ C2865kJ D2865kJ8(2007年高考广东化学卷,反应热)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Sn(s、白)2HCl(aq)SnCl2(aq)H2(g);H1Sn(s、灰)2HCl(aq)SnCl2(aq)H2(g);H2Sn(s、灰)Sn(s、白);H32.1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1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

18、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9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固体和水,常温下1g甲硅烷自燃放出的热量为446kJ,则甲硅烷自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0由N2和H2合成1molNH3时可放出462 kJmoll的热量。NN键的键能是9489kJ/mol,H-H键的键能是436 kJmoll,试计算NH键的键能是 kJ/mol。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1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来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

19、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 mL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用50 mL 050 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2(05年湖南十校联考)4分)(1)已知:N2(g)+2O2(g)2NO2(g

20、);H67.7kJ/mol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发射卫星用肼(即N2H4)的气体为原料,以NO2为氧化剂,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基础知识梳理】一、原电池教材P13活动与探究:实验1 Zn+ Cu2+ Zn2+ + Cu请根据你的经验猜想Zn与CuSO4溶液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如何证明现象: 结论: 【思考1】该反应放出的能量除了可以转化为热能之外,还可以转化为什么能量? 1、原电池:把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练一练】电极反应式 :负极( 电极):

21、 反应正极( 电极): 反应电池总反应 2.原电池中的基本关系 负极 (1)电极 正极 (2)电路:(电子、离子移动向) 电子由 极流向 极 阳离子向 极移动外电路 内电路 电流由 极流向 极 阴离子向 极移动 负极: 电子、 反应(3)电极反应式 正极: 电子、 反应 总反应式: 两极 练习1:判断下列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 ( ) ( ) ( )3.形成原电池的条件(1) (2) (3) (4) 教材P13活动与探究(实验2)现象 结论: 负极(Zn电极) 正极(Cu电极) 电池反应 【思考2】盐桥的作用是什么? 此电池的优点? 教材P14活动与探究电池反应: 负极: 正极: 练习2:书写如

22、下电池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不同的介质 不同的电极反应)负极: 正极: 总 负极: 正极: 总: 练习3:不同的介质 不同的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 负极: 正极: 总: 二、原电池原理应用:(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例1.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比乙活泼性强的是( )A.甲和乙用导线连接插入稀盐酸溶液中,乙溶解,甲上有H2气放出;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比乙失去的电子多C.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负极; D.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2)比较反应速率例2 :下列制氢气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纯锌和1mol/L 硫酸; B. 纯锌和18 mol/L 硫酸;C.粗锌和 1mo

23、l/L 盐酸; D. 粗锌和1mol/L 硫酸的反应中加入几滴CuSO4溶液。练习4如图装置,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哪一组( ) A、A是锌,B是铜,C为稀H2SO4 B、A是铜,B是锌,C为稀硫酸 C、A是铁,B是银,C为AgNO3溶液 D、A是Ag,B是铁,C为AgNO3溶液 练习5.下列关于下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铝片为正极 B 正极上有H2产生 C Al是电池的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析出D 当转移0.04 mol e- 时,产生 0.01 mol O2 练习6. X、Y、Z、W四种金属

24、片进入稀盐酸中,用导线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 _【课后巩固练习】1某金属与稀盐酸作用放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此金属是( )A镁 B铁 C铝 D铜2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A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B有两根导线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连接C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为电子D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电子的转移3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值 ( ) A不变 B先变小后变大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4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联接,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形成的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 ( ) ACu片、Al片 B Al片、Cu片 CAl片、Al片 DCu片、Cu片5随着生活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