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高中学生英语思维品质和思维模式的培养试论高中学生英语思维品质和思维模式的培养话题:教育学习 句子结构 英语对话 心理学家 英语一、什么是英语思维品质和思维模式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思维品质的高低决定我们学习一门知识、做一件事情的效率。良好的英语思维品质是我们学好英语的前提。所谓的英语思维品质与我们看事物的角度有关,即我们在用英语表达思想的时候要适时地转换看问题的角度。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注意到了两种不同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并通过科学训练
2、强化这种转换意识,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并非高不可攀,多数人可以做得到。1英语思维模式主要体现在单词的词义和用法、句法以及语法现象上。这些特定的单词、句法以及语法现象蕴含着英语思维模式。如果在英语学习中,通过注意这些与汉语表达不同的思维模式来建构英语思维模式,并使这种思维模式内化成一种科学的学习机制,指导我们用英语准确地表达思想,那么英语学习的有效性会大为提高。二、培养英语思维品质和思维模式的重要性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模式的建立可以使英语表达更准确、更地道。所谓的“中式英语”其实是中式思维的产物,是由于没有掌握英语那些特定的单词的词义和用法、句法和句义以及语法现象所导致的结果。英语思维品质和思
3、维模式可以使英语学习者在掌握少量的词汇、句法和语法的情况下就能表达较为丰富的内容。这一点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尤其具有现实意义。英语思维模式具体体现在一词多义现象非常多,一些口语化的具体词汇和比较正式的抽象词汇之间也存在着可以替代的互换关系。因此,如果掌握了这些思维模式,也就意味着在这些不同的词汇和词义之间架起了一条可以自由来去的语言桥梁,并意味着学习英语进入了低耗高效、事半功倍的快车道。三、制约高中生英语思维品质和思维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按理说,高中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他们应该具备了较好的英语思维品质。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许多高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表达方面仍存在
4、严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方面的原因笔者是一名中学英语教研员,经常深入学校听课。通过与英语教师接触发现,尽管大多数英语教师都能够用英语组织教学,他们都能够尽力做到“Speak English whenever possible、speak Chinese whenever necessary”。然而,除了少数口语特别优秀的教师之外,多数教师的英语口语仍停留在“Chinglish”的层面上,这一现象在农村中学显得更为普遍。对此有的教师还振振有辞地说“在英语课堂上说Chinglish总比满堂课说汉语要好”。殊不知,学生长期在“Chinglish”的“熏陶”之下,他们的英语口语水
5、平可想而知,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客观方面的原因原汁原味、短小精悍的英语文章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思维品质的最佳材料(如New Concept English)。高中英语教材尽管有不少优点,但是充其量只是一套起“扫盲”作用的英语教科书。无论是什么版本的教材,里面所选编的文章大多数为改写过、长而枯燥乏味的文章,几乎没有原汁原味、语言地道、文笔隽永、异国文化浓郁、思想深刻、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文章,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英语教材的“硬伤”。而这一“硬伤”严重地制约了高中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和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我们现行的高考制度也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起了负面作用。尽管高考英语设有“书面表达”题
6、,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和思维模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多年的英语高考没有英语口试(英语口试仅仅局限在报考外语专业和涉外专业的考生)。由于高考是根重要的“指挥棒”,对高中英语教学有导向作用,高考不考口试,教师和学生就不可能足够重视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品质的训练。据报道,前段时间,某个好几年前就进入了高中课程改革的教育大省宣布从2014年起,所有的考生都不需要考英语听力,理由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高考备考负担和压力。这一决定一定会令不少人欢呼雀跃,也定会令一些外语教育的有识之士大摇其头,扼腕叹息。高考英语的赋分和语文、数学的分值一样,可见英语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但是这门语言实践性很强的
7、学科,只有听力测试,没有口试,或者像某些自主命题的省那样,堂而皇之地声称“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备考负担”干脆把听力考试取消,这种走回头路的行为的确令人匪夷所思。语言的功能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载体、认知(思维)的工具;外语教育的目标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听说读写)、培养能力(知识+技能)和培养素质(学文化、启心智、爱生命)。听、说、读、写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重要渠道。如果我们的期中、期末考试,甚至连我们的“国考”(高考)都没有了听力和口语测试,平时的听力和口语训练定会受到影响。如果我们仅仅通过“读写”这两项手段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的训练手段未免显得过于单一。3.主观方面的原因在培养学
8、生的英语思维品质和思维模式这个问题上是存在主观方面的原因的。我们常听到不少师生抱怨缺少“语言环境”,其实说的是一个语言“体验性”的问题。所谓的“有语言环境”是指给学习者自己要学习的语言找到一个体验的机会。但是在没有环境的条件下,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主观努力,人为地创造一些体验的场景,包括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那么我们依然可以取得同“有环境”条件下的英语学习一样好的效果,英语思维品质和思维模式同样可以得到锻炼。有些年轻人有出国的机会,在一个English-speaking Country待了几年,但是回国后他们的口笔头表达能力并没有多大改观。可见通过创造“语言环境”培养良好的英语思维品质,建构科学的英语
9、思维模式关键在于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四、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品质和思维模式的途径1.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英语学科的特点突出体现在它的工具性和实践性上。鉴于这个特点,英语教师的语言素质高低十分关键,因为教师的语言素质对学生起着具体可见的示范作用。教师要在语言学习方面率先垂范,平时多看原汁原味的各种读物。例如,“网易公开课”就是英语教师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很好渠道。“网易公开课”汇集了世界著名大学顶级教授各个专题的讲座,博大精深,既能提高教师的英语思维品质,又能开拓眼界。2.明确汉语与英语的思维差别尽管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但是由于他们日常交流思想使用的是母语,使英语学习或多或少受到了母
10、语的干扰。在表达英语时受到的母语影响被语言学家称之为“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学习外语时用母语思考并逐字翻译,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虽然这种现象很正常且合理,但是它会让我们说的英语听起来不地道,甚至别扭。例如,“我很怕蚊子”是汉语常见的说法,在英语中afraid是指真正的惧怕,所以不能说“I am afraid of mosquitoes”,那会让人误以为有只200磅的蚊子要攻击你!这句话只要写成“I hate mosquitoes”或“I find mosquitoes annoying”就可以了。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建构有效的英语思维模式,教师有必要通过日常教学
11、使学生明确汉语、英语在表达思想时在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别。概括说来,英语思维和汉语思维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中文比较直观,英语则倾向于透过现象描述本质的东西。例如,Have you been educated?(你念过书没有?)同样的意思也可以用英语表达为Have you gone to school? 但是不管用哪一种方式来表达,在文字上都比中文更加贴近“受教育”这一本质,而中文的“读书”显得表象化、直观。又如,Help me up. Let me see if I can bear weight.(扶我一把,看我还能不能站起来。)这句话的情境是说话者的脚扭伤了,需要别人帮忙搀扶起来。
12、汉语的“站”很直观,不管你是不是因为扭伤想站起来,还是坐久了想站起来,都是“站”。但是在英语中则明确表达了说话人是想验证自己的伤势,脚能否支撑身体的重量,和一般的“站起来(stand up)”是不同的,所以用“bear weight(承受重量)”,意思更加明确,符合本质。(2)汉语主观性强,英语客观性强。汉语的主观性体现在人与人时会加进去一些个人的判断,而英语对话中一般只会谈个人的感受。例如,我们对别人的感谢的回应是“别客气”,潜台词就是这事是我应该做的,你的感谢是一种客套。而英文则说“Youre welcome!”或“My pleasure.”,只谈自己的感受或意愿。(3)在句子的表述顺序上
13、,汉语倾向于从整体出发叙述问题,先整体,后局部,先次要,后主要;英语则倾向于从局部出发叙述问题,先局部,后整体,先主要,后次要。例如,I was invited to attend Toms birthday party last Saturday. (上周六,我被邀请参加汤姆的生日聚会。)(4)英语句子结构严谨,汉语则相对松散。英语除了祈使句之外,一般情况下句子中的主语、谓语等主干成分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各个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通过一些连接词交代清楚。而汉语则没有这么严谨,经常会出现成分缺失的情况,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不一定非得做出交代,只要意思上能被理解就可以。例如,You have
14、to resort to the violence ?(非打不可?)One minute hes all over me,and the next hes pushing me away.( 刚刚还甜言蜜语,一会儿就对我置之不理了。)以上两个例句的汉语都没有主语,第二个例句的英语用了并列连词“and”,句子结构显得完整,逻辑严密。3.鼓励学生建立词汇网络,为提高英语思维品质提供语料支撑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我们所习得的词汇在大脑中并不是孤立的,其相互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的主要特征是发散型的网络结构,所以称为“词汇网络”。一个人的英语思维品质和思维模式的好坏与他的“词汇网络”是否发达密切相
15、关。例如给学生一个词“earthquake(地震)”,让他们写出联想到的单词,他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frightening、scream、escape、wound、blood、death、rescue、ambulance、hospital、food这些单词。这些词汇有以下特点:都是由“earthquake”这个词激发出来的,一个词可以激发出无数与之相关的词;词与词之间在词义上互相关联,有的密切,有的疏远;这些词有名词,也有动词、形容词、副词,有的是描述人,有的是说东西,有的是叙述行为。有的学生把自己英语表达能力较弱归因为自己的词汇量不大。这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理由却站不住脚。有的人词汇量虽然不
16、小,但是表达能力却很弱,其中的原因是他所掌握的词汇基本上是“死”的词汇,词与词之间没有形成支撑英语思维品质的强劲和灵动的“词汇网络”。在进行词汇学习时,不但要学习单个的词汇,也要充分利用词汇之间的激发作用,通过发散性思维,有意识地扩大词汇关联的范围,提高词汇之间的关联强度,从而缩短词汇激发的时间,提高词汇提取的速度,有意识地在词汇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对词汇进行深加工。4.增强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敏感性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英语语言学习过程就是了解和学习他国文化的过程。课程标准要求英语学习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而做到能够尊重他国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际的
17、意识和能力。跨文化意识是英语思维品质培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换句话来说,没有跨文化意识的人是不具备良好英语思维品质的。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引导得力,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学习的兴趣会转化为语言学习的持久动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和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5.创设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品质和思维模式的“语言环境”语言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我们都有一个不愿意走出来的“舒适区(Comfort zone)”。但是,如果我们越是愿意脱离这样的区域,我们就越容易成功。2 在英语学习中,脱离不了“舒适区”,语言的环境难以建立。对于有些中国人而言,大声说英语,尤其是与其他中国人用英语交谈,会破坏他们的“舒适区”。
18、然而那些英语口语优秀的学生却很有毅力,他们在课堂上经常把握住各种说英语的机会,有时甚至对自己、对同学很“苛刻”,拒绝说母语,强迫自己脱离说母语的“舒适区”。刚开始他们自己也会感到不舒服、不自在,但是随着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日渐提高,随着英语思维品质和思维模式的改善,他们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终于能够在英语学习的国度里自由翱翔。(作者单位: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广西 桂林,541001)参考文献:1王乐平.英语思维是这样炼成的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Knapp M,Knapp G.Speak like a NtiveEasySteps to Becoming a Fluent English SpeakerM.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201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