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1.58KB ,
资源ID:289895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9895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大学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大学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docx

1、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大学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题型:一、选择(20题*2分=40分)二、名词解释(5题*4分=20分)三、简答(4题*5分=20分)四、论述(2题*10分=20分)第一章 第一节 日本国概况一、日本“万岛之国”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行政区分:都、道、府、县二、日本的民族宗教状况1.神道教神道教没有教祖、没有教义、没有戒律,甚至没有所谓的入教仪式。所有的日本人自出生起就作为神灵的子孙,自动进入神教,而所有外国人都不能为神道所接纳。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为了巩固王权,将神道教尊为国教,被称为“国家神道”,成为明治政府教导百姓忠贞爱国、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神道教至今依然是日本人民最

2、为崇信的宗教,它构成了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诚心尊奉的道德、情操、礼仪,形成了日本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事物的基本看法。2.佛教第二节 影响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的因素题目:日本的地理环境对日本心理的影响?1.特点:万岛之国、山多坡陡、平原狭小、“地灾”频生一、地缘因素(一)海洋因素2.海洋文明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开放性:面向世界,不断从其他文化中汲取营养。多元性:由于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一种多种文化竞争与共存的多样性体系。原创性和进取精神:人类在征服海洋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激发出其潜在的创新和进取精神。3.海洋为日本带来的挑战与福祉渔业资源自然能源填海造陆扩展空间(二)大陆因素4.大陆文化

3、日本进入弥生时代后明显受到大陆文化的影响,不仅输入大陆的物质文明,并开始导入大陆的精神文明。日本文化既具有海洋文化的独有特点,同时又深受大陆文明的影响。二、文化因素(一)日本的文化特点(名词解释、选择、简答、论述)1.“岛国意识”(名词解释)(1)形成特殊地理环境: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岛国,频繁的地震、海啸、台风和贫乏的资源,使身处在孤岛之中的日本人有与生俱来的危机感,即“岛国意识”,也有学者将其比喻为“乘船意识”,在狭小的生存空间里,人们相互照应,同舟共济。种族的单一:日本民族构成的相对单一性,客观上加强了日本集体主义意识。(2)特点强烈的危机感排外与学习精神的矛盾结合自卑与优越感的矛盾结合团结

4、与坚强(3)町人根性问题:实力主义日本的“岛国意识”中亦存在学者们探讨的町人根性问题。町人根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力主义,其外在表现就是无原则性和注重实用性。受町人固有的重商和经济至上思想的影响,日本人形成了多元价值观,不承认唯一正确的思想体系。2.“皇国史观”(1)定义神道教与政治的结合诞生了日本的“皇国史观”,这种观点宣扬的是:日本天皇家族属于神统,是神的子孙,是日本至高无上的君主。同样地,大和民族是天孙民族,相较于世界上其他民族而言是至尊无比的民族。“皇国史观”的核心就是把日本说成是“神的国家”;大和民族是由神选定的民族,都是天照大神的子孙;天皇是活在现世人间的神,是国家一切的中心;“八纮一

5、宇”是最高理想,以天皇的名义统一世界,是走向人类恒久和平的大道;日本民族所进行的战争,是为完成历史的使命而进行的”圣战”,将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说成是“自存自卫”和“解放亚洲”的“正义之战”;将为侵略战争卖命身亡者视为“为国捐躯的英灵”。(2)体现明治天皇在1871年发布的“敕语”就是宣述这些观念。当时这些观念表现为国家组织的核心及对于日本国民爱国心的号召。大日本帝国宪法体现了皇国史观。(区分两个宪法)(3)发展二战后,“皇国史观”这种军国主义历史观,在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民主改革中已被否定。美苏冷战时期,战后日本的“皇国史观”又蠢蠢欲动,并结合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制造事端。1988年,在长

6、崎市议会召开的例会上,共产党员柴田朴向本岛市长提出“天皇有战争责任”,后遭枪击。“皇国史观”在日本的影响力依然无法低估。3.集团意识(1)定义集团意识,也被称为集体主义观念,是指以无比强烈的归属感为基础,个人对所属集团竭尽忠诚、无私奉献,并作为该集团的成员与他人保持行动上的一致;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熏陶,处于集团内部的人们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素质。(2)特点在强烈的集体归属感的驱使下,日本人对于集体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即突出集体,矮化个人。日本重视集团的重要性,普遍认为集团具有超过自己的巨大的力量。在这种意识支配下,日本人不甚强调个体的特殊作用或突出的方面,个体被埋没在集体集团之中。日本人总是

7、意识到自己是某个整体的一部分,集团是命运的共同体。(3)影响(选择题、简答题:一定要区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集团意识增强了日本的团结意识,成为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个人对集体的强烈归属感、依赖感、责任感,使其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协调一致。消极影响:强烈的集团归属感从根本上否定了独立人格的存在。日本人个人存在的价值完全依赖于他人或社会的评定,于是耻感文化中对于原则判断的模糊完全显现出来,出现了日本独特的从众心理和行为模式。集团意识在所谓的忠君爱国的理念引导之下,无条件的服从天皇和国家,在日本发动的一系列对外战争中,成为军国主义的工具。4.耻感文化5.等级观

8、念自幕府时代起,日本社会就强调主从关系,等级层次分明。早在江户时代,全体居民就被严格的等级制度分为四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在上千年的历史中,日本人无论是在家庭生活还是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依照年龄、辈分、性别、阶层决定自己的适当行为。在由日本人组成的所有组织中,都极其讲究秩序,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被简单的还原成上级与下级这种单一的军阶式的关系,上级对下级拥有绝对的权力,下级对上级只有义务。这种等级制度的道德体系,构成了日本处理国际关系的强权逻辑,同时也构成了日本外交追随强者的道德伦理基础。(二)文化对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的影响(非常重要:p38-44)1.强烈的危机感、神道教与

9、政治的结合催生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政策(1)扩张:大和民族优越论,皇国史观,武士道精神。(2)对中国的影响:1871年日本借口“牡丹社事件”开始染指台湾,并彻底占领琉球,改称冲绳。“云扬号事件”,逼迫朝鲜政府签订江华条约,挑战中国在朝鲜的宗主地位。甲午战争中,随着威海卫的陷落和辽东战役的失利,清政府李鸿章被迫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失去最后一个属国朝鲜。至此,中华朝贡体系彻底崩溃,日本开始逐渐取代中国扮演东亚国际格局的主角。日本征服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称霸亚洲,征服全世界。五国海军条约的签署使日本的军事防御空间到达了太平洋的中部一带,获得了极大的战略纵深。2.危机感、耻感

10、文化推动了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吸纳、融合和创新黑船事件:美国打开日本的国门。脱亚入欧:福泽谕吉访美后提出“全面西化论”明治维新三大政策: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殖产兴业: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3.町人根性特点形成了日本摇摆不定和实用主义的外交模式町人根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力主义,其外在表现就是无原则性和注重实用性。町人根性的无原则性暴露了日本反复无常和摇摆不定的特性,体现了“利己主义”的国家性格。始终与强者为伍的民族根性,使其成为观察国际体系重心的“风向标”。亚洲身份之于日本具

11、有鲜明的工具性特征。4.“耻感文化”致使日本外交道德标准缺失(1)定义、特点、表现形式耻感文化不同于罪感文化,它必须依靠外部的强制力。忏悔者只有在感受到外部现实者的强大压力之后,才会因为对其力量的敬畏并对即将到来的惩罚感到惶恐而产生认错的动力。在耻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外部现实者的确认。(2)影响(积极/消极)积极:日本人是完全的现实主义者,他们只对现实力量的对比敏感,所有的道义、责任都建立在力量的对比之上。消极:在侵华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凸显了日本在外交方面道德标准的缺失。三、大国因素1.日本国体的变化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注重神道的资本主义2.大日本帝国宪法和日本国宪法(和平宪法)的区

12、别天皇由专制君主变为立宪君主,国家最高权力归国会掌握,首相由国会提名,内阁对国会负责。第九条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不保持陆海空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第三节 日本历史概述(一)几个时代的变迁绳文时代 绳文式陶器弥生时代 弥生式陶器飞鸟时代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奈良时代 学习盛唐文化平安时代 恒武天皇推行改革幕府时代 镰仓幕府 封建时代醍醐天皇发动“正中之变”、“元弘之变”,1333年新田义贞攻陷镰仓。建武中兴时期 朝廷中心政治体制攻陷东京,扶持明院统光明天皇继位。公布建武式目,调整道德行为。足利幕府开始统治应仁之乱,日本进入战国时代。(二)策源地的形成裕仁天皇在

13、位时期,年号为昭和,昭和是日本年号中所用时间最长的一个。1931年九一八事变,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1936年广田弘毅组阁,军部对政治的干预进一步增强,日本成为法西斯国家,并走上对外侵略的战争之路。(日本策源地的形成)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及太平洋战场上的主要侵略者。1946年日本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否认天皇作为神的地位。(三)福泽谕吉 脱亚入欧1.福泽谕吉是最早将经济学由英文世界引入亚洲的人之一,他致力于在日本弘扬西方文明,介绍西方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价值观。2.他发表了著名的短文脱亚论,积极地提倡在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应该放弃中华思想和儒教的

14、精神,而吸收学习西洋文明。3.基于优胜劣汰的思想,他认定东方文明必定失败,因此他呼吁与东亚邻国绝交。4.福泽谕吉对于西洋文明并非没有取舍,在其自由主义的表象之下,始终贯彻的是他的民族主义思想。脱亚理论是“现今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的总根源”。第二章第一节 日本的国家制度与国家机构(一)日本政治制度现状、组织形式和本质1.国会国会由众、参两院组成,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国会对行政、财政、司法拥有监督权,可以决定内阁首相人选,有权审议和通过政府预算和国家财政议案,可对玩忽职守和违反法律的法官进行调查和起诉,甚至予以罢免。众议院定员480名,任期4年,有权通过内阁不信任案;(首相有

15、权提前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参议院定员242名,任期6年,每3年改选半数,不得中途解散。在权力上,众议院优于参议院。2.内阁日本内阁由内阁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组成。议会内阁制是日本宪法的基本原理之一,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在内阁总理大臣(首相)的领导下,总揽国家行政大权,领导和监督各级行政机关工作。内阁还有权解散众议院,宣布国会大选,召开国会,或决定召开国会临时会议,有权提名最高法院院长人选,任命各级法官。3.法院司法权属各级法院。检察机关统管检察官事务,但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归内阁法务省管辖。法务大臣有权统一指挥检察工作,但不能直接指挥每个检察官。法院组织系统分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两类。最高

16、法院(最高裁判所)享有最高司法审查权,对国会和行政的决定和行为进行监督;下级法院分为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家庭法院和简易法院,特别法院:弹劾法院,各级法院一般兼理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实行四级三审制。法官实行任命制。4.地方自治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国宪法和地方自治法扩大了地方自治的权力。地方自治的职权包括:管理财产权、处理事务以及执行行政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制定地方条例权等。自治机关由地方行政机关和地方议会组成。地方自治体行政首长、议会议员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官员由地方居民直接选举产生。5.天皇大日本帝国宪法:天皇总揽统治权。集立法、行政、司法及统帅军队于一身。日本宪法:日本为君主立宪国,

17、主权在民。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不再拥有政治上的一切权力,只从事一些形式上和礼仪上的国事活动。目前天皇的职责:在内阁的指导和同意下颁布修改后的新宪法、法律政令以及条令;召集国会;接见外国大使和公使等。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为,须经内阁的建议与认可,由内阁负其责任。关于日本天皇的继承问题则有一套规定皇位继承顺序的皇室典范。6.议会内阁制政体特点:议会中心,内阁集权,“议”“行”相容,议会内阁互相制约。政党活动主要围绕争夺国会议席进行,只有在国会选举中获胜的政党才能组阁。日本议会对内阁的制约主要体现在监督政府的活动,必要时可以通过不信任案迫使内阁辞职;内阁反过来也可以解散议会。7.选举制度日本国宪法保

18、障普遍选举、秘密选举和平等选举,以个人选举、直接选举、任意选举为前提。选举的管理由行政委员会负责。年满20岁以上者均有选举权。第二节 主要政党(一)自由民主党1.党徽:一个太阳俩小孩2.保守自由主义政党3.“政治家(政党)、官僚、经济界”的铁三角自民党支持财团,财团提供大量政治献金,两者利益共生。4.严密的组织制度:决策机构 批准机构 执行机构5.派系林立(二)民主党1.党徽:俩圆圈相交1998年组合:日本民主党、民政党、友爱新党、民主改革联合2009年执政2.支持基础:工会组织、市民工薪阶层。3.温和保守型政党,主张推行民主、稳健的政治路线。4.政策:“脱官僚”、透明公正的规范,共生社会,国

19、民主权。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主张修改日本宪法,称日本应拥有集体自卫权,主张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第三节 “55年体制”一、“55年体制”的形成、意义、原因、特点(一)形成 “55 年体制”一般指日本政坛1955年出现的一种体制, 即日本的政党格局出现变化,执政党自由民主党一党长期执政,并出现执政党自民党和在野党社会党两党政治格局的状态,“55 年体制”其实是两党制表层下的自民党一党执政。日本“55年体制”是在战后民主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随着政党政治在日本的恢复,在纷繁复杂的政党政治斗争中,保守政党和革新政党各自整合改组。同时,工人运动的高涨和社会党势力的增强及其首先统一,推动了保守政党的

20、合流,从而加速了“55 年体制”的诞生。(二)特点第一,实现了形式上的民主;第二,保持了政治体制的稳定;第三,体制的斗争在于各个政党内部整合;第四,政策上的连续性;第五,三位一体决策机制。(三)持续存在的原因第一,美国的支持;第二,在野党的弱势、分裂状态;第三,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第四,自民党政策灵活。(四)衰败及原因“55年体制”持续了38年之久最终瓦解,原因有:第一,“冷战”结束,国内外局势发生变化。第二,泡沫经济的崩溃。1985年,随着日美德等五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制定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大幅升值,日本经济进入泡沫化时代。1992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引发严重的经济衰退。第三,在自民党一党执政的3

21、8年里,由于自民党缺少势均力敌的对手,从而滋生出许多问题和矛盾,使得整个执政结构和政策趋于僵化。(五)作用第一,它的形成代表了日本战后的政局进入了一个稳定时期,自民党坚持的经济优先战略,使日本在冷战时期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第二,虽然是实际的一党执政,但是在相当范围内也实现了政党政治的意图;第三,因为有相当实力的社会党的存在,促使自民党的许多执政措施都要考虑各方面的利益,从而能够较大范围的考虑各方面的需求。二、日本竭力寻求政治大国之路(大题、名词解释、选择题)p144-155(一)修改宪法(二)自卫队变身(三)联合国外交及入常1.联合国外交(1)加入联合国,重返国际政治舞台(2)担任非常任理事国

22、,为入常铺路(3)力求删除“敌国条款”,为争取入常扫清障碍(4)扩大贡献,力争入常2.行为(1)借助强大的经济实力,展开金钱外交,拉选票支持其入常;(2)日本积极参与联合国行动;(3)不断提升联合国维和行动在自卫队军事行动中的地位。小题1.首相 中曾根康弘 谋求修宪2.1951年日美安全条约依靠美国保护自身安全3.1995年防卫计划大纲提出“动态防卫力”的概念自卫队法4.1956年12月18日,日本正式加入联合国。5.1957年第12届联合国大会,日本首次当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6.谋求将“自卫队”改称为“自卫军”,逐步放弃“专守防御”战略指针。名词解释1.普通国家:“普通国家”这一概念,最初

23、出现在小泽一郎于1993年所著的日本改造计划一书中。小泽一郎认为,日本成为“国际国家”的前提是首先成为“普通国家”。“普通国家论”的核心,就是强调要把日本的不够“普通”之处-“不能发挥对外军事作用”的限制加以改变。2.2003年“有事三法案”即指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案自卫队法修改案和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改案。所谓的“有事”,常被称为“有事法制”,实际上就是“战时法制”,即日本所说的“发生武力攻击事态”或者“预测到武力攻击事态”时,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国民如何应对。其中包括设置以首相为首的应对总部;经国会同意后,首相有权向自卫队、地方政府和公共机构下达进人战争状态的命令;地方政府和国民届时必须与中央

24、政府合作等。3.PKO法案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日本以向美国提供130亿美元“资助”的代价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自卫队走出国门的梦想。这是“二战”结束后日本首次向国外派兵。打着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旗号,1992 年日本通过协助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法案,即PKO法案。4.PKO五原则为消除其他国家对日本的怀疑和为自卫队出国提供法律保障,日本在制定PKO法时还提出了所谓的PKO五原则。规定日本在参与联合国的和平维持活动时,遵守下列几个方针:与纠纷有关的当事者同意停火;与纠纷有关的国家同意日本参加有关活动;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当上述三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不符合时,日本可以根据本身的判断撒退;自卫

25、队队员只允许携带最低限度的武器。第三章 日本经济一、战后经济恢复(1945-1955年)(一)解散财阀1.过程日本投降后,作为日本经济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一项措施,盟军总司令指令解散财阀。(1)第一阶段:成立控股公司整理委员会。(2)第二阶段:防止日本垄断资本复活。1947年发布禁止垄断法和集排法。2.作用“解散财阀”对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实际管理能力的中上层管理人员走上财界的领导岗位,建立了资本和经营相对分离的新体制,对改善经营管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二)农地改革农林生通过重新分配给耕农土地,唤起农民的劳动积极性。1945年公布第一次农地改革法,1946年发布了第二次农地改革

26、法。该法规定:1.由国家征购土地2.被征购的土地卖给佃农和少地农民3.成立市町村农地委员会4.残存租地的地租改为货币地租(三)劳动改革1945年12月,劳动工会法颁布,首次认可了包括团结权、团体交涉权和争议权的劳动三权;1946年颁布了劳动关系调整法,1947年颁布了劳动基准法,法案中对于劳动者的相关权益进行了界定:实行男女统一工资,八小时工作制,每周休假制等。(四)倾斜生产方式选准煤炭与钢铁作为恢复经济的突破口。制定了一个“重点生产”计划。(五)日本战后复兴的原因1.战后的国际形势给日本复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美国的大力扶植为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3.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领

27、导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二、经济高速增长(1955-1973年)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特点如下:1.设备投资大量增长;2.能源结构发生变化;3.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一)神武景气(1954.12-1957.6)3神武天皇是日本神话历史上第一个人间天皇,因此日本人就用此来命名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繁荣,这段时期一般认为是从1954年12月到1957年的6月。这一时期出现的景气和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密切相关,其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军需生产成为了中心,日本企业日常商品生产力不足为日本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二)岩户景气(1958.7-1961.12)3岩户景气是指1958年7月至1961年12月,日本战后

28、第二次经济发展高潮。它的出现是日本经济高度成长的开始,日本大量生产汽车、电视机及半导体收音机等家用电器,钢铁取代纺织品成为主要出口物资。这是借用日本皇室的神话传说中的“天之岩户”。(三)奥林匹克景气(1962.11-1964.10)2奥林匹克景气指日本1962年11月至1964年10月由于夏季奥运会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京举办。奥运会使日本大大加快了交通运输网络和体育设施的建设,许多民众也为了收看奥运比赛而购买了电视机,房地产市场因为奥运蓬勃发展。(四)伊奘诺景气(1965.11-1970.7)5伊奘诺是日本神话中天照大神之父。伊奘诺景气是指日本经济史上自1965

29、年11月到1970年7月,连续五年的经济增长时期。1964年日本举办东京奥运后,曾一度陷入经济不景气,政府于是决定发行战后第一次建设国债。1966年后,经济景气持续畅旺。其间有不少大企业合并,而私家车和彩色电视亦快速普及。日本国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当时有所谓的“新三神器”(即汽车、空调、彩色电视机)。另外,当时国内生产总值若以元汇率换算,日本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四、长期经济停滞时期(1985-1995年)(一)广场协议1985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下调的决议。“广

30、场协议”强调美元的有秩序下调,日元的有秩序升值。(二)黑色星期一 “黑色星期一”一般是指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的股灾。当日全球股市在纽约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带头暴联下全面下泻,被称为“自由下跌”,即价格一直下跌,没有任何买家。引发金融市场恐慌,及随之而来20世纪80年代末的经济衰退。五、波动回暖时期(1995年至今)(一)失去的十年“失去的十年”是指日本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的经济萧条的10年。1985-1995年日元升值,导致财富向美国转移。第四章 日本外交的发展与演变一、福田主义福田主义是指1977年8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出访东南亚时发表的我国的东南亚政策的演说,提出的对东南亚外交三原则,即不做军事大国、同东盟国家建立“心心相印”的信任关系、为东南亚的和平与繁荣作贡献。二、战后日本外交1.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2.寻求独立自主外交时期3.全方位外交时期4.大国外交时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