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296.70KB ,
资源ID:2897429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9742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高三生物人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教案 第17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高三生物人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教案 第17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docx

1、届高三生物人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教案 第17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第17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考纲要求伴性遗传()。一、萨顿的假说判一判1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提示类比推理法。3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4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1个基因 ()提示只含成对基因中的1个。5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是自由组合的 ()提示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自由组合。思考类比推理与假说演绎法的结论都是正确的吗?提示类比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假说演绎的结论是正确的。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明1实验(图解)2实验结论:

2、基因在染色体上。3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思考“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者和证明者分别是谁?提示萨顿、摩尔根。解惑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但基因不都位于染色体上。如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的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上,原核生物细胞中的基因位于拟核DNA或质粒DNA上。三、伴性遗传1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2类型、特点及实例(连一连)解惑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是控制性别的,如色盲基因。2性别既受性染色体控制,又与部分基因有关。3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又存在于正常体细胞中。4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常染

3、色体遗传正反交结果一致,伴性遗传正反交结果不一致。考点一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明1 细胞内的染色体(1)根据来源分为: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2)根据与性别关系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决定性别。2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分析(1)F2中红眼与白眼比例为31,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白眼全是雄性,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2)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取亲本中的白眼雄果蝇和F1中红眼雌果蝇交配,后代性状比为11,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3)实验验证测交。(4)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5)实验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易错警示伴性遗传中

4、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书写误区(1)在基因型的书写中,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需标明其位于常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则需将性染色体及其上基因一同写出,如XBY。一般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写在前,性染色体及其上基因写在后,如DdXBXb。(2)在表现型的书写中,对于常染色体遗传不需要带入性别;对于伴性遗传则既要描述性状的显隐性,又要将性别一同带入。1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雌蝇00雄蝇请回答:(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

5、位于_;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母本为_;父本为_。(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_、_;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_。答案(1)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2)灰身直毛灰身直毛(3)BbXFXfBbXFY(4)15(5)BBXfYBbXfYbbXFY解析由题意可知,杂交后代的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中灰身黑身31,故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是显性性状。杂交后代的雄性个体中直毛分叉毛11,而雌性个体全为直毛,故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直毛为显性性状。由

6、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知,亲代的基因型分别为BbXFXf和BbXFY,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灰身直毛()。子代雌蝇中灰身直毛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8BBXFXF、1/4BbXFXF、1/8BBXFXf、1/4BbXFXf,其中只有BBXFXF是纯合子,其余为杂合子。子代雄果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BBXfY或BbXfY,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bbXFY。2 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F1中只有暗红眼;而暗红眼朱红眼,F1中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设相关的基因为A和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

7、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D若正、反交的F1代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111答案D解析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且暗红眼雄性果蝇与朱红眼雌性果蝇杂交,F1出现性状分离,性状表现与性别相联系,故可以认定该性状为细胞核遗传,对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第一次杂交(XaYXAXA)结果知,F1的雌性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第二次杂交中(XAYXaXa),F1的雌性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第一次杂交的子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211,而第二次杂交的子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技法提炼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

8、判断1若已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则可用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进行判断。若后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则为伴X染色体遗传;若后代全为显性且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遗传。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则可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进行判断。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考点二系谱图中单基因遗传病类型的判断与分析1 观察下表中的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并说明判断依据。序号图谱遗传方式判断依据(1)常隐父母无病,女儿有病,一定是常隐(2)常显父母有病,女儿无病,一定是常显(3)常隐或X隐父母无病,儿子有病,一定是隐性(4)常显或X显父母有

9、病,儿子无病,一定是显性(5)最可能是X显(也可能是常隐、常显、X隐)父亲有病,女儿全有病,最可能是X显(6)非X隐(可能是常隐、常显、X显)母亲有病,儿子无病,非X隐(7)最可能在Y上(也可能是常显、常隐、X隐)父亲有病,儿子全有病,最可能在Y上2 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步骤(1)首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为伴Y遗传。如上表中的图(7)。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2)其次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如上表中的图(1)、(3)。“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如上表中的图(2)、(4)。(

10、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如图:.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上表中的图(1)。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如图:.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上表中的图(2)。易错警示遗传系谱图的特殊分析(1)对于遗传系谱图中个体基因型的分析,不但要看其同胞兄弟姐妹的表现型,还要“瞻前顾后”,即兼顾其亲、子代的表现型。(2)不能排除的遗传病遗传方式分析隐性遗传病,如果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全是患者,只能说明最

11、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但不一定是,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同理,显性遗传病中,如果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是患者,说明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但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3)系谱图的特殊判定:若世代连续遗传,一般为显性,反之为隐性;若男女患病率相差很大,一般为伴性遗传,反之为常染色体遗传。3 如图是具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7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如果8是女孩,则其可能有四种基因型D10不携带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答案C解析因为1和2产生了不患甲病的儿子6和患两种疾病

12、的女儿4,所以甲病为显性遗传病,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如果乙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则4的父亲2应该是乙病患者,这与题目条件不符,所以可排除乙病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可能,结合题意可判断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就甲病来说,因6不患甲病,1就是杂合子,所以4的基因型有两种(纯合或杂合)。如果8是女孩,当4为纯合子时,8有两种基因型;当4为杂合子时,8有四种基因型。因为7不含致病基因,所以10只能从6得到致病基因,且只能是乙病的致病基因的概率为(),则不含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1/32/3。4 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分析下列遗传系谱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13、 ()注:4无致病基因,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2的基因型为AaXbY,1的基因型为aaXBXbC如果2与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9/32D两病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C解析由3和4不患乙病,但其儿子4患乙病可判断出乙病属于隐性遗传病,再由4无致病基因、3患甲病不患乙病等判断出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病为显性遗传病。再由2患甲病,其母亲和女儿都正常,说明甲病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从而确定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同时也可以确定2的基因型为AaXbY,1正常而其父亲患两种病,故1的基

14、因型为aaXBXb。分析可得出2的基因型为AaXBY,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各有1/2的可能),所以2与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不患甲病的概率不患乙病的概率不患甲病的概率(1患乙病的概率)(1/4)1(1/4)(1/2)7/32。1 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求解序号类型计算公式已知患甲病的概率m则不患甲病概率为1m患乙病的概率n则不患乙病概率为1n同时患两病概率mn只患甲病概率m(1n)只患乙病概率n(1m)不患病概率(1m)(1n)拓展求解患病概率或1只患一种病概率或1()2 伴性遗传与两大遗传规律的关系(1)与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关系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

15、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若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则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a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有同型和异型两种。b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或Z染色体上,Y或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存在像XbY或ZdW的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现。cY或W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携带的基因,在X或Z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相应性别的个体之间传递。d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要与性别相联系。(2)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的遗传时,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

16、遗传处理,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处理。考点三聚焦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人体的性染色体上的不同类型区段如图所示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区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1、2区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1)假设控制某一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那么雌性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XAXA、XAXa、XaXa_3种,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XAYA、XAYa、XaYA、XaYa4种。(2)写出以下不同交配方式的基因型XAXAXAYaXAXA、XAYa;XAXAXaYAXAXa、X

17、AYA;XAXAXaYaXAXa、XAYa;XAXaXAYAXAXA、XAXa、XAYA、XaYA;XAXaXAYaXAXA、XAXa、XAYa、XaYa;XAXaXaYAXAXa、XaXa、XAYA、XaYA;XAXaXaYaXAXa、XaXa、XAYa、XaYa;XaXaXAYAXAXa、XaYA;XaXaXAYaXAXa、XaYa;XaXaXaYAXaXa、XaYA。(3)假设基因所在区段位于2, 则雌性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XBXB、XBXb、XbXb_3种,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XBY、XbY_2种。(4)假设基因所在区段位于1,则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XYB、XYb_2种。易错警示基因

18、在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易错点(1)基因在、1、2任何区段上都与性别有关,在男性、女性中的发病率都不相同。(2)若将上图改为果蝇的性染色体,应注意大而长的为Y染色体,短而小的为X染色体,且在描述时注意“雌雄”与人的“男女”区别、“杂交”与人的“婚配”区别。(3)若将上图改为“ZW型性染色体”,注意Z与X的对应,W与Y的对应关系。5 如图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图中、片段)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已知控制大麻抗病的显性基因D与不抗病的隐性基因d位于性染色体上,但不知该对基因在、片段,还是在片段。若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请回

19、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可能有的基因型:_。(2)现有一株雌性不抗病和一株雄性抗病(不知其是否为纯合子)的大麻杂交,请推测子代可能的性状表现。如果D、d位于片段,则子代_。如果D、d位于片段,则子代_。(3)若该对基因在片段,请写出上述第题杂交组合所产生的F1中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2的遗传图解(从F1开始写)。答案(1)XDYD、XDYd、XdYD、XDY(答案写全)(2)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全为抗病;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3)遗传图解如下(图解中F2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要完全正确)解析(1)当D、d位于片段时,具有抗病

20、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XDYD、XDYd、XdYD,当D、d位于片段时,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的基因型为XDY。(2)当D、d位于片段时,雌性不抗病个体的基因型为XdXd,雄性抗病个体的基因型为XDY,其子代中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当D、d位于片段时,雌性不抗病个体的基因型为XdXd,雄性抗病个体的基因型为XDYD、XDYd、XdYD,其子代情况为全抗病;雌性全抗病,雄性全不抗病;雌性全不抗病,雄性全抗病。(3)当D、d位于片段时,亲本中雌性不抗病个体的基因型为XdXd,雄性抗病个体的基因型为XDY。书写遗传图解时,注意标出亲代、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及相关的比例。技法提炼

21、探究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1(1)若子代雌雄全为显性,则基因位于同源区段。(2)若子代雌性个体为显性,雄性个体为隐性,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忽视了研究伴性遗传要观察相对性状在性别上的差异b与a,或b与c,或b与d或b与e,或b与f审题不准,题目并没有告诉直毛与分叉毛的显隐性,应通过正交和反交的结果来判断取直毛雌果蝇与分叉毛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或直毛雄果蝇与分叉毛雌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否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忽视了自由组合定律发生

22、的细胞学基础d和e题组一伴性遗传及相关概率计算1 (2012江苏卷,10)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答案B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A错误;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时,一对性染色体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所以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正确;生殖细胞中既有常染色体又有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如与呼吸酶等相关的基因也会表达,C错误;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23、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D错误。2 (2010海南卷,15)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A. B. C. D.答案D解析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说明他们的基因型是XBXb和XBY,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基因型是XBXB或XBXb,概率各占,若她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其生出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题组二系谱图判断及两种遗传病的综合3 (2012山东卷,6)某

24、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1基因型为AaBB,且2与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A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B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C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D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答案B解析根据1基因型为AaBB且表现型正常,2却患病可知,当同时具有A和B两种显性基因时,个体不会患病,因为2一定有B基因,如果也有A基因则表现型正常,而实际上患病,所以2一定无A基因,因此2的基因型暂时可以表示为aaB_,则3基因型有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aabb的任何一种,如果2的基因型为aaBb,则

25、子代都会有患者,所以2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再根据2和3两者都患病而后代不会患病来分析,3的基因型也只能为AAbb,B项正确。由3为AAbb可推知,3的基因型为A_Bb,A项错误。1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C项错误。2基因型也为AaBb,与AaBb的女性婚配,若aabb为患者,则后代患病的概率为7/16,若aabb不为患者,则后代患病的概率为6/16,D项错误。4 (2012广东卷,25)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下图中3和4所生子女是(多选) ()BBBb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B非秃顶色盲女

26、儿的概率为1/8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答案CD解析根据题意,控制秃顶与非秃顶的一对基因为B、b,设控制色觉正常与色盲的一对基因为A、a,则3的基因型为BbXAXa,4的基因型为BBXaY,子代基因型及表现型为BBXAXa(非秃顶色觉正常女儿)、BBXaXa(非秃顶色盲女儿)、BbXAXa(非秃顶色觉正常女儿)、BbXaXa(非秃顶色盲女儿)、BBXAY(非秃顶色觉正常儿子)、BBXaY(非秃顶色盲儿子)、BbXAY(秃顶色觉正常儿子)、BbXaY(秃顶色盲儿子),故这对夫妇所生子女中,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4,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27、1/8,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 5 (2012江苏卷,30)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2)若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2的基因型为_;5的基因型为_。如果5与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如果7与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_。如果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_。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

28、传(2)HhXTXtHHXTY或HhXTY1/361/60 0003/5解析(1)由1和2与2的患病情况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3和4与9的患病情况可判断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故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2)若3无乙病致病基因,则可确定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的基因型为HhXTXt,5的基因型为1/3HHXTY、2/3HhXTY。5的基因型为1/3HHXTY、2/3HhXTY,6的基因型为1/6HHXTXT、2/6HhXTXt、1/6HHXTXt、2/6HhXTXT,则他们所生男孩患甲病的概率为2/32/31/41/9,所生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所以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91/41/36。仅考虑甲病,7的基因型是1/3HH、2/3Hh,8的基因型是Hh的概率是104,则他们所生女孩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