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431.49KB ,
资源ID:289655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9655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通信行业最新动态1028.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通信行业最新动态1028.docx

1、通信行业最新动态1028行业最新动态简报汇总2015年10月28日1. 江苏院需求催动网络升级,运营商加快测试三载波聚合4G时代到来,移动网络速率几乎提升了一个数量级,移动应用APP出现爆炸式增长,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随之来临。消费者对移动视频、移动购物、移动社交等应用的热情,推动着移动流量迅猛增长。根据思科的预计,到2019年,Wi-Fi和移动联网设备将生成67%的IP流量,是固定网络的两倍。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也迎来了史上最繁荣的年代。在需求的催动下,智能手机的性能以超越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CPU内核从单核演进到四核甚至八核,主频从1GHz提升至超过2GHz,64位也取代32位,在今年得到普及

2、。基带芯片也从支持简单的3G频段到如今的六模十七频,甚至更多,比如高通的基带芯片很早开始就可以支持全模全频。今年不少支持六模十七频的手机价格在千元以下,令人惊叹。终端实际上快于网络侧的发展进度。当然,这也是由投资规模决定,建设一张广覆盖的4G网络,动辄需要千亿级的投资。不过,对中国三大运营商来说,这都不是事儿。去年到今年,中国移动已建成超过100万个4G基站,4G网络实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连续覆盖;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正在加速建设,下半年各自集中了数百亿元的移动网络资本开支。业界开始探讨5G,当然5G还很遥远,广泛的说法是到2020年才能规模商用。概念是虚的,网络才是实在的,5G的虚无缥缈,不

3、妨碍网络的持续演进。例如“LTE-A(LTE-Advanced)”、“4G+”、“4.5G”,本质上就是4G网络的进一步升级。话说回来,现在的4G网络,不就是LTE(3.9G)么?4G/LTE网络向(LTE-Advanced)演进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是采用载波聚合(CA),即通过增加LTE信道,提升频谱带宽,通俗的说法,是在建好的高速公路上加宽车道。更多的车道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加宽行车速度,载波聚合技术也是同理,载波聚合方式使得运营商可利用现有的网络硬件资源,在无需大量投资的前提下实现网络容量的成倍提升。实际上,作为一项网络技术,载波聚合非常低调,已经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目前商用网络中

4、普遍支持两载波聚合。不过,在消费者的需求催动下,终端侧克服频段间干扰、功耗待机时间等困难,支持3载波聚合的Cat.9商用终端也已经面市,下行速率最高可达450Mbps。目前支持cat4、cat6双载波聚合的终端比较多,下行速率最高可以达到150Mbps和300Mbps(高通已宣布全系列处理器支持载波聚合)。不少旗舰机型开始支持Cat.9,例如小米Note顶配版、乐视超级手机1pro及乐Max等手机。而且,高通在下一代X12 LTE调制解调器(将集成于骁龙820处理器)上已经成功演示了通过下行三载波聚合和256-QAM,实现高达600 Mbps的Cat.12下载峰值速度;通过上行的双载波聚合和6

5、4-QAM,实现高达150 Mbps的Cat.13上传峰值速度。展望明年,支持Cat.9、甚至更高级别LTE连接的终端必定会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诉求,通过终端传递到网络。中国三大运营商可谓是席不暇暖,在4G大规模建设的同时,也启动了载波聚合演进的规划。以中国移动为例,当前商用网络主要是1.9G + 2.6G以及2.3G+ 2.3G频段的两载波聚合,明年或将部署三载波。日前中国移动联合爱立信演示了业界首个结合了256QAM 调制解调技术的TD-LTE 下行三载波技术,下行峰值达到426Mbps。此前中国移动还在广州和中兴、高通联合进行了三载波聚合测试。中国电信在推出4G+战略后,更是不遗余力推进载

6、波聚合商用。4G+主要试验是800M+1.8G/2.1G和1.8G+2.1G频段的两载波聚合。日前,中国电信联合华为、高通完成了三载波聚合技术验证,采用华为商用基站和搭载高通骁龙处理器的测试终端,实现了1.8G (20MHZ)+2.1G(20MHZ)+ 800M频段(10MHZ)的三载波聚合,下行峰值速率达到371Mbps,逼近理论值。中国联通更在去年就进行了三载波聚合测试,随着网络建设重心全面转向4G,载波聚合商用进程也将加快。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7月,全球部署载波聚合的运营商达88家,已有25家运营商正在进行研究、技术试验和部署支持Cat 9终端的系统(峰值速率300Mbps450Mb

7、ps)。在消费者的需求催动下,随着终端、芯片产业链的成熟,到明年三载波聚合的测试、商用势必更速。2. 集团院十三五规划专题讨论:FDD-LTE规划建设-华为9月22日,由工信部主办的201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简称2015通信展)在北京开幕,作为亚洲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信息通信展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400余家企业参展,为现场观众带来了智能互联时代的最前沿产品。作为全球智能终端领导品牌,华为携终端家族多款精品集体亮相,再次成为媒体和消费者重点关注的焦点。对于这种国际型行业展会,华为一直都不曾缺席。在9月初德国柏林举办的IFA展览上,华为携带旗舰级新品MateS惊艳亮相,凭借人性化的操

8、作体验和领先的科技,获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华为已成长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手机厂商。2015年上半年,华为终端全球出货量5000万部,其中中国区手机出货量超2500万部,同比增长40%。这些抽象数字的具体表现就是,以精为主的旗舰产品不断在刷新着消费者对于华为品牌的认知。华为MateS手机,引领人机交互新革命华为MateS是华为最新的一款旗舰机型,创新的人机交互功能把人与人的触碰延伸到人与机器上,开启了人机交互的全新纪元。压力感应屏幕是华为MateS最令人兴奋的创新科技之一。它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按压触控体验,使人们得以通过按压来操作手机,甚至是用来表达情感。M

9、ateS搭载的升级版指纹2.0,指纹识别率更高、识别速度更快,有更强的自学习功能。而指关节2.0技术,则让MateS在交互方式上更为丰富。除了华为MateS以外,此次华为还展出了多款旗舰精品机型。例如超大屏幕、长续航的P8max,二代按压式指纹识别技术的G7Plus等等。如果您想亲身体验,不妨来8号展馆8B005&8B100看看。这些旗舰产品凭借华为领先的新技术应用,不断为用户提供新的更便捷的体验,将人与智能手机之间联系得更加紧密。智慧手机实现人机合一、万物互联手机,是移动互联网最主要的终端形式,在全联接世界里,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将更加智能,与人的联接将更加紧密。华为把这样的下一代手机称为

10、智慧手机。目前,华为已经在智慧手机的关键技术上进行布局,包括传感器、人工智能技术等智能技术,IoT平台等连接技术,以及AR/VR、360度沉浸式等交互技术。华为提出的智慧手机,建立在多个领域的跨界融合创新上,而这正是未来智能终端发展的重要趋势-万物互联,人机合一,走向一个全联接的新世界。3. 广东院5G 自组网(SON)技术需求未来10年通信技术的发展包括更多地使用云计算技术,随着家庭/汽车智能化以及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应用的增长,推动通信系统向高速度,低时延,大容量发展,5G向着具有更宽的频带、更高的频谱效率、更高级别的小区复用,更优化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三维发展。5G技术创新主要来源于无线技术和

11、网络技术两方面。在无线技术领域,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和全频谱接入等技术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网络技术领域,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新型网络架构已取得广泛共识。此外,基于滤波的正交频分复用(F-OFDM)、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全双工、灵活双工、终端直通(D2D)、多元低密度奇偶检验(Q-ary LDPC)码、网络编码、极化码等也被认为是5G重要的潜在无线关键技术。从整体的角度,5G系统需要无线系统与回传系统、相关联的互联网内容和应用服务器配合。5G对SON需求如表所示:表.技术需求序号需求项目SON实现内容SON算法1传统SON技术推进LT

12、E到5G关键算法:1.IntraFreq,InterFreq,Het-Net,IRAT切换2. 最小化干扰3.资源优化。ANR,MRO,ICIC/eICIC,CCO,Self-Healing(SH)2集成云信息网络通过基于上下文应用选择RAT/layer3天线系统演进UE通过基于上下文应用选择RAT/layer;天线系统的发展:软小区分离动态扇区化Active Antenna System(AAS)4动态频谱管理,增强层2 管理动态频谱分配;多小区多载波优化。Dynamic SpectrumAllocation(DSA)CCM:Cell-cluster managementMCO:Muti-c

13、arrier optimisation5增加mmWave频段适用使用mmWave热点mmLB:mmWave load balancing6扩大muti-RAT范围需要优化选择哪种RAT和载波进行操作1.提高muti-Carrier 优化2.具备优化cm-Wave/mm-Wave能力3.优化macro/Small 小区选择MWLB:Mobile,Wireless load balanceing across mobile/fixed wireless(eg.WiFi)transmission optionsULB:Unified Load Balancing across mobile/wire

14、less,mm/cmDynamic ICIC:7增强的能效管理5G网络存在比UMTS、LTE 更多的不同RAN技术的小区,更多的多载波操作,需要管理更多的软硬件资源(载波,每个BS电源的开和关)和基于业务量,QOS和用户数量的节能控制。HEM:Holistic Energy Management across technologies and layers85G 回传网络控制回传网能量控制根据RAT对传送网的需求、OOS优先级等优化传送网络BHO(Backhaul optimization)9预先的负载管理优化网络的负载Pre-Emptive Load Management10自动网络优化根据

15、可用硬件资源自动调整小区族边界ANO(Automatic Network Optimization)11MIMO 增强天线调整,波束赋形控制BS到移动设备天线方向和波束赋形5G系统中,SON技术不再是可选技术(如LTE)而是强制技术,绑定的软件功能模块能动态地感知、评估和调整网络,给用户提供平滑和无边界的使用感知。为达到这些,5G系统中技术需在的基础上,增加功能以适应无线系统的新特性,尤其在SON的架构方面,由于5G系统采用小小区(Small-Cell),可能存在多种服务不同制式的小区(2/3/4G LTE、5G、 WIFI、mmWAVE),为满足用户平滑无缝的业务体验,需要更高级别和复杂度的

16、SON 架构,以便进行这些小区数据的交互和处理,使小小区有效地配合。把一族小小区看着一个虚拟宏小区(Virtual Macro),每个小小区运行SON实例程序,这样小小区间的切换由虚拟SON系统集中管理和控制。在Virtual Macro 里,小小区间协作,可以实现不同RAT制式小区负载平衡,小小区间交互容量和覆盖信息可以控制移动业务流量和节省能源。通过调整小小区用户使用的频段,可以有效控制小小区间的干扰。在回传网管理方面,考虑到小小区族能检测用户产生的流量,不同于传统的为每个BS的回传路由器配置IP地址,通过族间功能,每个配置一个基于负载()的路由器,通过检测每个族出口点的总流量和状态信息,

17、具备V-功能的BS与路由器通信(路由器控制基于平台),当一个族的出口点出现拥塞,可以控制路由器动态调整带宽以解决拥塞问题。结合5G系统的特点和对SON功能的要求,5G SON架构要求如表所示:表. 架构需求5GSON 架构需求备注将5G 无线技术加入3GPP SON标准3GPP演进中,对应LTE,需要扩展适用于5G 无线接口的SON标准网络设备制造商遵循3GPP IS(information services)相关规范需要运营商在RFI(Request for Information)和RFQ(Request for Quote)正常流程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建立虚拟混合SON架构(Virtual

18、isation of the Hybrid SON),使虚拟SON(V-SON)更加开放,灵活和更高的扩展性。在应用、功能和算法实现标准化新功能演进SON算法,使其与其它数据源协同配合:如UE数据(应用,网络和移动);云资源信息,例如:公众网络,交通,新闻等。V-SON与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sation(NFV)和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协同工作。新功能,可视作SDN、NFV的扩展功能。提供虚拟机VM(Virtual Machine)空间或集成于基站/小区上,以便安装V-SON软件实现SC,SO和SH功能。新功能,可从相同原

19、理的SDN、NFV演进。定义通用元数据协议(Metadata Protocol),使V-SON间交互SON资源以及获取需要的数据。新功能4. 南方院本次无上报。5. 中睿院5G未来展望4.1 5G演进5G将渗透到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全方位的信息生态系统。5G将使信息突破时空限制,提供极佳的交互体验,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信息盛宴;5G将拉近万物的距离,通过无缝融合的方式,便捷地实现人与万物的智能互联。5G将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率,“零”时延的使用体验,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和超高移动性等多场景的一致服务,业务及用户感知的智能优化,同时将为网络带来超百

20、倍的能效提升和超百倍的比特成本降低,最终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总体愿景。移动通信演进历程及5G推进时间表5G需要具备比4G更高的性能,支持0.11Gbps的用户体验速率,每平方公里一百万的连接数密度,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每平方公里数十Tbps的流量密度,每小时500Km以上的移动性和数十Gbps的峰值速率。其中,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和时延为5G最基本的三个性能指标。同时,5G还需要大幅提高网络部署和运营的效率,相比4G,频谱效率提升515倍,能效和成本效率提升百倍以上。性能需求和效率需求共同定义了5G的关键能力,犹如一株绽放的鲜花。红花绿叶,相辅相成,花瓣代表了5G的六大性能指标

21、,体现了5G满足未来多样化业务与场景需求的能力,其中花瓣顶点代表了相应指标的最大值;绿叶代表了三个效率指标,是实现5G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5G关键能力4.2 5G关键技术展望5G将从频谱效率的提升,通信频带的扩展,新型网络结构这三个维度来提升系统能力,实现性能需求和效率需求。全球各大5G推进组也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三个维度的关键技术线仅停留在实验室层面,尚待讨论。5G通信技术方向频谱效率(1)大规模阵列天线大规模阵列天线(Massive MIMO)已经被公认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采用有源天线阵列技术,将现有的2D天线阵列拓展成为3D天线阵列,形成极精确的用户级超窄波束,将能量定向投放到

22、用户位置,可以显著改善网络的覆盖能力,降低无线网络能耗,特别是在中高频段组网的情况下尤为明显。目前,基站侧可支持的协作天线数量将达到128根。大规模阵列天线应用场景图在城市CBD办公区,会场等热点地区,用户数量较多且分布密集,大规模阵列天线技术可以在水平面和垂直面均可实现波束赋形。多个用户级波束在空间上三维赋型,可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大大提升系统级容量。大规模阵列天线技术也受到了业界的重点关注,中国移动和华为在Massive MIMO技术上的合作研究已超过两年时间,与2014年9月份完成了全球首次TD-LTE Massive MIMO多天线预商用产品演示,这既是对5G先进技术的验证,也可帮助中

23、国移动提升TD-LTE中高频组网的覆盖水平和系统容量。双方将会继续紧密合作,推进大规模阵列天线的成熟与商用。(2)全双工技术全双工技术是指在相同的频谱上,通信的收发双方同时发射和接收信号。相对与传统的FDD,TDD半双工模式,全双工技术突破了频谱资源使用限制,使系统可用频谱资源提升1倍,是未来有可能改变移动通信传统工作模式的革命性技术方向。全双工技术需要具备极高的干扰消除能力以消除来自发送天线的自干扰信号,华为、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等科研单位共同致力于全双工技术的开发,现已成功实现500m点对点全双工通信。目前,将全双工技术应用于多天线系统以及全双工组网是全双工技术在实际系统中应用需要重

24、要点研究的问题。全双工通信(3)D2D(Device to Device)通信传统的蜂窝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是以基站为中心实现小区覆盖,而基站及中继站无法移动,其网络结构在灵活度上有一定的限制。随着无线多媒体业务不断增多,传统的以基站为中心的业务提供方式已无法满足海量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业务需求。D2D技术无需借助基站的帮助就能够实现通信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拓展网络连接和接入方式。由于短距离直接通信,信道质量高,D2D能够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较低的时延和较低的功耗;通过广泛分布的终端,能够改善覆盖,实现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持更灵活的网络架构和连接方法,提升链路灵活性和网络可靠性。目前,D2D采用

25、广播、组播和单播技术方案,未来将发展其增强技术,包括基于D2D的中继技术、多天线技术和联合编码技术等。D2D通信频段扩展移动通信传统工作频段主要集中在3GHz以下,这段频谱资源十分拥挤,潜力已经开发殆尽。而在高频段(如毫米波、厘米波频段)可用频谱资源丰富,能够有效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现状,可以实现极高速短距离通信,支持5G容量和传输速率等方面的需求。IMT-2020计划开发6G以下的频段供5G使用,随着射频技术趋于成熟,再逐步开发6G以上的高频段。5G频谱规划高频段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业界对此高度关注。高频通信存在传输距离短、穿透和绕射能力差、容易受气候环境影响等缺点。考虑到未来

26、的5G网络是高密度性网络,覆盖面积最小的微小区和热点仅需达到50米以下的覆盖范围。高频段频谱资源用于微小区的小型化高增益天线和设备中,可实现很高的通信速率。目前,监测中心目前正在积极开展高频段需求研究以及潜在候选频段的遴选工作。高频段资源虽然目前较为丰富,但是仍需要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从而使宝贵的频谱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网络架构随着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数据流量将出现井喷式的增长。未来数据业务将主要分布在室内和热点地区,这使得超密集网络成为实现未来5G的1000倍流量需求的主要手段之一。超密集网络能够改善网络覆盖,大幅度提升系统容量,并且对业务进行分流,具有更灵活的网络部署和更高效的频率复用。

27、5G通信系统将采用更加密集的网络方案,部署更多小小区来满足局部热点地区的大容量需求,同时可以起到为宏站和微站分流的效果。5G超密集网络构架各种新型高速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和蜂窝小基站共同构成立体的超密集的组网方式,形成一张超级带宽能力网络。愈发密集的网络部署也使得网络拓扑更加复杂,小区间干扰已经成为制约系统容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极大地降低了网络能效。干扰协调与管理、密集小区间协作、基于终端能力提升的移动性增强方案等,都是目前密集网络方面的研究热点。在无线接入技术上,5G可能采用C-RAN(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接入网架构。C-RAN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充分利用低成本高速光传输网络,直接在远端天线和集中化的中心节点间传送无线信号,以构建覆盖上百个基站服务区域,甚至上百平方公里的无线接入系统。C-RAN架构适于采用协同技术,能够减小干扰,降低功耗,提升频谱效率,同时便于实现动态使用的智能化组网,集中处理有利于降低成本,便于维护,减少运营支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