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36.19KB ,
资源ID:2896036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9603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案.docx

1、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案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程标准】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教学理念】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着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作为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坚力量的高中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了解中国,更需要了解世界,从历史的角度了解世界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拓展

2、历史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具有广阔的胸怀、人文情怀和国际视野。【教材分析】中外历史纲要(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通史的框架,用提纲挈领的方式,展示了人类社会从古到今、从分散到整体、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本节课是本书的第一单元第一课,是整本书的开篇。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文明产生的过程以及不同地区文明早期发展的概况、特点。在前言部分,点明农耕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在正文部分“人类文明的产生”这一子目中,主要讲述了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和诞生的基本标志。因此在这一子目中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农耕畜牧业的发展”与“文明诞生”之间的关

3、系这一目内容年代较为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上的理解也显得深奥困难些。所以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并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阅读教材文本并通过思维导图绘制的方式,理清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使学生的理解失之于空洞,滞之于表面。在“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这一目中,主要讲述了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希腊文明发展的概况。因此本子目需要学生明确问题各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文明发展表现。自然环境与各个地区文明发展特点之间的联系古代文明发展的特点【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相关内容,有一定基础,但是本

4、课教材内容时代遥远,与学生的距离感较大,且知识点很多,又都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所以本课重点在于要通过对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的梳理与分析,概括不同文明的各自特点,产生这些特点的不同时空条件,从而强化学习历史所应具备的时空观念,深化对历史的理解,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教学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材料的运用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明多样性,涵养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在描述早期文明产生的过程基础之上,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概括各个区域早期文明发展具体表现的同时,能够运用相关史料和区域地图,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于文明产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探讨各个区域文明产生的不同原因及各自的特点,

5、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不平衡性,以开放的心态,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初步具有世界意识。【学习目标】1、阅读教材文本,画出人类文明产生过程的思维导图。2、阅读教材文本,准确简述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文明的产生时间、产生的区域、早期发展的具体表现。3、能够运用地图分析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原因。4、能够通过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文明早期发展的具体表现,概括各自的特点,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重难点】重点: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难点:了解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

6、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素养目标】1.能够依据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把握人类早期文明的分布,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文明产生的根本原因。(唯物史观、时空观念)2.能够从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等角度认识人类文明的产生,明确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国家开始形成。(唯物史观、家国情怀)3.概述埃及、巴比伦、印度和希腊四个古代文明各自的地域、存在时间和政治文化成就,认识地理和历史环境对这些文明产生的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4.各地区文明的发展、是世界文明发展的组成部分,各地区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古代中国文明是唯一的一个传承至今,连绵不绝的文明,

7、增强学生的历史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家国情怀)5.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加深对历史概念、历史判断、历史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过程】导入:今天我们上历史课之前先来认识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北纬30,北纬30度主要是指北纬三十度上下波动五度所覆盖的范围。从地理布局大致看来,这里既是地球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同时又是海底最深处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的藏身之所。世界几大河流,比如中国的长江、印度的印度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埃及的尼罗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几乎都是在这一

8、区域入海。人类文明的历史也如长河一般穿越5000多年时空浩荡至今。在这个区域中有许多令人难解的文明之谜。比如,北非撒哈拉沙漠的塔西里“火神火种”壁画、地球大陆重力中心的古埃及金字塔、早已远去的克里特岛米诺斯王宫、美轮美奂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中国的三星堆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远古玛雅文明遗址。当我们看到这远古遗迹的时候,不禁要问古代人类是如何创造出这些奇迹的,古代的文明又是如何产生的和怎样发展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去探寻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新课:一探源文明的产生人类所建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称为人类文明。“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

9、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的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斯塔夫利阿诺斯问:请同学们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指出“文明”诞生的最基本要素是什么?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阶级的产生文字的出现国家的形成(国家公平规则制度的建立)是文明产生的基本特征。问:那是不是有了人类就有了文明?(不是)文明产生前的社会是什么?人类产生的过程也是原始社会形成的过程。原始社会作为人类历

10、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存在了二三百万年(绝大部分时间属于旧石器时代)。其社会经济状况如何?(如何获取、分配食物?)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较低,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没有私有财产,劳动产品绝少剩余,因而没有剥削,没有阶级也绝少交换。历史概念:生产力: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组织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即阶级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赋税等。过渡:距今一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从采集植物果实和猎取动物的实践中学会了栽培植物和驯化动物,发明

11、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出现时间不一致,大约为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农牧业的发展情况/表现。表现:西亚地区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先后培育出芋头、水稻、粟(小米)、玉米、南瓜等农作物。在这些地区人类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问:阅读教材,归纳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对当时人类生活的影响,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农业、畜牧业产生发展后的连锁反应,及其是如何促进人类文明产生的?【情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

12、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问:通过阅读材料当人类经济形式从采集经济转变为种植经济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农耕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人类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农业的产生也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这样人类由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转为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可以比较稳定的获得较丰富的食物,人口增多,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加上人们要求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

13、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同时随着部落生产出超过人口所必须的食物总量,从事这两个不同经济部门的部落出现经常性的交换,以自己多余的产品换取自己不生产而又需要的产品,如畜牧业部落用兽皮、肉等换取农业部落的谷物和农副产品。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日趋专业化,交换的东西越来越多,接着出现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农耕和畜牧业产生促使人类使用金属工具,提高生产效率。 农耕和畜牧业的产生,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在农耕和畜牧业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了农业与手工业和手工

14、业和商业的分工。历史概念;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部落首领利用职权(自己对公共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减轻自己的劳动,人们不再把战俘杀死,而把它们变成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私有制和奴隶制的发展,使得为掠取财富、奴隶的战争频繁发生,战争带来的财富首先落到酋长等氏族上层分子手里,担任社会公职的人物逐渐从氏族中独立出来,并结成一个统治

15、阶级,社会逐渐分化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氏族内部出现奴隶主和奴隶、富人和穷人的尖锐对立和矛盾,这些氏族成员为了自身的阶级利益而斗争。面对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也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使社会发展下去,必须建立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这就是国家。国家诞生后,为了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世界文明的发源地都产生自己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文字的出现也大大加快了人类的文明发展进程,因为,人们思想的传播、交流、积累都与文字记录相关。人类文字记录方式的变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文明诞生的根原: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农耕畜牧业的发展,手工

16、业的发展,导致商业的出现,分工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阶级斗争,国家形成、文字出现。人类文明诞生。过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主要诞生于哪些地区?(依据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并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又呈现怎样的特点?二探知文明的多元人类文明的多元特点及时空条件人类最早文明诞生地主要有:西亚两河流域;埃及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中国黄河、长江流域;问:古代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从地理位置上看,都处于北半球温带或者热带;从环境特征上看,都靠近水源处于大河流域或靠近海洋。土地相对肥沃,

17、地势平坦,灌溉便利,气候温和,有利于农作物的培植和发展。适合农耕文明的发展。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前提,因此在这些地区率先诞生了人类文明。从总体上看,古代文明在产生时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是由于具体的地形、气候、水源、土壤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各区域不同,因此各地区文明具体出现时间和表现也是不同的。加上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按照文明产生时间的先后顺序,结合地图和教材,探寻各个古代文明的发展特点。因为中华文明我们在上册书中已经学习过了,本课就不作为重点探究的内容了。人类最初的文明受制于不同地区的时空条件,越是文明初期,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越大。我们首

18、先来看一下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都发源于今土耳其亚美尼亚群山中,分别向东南方向流入波斯湾。两河的上游地区为山地,“两河流域”指中下游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又常称美索不达米亚。在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大体以今天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为中心,北部称亚述,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尼普尔(今名努法尔)以北叫阿卡德,以南叫苏美尔。 (土壤)西亚是以高原为主的,唯一的沃土肥田就是两河流域,两河带来的巨量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大平原。(气候降水)西亚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为两河流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为两河

19、流域的农业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最早的文明也诞生于这里。材料一 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看(两河流域)处在西亚北非大干旱地带,雨水稀少,农作物主要靠引河水灌溉。 (从地理位置上看)它处在亚欧非的交通要冲地带,呈开放状,与外界联系相当方便。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上册(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教材,概括两河流域文明产生的时空条件?说明其各领域发展的特点?时空条件:空间地处亚欧非交通要冲地带;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重要的农耕区,水源充足。时间BC3500年左右,两河流域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BC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国家。约BC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特点:

20、政治、文化(见表格)Ps:两河流域是西亚的唯一沃土,所以经常遭到周边部落入侵。入侵一方面造成文明的兴衰更替,另一方面不断给两河流域带来新的活力。处在亚欧非的交通要冲地带,呈开放状,与外界联系相当方便。因此,古代各民族在这里往来、冲突、混杂,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承袭的现象特别突出。对每年洪水泛滥的恐惧,加之永远存在的外族人入侵的威胁,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尼罗河流域南有高原,北邻地中海,西靠沙漠,东接阿拉伯半岛。全年干旱少雨。水源完全要靠尼罗河。材料一 非洲东北部,尼罗河由南向北从这里流入地中海、每年的七月初,尼罗河开始泛滥

21、,十月底雨季过去,下降的河水才流入河床、泛滥期间积下厚厚的一层淤泥成为谷物生长的极好肥料。这条著名的大河不仅给下游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更给这里带来了生命和繁荣,埃及人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陆续出现了40多个小国。几百年的战争和兼并形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国家。尼罗河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上下埃及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上埃及逐渐强盛起采,国王美尼斯亲自带领大军攻打下埃及。传说他在决战胜利的地方建立白城,这就是古代埃及的首都孟斐斯。公元前3100年,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材料二 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

22、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权威。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材料:迄今为止埃及90%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占其国土面积5%的尼罗河三角洲。平时大部分地方无法开垦,但当尼罗河泛滥时,整条河的瘀泥都堆积在尼罗河三角洲,为人们带来粮食的丰收。相反,如果某一年尼罗河不泛滥,或者水太小,瘀泥少,就麻烦了。所以古埃及人非常关注天文和气候,同时还记录尼罗河的变化。葛剑雄缺水地域的文明,中国科学报2019年8月2日材料:尼罗河流域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犯。(尼罗河)把整个流域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因此,埃及文明是稳定、保守的。关心死亡,为来世尤其是国王的来世做好物质方面的

23、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法老始终被认为是神王由于这个原因,埃及没有任何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典相应的法律。法老作为神王,其权力亦被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斯塔夫利阿诺斯材料三 第一,人类文化史上有着巨大意义的腓尼基子目,是埃及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第二.出土雕塑、狮身人面像和装饰图案,表现出了埃及的艺术风格;第三,古埃及文化除对地中海沿岸各地外,对非洲内陆也有很大影响;第四,古埃及文化对西方古典文化的形成也具有孕育作用,在保存、传播西方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遗产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第五,古埃及人发明了莎草纸,在近4000年按时间内,是最受欢迎的书写材料。

24、 黎海波等略论古埃及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教材,概括东北非的尼罗河古埃及的时空条件?说明其各领域发展的特点?(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北非的尼罗河古埃及的影响是什么?(1)时空条件:空间“尼罗河的赠礼”,定期泛滥,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时间BC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BC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特点:见表格(根据尼罗河水的上涨与太阳的变化,制定了太阳历。因其较封闭的环境,造成了比较专制的法老统治。)(2)影响:推动人类文化史的发展;体现埃及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对非洲内陆也有很大影响;对西方古典文化的形成也具有孕育作用

25、;古埃及人发明了莎草纸。【言之有理即可】请同学们思考:与西亚北非的地形相比,印度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之处?古印度为地理概念,指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等领土,未曾以之为国名。印度河流域为大平原,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从印度河流域开始,向恒河流域过渡。三面环海,北面是喜马拉雅山脉,西邻阿拉伯海,南面是印度洋;东边是孟加拉湾,海岸线平直,优良港湾比较少。在古代只有西北部的一些山口是比较方便的对外通道,形成了一个较封闭的独立环境。古代印度文明于公元前3千纪,诞生在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封闭的环境却没有换来和平的生活,而是屡遭外来入侵。)公元前1500

26、年左右,从中亚草原来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印度进入到吠陀时代(早期吠陀时代前1500-前900,后期吠陀时代前900-前600)早期吠陀时代后期出现铁器,随着铁器的推广,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整个恒河流域也逐步得到开发。文明中心逐渐转移到今天的印度北部。前6世纪波斯人马其顿人先后入侵,印度进入列国时代,形成许多大小不等且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在吠陀时代产生了种姓制度。外来的雅利安人认为自己是高贵的,和当地居民一分为二,后来,雅利安人内部又逐步分化,逐渐形成四个等级。问:印度神话中用人体不同部位比喻不同种姓,有什么寓意?通过身体器官的自然高低附会和比拟个

27、人社会地位的高低问: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何特点?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影响:一方面使下层民众备受压迫和歧视,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另一方面,使印度人民产生安于现状的心态,有利于维护统治和社会安定。对印度社会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今天的印度社会仍然产生很大影响。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 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早期佛教首先它否定婆罗门教关于神能主宰人的命运的说教,其次,他还针对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个瓦尔那的学说,提出瓦尔那起源于社会职业分工的学说。

28、再次,还主张消除宗教领域的不平等,提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认为各等级的人都可以削发为僧,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而解脱苦难。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作用:主张众生平等,抨击种姓制度高下分明的等级体系,赢得了大批信众,对种姓制度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教师过渡:与印度三面环海相似的古希腊,却在文明发展中呈现了截然不同的特点。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古代希腊文明发展的状况?问: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与前其他地区文明相比,该地区在地理环境上有何不同?有什么影响和古代东方文明的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的特色相比,希腊则是以地小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为其地理环境的特色。(以海洋为依托,三面

29、环海,地少、山多、小岛多,彼此被分割在相对孤立的海岛和山谷里。)首先是是以海洋为依托,三面环海,天然良港众多,航海和海外贸易条件优厚。古希腊半岛80%是山地,土地贫瘠,农业耕作条件先天不足。但是地中海气候下,盛产葡萄酒、橄榄油等,希腊人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和便利的航海条件,向海外输出酒、布匹等产品。古希腊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地处欧亚非要冲地带能够汲取亚非文明成果。纵横的山岭交错的河流又将彼此分割在相对孤立的海岛和山谷指中,因此不适合统一国家的形成。公元前2千纪(即BC2000-BC1001),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前6世纪,形成了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情境】雅典伯里克利在阵亡

30、将士国葬礼上的讲话中说道: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问:古代雅典是怎样一种政治体制?这一体制有何弊端?除此之外古代希腊还有什么其他政治体制?雅典:政治体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弊端:只有少数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权利,广大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没有民主权利。其他政体:斯巴达的寡头政治。比较四大文明古国与古希腊的不同地理源于大河流域,地势平坦海岛多,山地多经济以农业为主以工商业为主政治相对统一,专制等级体制邦国分裂,民主政治学生分组介绍各个文明发展简况,并分析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共性:1.地理环境相似,都是在水域周围;2.政治形态相似:都

31、处在奴隶制社会,政治基本与神权(宗教)结合3.科技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字和建筑、都有自己的科技差异:1.地理环境不尽相同,希腊文明那个主要是海洋文明,而其它则是大河文明2.政治状况不尽相同:希腊是民主制,其他则大部分是君主制3.科技文化方面:文字有自己的特点;文明程度不同三、探究文明多元的原因问:影响人类早期文明多元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地理环境,人类早期各个文明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所孕育的。越是文明初期,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就越大。此外,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宗教信仰等也会从各方面或多或少地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影响。地理环境、国家制度、经济类型、民族性格等问:如何看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文明是多彩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绝无优劣之分。”对待文明的态度: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科学对待文化传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会发现虽然地理环境不是决定文明产生的原因,但是由于人类是在具体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的,所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进程和影响就越显重要。所以在文明产生和早期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不同文明发展方式和表现,正是人们在特定的客观环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