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国藩家书赏析曾国藩家书-赏析曾国藩家书曾国藩让我们看到,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人,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和凌乱的制度背景下,可以走到怎样的高度。我们草根一族,似乎在他身上,看到了方向。在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一书中,老罗讲了历史上很多名人的故事。在第一章里,老罗谈到了曾国藩,详见我的读书分享未来不迎,过往不恋;今天读到第六章,老罗又再一次提到了曾国藩,给予极高的评价,不由得引起了我的重视。为什么曾国藩这个人,让毛泽东、蒋介石以及百年后的我们都如此推崇尊敬呢?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牛人大咖,有着怎样的故事?首先,曾国藩的官当得很大,他最后封了一等毅勇侯,相当于侯爵当中的一等爵。其次,曾国藩后来功成身退,
2、得到了善终。在帝制时期,一个功高盖主的大臣如果还能有善终,是非常不容易的。再次,曾国藩的人格精神和道德境界很高,他自己真正践行着儒家的君子标准。更重要的是,曾国藩不属于高智商高情商的学霸大牛或者官富二代,他出身普通,资质平平,智商情商都是中等,一辈子“不以才气见长”。所以,品读曾国藩,让我们看到,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人,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和凌乱的制度背景下,都可以走到那样的高度,我们草根一族,似乎在他身上,看到了方向。当然,今天,我不是来给大家品读曾国藩的,我这样一篇小文章,是不足以读完曾老这本大书的。今天,只是撷取曾国藩身上的一个特点,借为己用而已。老罗说的好:一个人做事的时候,关键不取决于
3、你自己有多牛、多能干,关键取决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来帮助你。1.曾国藩从来就不属于才气纵横的人。晚清的著名人物中秀才普遍都很早,比如左宗棠,14岁就中了秀才,而且是全县第一名。梁启超,11岁中秀才,16岁就中举人了;李鸿章晚一点,也是17岁中了秀才。而曾国藩考了七次才中,还是全县倒数第二名。就相当于,你高考复读了七年,才考上一个末流的985,这真的不算聪明的。不聪明也就罢了,这个人还轴得很,钻牛角尖不说,还硬要用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他刚刚训练湘军农民兵的时候,就带着队伍跑到湖南长沙,要求跟当时的正规军绿营一起训练。这就相当于,公司刚刚招聘了一名外聘员工,他就仗着自己还有点本事,硬要跟正式员工
4、享受同等的待遇。不仅提条件,还讲大道理,振振有词,说我们都是为了公司的更好更快发展做贡献,你说谁会喜欢?曾国藩那会儿就干这档子事,他一心想为抵抗太平天国加强战斗力,还经常登台演讲,以忠君爱国之心来激励士气。而那些绿营士兵长官们只是一些想混口饭吃的人,谁愿意听这些大道理?所以他们就不服,就闹。一闹,因为曾国藩有专折奏事之权,于是他就给咸丰帝写信,说官兵们捣乱不听话,于是咸丰帝就说,那就革职查办吧。这可不得了了,曾国藩初来乍到,居然用自己的特权和皇帝的支持把老兄弟们给办了,这就好比,刚进来的外聘员工,就在大头头那里告了老员工一状,大头头就把多年的老部下辞退了,这让其他人怎么看?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5、曾国藩的人际关系在长沙极度恶化,连当时的湖南巡抚都不待见他。他在长沙混得不好,后来又带队去了江西。当时的江西巡抚也有点儿倚老卖老,曾国藩老毛病又犯了,又是一封奏折到咸丰皇帝那儿,结果江西巡抚也被革职了。这一下,曾老可是“臭名昭著”啦。继任的江西巡抚叫文俊,文俊上台后就说:“你曾国藩是个不懂规矩的人,以前别人怎么对你,我还是怎么对你。”所以,曾国藩在江西也待不下去了。这一阶段是湘军崛起的阶段,也是曾国藩混得特别窝囊的一个阶段。一个坚持自己道德标准而要求他人的人,就好像你自己天天加班,还要求部门其他员工也要为公司鞠躬尽瘁,谁会乐意?所以后来曾国藩父亲去世,他回乡守制,一回到湖南湘乡的老家,马上就病
6、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得了“怔悸之病”,经常失眠心慌。这明显就是气不顺,长期郁闷出来的嘛。2.在回乡守制的这两年时间里,曾老开始了自己的修身之旅,平心静气,还读了不少老庄的书,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身段放柔软了,气度也雍容平顺了。当然,如果只是这样,那曾国藩只能算是一个有抱负的、在现实面前碰壁的理想主义者,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曾国藩后面的故事,才是我们要品读的重点。作为一个受过正统儒家教育的理学家,曾老开始了自己的修身之旅。在回乡守制的这两年时间里,他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身段放柔软了,气度也雍容平顺了。他后来自己讲,在他第一次出山时,觉得自己学了很多,什么都能,看别人觉得别人哪哪都不对。但
7、是回老家这两年修身之后,他的心性大变,这个时候再看别人,能从每一个人身上看到很多的长处,包括没读过书的低级武将。3.很多人在精神和境界上脱胎换骨,往往都要经过这样的变化。我们说人生是一场修行,修行修什么?就是修身和修心,将内心的容量修大。对自己,依然是严格要求,但是对外人,则更加通达宽厚。曾老第二次出山,他跟皇帝、跟同僚,跟下属打交道的方式,就变得柔软了很多。他所有事情的处理方法都变了,身段也放下来了。比如,以前皇帝做错了什么,他便直言纳谏,为此差丢了脑袋,还以为是忠。现在不了,比如说咸丰有一次让他出兵四川,曾国藩一听,这是瞎指挥,但他不像以前那样直接拒绝,而是跟皇上说,我正在打景德镇,很快就
8、打下来了,您再等等我。拖到后来皇帝一看,四川已经没事了,就说那行,你不用去了。君臣之间的交流,不像原来那样刚性,而是变得更加地柔软。再比如说跟其他官僚,原来动不动就指责这个不忠君、那个做了逃兵。现在他不这样了,出山之前,他给所有他将来要打交道的官员写信,从督抚大员到各地的武将无一遗漏,武将在当时其实是没什么地位的,但曾国藩仍然“惠乞指针”,就是请你多多指导我。你看,他的身段一下子就放下来了。身段放下来了,便更容易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周遭关系也和谐平顺起来,心态平顺了,关系平顺了,自然事情也越做越顺。4.曾国藩实践的,是儒家一个更高的人生境界,就是内圣外王。他用儒家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让自己内
9、在成为一个圣贤,但同时,在外在,不苛求他人,能容人、帮人、抬举人。搞清楚了这个,才能明白什么叫“泰山不辞细土,方能成其大”。曾国藩自己是一个大清官,他后半辈子当了12年的总督,10年的两江总督,2年的直隶总督。但他死后几乎没有留下遗产,除了在湘乡的一栋房子和里面的藏书。可以说,曾老对自己,是一贯以儒家君子的道德标准要求的。但是这一次出山,他对别人,就不拿这些高标准来要求了。举个例子,他刚当上两江总督,去安庆上任的时候,地方官非常巴结,又是给他办公馆,又是送家具、被褥、细软。曾国藩到了一看,这要是放在以前,他一定会大义凛然的骂地方官一顿,但这一次,他看了却说:不错,你们当差很谨慎,很用心,但这么
10、多东西我不能收。我也不能全不收,我收下这七领草席好了。这就是不以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别人,同时给双方台阶下,让地方官不至于在总督大人那儿碰一鼻子灰回来。这样一来,下属们高兴了,就更愿意聚集在他的手下,帮助他做事了。有很多所谓的君子,自己很有道德,就觉得大义在手,就用这种道德标尺,要求周边的所有人。比如海瑞罢官中的海瑞,他自己清廉,一介不取,在衙门后院自己种菜。但他也用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家人,甚至自己的同僚,搞得大家都苦大仇深,避之唯恐不及。而他自己一个人,又能做成什么事呢?只有汇集众人之力,才能做成事业,而要汇集众人,一个关键点,就是要能容人,帮人,抬举人。曾国藩实践的,是儒家一个更高的人生境界,就是内圣外王。他用儒家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让自己内在成为一个圣贤,但同时,在外在,不苛求他人,能容人、帮人、抬举人。搞清楚了这个逻辑,才能明白什么叫“泰山不辞细土,方能成其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