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26.54KB ,
资源ID:288999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8999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大纲.docx

1、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大纲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大纲 【说明】课程名称: 中国政治制度史学时数及学分: 周3 18 周= 54 学时 3学分教材:中国政治制度史(二版) 韦庆远 柏桦 编著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掌握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一般线索以及相关典章制度的必要历史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初步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的基本方法,重要学术论著、研究者和最新研究动态;培养专业意识、学习历史分析和掌握研究型思维方式。有关教法的原则性建议: 对该课的学习,不应仅满足于结构形式上的图解和演变过程的缕述,而应将历代制度置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和政治局势中进行辨析和探索。通过该课的学习,应达到分析总结和借鉴历史

2、经验教训的目的。【本文】绪论教学目的: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特点、研究现状、重要文献、意义及方法。 教学方法:讲述法 讲解法教学手段: 比较法 图示法 授课时数: 4课时内容要点:一、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活动、政治状况、政治思想学说 二、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君主专制、宗法血缘、政权神权的结合、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贵族特权与官僚政治、行政权力包揽一切、等级差别、因俗而治三、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和参考书1、研究概况早期研究、近现代研究、新中国的研究2、参考资料经书诸子类、正史会要类、政书典章诏令类、工具书类、研究考论类、档案方志类、野史笔记类 四、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和

3、方法1、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继承发扬优秀的政治文化、增强忧患意识、提高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实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2、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方法学以致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作业与思考: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学习和掌握中国政治制度史知识有什么理论和实践意义?3、名词解释:官僚政治 三通 政书 会要 【参考书目】1、韦庆远 王德宝主编 中国政治制度史 高教出版社,1992年。2、美戴维S兰德斯 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2001年。3、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4、刘泽华: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商务印

4、书馆,1997年。第一章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教学目的:了解中国文明的起源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教学方法:讲述法 讲解法教学手段: 比较法 讨论法 图示法授课时数: 6课时内容要点:第一节原始社会出现的政治制度萌芽一、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游团、酋邦制、尧舜禹二、原始社会氏族组织原始人群、氏族、胞族、部落 三、部落联盟和酋邦组织军事民主制、部落联盟、大同社会、小康社会四、从习惯到制度的转变过程神权、强权、政权 第二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一、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二里头文化、严重的宗法性、夏商周的职官与职掌、亲贵合一 二、争霸时期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兵刑合一、辅政机构

5、、士、分封等级制、职业官僚的出现三、皇权专制制度下的政治制度皇权专制、地方行政区划、乡里组织、儒家控制模式第三节中国近代的政治制度一、中西政治制度的碰撞和抗争西方的冲击、新式知识分子、洋务运动、早期改良思想、戊戌变法 二、晚清政治制度变化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编练新军、设立新的行政机构、废科举、修订法律、奖励实业三、晚清政治制度变革的启示失败原因、经验教训 作业与思考:1、中国政治制度史萌芽期的特点是什么?2、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区别是什么?3、士阶层崛起的意义是什么?4、儒家模式控制型政府的特征是什么?5、晚清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6、晚清政治变革对现代的启示是什么?【参考书目】1、张光直

6、著: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 ,1999年。2、(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 商务印书馆,1997。3、李学勤主编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4、徐旭生 中国古史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 5、王玉哲 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二章王权和皇权制度教学目的:了解中国王权和皇权制度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和相关制度。教学方法:讲述法 讲解法教学手段: 比较法 图示法 表格法 授课时数: 6课时内容要点:第一节王权制度一、王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夏商周三代的王、王权与神权二、王权的体现形式宗族长兼政治领袖、誓、诰、命、令三、对王权的制约地方势力、贵族元老、天地鬼神

7、第二节霸主和集权制度一、霸主的出现和体现权力的形式挟天子以令诸侯、霸主、中央集权体制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君权的体现形式经济发展、各国的变法、文武分职、符节玺印制、考核赏罚制、君临之术的理论第三节皇帝制度一、王朝的最高首脑皇帝皇帝的称号、尊号、皇帝制度的特点二、皇帝的名位制度称谓、天人合一、皇权神秘化、等级与礼法 三、皇帝的权限和行使方式奏章、专门的文书形式、监督网络、君主单方面的绝对控制第四节王位、皇位继承和宗室制度一、王位继承嫡子制度的确立兄终弟及、嫡长子继承制 二、皇位继承保护和防范措施选定标准、东宫制度 三、宗室分封皇权专制的痼疾宗室、封诸侯、建藩卫、宗亲关系、封分等级、对宗室分封的

8、不同认识第五节皇权的变态形式外戚和宦官擅权一、后宫制度与外戚政治后宫嫡庶制度、妃嫔、后妃专权、太后临朝、外戚专权二、宫省制度与宦官政治外廷官、宫中官、禁省官、宦官 第六节君主专制政体转向君主立宪政体的失败试验一、谘议局和资政院各省谘议局章程、资政院院章二、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宪法、对君主专制的否定 三、责任内阁君主立宪、形式与实质作业与思考:1、试述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和特点。2、简述皇权的行使方式3、简述皇帝名位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4、简述“君临之术”理论的内容和特点。5、试论皇帝制度的特点。6、简述宗室制度与外戚政治的特点。【参考书目】1、金景芳著:中国奴隶社会史

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2、杨宽著:西周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朱凤翰著:商周家族形态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4、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5、周良宵: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三章中枢辅政制度及运行机制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历史上中枢辅政制度的各种形式和沿革演变。教学方法:讲述法 讲解法教学手段: 比较法 图示表格法 授课时数: 6课时内容要点:第一节贵族辅政制一、夏商周三代的贵族辅政制君主专制、宗亲贵族、亲贵合一、六卿、尹、三公 二、秦汉以后早期国家的贵族辅政

10、制北魏的两部大人制、辽的南北面官制度、金的勃极烈制、元的怯薛制清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议政王大臣会议第二节宰相开府辅政制一、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形成和发展自辟僚属、宰相开府辅政、三公、二府、宰相开府执政 二、宰相开府辅政制的运作方式及特点分权制约、君权相权的矛盾与斗争第三节宰相参议辅政制一、 帝宫层次与中外朝官中朝官、外朝官、禁省官 二、宰相参议辅政制的沿革尚书、中书、禁中三寺、三省制度、二府、中书一省制 第四节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洪武废相、内阁制度、票拟、司礼监、军机处、多轨辅政制第五节清末的责任内阁内阁总理大臣、组织系统 第六节辅政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辅政制度围绕君权展开、君权与辅政权的矛盾、

11、社会上各种势力的兴衰、统治集团对国家机器的调整 作业与思考:1、试述贵族辅政制的机制和特点。2、简述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形成与消亡。3、简述皇帝制度与宰相制度的关系。4、简述“君临之术”理论的内容和特点。5、试论清末的皇族内阁。6、简述辅政制度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参考书目】1、白刚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2、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3、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4、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5、阎步克:职位与品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四章中央政

12、务体制及运行机制教学目的:了解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务体制的各种形式和沿革演变。教学方法:讲述法 讲解法教学手段: 比较法 讨论法 授课时数: 6课时内容要点:第一节中央政务体制的发展概况一、早期国家中央政务体制的初建六卿、政务官、宗教官、王室服务官二、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卿事僚、太史僚、三左、三右、公族、司士、冢宰、文武分职三、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三公、九卿、尚书、录尚书事、六曹 四、公省监台卿卫政务管理体制军政合一、二相、八公、省、监、台、卿 五、以周礼为本的政务管理体制王莽托古改制、北周的政治制度 六、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三省、六部、九寺、五监 七、诸使差遣负

13、责制的政务管理结构唐中期使职差遣的形成、北宋前期的使职差遣制度八、“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1、少数民族政权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辽的夷离堇制、金的猛安谋克制、元的怯薛制、清的八旗制2、各族“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汉藩有别”的双轨管理体制、民族歧视政策九、以一省制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金的尚书省、元的中书省 十、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唐代的六部、明代的六部、清代的六部十一、晚清的中央政务管理体制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同文馆、海关总税务司、南北通洋大臣、外务部 第二节中央政务机构的运行机制一、相府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相府、诸卿分曹治事、独立的施政权力、宰相职责、职无常守二、相府、尚书诸曹与诸卿

14、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尚书台、三公、尚书诸曹、三公九卿体制的变革三、六部与寺监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总领与分管、六部与寺监之间的关系、祖宗成法、使职差遣的出现四、部院寺监府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六部、诸院、寺监、多元多轨体制、相互牵制、皇族事务与机构 五、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1、发展脉络军政合一到军政分离、文武不分到文武分职、世袭贵族到封建官僚2、儒家理想周礼、德治、礼治、伦理纲常3、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因俗而治、民族融合、民族特权作业与思考:1、试述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的特点。2、简述部院寺监政务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3、简述晚清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变革。4、试论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发展规律及其

15、特点5、宇文泰模仿周礼进行官制改革的用心与实质。6、名词解释:三公九卿 三省六部 八公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夷离堇制 猛安谋克制【参考书目】1、韦庆远 柏桦:中国官制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1年。2、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3、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4、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5、阎步克:职位与品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6、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7、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李治安、杜家

16、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五章地方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教学目的:了解我国历史上地方行政体制的沿革演变和运行机制。教学方法:讲述法 讲解法教学手段: 比较法 讨论法 图示表格法 授课时数: 6课时内容要点:第一节历代疆土和地方行政区九州 九畿 郡县制 历代疆土范围 第二节行政区名称的由来及级别变化一、国国、国家、邦、分封制、宗室封王制二、省 官署、行台、行中书省、行省、划省的用意 三、道 少数民族区、贞观十道、分守道、分巡道、专职道四、路 宋的路、金的路、明代废路五、府 京府、散府 六、州 禹划九州、13部州、刺史、厅七、郡 郡的出现、发展 八、县 县的出现、历代县的沿

17、革、县的级别第三节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一、先秦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封诸侯、建藩卫、君伯、内服外服、郡县制的出现、国野划分、乡里制度二、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1、省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丞相、三司、总督、巡抚、属官、官品2、道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节度使、唐代的道、藩镇割据、分守道、分巡道、专职道、道员、巡警道、 劝业道 3、路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帅漕宪仓、五京道、五京路、总管府、达鲁花赤 4、府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京府、散府、府尹、知府事、顺天府、应天府、奉天府 5、州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刺史、州牧、州府机关、军府行政组织、别驾、治中、知州、上、中、下州、师爷、长随、家人6、郡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郡守、

18、郡尉、郡监、郡国并行、太守、分州裂郡、隋代改郡为州7、特别行政区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少数民族和边疆政区、司隶校尉、三辅、屯田行政区、军镇行政区、都督府、军监、宣慰司、都司卫所、驻防将军8、县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县令、县长、县丞、县尉、学官、教职、掾史、幕友 9、基层行政组织乡里组织、乡官、里正、亭、宗主都护制、三长制、保甲制度、里甲制度第四节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制度一、西域都护和民族校尉典属国、西域都护、戊己都护、校尉、中郎将 二、羁縻府州和都护府羁縻府州、都护府、意义、生番、熟番、宣抚使司、安抚使司、宣政院 三、土官制度和改土归流改土归流、土官系统、土司、土府、土州、土县、民族头人 四、蒙藏地区

19、的特别管辖宣政院、政教合一的管辖制度、乌斯藏都指挥司、理藩院、金瓶掣签制、驻藏大臣、盟旗制作业与思考:1、试述地方儒家模式控制型政府的特征。2、简述历代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及内容。3、简述历代地方主要长官的设置和主要职权。4、简述乡里制度的特点及其主要作用。5、明清两代改土归流政策评析。6、名词解释:分封制 郡县制 国野制度 三长制 督抚藩臬 保甲制 都护府 羁縻府州 改土归流 西域都护【参考书目】1、严耕望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99年。2、瞿同祖著: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3、柏桦著: 明代州县最早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瞿兑之 苏晋仁著

20、:两汉县政考 中国联合出版公司,1944年。5、赵秀玲著: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六章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和司法行政制度。教学方法:讲述法 讲解法教学手段: 比较法 讨论法 图示表格法 授课时数: 6课时内容要点:第一节法规的制定和沿革一、古代法规的概况禹刑、汤刑、九刑、法律的法典化、法经、秦律、律令格式、典、敕、例二、清末对法规的修订 钦定宪法大纲、大清刑律草案、大清商律草案、大清刑事诉讼法第二节司法行政制度一、中央司法行政制度廷尉、大理寺、三公曹、刑部、御史台、小三司、三法司、都察院、法部二、地方司法行政制度族权政权的结合、基层司法职能

21、、行政级别与司法审判权限三、司法行政运行机制及特点多途径的司法行政、杂议、集议、会审、朝审、缺乏稳定性、人治特色、负面影响第三节司法审判制度一、诉讼制度放告 1、自诉口头诉讼、书状诉讼2、举诉 连坐举告制度、纵反、匿罪、同谋、等级性 3、官诉 公诉、举劾 4、自首 自系、自拘、自出、自告、自首条件 5、越诉 上诉肺石、路鼓、击鼓鸣冤、登闻鼓制度、上诉 二、拘捕和证据制度言证、书证、物证、勘验、宋慈、洗冤录三、审判制度1、审级制度 2、审讯制度对质、刑讯手段、法外用刑、酷刑3、判决与执行神明裁判、法律判决、问拟、看审、宣判、行刑、赎刑四、监狱制度关押、拘押、官吏卒 五、诉讼师与辩护制度古代的讼师

22、、近代律师的出现、司法辩护制度的出现作业与思考:1、试述中国古代司法行政体制及运行机制的特点。2、简述中国古代法规的制定过程。3、简述从诉讼师到律师的发展过程。4、简述古代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5、中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6、古代监狱的管理及其弊端。【参考书目】1、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2、沈家本著: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3、瞿同祖著: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台北里仁书局,1984年。4、程维荣著:中国审判制度史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5、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七章监察制度教学目的:了解我国历史上监察制度的

23、沿革演变、相关制度及其利弊特点。教学方法:讲述法 讲解法教学手段: 比较法 讨论法 图示表格法 授课时数:6课时内容要点:第一节监察行政体制一、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1、拾遗补阙的谏诤体制辅弼、谏大夫、侍中省、门下省、集书省、散骑常侍、谏院、审官院、六科2、监督监察的行政体制正、御史大夫、御史台、都察院、资政院、谒者台、校事官、特别监察部门肃政廉访使司、巡按 二、各级政府部门的监察行政体制长官负责的监察制度、监司、正佐相互监督的体制 第二节监察的职能一、对上的谏诤进谏、纳谏、讽谏、顺谏、规谏、致谏、陷谏二、对下的监督弹劾风闻奏事 三、对左右的牵制监督正官僚佐之间的监督、缺陷第三节监察的主要

24、方法一、检核簿册法运作机制、缺点二、举劾案章法举劾的仪式和程序、特点、缺陷三、连坐告密法连坐、告密、效果 四、遣吏巡行法13部州刺史、效果与弊端五、牵制监督法多轨辅政制、官职设置方面的有意牵制六、密查侦缉法绣衣直指、校事官、东厂、西厂、锦衣卫、侦缉手段、特务组织七、密奏传呈法上封事、密折制度第四节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利弊作业与思考:1、古代监察行政体制有什么特点?2、简述明清六科给事中在监察组织中的作用。3、简述隋唐御史台中台殿察三院的分工。4、简述古代谏诤的作用及其特点。5、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利弊。6、名词解释:御史大夫、科道官、弹劾、谏诤、巡按、六察、连坐告密法、遣吏巡行法【参考书目】1

25、、贾玉英著:宋代监察制度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2、彭勃 龚飞主编:中国监察制度史,中国政治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3、吕思勉著: 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4、傅绍良著: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5、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八章职官管理制度教学目的:了解我国历史上监察制度的沿革演变、相关制度及其利弊特点。教学方法:讲述法 讲解法教学手段: 比较法 讨论法 图示表格法 授课时数:6课时内容要点:第一节官吏选拔制度一、荐举制度贡士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保举制、官府荐举、私荐二、科举制度科举制的发展演变、进

26、士科、贡举、制举、考试程序、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三、征辟制度征召、辟除 四、荫袭制度世卿制、世袭、荫袭 五、其他入仕途径1、博士弟子和国子、五经博士、太学 2、赀选世家、赀选、释褐3、军功4、捐纳、纳资、入粟拜爵、弊端5、流外铨和吏员、斗食、佐吏、吏道、流外官 六、官吏选拔制度的特点 特点、弊端第二节任用制度一、任用种类候补、试用、拜受、兼领、参知 二、任用方法册授、制授、敕授、旨授、程序、高级、中级、低级官吏的任用程序三、任用限制出身、资历、官缺制度、三互法、弊端第三节考课和奖惩制度一、先秦的考课和奖惩制度巡狩、朝觐、上计、计书 二、秦以后的考课制度1、考课期限小满、秩满、资考、考满、京察

27、、大计2、考课内容和标准二十七最、七事考、三等、八法、四格八法3、考课行政各朝负责考课的官员三、奖惩制度1、惩处规制公罪、私罪、具体规定2、奖励规制政治劳绩奖励、特殊贡献奖励、道德操守奖励3、古代奖惩制度的特点最、不称、作用、弊端第四节等级和俸禄制度一、等级制度职事、秩品、勋赐、散阶、爵位、班位、封赠 二、章服乘舆制度章服、乘舆、仪仗护卫制度 三、俸禄制度(附表) 第五节休假退休和抚恤制度一、休假制度定期休假、年节休假、特别休假、丁忧、终养 二、退休制度致仕、致仕种类、意义三、抚恤制度恤典、具体规定作业与思考:1、简述荐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简述古代官员的等级划分及其历史作用。3、简述古

28、代任用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4、简述古代考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5、古代官员的退休抚恤制度有什么进步意义?6、名词解释:俸禄 九品中正制 察举制 征辟 捐纳 铨选 京察大计 四格八法【参考书目】1、阎步克著:品位与职位中华书局,2002年。2、陈茂同著:中国历代选官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3、杨树藩著: 中国文官制度史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2年。4、曾小华著:中国古代任官资格制度与官僚政治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5、郭家齐:中国古代考试制度,商务印书馆,1996年。6、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7、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九章行政辅助人员制度教学目的:了解我国历史上监察制度的沿革演变、相关制度及其利弊特点。教学方法:讲述法 讲解法教学手段: 比较法 讨论法 图示表格法 授课时数:4课时内容要点:第一节胥吏制度历代的胥吏沿革、职役性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