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6.44KB ,
资源ID:288944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894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

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战国时代,儒家学者“积极地投身于社会生活中但是,这绝不是说,儒家学说赢得了所有人的赞同:对他们同时代的一些人来说,儒家学者的积极实践活动只是在浪费精力”。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君们()A.坚决反对一些人对儒家的贬低 B.为提高儒家学者的地位积极努力C.对儒家学者们的实践并不支持 D.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治国的基本理念解析: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国君追求的是富国强兵。法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们的需要,得到了大力弘扬,而儒

2、家学说并没有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赏识。答案:C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 B.孟轲 C.荀况 D.韩非子解析:材料中的观点重点强调了“法”的重要性,“奉法”能够强国,反之就会导致国弱,这充分说明了“奉法”与强国之间的关系。由此可判断出D项是正确答案。答案:D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上述中国古代著名诗句反映了崇尚自然的()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解析: 题目提供的材料,明显反映了把心性返归自然的心态,是一种避世的主张,符合道家的基本内涵。答案:B4儒、道、墨、法四

3、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 B.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析:道家学派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D项正确。答案:D5.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实际上吸收了()A.孟子的思想 B.荀子的思想C.韩非子的思想 D.孔子的思想解析: “大一统”思想实际上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和法家韩非子的思想是一致的。答案:C6.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在研究政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主张。“法”是君主制定的成文法,“术”是君主驾驭臣民的权术。据此推断,“势”的本质含义应为()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4、的趋势 B.贵族政治不断崩溃的政治形势C.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 D.结束思想界“百家争鸣”的局势解析: 就题目提供的材料来看,法、术都是对君主的要求,在题目给定的选项中,符合这一特征的是C项。故选C项。答案:C7.葛兆光教授说:“一种思想要成为普遍真理,它必须成为政治意识形态,而要成为意识形态,则要借助于权力。”儒家思想成为“普遍真理”的过程中,“借助于权力”的史实有()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朱熹认为道的价值内涵即“三纲五常” D.王阳明提出心学解析: A项是打击儒学的政策,C、D两项都是个人行为,未借助权力,故选B项。答案:B8.孔子经常带着一些学生,周游

5、列国,受到各诸侯国当权者的款待,但他没有在政治实践上亲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A.春秋时期的政治处于分裂状态 B.各诸侯国当权人物思想的保守与落后C.孔子思想不符合各诸侯国的政治需要 D.孔子没有对其思想进行广泛宣传解析: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都没有实践孔子的政治思想。当时各诸侯国国君为了取得争霸战争的胜利,都力图变法图强。而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周礼,实现“仁”,这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下各诸侯国国君的政治需要是不符的。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C9.“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

6、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A.老子 B.董仲舒C.李贽 D.梁启超解析:“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体现了董仲舒“君权神授”的思想。故选B项。答案:B10西汉晚期的一部小学教科书急救篇中说做官为吏必读典籍的次序是:诗经孝经论语春秋尚书律令文。这反映了当时做官之道是()A德治在前,刑治在后 B刑治在前,德治在后C崇儒抑法,摒弃刑罚 D崇尚儒法,抑制道家解析:据材料提到,做官为吏必读典籍的次序是:诗经孝经论语春秋尚书律令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经孝经论语春秋尚书都属于儒家经典,体现德治特点,律令文体现刑治特点

7、,这反映了当时做官之道是德治在前,刑治在后,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刑治在前,德治在后,故B项排除。材料也没有说明崇儒抑法,摒弃刑罚,故C项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抑制道家故D项排除。答案:A11.唐初统治者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并借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这反映出()A.三教合一趋势开始出现 B.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C.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解析: 唐初统治者重新整理儒家经典,垄断解释权,其根本目的在于用儒家思想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题干材料反映了统治者的政治需求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B

8、1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解析: 题目给定的四个人物中,李贽是明朝后期的思想家,其他三人都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李贽曾为官二十多年,目睹了官吏和道学家的伪善无能,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李贽反对道学家为了抬高自己,故意把孔子吹捧为神圣,甘愿冒着“非圣无法”的罪名,自称“异端”,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答案:A13.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古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B.

9、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解析: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要去掉人欲,恢复良知本性,题干中的诗就反映了这一思想,故选A项。答案:A14.在与陆九渊进行了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朱熹诗曰:“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A.南辕北辙 B.大同小异C.水火不容 D.大异小同解析: “地势无南北”“应知合处同”,反映了朱熹从大处着眼,认为双方的根本立场是一致的。答案:B15.“他说,良知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上述材料中的“

10、他”是()A.王阳明 B.李贽C.黄宗羲 D.顾炎武解析: 材料中主张的核心是“致良知”,这是王阳明的观点。答案:A16.明清之际,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受到“经世致用”思潮的冲击。其原因不包括()A.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推动 B.先秦儒家实学传统的影响C.明朝灭亡与清朝建立的冲击 D.君主强化专制统治的需要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儒家思想从其产生之时,就具有强烈的经世的传统,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已发展到顶峰,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经世致用思想家们对君主专制制度强烈不满和批判,要求限制君权,因此,经世

11、致用思想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主思潮以深刻启迪。民主思想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它是民主而不是君主强化专制统治的需要,故选D项。答案: D17“明清之际,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以下内容表述属于材料中“新的价值理念”的是()A主张工商皆本 B提倡民本思想C提出君主立宪 D注重知行合一解析:这一题是考查明清时期“新的价值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商皆本的主张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出的,这一主张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潮流,所以属于“新的价值理念”,故选A;民本思想是战国时期

12、孟子首先提出的,所以不属于新的,故排除;君主立宪在明清之际没有人提出过,故C不符合史实;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思想主张,也不属于新的,故排除。答案:A18.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从题干信息李贽着“怪异服装”“收女弟子”等判断,其行为与传统思想格格不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他抨击当时的道学家,挑战孔子的地位,故C项正确。李贽的“儒帽裹僧头”仅仅表明其

13、行为上的离经叛道,并不能说明其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故A项不符合题意;明代受程朱理学影响,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男尊女卑现象严重,而李贽招收女弟子,说明其主张男女平等,故B项错误;李贽生活在明末,看到某些社会不正的现象,并与之抗争,这不是“超然物外”,故D项错误。答案:C19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解析:关键信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A项是近代中国价值导向,

14、不符合题意;B、D两项是宋明理学的传统价值导向,不符合题意;C项是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与传统价值导向不同,故C项正确。答案:C20.王夫之认为“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这一主张()A.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教条 B.反对天理是世界的本原的思想C.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D.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王夫之把人欲与天理相结合,认为人欲与天理并不是对立的,故D项正确;A项“唯一”说法错误;B、C两项无法从题干材料中体现。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

15、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老子也确定看到在现实的社会中,统治者们都没能做到无为,而是用刑杀、礼制、法令、重税、战争等等有为的措施来对付人民,他们本想用有为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但结果是越有作为,社会就越是混乱。因此,老子反对刑杀,认为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要用死来威吓他们?反对法令,认为法令越明,盗贼越多。反对重税,认为老百姓闹饥荒,是因为统治者征税太多而造成的。反对战争,认为军队驻扎过的地方,到处长满了荆棘,大仗之后,必有灾荒。生命的大智者老子材料二孟子看到战国中期各国都在竞相用武力来攻伐,试图“以力服人”,用“霸道”来统一天下的事实,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认为只有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去对待人民,才能“得民心”,从而才能得天下。什么是“王道”?“王道”就是先王之道,就是用“仁义”来治理天下。孟子提倡“王道”,要求统治者都能效法尧舜先王,反对为争私利而采取恶劣手段,尤其反对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