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111.55KB ,
资源ID:2888906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8890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白塔中学项目建议书.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白塔中学项目建议书.docx

1、白塔中学项目建议书中学扩建项目项 目 建 议 书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市龙湖中学扩建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龙湖中学校高中部座落在嘉陵江畔,1937年由原国家副主席张澜创建,经历了近七十年厚重文化积淀和无数仁人志士的辛勤耕耘,现在已发展成为一所享誉川内外的省级示范高中。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校风示范校”、“*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绿色学校”等称号。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全市基础教育领域唯一),特级教师8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6人,市学术带头和拔尖人才8人,高

2、级教师115人,外籍教师3人,教师教艺精湛,在近年各级教学竞赛中成绩斐然,9人获得省一等奖,29人获市一等奖。教师科研成果突出,发表省级以上1657篇,出版论著237部,完成省级以上获奖课题11个。高中部现有72个教学班,高中学生5600人(住校学生2800人)。该校领导班子健全,成员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既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又有过硬的专业素质,管理经验丰富。班子团结、严谨、务实,富有开拓精神。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工作主动、深入、细致。建立健全了工会、共青团、教代会、妇代会、校务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并重视其建设,从而使党、政、工、团通力合作,形成了严密的管理体系,呈现出勃勃生机。该校坚持以质量立

3、校、以特色兴校,坚持“三结合”治校,即“法制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结合,过程管理与终结管理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摸索出了“三查三评”的管理经验,即教学常规检查、教师业务水平考查、学生学习生活检查,领导评教、学生评课、教学质量综合考评。狠抓制度和各项要求的落实,实行双向有效监控。大胆地进行教改,办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验班,围绕“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做文章,收到了良好的效益。由于教学楼、学生公寓、运动场、食堂等设施严重不适应学校规模的发展。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省*市龙湖中学校区现状2、*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4、中国教

4、育改革和发展纲要5、*省规范化学校验收标准(普通中学)6、建筑设计资料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及证明文件1.2 项目概况1.2.1 建设地点该项目拟建于*省*市高坪区龙湖中学校区内,此处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是学生学习的理想场所。1.2.2 建设性质新 建1.2.3 建设期限24个月(2012年1月2013年12月)。1.2.4 建设规模及目标一、建设规模1、教学楼:建筑面积8000,楼高五层,投资金额1200万人民币;2、学生公寓:建筑面积7000m2,2栋,楼高6层,投资金额1100万人民币;3、学生食堂:建筑面积400

5、0m2,楼高两层,投资金额600万人民币;4、修建400米跑道标准综运动场及看台,总建筑面积23000m2,投资金额800万人民币;二、建设目标1、建设目标:通过项目的建设,解决川东北优质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困境,展示*市龙湖中学名校风采和尊师重教精神。1.2.5 建设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61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55,438,410.00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91%;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239,711.76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预备费3,321,878.24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的5%。1.2.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

6、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规模1.1教学楼m280001.2学生公寓m270001.3学生食堂m240001.4修建400米跑道标准综运动场及看台m2230001.5道路及附属设施63343建设期月244总投资万元610005资金来源万元5.1自筹万元110005.2银行贷款万元5000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提出的背景龙湖中学校高中部座落在嘉陵江畔,1937年由原国家副主席张澜创建,经历了近七十年厚重文化积淀和无数仁人志士的辛勤耕耘,现在已发展成为一所享誉川内外的省级示范高中。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校风示范校”、“*省

7、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绿色学校”等称号。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全市基础教育领域唯一),特级教师8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6人,市学术带头和拔尖人才8人,高级教师115人,外籍教师3人,教师教艺精湛,在近年各级教学竞赛中成绩斐然,9人获得省一等奖,29人获市一等奖。教师科研成果突出,发表省级以上1657篇,出版论著237部,完成省级以上获奖课题11个。高中部现有72个教学班,高中学生5600人(住校学生2800人)。由于教学楼、学生公寓、运动场、食堂等设施严重不适应学校规模的发展,为此*市龙湖中学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在老校区内投资61000万元人

8、民币建设总面积48334m2,扩建项目。根据*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当前学校规模已远不能满足需要。为确保学校健康发展,为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省*市一中经过论证和反复研究,决定以原校部分教学力量为依托,改扩建学校规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扩充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投资环境,提高办学水平,以适应社会和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建设人才。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解决学校规模小,不能满足现在发展需要龙湖中学高中部原有总建筑面积58500,校舍总面积52500,生均校舍面积8.0。“5.12”汶川地震中,学生宿舍B幢(建于1990年,砖混结构5200

9、),3号教学楼(建于1990年,砖混结构3600 ),总共受灾面积8800,遭受严重破坏,地基下沉,上部构件明显倾斜,上部墙体产生沉降裂缝密度大于20mm,且房屋高度倾斜率大于1%,部分墙体产生裂缝宽大于30mm,且墙体中间断裂,移位达30mm,经*市建设工程质量中心鉴定为D级危房,现已拆除。灾后重建早已完工,但基于学校优良的校风、科学先进的管理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生源猛增,现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由于教学楼、学生公寓、运动场、食堂等设施严重不适,项目建成后解决川东北优质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困境,展示*龙湖中学名校风采和尊师重教精神,现特向贵局申请批准项目2、是加剧*市发展中学教育

10、,扩大招生规模的需要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要有步骤地普及中学阶段教育”。为中学阶段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任务。据统计,从现有初中、小学各年级在校生人数来看,今后几年将是中学生入学的高峰时期,全市初中毕业生人开始将迅猛增加,每年将以上万递增,到2006年达到最高,从而加剧了*市发展中学教育,扩大招生规模的紧迫性。从*市现有普通中学招生能力来看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新建教学设施,扩大招生规模,成为*市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3、项目建设是实现国家、*省“十二五”教育战略目标的需要。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

11、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是我国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也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4、是教育投资的需求教育消费一直是近几年持续升温的社会消费新热点,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教育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家计委统计,现在大部分家庭48%的储蓄将用于子女教育投资,大多数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渴望为子女上学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甚至不惜交高额的择校费,为子女“购买”良好的教育机会。为此,充分利用*省

12、*市龙湖中学高水平的办学质量、雄厚的师资力量,扩大学校规模,不仅解决了教育供不应求的矛盾,还为家庭提供了称心如意的教育消费点,又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成为社会、家庭、学校及投资者多赢的新亮点。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一方面可满足适龄学子接受中学教育的需求,大大加快*市中学阶段教育的步伐,完成中学阶段教育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可加快*市龙湖中学的布局调整工作,实现中学教育的城区化和优质化发展格局,提高全市教育质量和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当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鉴于以上实际情况,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生源预测及建设规模3.1 生源预测1、*市龙湖中学按照市、区政府招生文件,以招收高坪籍初中毕业

13、生为主,同时面向*市辖六县三区招生,生源覆盖总人口为742万人,生源总量为20余万人。由于龙湖中学办学业绩卓著,知名度高,在*乃至川东北地区影响很大,实际招生人数往往超过计划招生人数。以20062008年招生情况为例:2006年计划招生890人,实际招生1308人;2007年计划招生980人,实际招生1421人;2008年计划招生1000人,实际招生1810人,三年累计超过计划内招生人数为1669人。但学校教室数量严重不足,为了满足学生求学愿望,只能采用“办大班”的计算方法解决,致使每班人数远远大于省教育厅规定的“高中每个班人数不超过50人”的规定。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规定,在三年内消除“

14、大班”现象,使高中每班人数不超过50人,要达到这一目标,需增加教学班40个。2、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普及高中教育已势在必行。以龙湖中学高中部所在地高坪区为例,现有人口约59万人,每年初中毕业生约7千人,而区内普通高完中仅3所,2006、2007、2008年全区初中升高中升学率为39.2%、42.1%、43.9%,即仅有3千余人升入高中就读,大多数人流入社会从事其他行业。如果普及高中教育,除政府新办高中学校外,现有高中须挖掘潜力,扩大招生规模,龙湖中学作为高坪区知名度最高,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每年招生人数将不断递增。3、学校优良的校风、科学先进的管理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

15、评。生源猛增,现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更加剧校舍的紧张局面。3.2 建设规模因当时资金有限,没有考虑因生源增加而增加的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此次解决教学生活附属设施紧缺问题。高中部扩建规模如下:1、教学楼:建筑面积8000,楼高五层,投资金额1200万人民币;2、学生公寓:建筑面积7000m2,2栋,楼高6层,投资金额1100万人民币;3、学生食堂:建筑面积4000m2,楼高两层,投资金额600万人民币;4、修建400米跑道标准综运动场及看台,建筑面积23000m2,投资金额800万人民币;综上所述,*省*市龙湖中学扩建工程新建建筑面积48334平方米,符合国家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16、建标102-2002)。第四章 场址与建设条件4.1 场址选择及用地根据龙湖中学发展规划和*市高坪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本建设项目拟选择龙湖中学高中部以南新征用80亩(53333.6m2)土地进行建设(选址批文:选字第南规选2009005号)。场址距市中心约4Km。4.2 建设条件4.2.1 交通*市高坪区交通条件十分便捷,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极大地促进了本区与外界人员、物资交流。建设场址位于*市区东面,嘉陵江左岸,距*市中心约4km,有城市公共汽车通达。达成铁路横贯*盆地中部,途经*市,达成铁路*市境内107km,建设场址距达成铁路*客运站约6km,*市机

17、场约4km距离成南、南渝高速公路出口仅3km交通十分便捷。4.2.2 气候*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4。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6;八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7.8;雨量流沛,年平均降水量1025.2mm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属全国最低值区之一,年均日照时数1254h,为可照时数的29%。太阳平均总辐射3864.25Mj/;无霜期301d;受地形影响,风向以静风为主,年均风速1.6m/s。4.2.3 水资源*市境内主要河流为嘉陵江及其支流西河。年均外来水量242.11亿m3;出境水量291.17亿m3;嘉陵江过境水量为该市总水量的83.2%。4.2.4 市政基

18、础设施10kv供电电源沿市政道路铺设,项目可选择适当位置接入。建设场址附近铺设有108mm然气管道,可满足项目接入使用。建设场址前有300mm供水管道,供水由高坪区自来水公司供应。建设场址前铺设有通讯及有线电视电缆,可满足学校教育接入使用。4.2.5 地方建筑材料供应条件*市资源丰富:有建筑材料厂,钢材、水泥供应和运输条件较好,地方材料如砂石、砖等也供应丰富,为工程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能够保证工程用量。4.2.6 区域地质、地震条件高坪区位于嘉陵江东岸,地貌属嘉陵江I级阶地与浅丘、沟谷的交汇地带。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上更新统冲洪积层和侏罗系遂宁组,粉质粘土岩、泥质砂岩互层组成。

19、区域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I级阶地的砂砾卵石层中,属第四系孔隙潜水。另基岩裂隙中赋存少量基岩风化裂隙水,地下水含水量微弱。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类型为HCO3CaMg型,其对砼无腐蚀性。项目所在区域构造上属川中褶皱带,*市西山向斜南翼,水平岩层,倾角30,附近无断裂、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区域地质构造稳定,属稳定场地,适宜建筑。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6月11日批准的GB 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第1号修改单规定,*市市辖三区及营山县、蓬安县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一般建筑可不进行

20、抗震设防。本项目为公共建筑,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及建筑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修订版的有关规定,该项目抗震设防应提高一个等级,此项目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设计提高到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5.1 总平面布置5.1.1 场地*市龙湖中学校高中部位于*市高坪区环塔路97号,根据该校规划,本项目拟在龙湖中学高中部南面已征用的土地内新建。5.1.2 总平面布置 5.1.2.1 设计依据1、*市城市总体规划。2、*市龙湖中学高中部总平面布置图。3、市级及区级有关主管部门对龙湖中学高中部总体设计方案提出的意见

21、和建议。4、国家颁布的对城建、规划、环境保护、卫生防疫、消防及抗震的有关规范和要求。5、龙湖中高中部提供的“用地红线图”5.1.2.2 设计指导思想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布局,突出特色。(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校园建设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特点和文化理念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验收。无论是整体建设方案还是单个项目建设都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协调性,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实施。(2)紧密结合学校教育特点,并突显人文气息在建筑设计上应该能体现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并能为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开展提供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但同时应该力求创造一个充满

22、文化气息的教学氛围,提供一个有积极意义的空间环境,用建筑风格和细部体现学校对人文气息的重视和积极的培养。创造出既符合学校基础教学建筑形式,又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3)体现以人为本,适应教育发展的特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突出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符合现代建筑设计的潮流:“以人为本、自由、开放、功能合理、设施完善”。关注现代教育开放性、多样化、强调素质培养的特点,方案设计努力创造丰富多变的空间形态。关注现代教育各学科知识的综合作用,设计功能合理,各部分联系便捷,提供高效复合的功能空间。5.1.2.3 设计原则因地制宜合理组织主体建筑位置,考虑教育功能和必要的附属配套设施,

23、严格遵守国家及*省的有关政策规定和技术规范。(1)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各分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疏密有致、动静结合的有机整体;在建筑造型上运用形体色彩组合,曲线与直线的交织构成新颖生动的形态,采用现代建筑材料与丰富的细部语言,充分体现现代人文的建筑风格。建筑造型力求体现自身个性和时代感,并考虑与整体及环境相呼应。(2)学校主要出入口:校门位置应显著、宽敞,供学生直进校门,要求车辆可以进出;垃圾污物出口位置要隐蔽,处于下风向;货物出入口:用于后勤货物出入,位置靠近物品仓库或堆放场所。(3)充分考虑经济、技术、生态、环境、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4)生态规划以保持校园内动静分开使文化课教学

24、场所与运动场所相分离。校园外部,使校园环境优化城市环境,城市噪音不影响学校教学活动。主要噪音源均有绿化隔离带屏障,形成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以达到建筑与绿化的和谐统一。将绿化引入建筑庭院及其内部,形成多处宜人景观。(5)坚持整体性、规范化原则。校园建设规划要服从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和要求,辨证地处理好单体建筑与整体规划、局部特色与整体风格、实用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6)无论是规划还是项目建设都要充分论证,符合科学规律考虑节能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5.1.2.4 总体布局根据建设场地气候、水文、地质、地貌、植被以及当地的建筑材料施工水平,以及控制性规划的要求,确定总体设计思路如下:从城市远期发

25、展的角度出发,学校建设不但要满足学校内部的功能,还应当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份,并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现在的学校大门处,坡陡路狭窄,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拟在学校南面地势平坦开阔地段重新设计入口,以此改变现在入口坡陡路窄的状况。教学及运动区可满足办公、教学、科技、运动、升旗、举行仪式等活动,各教学用房之间通道彩砖铺底,穿插或点缀布置水池、花台台阶、庭园灯、雕塑、花架、喷泉等各类小品,重要位置可单独作景观设计,以满足学生静读、思考、观赏、交流等需要。学生宿舍及食堂等生活设施主要布置在的学校北面,以满足师生生活需要。校园环境是学校的窗口和“客厅”,从室外阅读、课间休息到聚会交往、散步观赏、运动锻

26、炼、音乐、舞蹈学习等功能的需要,应科学地规划设计校园环境,把功能性与美化结合起来,将作为贯穿龙湖中学校园环境设计的设计宗旨。5.1.2.5 总平面布置及功能分区本工程总图构思拟与区域气候及主导风向、日照采光及技术经济指标等几方面考虑,同时与城市规划相衔接,并主导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北面生活服务区,教学办公区布置在场地中部和南面。东面为职工宿舍,各主体建筑物,力求在体量上高低错落,以丰富建筑物立面空间效果。5.1.3 校园道路及交通网络校园道路系统旨在将各区域及设施有机联系起来,尽量作到人、车分流,

27、实现高效便捷的路网,并考虑尽量适应各种行为要求。充分考虑道路线型和环境的协调。为保证学校有安静的学习环境,校区主入口设在场地南面接近城市防洪堤处,通过校园广场与校园内部衔接。校园内沿主要建筑物布置环形消防通道,在校园内方便行经各个区域,根据不同环境作不同处理,以曲折多变,宽窄各异的步行小道相连接。建筑物引道和人行道与主、次干道相接,使其交通安全方便。园区内主、次干道、辅助道(消防道)、建筑物引道、人行道等,按有关道路设计规范要求设计。主、次干道、辅助道均采用砂卵石垫层,面层为15-18CM水泥混凝土路面。5.1.4 校区绿化及卫生防护带校园四周以绿化为主,适当布置环境小品,保证师生良好的休息环

28、境,校内绿化种植设计以自然式为主,乔木、灌木、地被三个层次相结合,形成四季有花,景观丰富的外部空间。树种选择:乔木、大叶榕树、香樟、广玉兰、合欢、银杏、灌木、桂花、石楠、含笑、桅子、杜鹃、海棠、腊梅、紫薇、木本绣球等;地被:马尼拉草、匍地柏、石葛蒲等。5.2 建筑方案设计5.2.1 建筑方案5.2.1.1 建筑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89-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

29、0176199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1/5027-200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国家现行的其他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等。5.2.1.2 建筑设计理念校区建筑应体现现代建筑的时代风貌,以建筑群体和区域建筑小品、绿地等组成集合式空间,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纯净典雅的氛围;实验综合楼、教学楼等主体建筑造型要力求具时代感,在体量上高低错落,以丰富建筑立面的园林建筑效果。设计中运用“点”、“线”、“面”、“对景和借景”、“对称和发散”的手法,通过局部和整体相结合,创造一个高质量的园林式的校园;建筑空间尊

30、重自然和生态化环境的原则,建造出一个错落有致的空间,并以集中建筑占地利用有效的空间,同时着重塑造单体建筑的标志性和象征性;建筑考虑采用自然采光、通风为主,通过建筑型体组合,组织空气对流,形成校园小气候,尽量降低能耗。5.2.1.3 建筑方案设计校区总体上对建筑的外观界定在简洁、明快、古朴、大方的形式中,且每个建筑都应有其自己的表达形式,在一些细部上也予以统一处理,以保持整体的统一感,保证校园形式的同一性,充分体现形态是对生态和生物的形态被衍生变化的运用。1、建筑平面根据总图对校区的各部分功能分区都具相对独立性的特点,其建筑平面设计也不尽相同,拟将采用不同的形状,以形成多样而统一的风格。2、建筑

31、立面校园建筑是文化场所,又是育人的摇篮,建筑的形状应简洁而有品味,立面设计简洁明快,力求其端庄朴实,现代感强的形式来表达教学建筑文化的内涵,达到内容形式的高度统一,建筑的顶部处理,考虑与校园建筑风格的协调。建筑立面的空间手法以平台、拱廊、落差、重复、秩序、特异、虚拟、中庭等形式内容有原则的运用,根据不同功能要求,采用形态各异的外部公共空间,选用恰当的材质,加上一些立面采用玻璃及幕墙装饰,以加深透明质地和通透的空间感受,达到在建筑形态上以视觉和物质的方式相互连接成网的一种极为自然的距离和位置关系,充分体现“当代”趋势和校园园林化的独特风格。3、单体建筑设计方案新建教学楼及学生宿舍总建筑面积8000 m2。新建普通教学楼1幢8000 m2,共设普通教室45间,厕所10间,教师办公室10间。均为5层设计,层高3.9m。每间教室尺寸:10.80m7.5 m=81 m2,教室总建筑面积共3645m2,厕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