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0.97KB ,
资源ID:288632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8632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读书笔记《曾国藩家书》精言采撷.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转载读书笔记《曾国藩家书》精言采撷.docx

1、转载读书笔记曾国藩家书精言采撷(转载)读书笔记:曾国藩家书精言采撷 一 求学篇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辱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 (道光二十二年)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 (道光二十二年)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道光二十二年)“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份内事也

2、。 (道光二十二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道光二十二年)功课无一定章法,但需专耳。 (道光二十三年)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道光二十四年)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道光二十五年)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咸丰八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同治元年)点评:作为近现代史上的“古今完人”,曾文正公在做学问方面的心得体会确实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一番

3、,因为求学对一个人来讲是整个事业的基础。曾国藩将求学的目标作了一个定位,那就是两个点:进德和修业,也就是我们目前学校教育中所提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目标中的德(思想品德修养)和智(知识技能学习)两个方面。其中在学习方面,曾国藩又特别强调一个“专”字,应该说这一点也是无可厚非的。做任何学问,你不花大力气去潜心钻研,怎么可能真正掌握呢?不过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在目前来讲也应该辩证地全面来看。曾国藩所处的那个时代,求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经史子集之类的一些传统国学。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和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认为在本学科领域做到一个“专”字的同时,若学有余力,不妨也尽量扩大一些自己的知识面,以应对形势不

4、断变化的需要,相信这样做对事业会产生更大的帮助。此外,曾国藩强调读书要做到有志、有识、有恒,并且强调这三者缺一不可,实在是经典之至。此道理即使放之今日也不为过时。尤其是立志,更是纵览全局的要素,有了远大理想,读书自然产生强大动力,其它一些困难和挫折都只是等闲而已了。在求学态度方面,曾国藩提醒大家不要骄傲自满,这也确是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此一来,曾文正公在学习的正反两种状况下都给了我们谆谆教诲: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保持远大志向,具备一颗恒心,通过已有的见识去化解;当学得十分顺利时,我们又不要忘乎所以,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学业有成。至于在学习方法方面,曾国藩对读书给出

5、了看、读、写、作四种建议。诚然,这一点放在今日,也应该与时俱进了,尤其对于理工科类的学习来讲,更要从逻辑和抽象思维等更多层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加以总结。但是曾国藩关于勤思善问的建议,则是永不过时的。 二 修身篇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道光二十四年)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姑息。 (道光二十九年)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咸丰六年)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 (咸丰八年)至于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咸丰八年)早起也,有恒也,重也

6、,三者皆尔最要之务。 (咸丰九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咸丰十年)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咸丰十一年)凡好名当好有实之名,无实则被人讥议,求荣反辱。 (咸丰十一年)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吾近将清字改为廉字,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浅,确有可下手之处。 (同治元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

7、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若一面建公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 (同治元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 (同治元年)第宜束身圭璧,法王义之、陶渊明之襟韵潇洒则可,法嵇、阮之放荡名教则不可耳。 (同治元年)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同治元年)知不知,壹听之人;顺不顺,壹听之天而已。 (同治元年)危急之际,惟有专靠自己,不靠他人为老实主意。 (同治元年)平日最好昔人“

8、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同治二年)若能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 (同治二年)至于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中庸学、问、思、辨、行五者,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 (同治二年)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不特吾之言当细心寻绎,凡外间有逆耳之言,皆当平心考究一番。(同治二年)俭以养廉,直而能忍。 (同治二年)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俭字功夫,第一莫著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 (同治二年)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同治三年)吾兄弟当于极盛之时预作衰时设想,当盛时百事平顺之际预为衰时百事拂逆地步。 (同治三年)养生以少

9、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同治三年)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 (同治三年)不若就现有之功,而加之以读书养气,小心大度,以求德亦日进,言亦日醇。 (同治三年)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生之道,已尽其在我者矣。 (同治四年)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功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 (同治五年)庄生云,“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东坡取此二语,以为养生之法。尔热于小学,试取“在宥”二字之训诂体味一番,则知庄、苏皆有顺其自然之意。养生亦然,治天下亦然。 (同治五年)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同治五年)申甫所谓“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星冈公所谓“有福之人善退财”,真处逆境者

10、之良法也。 (同治六年)弟求兄随时训示申儆,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 (同治六年)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同治六年)但患不能达,不患不能立;但患不稳适,不患不峥嵘。此后总从波平浪静处安身,莫从掀天揭地处着想。(同治六年)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同治六年)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而神钦。 (同治十年)点评:修身是曾国藩家书中所花笔墨非常多的一个部分。古代传统儒家知识分子一直遵循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抱负,可见修身是这一整个过程中的基础性环节,修

11、身都未做好的话,其它的都无从谈起。立志同样被置于一个很根本的位置。我们可以看到,在曾文正公看来,无论是求学,还是修身,立志都是一个大前提。人一旦立下了志向,对于真正的圣贤豪杰来讲,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呢?更不用依赖于他人了。只有立下了远大志向,就开始自觉地发奋自强,办起事情来也能考虑周到,这就在修身方面解决了一个根本性的内在动力问题。自然而然也不会在行动中遇到挫折时就怨天尤人,而是更加约束自己的行为,守身如玉,加深修养,以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励自己。由于立下了志向,不会好高骛远,贪图名利。这反映到生活中去时,他也只会选择那些真正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可见,立志对于修身来讲,实乃一大根本也,这一点

12、对我们今天的每一位后生学子来讲,仍具指导意义。曾国藩在修身方面讲了很多要点,这里不妨就其精华做一概括。首先,勤俭是个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作为一位君子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为此,曾文正公甚至还开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法,诸如做到“勤”字,需讲求早起、有恒、重也;做到“俭”字,则需注意衣服俭朴、少用仆人等等。如此细致入微,真可谓谆谆教诲也!当然时至今日,如何做到“勤”“俭”二字,我想生活中的具体事项肯定有着更广泛的内容,在这里就不再多讲了,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修生的基本功,勤俭仍是我们个人生活的基本态度,即使是处于当今物质生活已经较为富足的时代。其次,保持谦诚和虚心的心态对于修身来讲至关重要。如果说

13、勤俭侧重于个人生活方面的话,这一点就开始着眼于个人和外界的联系。如何实践呢?曾文正公在这点上是谈得很多很多的,在不同的家书中可谓反反复复、不厌其详。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讲,就是做人一定要保持低姿态,对事以谦,待人以诚。比如说人生中比较考验人的一种经常碰到的情况,当听到逆耳之言时,我们就需保持一种虚心接受的态度,而不要太抵触和太自负,显然生活中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是不多的。坚持修炼谦诚和虚心的人生态度,时间久了,自然炼就一种浩大的胸怀,对待世间百态、功名利禄等等,都能做到浑然一体,泰然处之。这可是一种了不得的境况,足可干一番大事业了!最后,对周边的环境和世界应保持一种尊敬和宽容的心。曾国藩将此归纳为作人

14、之道,也即“敬”“恕”二字。其实更深一层理解的话,这种态度除了修身的指导意义外,更有一种哲学观在里头,那就是我们对待周围所有事物都应具备一种天然和谐的人生体验智慧。对所处的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我们首先应该遵从;对于发生在我们自身的不如意状况,我们也应该对相应的客观大环境和相应的人报以一种理解和宽容的心态。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坦荡起来,悠然洒脱,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大气,而超出常人患得患失的普通境界。一般来讲,我国古时很多的传统儒家士大夫在修身养性过程中,在严格遵循儒家经典教导的同时,也充分吸收了老庄哲学的精髓作为补充。在这点上,曾国藩也不例外,其家书中就大量包含了道家的思想,在哲学层

15、面作为个人生活处世的指导。我们不妨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归纳。从做事的方式来看,曾文正公主张刚柔并用,并称之为天地之道。这个道理我想很多人都是清楚的,也即我们经常提及的有张有弛的那种做事技巧。从做事的过程来看,曾文正公主张自力更生、勤勉用功的同时但一切顺其自然,尤其避免为了追求所谓的功名而违背固有规律。作为个人,在过程进行中当然须竭尽全力尽职尽责,而作为一个整体全面来看的话,则又需合乎外界规律,这也正是道家所论的“天人合一”观念。从对待事物结果的态度来看,曾文正公更是主张淡然处之。当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时,尤其注意保持清醒,更应该好好考虑为将来人生可能遭遇的挫折甚至失败作心理准备了。尽管我们在人生的奋斗

16、过程中追求自强,但当我们真的一旦成功实现某个目标时,又不能恃强而骄,而应该更加保持谦虚谨慎。现实中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但又非常重要,否则曾文正公何以在家书中就此花那么多笔墨谆谆告诫?确实引人深思。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针对人生提出了八本之说。显然八本之说涵盖了人生的方方面面,而不仅限于修身,我们暂且将其归之于这一节,乃期总领以下各节之目的。这里不妨将相关的原文再次摘选一遍,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具体含义我就不再赘述了,供各位朋友在结束本节之前细细品味这些精妙语

17、言的过程中回味无穷。 三 齐家篇吾兄弟断不可不洗心涤虑,以求力挽家运。第一贵兄弟和睦。第二贵体孝道。第三要实行勤俭二字。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 (咸丰八年)余与沅弟论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冈公为法,大约有八个字诀。其四字即上年所称书、蔬、鱼、猪也,又四字则曰早、扫、考、宝。 (咸丰十年)欲去骄字,总以不轻笑非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弟若能谨守星冈公之八字(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三不信(不信僧巫,不信医药,不信地仙),又谨记愚兄之去骄去惰,则家中子弟日趋于恭谨而不自觉矣。 (咸丰十一年)尔等在家却不宜过露痕迹。人所以稍顾体面者,冀人之

18、敬重也,若人之傲情鄙弃业已露出,则索性荡然无耻,拼弃不顾,甘与正人为仇,而以后不可救药矣。 (同治元年)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婢,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无感者亦无怕者,自然悠久矣。 (同治三年)吾家子侄,人人须以勤俭二字自勉,庶几长保盛美。 (同治三年)尔二人立志撑持门户,亦宜自端内教始也。 (同治四年)历观古来世家长久者,男子须讲求耕读二事,妇女须讲求纺织酒食二事。 (同治五年)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同治九年)吾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读书不甚长进,曾以养生六事勖儿辈:一曰饭后千步,

19、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射足以习威仪强筋力,子弟宜多习)。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又曾以为学四字勖儿辈: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矣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盖阅历一生,而深知之深悔之者,今亦望家中诸侄力行之。养生与力学,二者兼营而进,则志强而身亦不弱,或是家中振兴之象。 (同治十年)点评:既然是家书,那自然是少不了齐家这个主题的。的确,曾国藩在治家方面有着非凡独到的理解,即使在今日对我们仍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总体来讲,我对曾国藩治

20、家格言的总结是“三贵八字诀”。三贵者,兄弟和睦、遵守孝道、勤俭持家。平辈家属之间和睦相处,晚辈对长辈恪守孝道,全家上下力行勤俭,这也基本上将家里的各种主要关系和事情都揽进来了。所谓八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是也,具体给出了实践的方法。如此一来,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岂有不兴之理?当然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家庭来讲,具体的持家肯定有着新的时代内容,比如男子的责任早已超出耕读二事,女子的职责也不仅限于纺织酒食二事,但三贵的精神内核仍具生命力。学习一门东西,我们是要掌握它的灵魂,而不必拘泥于一些具体的形式和方法。关于持家态度,曾文正公强调“去骄去惰”,这一点是不是在前一节的修身内容中也已经涉及到

21、了呢?可见人身的修养实乃家庭建设的基础。其中关于“骄”字的论述,除了指导家庭内部关系的处理以外,还包括规范了家庭、家族之间的交往准则,要做到谦逊委婉,不能骄狂无理、倚势欺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则社会稳定,社会稳定则又促进下一代的成长和教育。在我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曾国藩的齐家格言是不是也在心头如涓涓细流一般地滋润着我们呢? 四 御兵篇偶作一对联缄弟云: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息,既要精到,又要简捷。(咸丰八年)昨信言无本不立,无文不行。大抵与兵勇及百姓交际,只要此心真实爱之,即可见该于下,余之所以颇得民心勇心者,此也。 (咸丰八年)吾自三年初招勇时,即以爱民为

22、第一义。 (咸丰十年)愿死疆场,不愿死牖下,本其素志。 (咸丰十一年)吾辈待之之法,有应宽者二,有应严者二。应宽者:一则银钱慷慨大方,绝不计较,当充裕时,则数十百万掷如粪土,当穷窘时,则解囊分润,自甘困苦;一则不与争功,遇有胜仗,以全功归之,遇有保案,以优奖笼之。应严者有二:一则礼文疏淡,往还宜稀,书牍宜简,话不可多,情不可密;一则剖明是非,凡渠部弁勇有与百姓争讼,而适在吾辈辖内境,及来诉告者,必当剖决曲直,毫不假借,请其严加惩治。应宽周折,利也,名也;应严者,礼也,义也。四者兼全,而手下又有强兵,则无不可相处组织悍将矣。 (同治元年)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

23、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同治元年)审机审势,犹在其后,第一贵审力。审力者,知己知彼之切实工夫也。不审力,则所谓骄也;审力而不自足,即老子之所谓哀也。 (同治元年)凡行军最忌有赫赫之名,为天下所指目,为贼匪所必争。 (同治元年)吾兄弟誓拼命报国,然须常存避名之念,总从冷淡处着笔,积劳而使人不知其劳,则善矣。 (同治元年)点评: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成为近现代以来的历史风云人物,与其杰出的军事成就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传统的儒家士子,曾国藩竟还能在国家危难之际从家乡招募乡勇,组建了一支新型军队,最终为朝廷挽狂澜于既倒立下盖世功勋。也正因为此,曾国藩远远超出了儒家知识分子的传统志向,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完

24、美人生,从而受到后世众多名人志士的倾慕和推崇。比如身为国共两党领袖的蒋介石和毛泽东,也都曾对曾国藩赞赏不已。那么曾国藩的治军思想主要有哪些精髓呢?首先,曾文正公认为带兵以爱民为第一要义。我们今天的拥军爱民国策不也正是基于同样的思想基础吗?一支真心热爱人民的军队,自然将获得老百姓的全力衷心支持,其战斗力当然就是天下无敌了。其次,在作战原则方面,一是强调稳当,在有把握的情况下追求随机应变,以适应战场形势的变化,从而时时掌握优势,战胜敌人;二是强调审机审势,也就是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随时注意研究敌情和评估比较双方实力,从而保证从实际情况制定作战计划,取得胜利。最后,从军队管理方面,做到宽严相济。应

25、宽的是名和利,应严的是礼和义,说得通俗一点,那就是工作上从严,待遇上从优。仔细想想看,这种管理思想不也早已远远超出军队管理的范畴了吗?如今许多企业的管理也将这套原则用得炉火纯青了。至于军队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具体落到实处就是要选好副手。如果完全满意的对象实在很难找到,那么也可退而求其次,挑一些稍微不足的作为备选对象再来慢慢培养和历练。总体来讲,曾国藩是一位极具宏观管理素质的统帅级军事人才,具体的战术原则能力或许不是其所长,但这并不妨碍其对全军高超的驾驭和管理。从这一点来讲,其治军思想对后世的练兵强国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延伸到其它领域,诸如企业管理,等等。 五 为官篇予自三十岁

26、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道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 (道光二十九年)吾年来饱阅世态,实畏宦途风波之险,常思及早抽身,以免咎戾。 (咸丰六年)余告筱辅观人之法 , 以有操守而无官气 , 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咸丰十年)吾惟以一勤字报吾君,以爱民二字书报吾亲。 (咸丰十年)吾兄弟于有才而无德者,亦当不没其长,而稍远其人。 (同治元年)有才者忿疑谤之无因,而悍然不顾,则谤且日腾;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息。 (同治元年)每折看二次,一次看其办事之主意、大局之结构,一次看其造旬下字之稳否。 (同治二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劳张在臣,福诈在国。

27、 (同治三年)功成身退,愈急愈好。 (同治三年)以后宜慎选贤员,以救率字之弊;少用数员,以救冗字之弊。位高而资浅,貌贵温恭,心贵谦下。(同治五年)惟柔可以制刚狠之气,惟诚可以化顽梗之民。 (同治五年)大约凡作大官,处安荣之境,即时时有可危可辱之道,古人所谓富贵常蹈危机也。 (同治六年)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能从勤俭耕读上做出好规模,虽一旦罢官,尚不失为兴旺气象。若贪图衙门之热闹,不立家乡之基业,则罢官之后,便觉气象萧索。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同治六年)然余生平最怕以势利相接,以机心相贸,决计不作京官,亦不愿久作直督。 (同治八年)余生平以享大名为忧,若清廉之名尤恐折福

28、也。 (同治八年)以不忮不求为重。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也。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也。 (同治九年)与外国人交涉,别有一副机智肺肠,余固不能强也。 (同治九年)点评:入仕是中国古时传统儒家学子的人生目标。即使是放在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是有着强烈的做官心理,可见官本位思想在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中之根深蒂固。曾国藩年轻时就因科举功名步入了官场,后又因镇压太平天国的军功走向高层,从最初的七品而最终升至二品大员,也算是创造了晚清官场的奇迹。那我们来看看这位官场成功人士的为官心得又是怎样的呢?首先从志向来讲,曾文正公做官不是为了发财致

29、富,他的为官理想是以勤勤恳恳报答君王,以爱民如子报答双亲,实现忠孝两全。这真是一种多么高的思想境界啊!即使放之今日,也值得我们广大的干部深思。其次,从为官的态度上,主张尽力而为,不避劳苦,全面履行好自己份内的工作职责,至于最终的结果成败与否就要看天意如何了。这一点和现在的行政管理学道理也并不相悖。作为一个官员来讲,他本身就是整部行政机器中的一个部件而已,他的自身作为就是保障该部件功能的有效实现。至于整部行政机器能否运转出色,就要靠所有部件的协调运作和操纵该机器的操控者了。再者,从为官技巧来讲,曾国藩强调以柔克刚,不要过于死板强硬,这显然与其修身领域引入的老庄哲学风格是一脉相承的,无非是将这种思

30、想延伸到官场处世而已。对老百姓呢,讲求一个“诚”字,认为通过诚信可以教化那些所谓的顽梗之民,这点即使放在今日也有可借鉴之处。不过在对待外国人方面,曾国藩则强调“别有一副机智肺肠”,说明曾文正公老先生还是很懂实际的,可见其思想融汇变通之至,佩服!说到这里,不妨提一典故。据说起初曾国藩主张对外国人也还是讲“诚”字的,这一点可以从其大弟子李鸿章的回忆中得到印证。当年李鸿章去天津从他老师曾国藩手中接过直隶总督大印时,曾国藩问他将来如何同外国人打交道,李鸿章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用痞子腔”。曾国藩听后不置可否,教导他这个得意门生还是用一个“诚”字。但如今我们从曾国藩家书这本传世之作里看到,曾国藩最终还是变更

31、为主张“别有一副机智肺肠”,可见其思想显然也是随着后续外交形势的变化和需要而做出了修正。曾国藩经世致用的为官哲学由此可见一斑,这一点也颇值得玩味一番。最后,从为官立足处世的角度来看,则是曾国藩在家书中花了重点笔墨进行论述的部分。其实分析很多案例可以发现,一个人在迈进官场并往上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做得很好很谨慎,但问题就是在取得了相应的高位后开始出现嬗变,不同人物真正的分水岭常常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那我们来看看曾国藩在这方面持什么见解呢?基本上还是采纳老庄哲学的精神,认为宦途风险,应抽身早退,避免祸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功成身退。曾国藩更认为做官对人生来讲不过是偶然事件,经营好家庭才是人生的归

32、宿;不要贪图官场的热闹虚名,而应该勤俭持家才能最终带来兴旺,这实在是为官者们须牢记的至理名言。想想我们当今多少贪官的落马,哪一件不是印证了这个道理?当然站在国家行政的角度,这又从反面促进我们深思,如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务员管理体系,既能让每一位干部和公务员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尽职尽责,又能防止他们的腐败堕落,从而避免自身的悲剧及国家的损失,这将是未来体制改革中所要解决的头等重大课题。同样类似于军队管理,曾国藩也提出了一套官场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标准。德依然是最重要的要求,为人须讲求操守,行事思路有条理而非夸夸其谈。不过在非常时期对于那些有才欠德者,也主张用其才时适当保持一些距离。作为整体的后备队伍建设,则要精挑细选一些真正的贤才和谦谦君子,数量也不应贪多。 六 事理篇 予常谓天下万事万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论之:纯以神行,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此乾道也;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