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120.53KB ,
资源ID:288590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8590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小学教育.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小学教育.docx

1、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学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小学教育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摘 要 家庭教育“对个人的社会性和个人的理解的形成是基本。农村儿童隔代教育问题普遍存在,而这种问题的存在又使得他们在学校教育和个人成长中存在着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学习和身心健康等问题。分析农村儿童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家庭学校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村隔代教育的对策。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隔代家庭儿童教育,关注其问题的产生,解决其相关问题。关键词: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现状;问题;对策研究一、隔代教育简述 1二、农村儿

2、童隔代教育现状 2(一)1/4的孩子属隔代教育 3(二)农村教育费用支出仍然是大头 4(三)一半多村庄没有幼儿园 6 三、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问题 6(一)个性发展深受束缚 7(二)心理健康难以保障 7(三)人格培养凸显危机 7(四)道德教育问题突出 7(五)学习状况令人忧心 8四、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研究与对策 8(一)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研究 8(二)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对策 9参考文献 12致 谢 12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一、隔代教育简述隔代教育是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教育形态。隔代教育既有利,也有弊。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易导致儿童产生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并影响儿童将

3、来的发展。为此,实践中要研究、建立一种新型的隔代教育模式。隔代教育的现状在家庭教育中,一直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教育形态,其一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其二是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在当今中国,“隔代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形态。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和祖辈家长对孙辈的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两种主要的形态。隔代教育一般在三代家庭和隔代家庭中进行。尽管家庭规模正趋向小型化,但据统计目前我国三代家庭的数量仍占家庭总数的。儿童的年龄愈小,儿童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三代家庭所占的比率愈高。处于转型时期的当今中国,社会更加快速深刻地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其中,隔代教育的再度

4、兴盛,不仅深刻改变着家庭教育的现状,而且产生了相当广泛的社会影响。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与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两种主要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事业、进修跟照顾子女争夺时间;另一方面,学校素质教育进入怪圈后不仅学生负担日趋加重。对家长的要求也愈来愈多。祖辈对家庭教育的介入,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当前,家庭中的隔代教育再度勃兴,这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现实基础。隔代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祖辈的社会经验,既发挥祖辈余热,又解放年轻父母,从而整合家庭教育力量、缓解社会保障压力。但是,隔代教育也可能阻碍孩子的社会化进程、激化家庭教育冲突、降低家庭教

5、育质量、加重祖辈多方负担、助长年轻父母的依赖心理。为此,注重协调祖辈和父辈的位置和职责,有机结合祖辈的实践经验和父辈的理论知识,强化对家庭教育的理论指导,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就成为隔代教育兴利除弊的基本思路。二、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现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故土,加入到“打工族”行列,而他们的子女大多被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接受“隔代教育”。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这些“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何使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更好、更健康地成长,已成为一个应当引起

6、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有关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现状的调查,如下表: (一)1/4的孩子属“隔代教育” 由父、母在家照顾的农村在校学生不到三分之二,也就是说在校学生中为留守儿童的仍超过三分之一。有25.8%的家庭是“隔代教育”家庭,占到农村家庭总数的1/4,重庆、湖北、河南这三个省市的隔代教育家庭的比例较高,都超过了25.8%这一总体水平。此外,有5%是由兄弟姐妹照料;还有4%是托他人代管。首先,就了解学校软硬件环境以及和老师沟通情况来看。48.6%的父母都自认为能做到这些并对孩子学习的事情非常清楚。作为监护人,有37.5%的爷爷奶奶都至少能做到比较了解学校软硬件环境、经常和老师沟通、清楚孩子的学习

7、状况。六成左右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在与老师做到一般沟通或者更好。在教育理念方面,“一般只是从孩子的考试成绩上来认识孩子的学习状况”的监护人比例最高。 (二)农村教育费用支出仍然是大头在本次调研的受访村民中,认为教育支出占家庭支出比例较高、收入勉强能维持的所占比重最大,有400户,占比达29.1%;其次是感觉一般的,有382户,占比27.8%;然后是有327户认为教育支出比例较低、压力较小,这部分占到23.8%。综合来看,36.9%左右的家庭认为教育支出占家庭支出比例较高或高,也就是说,教育费用支出仍是1/3以上农民肩上沉重的负担。分省来看,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52.7%的家庭都感觉教育支出负担较重

8、。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庆市、辽宁省和湖北省四省市情况类似,比例均超过40%。并且以上地方供孩子上学需要借钱的家庭比例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7%)。虽然如此,仍有85.2%的家长表示借钱也愿意加强孩子教育。就调查的100个村庄来看,有19个被访者表示家里有到了年龄但未上学的孩子。失学的原因各不相同,其中有3个是由于没钱而失学,有1个是由于需要回家种地,有1个是因为初中升高中时考试成绩没达到录取标准而失学,有3个是孩子本人自己不愿意上,有2个是没法上幼儿园,2个是由于身体健康方面的原因。这说明因经济条件而失学、辍学的情况依然存在,但难以构成失学的主要原因。在调查的116个村中,33个村的村(居)委

9、会办公人员认为教育经费不足是村里义务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32个村认为学生到校交通困难是村里义务教育面临最大问题,有28个村认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是最大问题。对于“学费太贵”这一说法,近七成人给予否定或者保持中立。对于“学校目前存在乱收费现象”这一说法,总的来说,有26.8%的人是赞同的,有29.4%的人保持中立,有43.7%的人否定了此现象。不同地区看法不同,各省中不认为学校目前存在乱收费现象的村民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累积占到64.5%的村民;其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累积到60.4%的村民。各地均有较大比例农民认为政府对农村学校投入太少。此外,调查显示,在1479个有效受访村民中,对

10、于“学校教师水平令人满意”这一说法,有51.8%的人表示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有24.8%的人表示比较不赞同和非常不赞同此说法。剩下的人保持中立。1504个村民中,过半数人认为“农村孩子的升学机会太少”。分省来看,非常赞同“农村孩子升学机会太少”这一说法比例最高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高达69.0%。河南、山东其次。与此相比,认同现在学生学习压力太重这一说法的农民占42.0%,32.1%的人保持中立,有25.9%的人则不赞同这一说法。宁夏和广西两地的村民在学生学习压力大这一问题上的持赞同和不赞同的比例相对于其他省市而言都较高。 (三)一半多村庄没有幼儿园调查数据显示村辖区内有幼儿的村庄所占比例只有4

11、4.2%,有效百分比为46.2%,这一数据与前述罗仁福等学者“贫困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调查所得数据(44%)比较接近,这也意味着有一半多的村庄没有幼儿园,而这些村庄的学龄前儿童要么不接受学前教育,要么就得离开村庄到更远的地方去接受学前教育,这样又使得他们上学的安全风险有所增加。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城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55.6%,农村仅为35.6%。分地区来看,西部村庄中有幼儿园的占42.9%,中部有幼儿园的村庄占42.9%,东部有幼儿园的村庄占40.7%,各地区差距不大,都表现出比例较低的特点。而先进村方面,有幼儿园的比例为87.5%,比平均水平高了40个百分点,可见在

12、学前教育方面,发展较好的先进村的优势更为明显。通过对比先进村和普通村也可以看出发展条件越好的村庄,学前教育普及率越高。 三、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问题 (一)个性发展深受束缚。老年人特别疼爱孩子,对隔辈的孙子孙女容易迁就和溺爱,怕出差错对不起儿女,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样样依着孩子、保护孩子,把孩子放在核心位置,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对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部包办代替,使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形成了自私、胆小、任性、倔强、娇气的不良个性。 (二)心理健康难以保障。孩子与隔代家长长期生活在一起,长期沉浸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由于父母在

13、外务工回家次数少,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无法引导和关心,往往用物质弥补,子女的“情感饥渴”导致对家长的怨恨,从而产生了厌世、自闭、自卑和逆返心理。 (三)人格培养凸显危机。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缺乏亲情沟通,祖辈们又往往无法进行正确管教和引导,致使“隔代教育”孩子会出现内向、孤僻、沉默、冷漠、自私、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等。调查发现,在“隔代教育”孩子中,有23%的人从不与同学、父母、监护人谈心,42%的人偶尔会与别人谈谈心,在受到同学欺负后,24%的人表示“无所谓”,12%的人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报复”。“隔代教育”孩子不健全的人格,使他们的行为出现了过激和偏差。 (四)道德

14、教育问题突出。“隔代教育”孩子待人处事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和冲动性,有有还染上了社会不良习俗,成为“小混混”,有的甚至走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调查发现,有38%的人平时有说说谎的习惯,25%的人经常沉迷于上网聊天和打游戏,22%的人有过打架斗殴的现象,19%的的人上学经常迟到旷课,18%的人的过偷人钱物、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5%的人有过早恋的经历。据学校反映,“隔代教育”孩子越多的班越难管,违规违纪现象越多,道理教育已成为学校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五)学习状况令人忧心。大多数的“隔代教育”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小明在护国镇某小学四年级就读,8岁时,他的父母为了生计双双赴广东打

15、工,一去4年,最近两年均未回过一次家,小明被托付给外公外婆照管。两位老人对小外孙十分溺爱,非常迁就,使孩子养成了任性、倔强的性格。由于缺少最直接的父母的亲情关爱,小明从小就对人冷漠,在学校时常调皮捣蛋。老师找他谈心,他置若罔闻,学习成绩总是在后面“赶鸭子”,课堂作业更是很少按时完成。据调查发现,“隔代教育”的学生有43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有30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尤其是各班成绩倒数后几名的几乎都是接受“隔代教育”的学生。 四、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研究与对策 (一)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研究1. 劳务输出使“隔代教育”走向必然。在我镇广大农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

16、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伴随着汹涌的民工潮,农村有许多孩子因为父母双双外出打工而被迫留在家里,成了“留守孩子”一族。而照管这些孩子的责任往往落在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隔代教育”由此形成。 2. 存旧的观念无法担负养育重任。在农村,老年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都比较陈旧,特别是在偏远山区,隔代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或半文盲来抚养孩子,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他们都无法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重任。对于隔代人的教育,他们往往仅停留在保证吃饱、穿暖的层面上,部分监护人连孩子在校读几年级几班、班主任姓什么都不知道,更谈何家庭教育? 3. 不当的管理方式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由于祖辈对

17、孙辈往往较多地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但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即使孩子犯了一些过失,也认为“树大自然直”,姑息纵容,使孩子得不到正确、严格的家庭教育。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还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批评,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有的孩子学习不够用功,得过且过;有的孩子生性骄横,漠视校纪;有的孩子玩心很重,上网吧、逛游戏厅。 (二)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对策1. 父母要承担起养育子女的义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于父母来说,抚育子女是义务、是责任。为了子女的未来,做父母的最好不要双双外出,至少要留一人在家,对孩子进行

18、必要的教育和督导。同时,在外务工切勿忘记在家的子女,要经常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多跟监护人和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金钱,要对子女的消费支出有计划、有监督,否则,将会给子女赌博、上网、浪费等不良行为留下隐患。选择家中托管孩子的监护人也应慎重,不能把孩子托付给言而无信、游手好闲、迷信愚昧的人监护。家长还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2. 祖辈要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孙辈的教育,要跟上形势,转变观念,要从培养好后一代着想,认真负起责任,做到严爱结合,不能娇生惯养,想方设法填

19、平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多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加强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如何做人的教育;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感情,两代人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3. 学校要营造温暖教育环境。学校各级学校的教育理念应由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变为追求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上来。除对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外,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并经常与外出务工家长联络,介绍其子女的情况,争得他们的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4. 社会各界共同关心。一是改善民工子弟就近入学条件。要改革现有户籍制度,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

20、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使流入地的农民享有与城市市民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同时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待遇,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收费标准,改善民工子弟就学条件,使外出务工的父母们有条件把子女带到自己的就业地上学。二是要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发展民营企业,吸纳农村众多富余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此举既能使家长们实现致富和抚育孩子的双赢,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三是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管和整治力度,彻底清理网吧和游戏厅,开展经常性的扫黄打非活动,为“隔代教育”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隔代教育是中国现阶段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家庭教育方

21、式,体现了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重养轻育,祖孙辈隔阂深;亲子关系被动,亲情心理矛盾;儿童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学习途径单调、自主性差.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正确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家庭教育方面加强沟通,学校教育方面正面引导,社会教育方面营造温馨氛围,以改善隔代教育现象,尽量降低隔代教育的负面影响。隔代教育有两面性,有利与弊,在家庭教育中,不论是父母直接教育子女,还是祖辈教育孙辈,都应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找出一种适合孩子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参考文献1薛静华;欧阳文珍隔代教育利弊的心理学分析外文期刊 2008(02).2郑杨对中国城乡家庭隔代抚育问题的探讨期刊

22、论文-学术交流 2008(09).3祝畅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4年01期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4段成荣;吴丽丽;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最新状况与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5赵尉;“隔代抚养模式”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6杨娟;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隔代教育”的模式初探基于湖北省南漳县S村的实证考察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7熊洁;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8李舰. 隔代教育也可以双赢J.家长调查,2009,(07).9张惠华;影响儿童心理的家庭因素J;考试周刊;2011年46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