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441.82KB ,
资源ID:288371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8371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案 新人教版1 精品.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案 新人教版1 精品.docx

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案 新人教版1 精品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1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形成的地理现象。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2受热过程(1)过程1地面增温太阳辐射能的大部分穿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温度上升。(2)过程2大气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而升温。3意义(1)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2)制约着大气的运动

2、状态。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1)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2)意义:实现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形成各种天气变化。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1)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2)形成过程图示大气运动状况垂直运动A地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B、F两地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水平运动近地面气压B、F大于A,则水平气流由B、F流向A;高空气压D大于C、E,则水平气流由D流向C、E1大气逆辐射只发生在晚上。()2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A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矿物能 D地热能3地面冷热不均是形

3、成热力环流的直接原因。()4近地面低压处等压面下凹,高压处等压面上凸,高空相反。()5高空气压高说明气温低。()知识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问题探究结合教材P28图2.1大气的受热过程。讨论完成问题。探究1根据上图,先将下图中的内容填充完整,然后说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关系。提示:通过填充内容可以基本了解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转换过程,填充内容如下: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源泉,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表的过程中,只有少量被大气吸收,大部分被地面吸收,地面升温;地面向外释放热量,形成地面辐射,地面辐射的热量被近地面大气吸收而升温;大气向地面方向辐射热量,即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损失的热量得到一定补偿

4、,因此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探究2为什么近地面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提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海拔低,离地面近,获得的地面辐射热量多,气温高;海拔高,离地面远,获得的地面辐射热量少,气温低。探究3若只考虑云量多少的影响,下面四种情况下,气温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简单说明理由。 A B C D提示:BADC白天有太阳辐射,气温比夜间时高。白天阴天时,对太阳辐射反射和吸收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地面温度比晴天时低,近地面气温比晴天时低;夜间时没有太阳辐射,以地面辐射为主,阴天比晴天情况下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探究4假如某地近三天的天气情况如下所示根据所学原理判断,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

5、,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_。提示:10月11日10月10日白天晴天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阴天时多,气温高,夜晚阴天比晴天的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故平均气温最高的是10月11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10月10日。总结深化1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1)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并非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热量主要为长波辐射,对短波辐射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因此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2)大气逆辐射并非只有晚上存在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是始终

6、存在的,并且白天辐射更强。2大气受热过程在生活中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如高海拔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对点演练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1序号正确的是()A地面辐射 B大气辐射C太阳辐射 D大气逆辐射2图中,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A B C D解析:1.D2.C第1题,读图

7、可知,代表太阳辐射;代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代表地面辐射;代表大气逆辐射。第2题,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图中的代表地面辐射。知识点二热力环流 问题探究下面是教材P30图2.3热力环流的形成。读图探究有关问题。探究1在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表现为哪两种变化?提示:地表受热状况的变化(即受热或受冷却)、气压值的变化(等压面出现弯曲)。探究2受热和冷却的地方,空气是怎样运动的?图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中,主导性的是垂直运动还是水平运动?请分析原因。提示: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在热力环流中,以垂直运动为主导。近地面受热不均,产生大气的垂直运动(对流),然后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8、推动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探究3根据等压面弯曲方向,总结一下等压面弯曲方向与气压的关系。提示:高压处等压面向高空弯曲,低压处等压面向地面弯曲。探究4利用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厘米,宽30厘米,高40厘米)完成实验,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草皮分别放置在玻璃缸两端。用平整的胶合板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将电灯(1 000瓦)打开(如下图): 观察烟雾的飘动情况,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气流流动方向,并简要说明原理。提示:由于黄沙和草皮比热不同,升温速度不同,黄沙一侧升温快,草皮一侧升温慢,形成顺时针方向的气流运动。探究5根据热力环流有关原理,找出

9、下面所示情况表示正确的图示,并在图中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线。 甲 乙 丙 丁提示:图示表达海陆间的热力环流近地面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白天近地面,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海洋气温低形成高压,水平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甲图表示正确。夜间近地面,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气温高形成低压,水平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丁图表示正确。画等压面线如下: 甲 丁总结深化1热力环流的形成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三点关系:(1)温压关系(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从高压吹向低压。(3)等压面凸凹关系: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易错点拨(1)高压的数值并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在

10、同一水平面上高压的数值大于低压;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低压值反而高于对应高空的高压值。(2)气流并不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在垂直方向上,气流却有可能由低压区流向高压区。2等压线(面)图的判读技巧(1)概念:等压线(面)是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线(面),常用来表示同一水平面上不同区域的气压状况及差异。(2)判断气压高低比较同一地点不同高度的气压值: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导致同一地点气压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比较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点的气压值:等压线(面)“高凸低凹”。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线(面)发生弯曲

11、。等压线(面)凸向高空的为高气压,下凹的为低气压,可形象地记忆为“高凸低凹”,具体如下图所示。(3)判断近地面的气温高低判读依据:近地面温压相反,即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4)判断下垫面性质判断陆地与海洋、季节或月份判读依据:夏天热,陆地比海洋更热,成低压;冬天冷,陆地比海洋更冷,成高压。判断城区与郊区判读依据:城区是热岛,气温高的为城区。判断绿地与裸地判读依据:绿地同海洋,裸地同陆地。3几种常见形式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具体分析如下:(1)海陆风(2)山谷风(3)城市热岛环流城市风的环流方向无昼夜和季

12、节的变化,因为城市的温度始终高于郊区。在城郊地带,绿化带或重污染工厂的布局一定要考虑热力环流的下沉距离。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4)沙漠和林地之间白天,沙漠增温快,温度高,形成低压;森林增温慢,温度低,形成高压;白天在近地面大气由森林吹向沙漠。(如图a)夜晚,沙漠降温快,温度低,形成高压;森林降温慢,温度高,形成低压;夜晚大气由沙漠吹向森林。(如图b)对点演练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点,气压最高的是_,气压最低的是_。(2)A、B两地受热的是_地,空气_;冷却的是_地,空气_。(3)用“”画

13、出图中的热力环流。(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说明判断依据。(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白天或夜间)。解析:第(1)题,根据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和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同可判断,的气压大小为:。第(2)题,根据近地面和对应高空气压相反和等压面“高凸低凹”分析,A高空为低压,则A处为高压,B高空为高压,则B处为低压;再根据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可确定A处冷却,空气收缩下沉,B处受热,空气膨胀上升。第(3)题,利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确定热力环流的方向,A、B及对应高空间的热力环流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第(4)题,城郊热力环流中近地面气流由

14、郊区流向城市,因为城市气温高于郊区,A、B间气流为由A流向B,则A为郊区,B为城区。第(5)题,结合上题分析,A处为高压,下垫面为海洋,B处为低压,下垫面为陆地,说明A处气温低,B处气温高,应该是出现在白天。答案:(1)(2)B膨胀上升A收缩下沉(3)图略(其热力环流的画法应是近地面AB,高空由BA,垂直方向A地下沉,B地上升)。(4)BB地温度高,空气上升。(5)白天考查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读下图,完成12题。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是()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B大气的反射作用DC

15、大气的吸收作用B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解析:1.A2.D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对应图中的B;对地面有保温效应的辐射是大气逆辐射,即大气辐射中射向地面的部分,对应图中的C。3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A表示_,B表示_。(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4)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是_。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读懂图中各箭头的含义。由B箭头直接到地面可推知B为太阳辐射;A箭头向上

16、,且包含地面反射和甲,可推知甲为大气反射;乙箭头向上,且为地面吸收后的环节可推知乙为地面辐射;丙为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可推知丙为大气逆辐射。答案:(1)大气和地面的反射太阳辐射(2)晴朗少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丙(3)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甲(4)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随着高度的增加,其接收的热量逐渐减少考查点2热力环流下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图中M点海拔为241米,N点海拔为480米。读甲、乙两幅图,完成45题。4图中气流运动体现的地理现象是()A海陆风 B焚风 C山谷风 D季风5下列关于图中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发生在

17、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B甲图发生在夜晚,乙图发生在白天C甲图发生在冬季,乙图发生在夏季D甲图发生在夏季,乙图发生在冬季解析:4.C5.A第4题,甲图中气流由山谷吹向山顶,乙图气流由山顶吹向山谷,属于山谷风。第5题,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读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67题。6图中气压最低的点是()A B C D7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甲乙间大气运动状态相符的是()解析:6.B7.B第6题,、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位于等压面上方,气压低。第7题,近地面甲地气压高于乙地,故水平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且近地面与高空构成环流,B正确。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1风的形

18、成与受力分析。2风向与风速的判断。1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的垂直运动使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产生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由此产生的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3三种作用力与风向(北半球)(1)图中A是水平气压梯度力,B是摩擦力,C是地转偏向力。(2)高空风只受A和C的作用,最终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受A、B、C三种力的作用,最终的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1水平气压梯度力一定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2高空的风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3北半球的风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4高

19、空最终风向与近地面的不同之处是与等压线有一夹角。()知识点风的形成与风向、风速的判断问题探究比较不同力作用下的风向示意图,共同探讨问题。北半球高空北半球近地面探究1高空的风和近地面的风在受力上有什么不同?最终风向有何差异?提示: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两个力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共同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探究2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各有什么特征?提示:(1)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当单位距离上水平气压差相等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不变。(2)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随着风速的增大

20、而逐渐增大。(3)摩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探究3利用所学知识和下面的三个风向图,判断有关问题并说明判断依据。风向甲乙丙判断近地面还是高空判断所在半球判断高压区位置提示:根据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可判断近地面的风和高空的风;根据风向向左偏还是向右偏可判断南北半球;风一定由高压吹向低压。风向甲乙丙判断近地面还是高空近地面近地面高空风向甲乙丙判断所在半球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判断高压区位置BAA总结深化1近地面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定过程第一步:画出与等压线垂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第三步:按照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偏转规律画出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3045偏角的风向。(如下图)2风向的应用

21、(1)判断气压的大小:顺着风向,气压值越来越小。(2)判断南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3)判断近地面和高空(高空忽略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斜交近地面;平行高空。(4)判断高压和低压: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中心位于其右后方,南半球高压中心位于其左后方。3等压线图上风速的判断思路(1)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速大;等压线稀疏,风速小。(2)相邻两条等压线间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反之风速越小。(3)同等图幅的等压线图上,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对点演练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气压单位为百帕,读图回答

22、12题。1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代表字母依次是()Aa、b、c、d Ba、b、d、cCb、a、d、c Dc、b、a、d2图中决定风力大小的力主要是()Aa、d Bc、dCa、c Db、d解析:1.B2.A第1题,图中a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与风向相反。第2题,水平气压梯度力a和摩擦力d可决定风力大小。3下图为1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四城市,风力最大的可能是()A呼和浩特 B上海C台北 D广州解析:选A在水平气压场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较四个城市处的等压线分布,呼和浩特处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

23、4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与B中低压中心是_,B与C中高压中心是_。(2)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A B C D(3)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其所受的力。解析:第(1)题,由图中等压线数值即可确定。第(2)题,高空等压面弯曲状况与地面相反。第(3)题,根据风向判断步骤及各个力的特点绘制。答案:(1)BC(2)B(3)如下图: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条件下,风向和风速都是不同的。联系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力是()A只有地转偏向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24、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2海上的风力往往比陆地上的风力大,原因是()A海上的温度差别大于陆地B海上的气压梯度力大于陆地C海上的摩擦力小于陆地D海水比热容大于陆地解析:1.A2.C第1题,由于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故它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第2题,海上由于是水面,摩擦力比陆地小很多,所以风速较大。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34题。 5月6日14时 5月6日20时35月6日20时,上海市的风向是()A偏西风 B偏北风C东北风 D偏南风4在这6个小时中,风力明显加大的是()A台湾岛 B珠江口C黄河口 D辽东半岛解析:3D4.B第3题,根据等压线可知5月6

25、日20时上海风向为偏南风。第4题,珠江口等压线变密集,风力明显加大。5读某地区等压线图(北半球),完成(1)(4)题。(1)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2)图中甲地的风向是_风,乙地的风向是_风。(3)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_,原因是_。(4)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_。解析:第(1)题,根据等压线的数值分布可以判断,图中丁处为高压中心,丙处为低压中心。第(2)题,具体一点的风向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北半球向右偏转,甲地风向为西北风,乙地风向为东南风。第(3)题,风力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甲地风力大于乙地。

26、第(4)题,不考虑其他因素,近地面气压高,温度低,近地面气压低,温度高,丙地温度相对较高;中心气压为高压,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进行补充,符合的是丁。答案:(1)见下图(2)西北东南(3)大甲地区等压线较密集,气压梯度力较大(4)丙丁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甲点处的箭头表示甲点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则各箭头分别表示:A_,B_,C_,D_。(2)该图分布在_(南、北)半球。(3)画出图中乙点的风向。(4)甲、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解析:第(1)题,分析图中甲地的风的受力,结合风压关系和三个力的特点,可推断ABCD表示的含义, A垂直等压线且指向低压,应该是水平气压梯度力;B与等压线斜交且指向低压,应该是风向;C与B(风向)垂直,是地转偏向力;D与B(风向)相反,是摩擦力。第(2)题,图中风向(B)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A)左偏,说明风向向左偏转,属于南半球。第(3)题,画图方法: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且指向低压);然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所指的方向,根据偏转规律画出风向(南半球向左偏),风向应与等压线斜交。第(4)题,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状况判断风力大小,甲地和乙地等压线相比较,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答案:(1)A水平气压梯度力B风向C地转偏向力D摩擦力(2)南(3)箭头略(西北风)(4)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