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2.79KB ,
资源ID:288015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801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肺弥散功能测定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肺弥散功能测定标准.docx

1、肺弥散功能测定标准.诊疗方案肺功能检查指南(第五部分)肺弥散功能检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一、概述肺弥散功能是指某种肺泡气通过肺泡 - 毛细血管膜(由肺泡上皮及其基底膜、肺泡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底膜以及 2个基底膜之间的结缔组织所构成)从肺泡向毛细血管扩散到达血液内,并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Hb)结合的能力。在肺泡- 毛细血管膜中进行交换的气体主要是氧气( O2)和二氧化碳( CO2)。由于直接计算氧气的弥散量需测定肺毛细血管血氧平均分压, 方法复杂;而一氧化碳(CO)透过肺泡 - 毛细血管膜以及与血红蛋白反应速率与氧气相似;除大量吸烟者外,正常人血浆中 CO含量几乎为零, 便于计

2、算检查中 CO的摄取量;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O2大210倍,生理范围内的氧分压不是一个主要干扰因素;而且, CO在转运过程中极少溶解在血浆中,所以 CO成为测定肺弥散功能的理想气体。 1915年,1Krogh根据弥散原理,最先提出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 (DLCO)。2-4利用CO进行肺弥散功能检查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包括一口气呼吸法、一5氧化碳摄取法、恒定状态法、重复呼吸法 以及最近发展的操作简单无需屏气的内呼吸法6 ,但以Ogilvie7 建立的一口气呼吸法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 (D LCOLCOsingle-breath method, DLCO-sb)最为常用,本指南主要介绍 DLCO

3、-sb的检查标准。二、肺弥散功能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一)适应证1. 辅助诊断、定量评价和随访累及肺间质的疾病, 如间质性肺疾病、 肺气肿、肺水肿、肺部肿瘤等引起肺泡 - 毛细血管膜间弥散障碍或通气 - 血流比率失衡的疾病8-11 。2. 鉴别肺气肿是否合并弥散功能障碍。3. 呼吸困难或活动后气促查因、 不明原因低血氧、 怀疑有肺损伤或毁损肺的患者,尤其有肺总量减少,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者应进一步了解肺弥散功能。4. 胸部外科手术或有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手术患者术前风险评估及术后变化监测12 。5. 评价系统性疾病的肺部受累,如结缔组织病、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等。6. 评价化疗药物及其它药物对

4、肺的影响,监测药物及其他干预性治疗的反13应,评估心肺疾病康复治疗的效果 。14,157. 运动、高原、航天及潜水等医学研究。8. 公共卫生流行病学调查。9. 职业性肺疾病劳动力鉴定。(二)禁忌证21. 严重气短、剧烈咳嗽、配合欠佳等不能配合屏气, 最大屏气时间低于 7s。22. 肺活量过小,如 1L或呼气死腔气量未能完全排空。三、肺弥散功能检查方法和步骤(一)检查前准备1. 检查仪器的准备.2(1)检查仪器的质量控制标准:选用能满足一定技术质控标准的肺功能16仪,包括肺量计 、呼出气体采集系统、气体分析仪、标配测试气体和记录仪系统。气体分析仪主要分为热传导、 电化学和红外线 3 种类型, 使

5、用单一样品气体分析仪的系统通常只能提供实时的容积变化曲线; 而使用红外线快速气体分析仪的系统,不但可以在检查全程实时显示一氧化碳和指示气体的浓度变化, 而且如能保证死腔量完全排空,通过自动化采样容积调整,甚至可以检测到 VC小于 1L2 ,17-21的儿童或严重限制性疾病患者的 DLCO。仪器自检包括气路阻力、阻断阀相2应敏感度、计时器等,检查仪器技术质控标准见表 1。表 1 检查仪器技术质控标准项目 标准肺量计 符合 ATS/ERS标准,精确度: 0.5%气体分析仪 气体浓度精确度: 0.5%气路阻力 在 6L/s 流速气体通过时 1.5cmH2O(/ Ls)阻断阀敏感性 在 6L/s 流速

6、气体通过时 10cmH2O计时器 1.0%(即 10s 允许有 100ms的误差)管道/ 阻断阀死腔 0.350L检查仪器校准质量控制标准见表 22 ,主要包括:1)在每次检查之前,气体分析仪必须做零点校正; 2)每天开机后都必须做环境、容积和气体校准:仪器预热后先做室温、室压、湿度、环境大气压、水蒸气饱和气体状态 (BTPS)的环境校准( 日间室温变化较大的实验室需做适时校准 ) ;再做容积校准,推荐用 3.0L定标筒,确证该肺功能仪容积或流量测试正常; 最后做气体校准, 详见测试气体准备部分; 3)每周或者怀疑 DLCO检查有问题时,先对仪器进行漏气检查,然后.用 3L 定标筒模拟 DLC

7、O检查,数据应该接近 0,最后进行正常人测试,如果正常人 DLCO超出 10%以上,则联系专业工程人员来检查与维护; 4)每季度进行气体分析仪线性响应自检和计时器精度检查; 5)保存仪器校准记录,正常人的测试结果及日期应记录在科室日志中以备查看。表 2 检查仪器校准质量控制标准项目 最小周期 措施气体分析仪零点校准 每人 每次检查前做一次环境校准 每天 开机预热完成后,质控要求同肺量计容积校准 每天 环境校准完成后,质控要求同肺量计气体校准 每天 容积校准完成后,气体浓度: 0.5%正常人测试 每周 最好是肺功能室同一工作人员气体分析仪线性响应 每季度 仪器自检计时器精确度 每季度 用秒表进行

8、机械检查(2)测试气体准备: 配备标准测试气体包括一氧化碳 (CO)和指示气体22 ( 如氦气、甲烷、乙炔等 ) ,由于不同实验室所用的气体分析仪不同,各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详细了解使用的气体分析仪及测试气体, 只有通过测试气体浓度校准后才能给受试者做检查。在海平面水平,电化学气体分析仪要求的测试气体成分为:21氧气、10氦气、0.3 一氧化碳,剩余气体为氮气填充平衡;红外线气体分析仪要求的测试气体成分为: 21氧气、0.3 甲烷、0.3 一氧化碳,剩余气15 体为氮气填充平衡。若超过海平面水平,则应提高 O2 的浓度使吸入气体的氧分压(PIO2)达到 150mmH。g.(3)感染控制:应防止受试

9、者之间及与操作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加强通风和使用肺功能检查专用的呼吸过滤器可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2. 受试者准备(1)准确测量身高和体重:胸廓畸形的受试者,如脊柱后凸者,可通过测量指间距来估算身高; 让受试者背靠墙, 尽量展开双臂, 测量两手中指之间的距离,即为指间距。(2)检查前应详细询问受试者病史,并了解其 Hb值,以便进行 Hb校正之时使用。避免任何影响受试者肺毛细血管血容量及弥散能力的因素:如检查前 2h应避免饱餐和剧烈运动;停止吸烟至少 24h,吸烟者应在检查报告中注明吸烟情况及时间; 停止喝酒至少 4h;对于吸氧的受试者, 在情况许可的范围内建议检查前至少停止吸氧 10min,如

10、果病情不允许停止吸氧,应在检查报告中注明吸氧情21况 。(3)受试者检查前至少休息 5min,并在整个检查过程中保持坐位并尽量避免运动,建议让受试者坐在有靠背且稳固的椅子上。 检查时受试者应挺胸坐直不靠背,双脚着地不翘腿,头保持自然水平或稍微上仰,切勿低头弯腰俯身。正确的坐姿有助于受试者获得最大的呼吸量。 如果受试者取站位或卧位进行检查, 应在检查报告中说明。(4)肺弥散功能检查前应先准确测定受试者的肺活量或用力肺活量,这是确定受试者在肺弥散功能检查中吸气容量是否充分的重要判断标准。(5)操作者应向受试者详细介绍检查动作,并亲自示范指导受试者依次练习呼气、深吸气、屏气、呼气等动作,包括呼吸动作

11、的幅度和速度。正式开始检查前受试者应熟悉并掌握这些呼吸动作, 并能根据操作者的指令连贯完成。 如有.条件,亦可采用播放演示录像的方式, 让受试者接受更为全面的指导, 有助于受试者更快速地掌握动作要领。(二)检查方法和步骤受试者夹上鼻夹、 口含咬嘴后平静呼吸 45 个周期,待潮气末基线平稳后,指导其呼气完全至残气量位, 然后令受试者快速均匀吸气完全至肺总量位, 建议2s 内完成吸气,气道阻塞者应在 4 s 内完成吸气,接着屏气 10s,最后均匀持续2,17,21中速呼气完全至残气量位,建议在 24s 内完成呼气。(三)肺弥散功能检查指标10.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 DLCO)和肺一氧化碳弥散因子(

12、 TLCO)肺一氧化碳弥散量 (DLCO)是指 CO在单位时间 (1min)及单位压力差 (1mmHg或 0.133kPa)条件下从肺泡转移至肺泡毛细血管内并与 Hb 结合的量( mL 或mmo)l ,其单位是 mL/(minmmH)g 或 mmol/(minkPa),是反映肺弥散功能21,23的主要指标 。因为肺弥散能力不仅受毛细血管膜的影响,也受毛细血管血流的影响,因此有学者提出用转移因子( TL)代替弥散量( DL),检测方法、单位、17意义与 DLCO相同。11. 肺泡通气量( VA)指每分钟吸入气量中能达到肺泡并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用于估算肺内一氧化碳能够扩散并通过肺泡毛细血

13、管膜的肺容积,其单位是 mL,正常受试者 VA大致与 TLC相等。12.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泡通气量比值( DLCO/VA)也称单位肺泡容积的弥散量或比弥散量, 由于弥散量受肺泡通气量影响, 肺泡通气量减少可导致 DLCO减少,因此评价弥散功能时应该考虑受试者的肺泡通.气量(VA),以排除肺容积对弥散量的影响, 其单位是 L/(minmmH)g或 mL(/ minkPa)。临床上常用 DLCO/VA作矫正,DLCO/VA 更容易区分肺部的病理生理改变。但由于 DLCO与 VA的关系不是线性且显著小于 1:1 ,因此不能准确校正容量的影响21,23 。4. 每升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 (KC

14、O或 Krogh 因子):其单位是 mL(/ min21kPa),意义同 DLCO/VA。5. 校正后 DLCO值(DLCOc),常用血红蛋白 (Hb)、吸入气体的氧分压 (PIO2)和碳氧血红蛋白( COH)b 进行校正。四、肺弥散功能检查质量控制与注意事项(一)肺弥散功能检查质量控制3. 检测过程中需要先呼气至残气量位然后快速均匀吸气。吸气不完全会影响 CO的摄入, 建议吸气容量不少于 85肺活量 (VC);吸气时间不超过 2.5s( 健康受试者 ) 或不超过 4.0s( 气道阻塞者 ) 。为保证受试者足够的吸气容量,必须让其先尽可能呼气到残气量位。通过实时呼气时间 - 容量曲线监测,当该曲线显示呼气容量不再改变而呈平台位时, 可指导受试者快速吸气。 吸气速度过慢会影响测试气体在肺内的充分平衡和弥散而导致弥散量下降;如果受试者达到 85%VC24-25的吸气时间大于 4.0s ,应该在检查报告中注明。4. 在肺总量位屏气时间通常为 10s。屏气时间过短使气体在肺内弥散时间不足而致弥散量下降; 屏气时间过长则令部分受试者不能完成或引起不适。 大部分肺功能检查仪器在屏气检查时呼气口阀门关闭而利于受试者屏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