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30.09KB ,
资源ID:287548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7548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正反比例教学设计共8篇.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正反比例教学设计共8篇.docx

1、正反比例教学设计共8篇正反比例教学设计(共8篇)第1篇:正反比例教学设计 正比例与反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8385页正比例、反比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回顾与交流,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整理知识,形成系统。 (2)通过具体问题的认识进一步认识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二)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 通过复习与整理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并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函数打下基础。 (三)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学会区分正反比例。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认识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

2、意识,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体会重要的数学思想。教法学法 自主复习、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互帮互学教学准备 表格、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复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2、根据条件说出数学关系式,再说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应的等式。 (1)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加工64个。 (2)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90千米,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千米,要行X小时。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

3、络 (一)比的知识: 1.谁来举个例子说说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列举:“按比例分配”、“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例) 2.说一说用比的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让学生体会比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3.完成教科书p83“回顾与交流”的3题 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后,全班交流结果,让学生比较后回答有什么发现。 (二)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 出示:ab()(())()()(b0)教师问:1.你会填写这个的等式吗?学生填好后,再问:2.你的根据是什么?(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3.那么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是什么?它们的区别呢?4.b为什么不能等于0?小组议一议,再交流。

4、 5.谁来说说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它们有什么联系吗,谁来说说? (1)判断: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都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让学生说说为什么?) (2)填空:()(())()()()()(填好后展示学生不同的结果。) (三)比例尺的知识 什么是比例尺? (四)正比例,反比例的知识: (1)小组合作:把有关正比例反比例的知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整理成知识网络图。 (2)班内交流,全班分享 (3)全班同学进行优化,形成知识网络图。 变化的量-正比例(意义、图象、应用)-反比例(意义、图象、应用)-图形的放缩-比例尺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一辆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速度保持在1

5、00千米/时,说一说汽车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用多种方式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1)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 a自然语言b列表c画图d关系式2举出生活中正、反比例的例子3完成课本84页巩固与应用独立完成,班内交流。 四自主检测,完善提高: 判断并说明理由 (1)出油率一定,香油的质量与芝麻的质量。 (2)一捆100米长的电线,用去的长度与剩下的长度。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4)一个数与它的倒数。 五、完成后班内交流,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2篇: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设计 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通过检测讲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正、反比例应

6、用题的解题规律。 2.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题组练习形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过程: 我们已经学过了正、反比例应用题,今天我们上一节检测讲评课课。(板书课题:正反比例应用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一、 检测题 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它的关系式是什么? 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它的关系式是什么? 3.判断下面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a.订阅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 b.日产量一定,天数和总产量。 c.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d.圆的周长和半径。 e.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f.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大家

7、对概念掌握得较熟练,但在应用中可看出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还是有差距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反比例的量先明确是谁和谁,其次看它们是不是相互影响,若是,就看着两种量是不是属于积商关系,积商一定时,就下断论。例如人的身高和体重是不是成正反比例的量,这两种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不一定发生变化,直接否定。再如,圆周率和圆周长是不是成正反比例的量,因为圆周长变化时圆周率并不发生变化,也是直接否定。a、b、c、d、f中两种量相互影响,且积或商一定所以成正反比例的量,e中两种量相互影响,但不实际上已定,故不成正反比例的量。大家一定要把握概念的实质,灵活运用。 二、练一练 1.计算下列各题: 农具厂生产一批农具,3天生

8、产360台,照这样计算,30天可生产多少台?(指名读题) 师:这道题用比例方法来解答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做。(一人板演) 订正时请板演的同学先讲一讲,做题的时候自己是怎么想的?并板书列式:360/3=X/30。 师:这道题,你们觉得他做得咋样?如果工作时间30天不直接告诉我们,还可以怎么说? 生:如果再生产27天,一共可生产多少台? 师:同原题比较,这道题复杂在哪呢? 生:原题的条件是直接的,这题的条件是间接的。 生:原题问题所对应的量是已知的,这题问题所对应的量是未知的。 师:这道题怎样解答呢?(要求学生口头列出比例式) 生:解:设一共可生产X台,360/3=X/(3+27)(板书:360/3=

9、X/(3+27)。 教师提问:3+27求的是什么?把3+27写成27可以吗? 教师强调:列式时一定要找准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数。 师;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 生:解:设27天可生产X台,360/3=X/27X+360。(板书:360/3=X/27X+360)。 教师小结:80%同学能做出地一题,第二问题就有点大了。其实象这道题,问题虽然变了,但题中基本数量关系未变,所以我们都是用正比例的方法来解答的。这道题我们可以直接设问题为X,列出这样的比例式(指360/3=X/(3+27)。也可以间接设27天的生产量为X,求出27天的生产量再加上前3天的生产量,就得到了一共的生产量。 解答正比例应用题的关

10、键一是要正确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二是要找准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数。 a.农具厂生产一批农具,原计划每天生产80台,20天完成任务。如果每天生产100台,需多少天完成? 师:这道题用比例方法来解答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做。(一人板演) 教师订正时请同学讲述解题思路,并板书方程:100X=80*20。 将原题变成: b.农具厂生产一批农具,原计划每天生产80台,20天可完成任务。如果每天多生产20台,需多少天能完成任务? c.农具厂生产一批农具,原计划每天生产80台,20天可完成任务。如果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25%,需多少天能完成任务? d.农具厂生产一批农具,原计划每天生产80台,20天可完

11、成任务。如果每天生产100台,可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e.农具厂生产一批农具,原计划每天生产80台,20天可完成任务。如果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20台,可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以上4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评讲:通过刚才的变换我们发现,较复杂的反比例应用题,其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已知条件发生变化,引起未知数X对应值的复杂化。二是问题发生变化,引起未知数X的复杂化。但不管怎样,我们要紧扣反比例的意义,对应用题中两相关联的量进行正确的判断。 三、巩固练习 1.学校买来塑料绳150米,先剪下12米做了4根跳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塑料绳可以做这样的跳绳多少根?(用算术和比例两种方法) 2.利民加工厂生

12、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25个,30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多生产5个,这样可提前几天完成? 3.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出比例式。 一个农具厂,计划一个月(30天)生产农具600台,结果4天生产了100台,照这样计算, ? 小结:刚才这道题同学们所提的问题有:(1)完成计划需要多少天?(2)余下的任务还需要几天?(3)可比计划提前几天完成?(4)全月实际可生产多少台?(5)实际超过计划多少台?虽然不同,但因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未变,所以我们都是用正比例的方法来解答的。 4.用正、反比例两种方法解答下题。 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300米,60天修完。实际3天就修了120米,照这

13、样计算,实际用几天修完? 教师小结:我们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解题的思路也就不同。刚才这道题,从“照这样计算”可知每天修路的米数是不变的,可用正比例的方法来解答。从“修一条公路”又可知这条路的长度是不变的。又可用反比例的方法来解答。 四、全课小结 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条件和问题不管多么复杂,我们要紧扣正反比例的意义,从题中的定量入手,对应用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进行正确的判断。定量等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除,则成正比例;定量等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乘,则成反比例。 第3篇: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设计 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设计 西华小学 王丽英 教学目标 1.复习成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的量的意义。 2.掌握正比例和反

14、比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能正确地解答成正、反比例关系的应用题。 3.进一步培养同学们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板书课题:正反比例应用题)出示目标学生齐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正反比例意义及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一、复习概念 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它的关系式是什么? 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它的关系式是什么? 3、正反比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复习数量关系 1.判断下面每题里相关联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 什么比例? 1

15、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2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铺地面积。()3挖一条水渠,参加的人数和所需要的时间。()4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和所行走的速度。()5时间一定,速度和距离。()2.选择题: 1.如果a=cb,那么当c一定时,a和b两种量()。 成正比例成反比例不成比例2.步测一段距离,每步的平均长度和步数()。 成正比例成反比例不成比例3.比的后项一定,比的前项和比值()。 成正比例成反比例不成比例4.C=d中,如果c一定,和d()。 成正比例成反比例不成比例 5.化肥厂有一批煤,每天用15吨,可用40天,如果这批煤要用60天,每天只能用几吨?下面等式()对。 40:15

16、=60:40=156060=1540 三、复习简单应用题 例1一台抽水机5小时抽水40立方米,照这样计算,9小时可抽水多少立方米? A、题中涉及哪三种量?其中哪两种是相关联的量?B、哪一种量是一定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C、题中“照这样计算”就是说()一定,那么()和()成()比例关系。学生独立解答。 2、总结正、反比例解比例应用题要抓的四个环节 3、判断下列各题中已知条件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把已知条件用等式表示出来。 、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加工64个。 、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90千米,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千米,要行X小时。 、一

17、辆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5小时可行300千米。 、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小敏买3枝铅笔花了1.5元,小聪买同样的铅笔5枝,要付给营业员多少钱? 、甲种铅笔每支0.25元,乙种铅笔每支0.20元,买甲种铅笔32支的钱,可以买乙种铅笔多少支? 四、巩固练习 1、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如果每本30页可装订500本,如果每本比原来多10页,可装订多少本? 解:设可装订本。 (30+10)=5003040=15000=15000=375答:可装订375本。 2、比一比,想一想,每一组题中有什么不同,你会列式吗?(1)修路队要修一条公

18、路,计划每天修60米,8天可以修完。实际前25天就修了20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实际需要多少天? (2)修路队计划30天修路3750米,实际5天就修了750米,照这样几天就能完成? 五、拓展延伸用正反两种比例解答: 1、一辆汽车原计划每小时行8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4.5小时。实际0.4小时行驶了3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实际需要几小时? 六、全课总结 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条件和问题不管多么复杂,我们要紧扣正反比例的意义,从题中的定量入手,对应用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进行正确的判断。定量等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除,则成正比例;定量等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乘,则成反比例。 七、板书设计 正反比例

19、应用题 =K(一定)XY=K(一定)X和Y成正比例关系。X和Y成反比例关系。 正y、反比例解比例应用题要抓的四个环节x第 一、分析:可分四步。第一步:确定什么量是一定的。 第二步:相依变化的量成什么比例。 第三步:找准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数。 第四步:解方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第 二、设未知数为X,注意写明计量单位。第 三、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第 四、检验并答题。 正反比例应用题(复习课)教学反思 西华小学 王丽英 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这个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能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学会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同时学会用比例

20、的方法解答相关的应用题,作为一节复习课,课前我首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本课内容进行了整合,自己设计了课件,一节课下来有很多感触: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做好了以下几方面: 1、能强化正、反比例意义概念的复习,因为正反比例的意义所涉及的文字内容较多,因此,在教学中以简化的概括让学生很容易就把两个意义的核心内容记牢。 2、重视知识间的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及不同点,杜绝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混乱的现象。 3、练习设计形式多样,让学生在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中巩固知识。 4、善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回答问题,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5、课堂教学的连贯性较强,知识之间的衔接严密,

21、教学层次之间过渡自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有所收获。 课后,我反复回忆了本节课,发现也存在不足之处, 1.教学时没有让学生讨论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成什么比例,老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 2教学时不注重情感交流,应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进表扬,充分让学生表现自己。 3讲课节奏快,对差生辅导不到位。讨论的环节和交流的环节花费的时间少,抽的学生少,导致学生没有更好的掌握怎样从关键字眼上找正反比例的特征,因此有些学生不会判断。不会判断就不会列方程。对于这节课的不足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克服缺点,不断积累有效的教学经验,争取每节课都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4篇:正反比例练习课教学设计 正反比例练习课教学设计

22、 花都区赤坭镇莲塘小学关永谊 教学目标: 1、通过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对比练习,加深对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提高判断能力。 2、通过讨论与交流,体会正、反比例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正、反比例关系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基本的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 一,分层次设计练习。 (一)、第一层次,基本性应用练习的设计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1)、一个因数一定,积和另一个因数;积一定,一个因数和另一个因数。(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3)、货物的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

23、数和次数。(4)、每袋茶叶的千克数一定,茶叶的总千克数和袋数。(5)、拖拉机每天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总面积和天数。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我们关键是看它们的什么? 2、揭题 我们可以应用比例知识解答相应的应用题,这节课,我们联系正、反比例应用题。出示:正、反比例应用题(练习课) 3、根据已知条件,将题目补充完整,使之成为用正或反比例解答的应用题,并列式。(口答)(1)、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15人,站了12行,()? (2)、100克海水可以晒出3克盐,照这样计算,()? 4、对比练习: (1)解放军战士刘刚从兵营骑马去马场,每小时行60千米,要3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72千米,几

24、小时可以到达马场?(2)解放军战士刘刚从兵营骑马去马场,3小时行18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1)读题 (2)师:现在我们运用比例知识来解答这两道题,首先看第一题,请同学们找一找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式?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逐步出示数量关系式对应关系列出等式。(3)按照第一题的讨论方法思考第二题。 (4)比较:正、反比例应用题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 (5)小结。板书:判断比例关系 找出对应数值 列出等式解答 5、只列式不计算:(用比例知识解,写清解设) (1)读一本故事书,小红每天读25页,要读12天;如果要10天读完,每天应读多少页? (2)用同

25、样的砖铺地,铺18平方米要用618块砖;如果铺24平方米,要用多少块砖? (3)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需要用面积是9平房分米的方砖96块;如果改用面积是4平房分米的方砖要多少块? (4)安装一条下水管道,15天安装了120米;照这样计算,20天能安装多少米? (5)100克蜂蜜里含有34.5克葡萄糖;照这样计算,1.5千克蜂蜜里含有多少千克葡萄糖?(二)、第二层次,综合性应用练习的设计。 1、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把1.5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上,量得它的影长是1.2米,(1)同时量得学校旗杆的影长是6.4米,学校旗杆高多少米?(2)量出自己身边一个物体的高度,你能不能求出它的影长? 2、知识间的联系

26、 两个底面半径相等的圆柱,第一个圆柱的高是第二个圆柱的高的。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是60立方分米,第一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问:“第一个圆柱的高是第二个圆柱的高的”还可以怎么说?思考:当两个圆柱底面积相等时,(1)圆柱体积与高成什么比例?(2)两个圆柱体积的比与对应高的比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你能有几种方法解答? 说明:按照分数与比之间的联系,有些应用题可以用分数和比例知识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3、变式训练,加深拓宽 (1)选择正确的解法:仪器厂现有5台机器,每天可生产1800个零件;如果用8台同样的机器,每天可生产零件多少个?A.8XX=1800X5B.1800:5=X:8同桌讨论:(1)为什么

27、选择B?(2)用A解为什么是错误的?(3)它是什么关系的应用题?(2)如果将上题改成“如果再增加8台这样的机器”,求每天可生产零件多少个? (3)改上题问句为“每天可多生产零件多少个?” (4)假如把上题条件再改为“用8台这样的机器,每天可多生产零件多少个?” (三)、第三层次,创造性应用练习的设计。 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按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要行驶7.5小时;实际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这样行驶完全程要几小时?学生先独立思考列式,然后指名反馈。同桌学生讨论各个算式。师生集体讨论。 2、在含有铅375克和锡237克的合金中,增加铅多少克,可使铅与锡的比为5:3? 二、拓展练习 1、4

28、人小组活动。并做好记录。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反比例的例子,与同伴交流。最后由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2、学以致用。 (一)、判断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二)、选择 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A成正比

29、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3在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这三种量中,成正比例关系是(),成反比例关系是() A汽车每次运货吨数一定,运货次数和运货总吨数B汽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C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 (三)、思考如果,和成()比例,则()() 四、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总结规律:如:涉及加减关系、平方关系、立方关系不成比例等。 2011年4月12日 第5篇: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3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

30、义和特点,体会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2)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2、过程性目标: (1)在交流讨论中完善自己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的经验认识,掌握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的方法; (2)通过数“形”结合,进一步感受和领会正、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及特点,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 3、情感态度目标: 逐步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体验当独立思考解决不了问题时,与他人合作的成就感,逐步增强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导入复习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正比例反比例。 2、比一比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