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1 ,大小:203.91KB ,
资源ID:2868522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6852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免疫学复习题集.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免疫学复习题集.docx

1、免疫学复习题集医学免疫学习题集(全国统编教材)厦门大学医学院医学基础医学免疫学是一门发展迅速和及其重要的医学基 础课程。为了帮助医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顺利完成本课程 学习,尽可能多且好地掌握、熟悉、了解教材内容,我 们根据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点、 重点 和难点,编写了这本习题集。该习题集采用提问方式, 从多个角度帮助同学去理 解教材内容,引导同学读好、用好大学医学基础教材 医学免疫学教科书。 习题集基本按 4 版统编教材 章节及内容顺序编写,以方便对照使用。另外,习题集 增添了近年耒本领域新发现的相关知识。 旨在第一时间 交给同学更新的医学免疫学知识, 极大地激发同学学习 热忱。习题

2、集分最佳选择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三种题 型。不同类型习题可检验同学对所学医学免疫学基本理 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习题集用相当多的篇幅展示 试卷中考生的常见错误, 以立警示;同时亦注意对同学 解题时逻辑思维和表达技巧的训练。本习题集覆盖广泛,有一定针对性,主要供医学院 校在校本科生学习和复习使用, 对报考相关专业研究生 亦有相当参考价值。 同学可根据自己实际状况有迭择地 翻阅学习。习题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高丰光 肖彭年第一章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 望1最佳选择题1不作为免疫学发展时期的是( )A传统免疫学时期B经验免疫学时期C科学免疫学时期D现代免疫学时期2被认为人类征服疾病的最

3、辉煌的成绩是( )A 全世界消灭了天花B 在全世界消灭了脊髓灰质炎C Pasteur 制成了炭疽死菌苗D Vov Behring 用白喉抗毒素治疗白喉病人3( )发明了接种牛痘苗A Burnet B JennerC Pasteur D Koch4( )制成了狂犬病减毒活疫苗A Burnet B JennerC Pasteur D Koch5( )成功制备破伤风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A Porter B JennerC Pasteur D Vov Behring6Porter 和 Edelman 的杰出贡献是A 在分子水平阐明了抗体的结构B 提出超敏反应的概念C 发现免疫耐受D 提出自然选择学说7K

4、ohler 和 Milstein 因( )而获得 Nobel PrizeA 在分子水平阐明了抗体的结构B 提出克隆选择学说C 发明了单克隆抗体技术D 证明了 T-B 细胞间协同作用8现代免疫学是研究( )A 免疫应答过程及其生物学功能B 免疫防卫及免疫病理作用C 免疫应答及免疫耐受D 免疫细胞分子水平的生命活动基本规律2名词解释1 免疫学2 现代免疫学3问答题1 试述现代免疫学的含义及其背景。2 试述克隆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在免疫学发展中的 意义。第二章 免疫组织和器官一 最佳选择题1 执行固有性免疫应答的成分有( )A 皮肤黏膜的物理屏障作用B 局部细胞分泌的抑菌、杀菌物质C 吞噬细胞的吞噬

5、作用D 以上均是1.关于适应性免疫应答正确的是( )A 执行者是丫 3 T淋巴细胞 和B2 B淋巴细胞B 执行者是血液和体液中存在的抗菌分子如补体C 遇病原体后首先并迅速起防御作用的免疫应答D 在最终清除病原体,促进疾病治愈及防止再感染中 起主导作用2.免疫系统包括( )A 免疫组织和器官B 免疫细胞C 免疫活性分子D 以上都是3.免疫的功能不包括( )A 免疫防御B免疫稳定C 免疫监视D免疫发育4.免疫细胞包括( )A 自然杀伤细胞B淋巴细胞C 抗原提呈细胞D以上都是5.执行固有免疫功能的细胞有()A 吞噬细胞、NK细胞、B1 B细胞、丫3 T细胞B a3 T细胞和B2- B细胞细胞C 单核

6、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D 细胞毒性T细胞和浆细胞6. 关于中枢淋巴器官的正确描述是( )A 由淋巴结、脾、胸腺组成多能造血干细胞发育为免疫细胞的场所BC 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7. 体内最大的外周淋巴器官是(A 淋巴结C 扁桃体9.关于脾脏错误叙述是(A 淋巴细胞发育的场所B 免疫应答的场所C 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D 储存血液的器官10.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A 淋巴结 BC 脾脏 D)B 脾脏D 派氏集合淋巴结)骨髓扁桃体D 由骨髓、淋巴结组成11. 人类 T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中枢淋巴器官是 ( )AC脾脏 法氏囊BD骨髓胸腺12.人成熟B淋巴细胞来源于()A脾脏B骨髓C法氏囊D胸腺

7、13.作为BCR的Ig没有( )A胞外区B跨膜区C胞内区D核内区14.由( )介导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A自然杀伤细胞BT 淋巴细胞C抗原提呈细胞DB 淋巴细胞15.A 自然杀伤细胞C 抗原提呈细胞16.免疫性疾病不包括( A 超敏感反应病 C 免疫缺陷病 二、名词解释1.immunity 免疫2.3.4.B T淋巴细胞D B淋巴细胞)B 感染性疾病D 自身免疫病innate immune response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immune cell recirculation固有性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 免疫细胞再循由( )介导的免疫称为细胞免疫三、问答题1. 试述

8、免疫系统防卫和致病的双重功能的理论基础。2.简述免疫的功能。第三章 抗原一 最佳选择题:1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无关( A )。A 表位 B TCRC BCR D Ab2与抗原决定基无关( D )。A 化学基团性质 B 化学基团空间构象C 化学基团数目 D 以上都不是3无免疫原性( B )。A 抗体 B 半抗原C细菌多糖D、二H- H-类毒素4强抗原( D)。A多糖B核酸C类脂D蛋白质5弱抗原( C)。A多糖B核蛋白C类脂D蛋白质6与半抗原有关( D )。A大分子B多肽C无抗原性D无免疫原性7半抗原为(C )。A细菌B脂蛋白C磺胺D蛋白质8非半抗原(B )。A青霉素B花粉C磺胺D二硝基苯9非抗原(

9、C)。A外毒素B抗毒素C佐剂D、二H- H-类毒素10免疫原性决定于( D)。A大分子B结构复杂性C分子构象D异物性11抗原( D)。A是耐受原B可有线性表位C表位和非表位 D以上均对12与 T 细胞表位无关(C )。C天然多肽 D线性表位13与 B 细胞表位无关(A )。AMHC B抗原表位C脂多糖 D线性表位14引发免疫应答(C)。A脂类 B核酸C免疫原 D佐剂15与抗原理化特性无关(C )。A分子量 B分子构象C佐剂 D物理状态16与免疫应答强度无关(D )。A抗原构象 B性别C口服抗原 D自身抗原17与构象决定基有关(D )。A连续氨基酸片段B,主要TCR识别C多在分子内部D BCR

10、识别18与顺序决定基有关(D )。A不相连多肽 B只被BCR识别C多在分子表面D主要TCR识别19异嗜性抗原( D)。)AForssman 抗原B无种属特异性C共同抗原 D以上均对20非异嗜性抗原(C)。AForssman 抗原B链球菌 C 抗原CHLA D大肠菌 O86 多糖抗原A MHCB线形短肽21与种属无关的共同抗原( C )。 A 异种抗原 B 自身抗原C 异嗜性抗原 D 独特型抗原22与独特型抗原无关( D )。A TCR 的V区 B BCR 的V区C Ig 的V区 D Ig 的C区23独特型属( C )。A 异种异型抗原 B 异嗜性抗原C 自身抗原 D 超抗原24与SAg结合错误

11、叙述(B )oA 需APC处理B 受MHC艮制C 与TCR的VB链结合D与MH类分子外侧结合25与T细胞识别SAg引发免疫应答有关(C )oA MHC 限制 B TCR V a 链C TCR VB 链 CDR2 D TCR VB 链 CDR326SAg 激发免疫应答不涉及( D )。A MHC 分子 B TCR VB 链 CDR1C TCR VB 链 CDR2 D TCR VB 链 CDR327与佐剂无关( C )。A BCG B Al ( OH) 3C AM D GM-CSF28与佐剂作用无关( C )。A 增加抗体效价 B 改变抗体类型 C 改变抗原特异性 D 增强免疫原性29免疫最佳途径

12、( A )。A 皮内 B 皮下C 腹腔 D 静脉30移植排斥抗原( C )A 超抗原 B 自身抗原C 同种异体抗原 D 异嗜性抗原31称 TD-Ag( D )A 在胸腺产生 B 引发细胞免疫C 引发体液免疫 D 免疫应答需 T 辅助32免疫原性物质( C )A 异嗜性抗原B抗体C 半抗原D细菌脂多糖33 抗原特异性取决于其(B )A 分子量B表位C 物理状态 二 名词解释: 1 抗原2 免疫原性3 抗原性4 完全抗原5 半抗原6 载体7 载体效应8 抗原决定基9 构象决定基D复杂性10顺序决定基11功能性抗原决定基12隐蔽性抗原决定基13抗原结合价14T 细胞表位15B 细胞表位16分子构象1

13、7分子构象易接近性18TD-Ag19TI-Ag20异种抗原21同种异型抗原22自身抗原23异嗜性抗原24独特型抗原25独特型26超抗原27佐剂三 问答题:1谈谈抗原。2叙述抗原两个特性。3谈谈抗原免疫原性本质。4谈谈抗原特异性。5叙述抗原决定基。6比较构象决定基与顺序决定基。7叙述 T B 细胞表位。8何为半抗原 - 载体效应。9谈谈抗原的理化性质。10影响抗原免疫原性因素是什么?11谈谈异嗜性抗原在医学中的作用。12叙述独特型抗原。13叙述超抗原。14叙述佐剂。15叙述佐剂种类。16叙述佐剂增强免疫应答机制。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最佳选择题1抗体的活性部分主要在( )部分A白蛋白 B a蛋白CB

14、蛋白 D 丫蛋白2正确描述 Ig 和 Ab 的关系的是( ) A Ig 就是 AbB Ig 与 Ab 无关C Ig 就是 Ab ,而 Ab 就是 IgD 所有 Ab 都是 Ig ,但 Ig 不一定都是 Ab 3 ( ) 是 BCRA IgA B IgGC IgM D mIgM4 Ig 的基本结构是由( )A 4 条多肽链组成B 2 条多肽链组成C 铰链区连接的 2 条 L 链和 2 条 H 链组成D 二硫键连接的 2 条 L 链和 2 条 H 链组成5 Ig 划分为五类是依据( )链不同A L 链不同6针对不同 Ag 的人 IgG 抗体的()的免疫原性是相C H 链 和 L 均链不同 D V

15、区不同同的A HVR B VLC VH D CH 和 CL 7关于铰链区错误的描述是( )A 位于CH1和CH2之间B 含有丰富的脯氨酸,易伸展弯曲C 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水解D 五类 Ig 的铰链区均相同8木瓜蛋白酶水解 Ig 后可得到的水解片段是( )A 2 个 Fab 和 1 个 FcB 1 个 F (ab) 2 和 pFcC 2 个 Fab 和 2 个 FcD 2条L链和2条H链9胃蛋白酶水解 Ig 后可得到的水解片段是 A 2 个 Fab 和 1 个 FcB 1 个 F( ab) 2 和 pFcC 2 个 Fab 和 2个 FcD 2 条L链和2条H链10由 J 链连接组成的 I

16、g 的多聚体是( )A IgE B IgGC IgM D IgD11关于分泌片不正确的描述是( )A 由黏膜上皮细胞组成和分泌B 以共价键结合到 IgA 二聚体上C 保护 SIgA 的铰链区免受蛋白酶的水解D 介导 IgA 二聚体转运到黏膜表面12与 Ag 决定基结合的 Ig 部位是( )A HVR B VLC VH D CH13胎儿宫内感染时脐带血中含量升高的 Ig 是( )A IgA B IgGC IgM D IgD14能从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是( )A IgM 和 IgA B IgM 和 IgGC IgG 和 IgA D IgG 和 IgE15与 IgG 功能无关的是( )A 中和毒素 B

17、 激活补体C 调理吞噬 D 粘膜抗感染16在黏膜抗感染中起到重要作用的 Ig 是( )A IgA B IgGC IgM D SIgA17参与 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抗体是( )A IgA B IgDC IgM E IgE18与免疫耐受形成有关 Ig 是( )A IgA B IgGC IgM D IgD19能通过胎盘的 Ig 是( )A IgA B IgGC IgM D IgD20 Ig 亚类划分依据是( )A VL 抗原特异性的不同B VH 抗原特异性的不同C CH 和 CL 抗原特异性的不同D 同一类 Ig 铰链区氨基酸组成和重链二硫键的 数目和位置的差别21 欲获得抗IgM特异性抗血清,用来

18、免疫的Ag是()A IgM入链 B IgM k链C IgM Fab 段 D IgM 链22. Ig分子的Fab片段能(A 通过胎盘 B)激活补体C 结合抗原 D结合 HVR23.亲细胞的Ig 是( )A IgMB IgGC IgAD IgE24.各类 Ig 的共同特征是()A 能通过胎盘B 单体由二条重链和二条轻链组成C 能分泌到粘膜表面D有补体C1q的结合点25 Ig同种异型的遗传标记位于()功能区A VH 、 VL B CH1 、 CLC CH2 D CH3/CH426.有关ADCC勺描述不正确的是()A由NK细胞介导 B 有IgG参与C 有补体参与有 Ig Fc 受体、”类毒素27参与人

19、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是 ( )1 Antibody, Ab 抗体2 immunoglobulin, lg 免疫球蛋白3 heavy chain and light chain重链和轻链4 variable region, V 区5 hypervariable region, HVR超变区6 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region, CDRA 抗毒素 BC 外毒素 D、名词解释脊髓灰质炎疫苗互补决定区7 Ig domain Ig 功能区8 Fab and Fc9 Opsonization 调理作用10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

20、totoxicity, ADCC11 Monoclonal antibody, mAb三、问答题1简述 Ig 的基本结构。2试述 Ig 的功能。3简述各类 Ig 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4试述 Ig 的胃蛋白酶水解片段及意义。5举例说明lg的Fc段与不同细胞Fc受体结合后所产 生的效应。第五章 补体系统一 最佳选择题1.关于补体系统正确的描述是( )A 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 耐热蛋白质B 本身具有酶活性,不需要活化的一组蛋白质C 可辅助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溶菌作用D 包括 30 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2.关于补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存在于人或动物血清中B 一组具有酶活性的

21、不耐热的蛋白质C 不能直接溶解细菌D 作用是非特异的3.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 C1 B C2C C3 D C44.关于补体的激活错误的描述是( )A 补体的激活分经典途径、 MBL途径和旁路途径B 经典途径由 Ag-Ab 复合物结合至 C1q 启动激活C MBL 途径由MBL结合至细菌表面启动激活D 旁路途径由 C4 开始激活5.启动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是 1个C1q结合()A 细菌脂多糖B 细菌甘露糖C Ag 和 1 个 IgG 分子组成的复合物D Ag 和 1 个 IgM 分子组成的复合物6.能够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 Ig有A IgM B IgDC IgE D IgA7.酶解C

22、4和C2的是()A C 1 B C 4b2bC C 4b2b3b D C 5678.经典途径和 MBL途径中C3转化酶是()A C 1 s B C 4b2bC C 4b2b D C 4b2b3b9.旁路途径中C3转化酶是()A C 1 S B C 4b2bC C 3bBb D C 4b2b3b10.经典途径和 MBL途径中C5转化酶是()A C 1 s B C 4b2bC C 3bnBb D C 4b2b3b11.旁路途径中C5转化酶是()A C 1 s B C 4b2bC C 3bnBb D C 4b2b3b12.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是( )A识别阶段 B 活化阶段C膜攻击阶段

23、D 反应阶段13.非C1INH的作用是( )A与C1rC1s结合,使其失去酶解能力B将与IC结合的C1解聚C缩短C1的半衰期D抑制C3转化酶形成14.抑制C3转化酶形成的物质是( )A C4BP B I 因子C MCP D 以上都是15.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存在的 C3肾炎因子 能结合()A C3 B C 4b2b3bC C 4b2b D C 3bBb16.抑制MAC形成的调节蛋白是( )A H因子 B I 因子C MIRL D MCP17.关于C3b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重要的调理素B是清除IC的主要参与者C与B细胞表面CR1结合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 细胞D与NK细胞结合后降低AD

24、CC乍用18.有效趋化中性粒细胞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 C2a B C4aC C5a D C3a19.非趋化因子的是( )A C2a B C 567C C5a D C3a20.参与免疫黏附作用的是( )A C2a B C3bC C5b D C3a二、名词解释plement2.membrane attack complex, MAC3Classical pathway4MBL pathway5Alternative pathway6C1INH7C3 convertase8C5 convertase9immune alhension问答题1比较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点2试述补体激活的调节机制及意

25、义3试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4简述免疫调理作用。5简述 C3b 功能。笫六章 细胞因子一 最佳选择题题1.非T细胞分泌的CK有()A IL-1 B IL-2C IL-4 D IFN-r2.能刺激肝细胞分泌急性期蛋白的细胞因子是( )A IL-1 B IL-2C IL-4 D IL-53.在天然免疫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 IL-1 B IL-10C IL-12 D IL-54.刺激骨髓红细胞前体使之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细胞因 子是( )A TPO B G-CSFC M-CSF D EPO5.不产生TNF-a的细胞是( )A 活化的单核 - 巨噬细胞B 活化的 T 细胞C 活化的 B

26、细胞D活化的NK细胞6.刺激 B 细胞产生 IgA 的细胞因子是( )A GM-CSF B IL-4C INF-r D IL-57.广泛应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细胞因子是()A IL-1 B IL-2C TNF- a D IFN- a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IL-2 主要由活化的TH细胞产生B 高亲和力的 IL-2 受体是异二聚体C IL-2 能维持T细胞在体外持续生长D IL-2 能促进T细胞对TI-Ag的免疫应答9 流行性乙型脑炎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给易感者注射( )A 丙种球蛋白 B 白介素C 干扰素 D 乙脑疫苗 10产生 IL-2 的主要细胞是( )A 内皮细胞 B B 细胞C

27、 T细胞 D M 011非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是( )A 均为高分子量的多肽或糖蛋白B 大多是细胞受抗原或丝裂原等刺激活化后产生C 具有高效性、多效性和网络性D 需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其生 物学效应12对 Th2 细胞分化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 )A IL-2 B IL-4C IFN-r D TNF二、名词解释1.cytokine, CK2.monokine, MK3.lymphokine, LK4.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5.interleukin, IL6.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7.chemokine8.多亚单位受体9.CKR共用亚单位10.Cytokine induced killers, CIK 三、问答题1.简述CK的共同特性。2.试述CK的生物学活性。3.举例说明CK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的作用。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 分子一 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