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24.85KB ,
资源ID:286248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624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妇女儿童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妇女儿童发展规划.docx

1、妇女儿童发展规划XX文库专用2007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重点监测指标分析报告广东省卫生厅2007年,我厅大力实施广东省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广东省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部分重点监测指标提前实现了规划目标,但也有部分指标达标难度较大。现将重点监测指标分析报告如下:一、指标完成情况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重点监测统计年报表由省卫生厅和省疾控中心负责填报的项目有37项,其中可比定量指标17项。从2007年数据来看,无空缺指标。对比2010年预设目标,17个可比定量指标达标情况如下:婴儿死亡率等7个核心健康指标已达标;剩余10个工作指标距离终期目标尚有差距,其中孕产妇保健管

2、理率1项经过努力可望达标,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等9个指标距离2010年终期评估目标尚有差距,已按照达标难度分为三个等级提出预警。此外,妇女平均预期寿命这一指标的填报单位归属省统计局,但我厅是该项指标的主要责任单位,从2006年及之前的变化趋势来看,达标也存在一定困难。(各项指标监测情况见附件1)二、各项指标及策略执行情况分析(一)保障妇女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享有卫生保健服务。1、以围产期保健为中心,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1)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针对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2007年我厅在17个山区县推广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高血压、子痫、出生窒息防治等五项基

3、层急需的产科急救“适宜技术”,组织省级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临床实践经验,以临床急救路径的方式在全省推广,省级统一配发新生儿窒息复苏教具50套,多媒体教学设备37件,挂图15000份,讲义43300本,在17个山区县通过举办驻县专家推广培训班、带教查房等多种形式,培训产科业务骨干2500余人。通过大力推广住院分娩、加强围产期保健以及产科质量管理,加强农村产科服务能力建设等综合措施, 2007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17.83/10万,其中城市降至18.73/10万、农村降至16.03/10万,稳定在较低水平(2006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41.1/10万),农村孕产妇死亡率首次低于城市。2007

4、年全省住院分娩率达到91.78%,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率达94.63%;农村住院分娩率88.24%,全省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近年一直保持在99%以上,孕产妇产前医学检查率为92.2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2.64%。图1:2000-2007年本地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图(2)注重宣传教育,加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在影响孕产妇死亡的社会因素中,首要因素是个人、家庭和居民的知识技能,针对这一问题,我厅组织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深入到机关、企业、社区和农村开展有关母婴保健法和母婴保健知识宣传咨询活动。在各医院广泛设立宣传栏,制作“打击非法接生”宣传海报派发张贴到镇村、居委,以生动真实的图片说明非法接生的

5、危害及安全分娩的重要性;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周”等特殊时节,各医疗保健机构还充分发挥孕妇学校和婚前保健学校的宣传阵地作用,对围婚期和围产期夫妇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新婚夫妇和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3)保质保量完成计划生育手术任务。2007年全省卫生系统坚持以人为本、知情选择的原则,承担了我省大部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任务,共完成各类计划生育手术166.8万例;2007年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8.3/万,达到“在10/万以下”的标准。(4)积极向流动人口孕产妇提供保健服务。加大工作力度,使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享有与户籍育龄妇女同等的生殖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

6、一是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与计划生育部门联手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把流动人口孕产妇儿童保健纳入本地妇女儿童保健范围。在高危妊娠筛查、逐级转诊、重症抢救及追踪随访、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和计划生育证明查验等工作中,对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同等对待,提供规范的保健服务。二是切实解决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实际困难。结合扶贫和农村医疗救助等工作,探索建立贫困孕产妇救助的长效机制。各地将住院分娩纳入当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给予不同比例的补助或报销,对贫困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费用予以补偿,开设低收费病床(房),为流动人口孕产妇开通了住院分娩的绿色通道。2、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依托医

7、疗保健机构的妇科病普查普治网络,2007年,累计为302.6万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检出疾病75.1万人次,妇科病普查率30.07,疾病检出率在24.8(详见表1),并对检出妇科病的对象实施必要的医学指导与治疗。从检出疾病的情况来看,尖锐湿疣、淋病、滴虫性阴道炎等感染性妇科疾病在农村地区的检出率高于城市,卵巢癌、乳腺癌、宫颈癌的检出率则表现出城市高于农村的态势(详见表2)。在地区分布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妇科病普查普治率明显高于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2007年两者差异性进一步加大,珠三角地区妇科病普查普治率由2006年的38.70%上升到45.52%;西翼由2006年的19.82%下降到11.

8、13%。表1.2007年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列表主要病种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糜烂淋病尖锐湿疣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 检出该项疾病例数(例) 609163699741558179833244230 遵医嘱治疗例数(例) 597433117741514176329205202表2.2007年不同病种的城乡患病差异地区滴虫性阴道炎患病率()宫颈糜烂患病率()淋病患病率(1/10万)尖锐湿疣患病率(1/10万)卵巢癌患病率(1/10万)宫颈癌患病率(1/10万)乳腺癌患病率(1/10万)农村3.8111.12129.04105.141.156.092.41城市1.4012.4444.6868.852.049.3

9、59.88备注:本表内妇科病普查普治率不包含计生服务机构所开展的妇女病查治服务。图2. 2006、2007年妇科病普查普治率地区差异图(%)3、进一步加大对妇女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我省不断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疫情监测力度,继续推进高危行为干预和流动人口防治工作,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坚决遏制艾滋病蔓延的势头。2007年全省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例数4593例,女性感染者939例,艾滋病综合防控工作扎实推进。2007年,我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试点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深圳、台山、阳东等项目地区的孕产妇筛查率均超过96,为及时采取母

10、婴阻断措施提供了机会。在经济条件较好的珠三角地区,免费的HIV检测已纳入到常规的婚检项目,体现了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主导作用。2007年,我省制定了抗病毒药品的采购与发放办法,明确了广东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药品管理制度和发放流程,在全省21个地市级妇幼保健院和3个示范区贮备3份药品的基础上,省妇幼保健院及时调度,随缺随补,保证项目地区和各地市能够及时免费获得母婴阻断药品。(二)提高儿童健康水平。1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1)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环比上升速度出现下降2007年全省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4.89,较2006年上升了0.24%,从2006年以来逐年环比上升速度出现下降趋势,目前

11、我省主要的新生儿出生缺陷主要疾病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多指(趾)、胎儿水肿综合征,2001年以来,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上升明显,胎儿水肿综合征的发生率呈轻微下降趋势,唇腭裂、多指(趾)的发生率呈现小幅波动。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持续推进:一是推进婚前保健工作的普及。2007年我省婚检率为5.43%,较2006年有所上升。广州、深圳、佛山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试点,并在婚检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发展,顺德开创了包含孕检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在内的服务模式,由区政府承担了妇幼保健领域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珠海市将免费服务从婚检拓展到孕期检查,率先将流动人口也纳入政策补助范畴。二是依法对产

12、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实行准入管理。规范了医疗保健机构开展遗传咨询、医学影像、生化免疫、细胞遗传和分子遗传等产前诊断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流程,加强健康教育、采血、检测、随访等服务的规范运作。2007年全省共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61.98万例,检测出甲低361例、苯丙酮尿症61例,G-6-PD缺乏症15713例,并及时提供了医学指导和治疗,减少由上述疾病带来的儿童致残,降低了溶血症的发生,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三是广泛开展规范化孕期健康教育。以项目为策略,在全省近30个妇幼保健院设立“孕期健康教育中心”,探索了我省孕期健康教育的规范化模式,普及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知识、孕产妇心

13、理保健、围产期营养、婴儿护理等知识,通过集体授课、参与式教学、互动式咨询,使得妇幼健康教育的形式丰富多彩,从健康教育宣传栏到、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邮件、视屏宣传,妇幼保健门诊逐步到延伸至社区、厂矿、托幼园所、网络,成为群众获取知识的移动课堂。 四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出生缺陷监测工作。2007对全省出生缺陷监测机构进行了质量控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省级培训,进一步规范了监测和报告工作。表2.20012007年度我省出生缺陷监测数据年份出生缺陷率()环比上升幅度()200113.25-200213.723.55200318.635.57200421.213.98200524.1914.1020062

14、4.832.65200724.890.242、降低儿童死亡率,保障生命安全。婴儿死亡率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保持下降趋势。2007年婴儿死亡率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6.25和7.59,提前实现规划提出的2010年目标。 图4: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趋势图2007年广东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死因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全省低出生体重发病率为3.14%,全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以新生儿为主,约占60%,肺炎、腹泻等感染性疾病得到的控制,但肺炎仍然是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死因;溺水是农村地区14岁儿童常见死因之一;先天异常导致的死亡日趋明显,在城市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为第

15、五、六位死因,在农村则是第四、五位死因,两类死因的死亡数量与该地区的第一位死因的死亡数量相当。3、新生儿破伤风进一步得到控制。目前全省已有一千五百余家新生儿破伤风主动监测医院。2007年全省常住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0.12,高于1的县只有1个:阳江市阳东县(1.47)。但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情况存在以下特点:新生儿破伤风在本地人口和省内流动人口中的发病数呈逐年下降趋势,近年发病以流动人口为主,尤其是外省籍的流动人口居多,多数患儿在家中或地下诊所出生,缺乏有效的防护。4、儿童保健工作向纵深发展。图5: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 一是加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是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2007年全省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86.33,较2006年上升了1.49%,按照该趋势,2010年预期值为90.25%,距离终期目标差距4.75个百分点。从地区分布来看,珠三角92.14%、山区县85.34%、东翼84.21%、西翼77.02%。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妇幼保健工作基础相对薄弱。二是加强对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指导。2007年全省有10653家托幼机构接受妇幼保健机构对其进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