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9.51KB ,
资源ID:28621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621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001绿色建筑产业经济发展的激励策略探讨.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001绿色建筑产业经济发展的激励策略探讨.docx

1、0001绿色建筑产业经济发展的激励策略探讨绿色建筑产业经济发展的激励策略探讨摘要关键词一、绿色建筑产业经济概述 绿色建筑是以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来建造低环境负荷下安全、健康、高效、舒适的环境空间,是人、环境与建筑共生共容、永续发展的新建筑模式,是“四节两环保”的建筑。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面前,绿色建筑是最重要的应对领域;在实现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目标的征途上,绿色建筑肩负重任;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进程中,绿色建筑将作出重大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为推广绿色建筑所做的一切努力,将无愧于现在,也必将无愧于后人。能源消耗的3大板块分别

2、是工业、交通和建筑。从世界平均水平来看,能源消耗结构中工业占37.7%,交通为29.5%,建筑为32.8%;而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26%,交通能耗为10%,工业占60%至70%。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工业能耗占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将会降到三分之一左右,而建筑和交通能耗将会进一步上升。欧盟的测算标准表明,建筑全过程对全球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资源消耗方面:能源为50%,水资源为42%,原材料为50%,耕地为48%;污染方面:空气污染为50%,温室气体排放为42%,水污染为50%,固体废物为48%,氟氯化物为50%。可以看出,建筑全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产生了等量的污染和排放。由此可见,建筑节能将是应

3、对气候变化的主战场之一。绿色建筑因其具有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四节一环保”特征,是当前节能减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对减少室内外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具有现实意义。发展绿色建筑,也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庄严承诺的重要抓手。二、我国绿色建筑产业经济现状与问题 (一)绿色建筑产业经济的现状我国的能耗结构中,建筑占据了大约1/4;用电结构中,建筑用电也占据了约1/4。现有的430亿平方米建筑面积中,95%为高能耗建筑,每年新建建筑面积中80%仍为高耗能建筑。发展绿色建筑、对原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可带动多个产业的扩张。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期,

4、建筑能耗占社会能耗的比重快速增长,约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已经占全社会总能耗的约28%。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作为重点领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下的优先项目。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是以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为契机,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通过实现绿色建筑的“四节两环保”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承担着我国全部节能任务的41%,只有通过建筑节能模式的创新,通过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才能实现全国节能减排的目标。绿色建筑更适用于公用建筑、具有创新性的建筑以及气候条件四季分明的

5、地区。绿色建筑适用范围量大、面广,南方地区更适合推进绿色建筑。再加上目前绿色建筑已经有了国家标准,其发展前景势必十分广阔。(二)绿色建筑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困境 瓶颈一:缺乏有效的政府运行要素导致各方参与积极性低 在房地产行业绿色发展过程中,政府作为指导者、监督者和推动者,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将推行绿色建筑的宏观动力真正转化为微观动力。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曾表示,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是建立在国家觉悟基础上的、市场驱动的和旨在加速推进绿色建筑开发和实施的绿色评价体系。目前来看,我国缺乏有效的成体系的鼓励政策和监管机制是导致市场各方参与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对于开发商而言,由于现阶段绿色建筑

6、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市场认知度低,成本相对较高,利润空间有限,加之房价处于高位,开发商积极性并不高。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的矛盾仍然突出的情况下,卖方市场格局主导下的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更多关注短期收益,对提升住宅品质的认识不够,推行绿色建筑的动力严重不足。 对于购房者来说,由于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通常高于普通建筑,而这部分附加成本往往会转化成用户的负担。在相关税收优惠不足以抵消掉购房成本的增加额时,绿色建筑往往只能成为高档住宅的尝试,难以赢得绝大多数市场。 因此,在绿色建筑的初创期,政府如何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承担起市场机制尚未成熟的替代推动功能,促进和培育各种市场主体,最大限度

7、地动员建材供应商、制造商、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公司、设计事务所和物业公司等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并从法律上支持和保护各主体的利益,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切实降低经济成本,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将绿色建筑全面铺开,是目前政府和行业管理者推行绿色建筑所面临的一大挑战。瓶颈二:产业相关技术标准不完善导致推行效果不佳 近年来,绿色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相关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及技术导则先后出台,绿色建筑逐步从示范性阶段步入实际操作阶段。但是由于我国绿色建筑起步晚、实践经验少、基础数据不足,现有的评估标准往往偏重于对设计和建设过程的引导,使得评估结果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一方面,评估体系的设

8、置主要以定性条款居多、量化数据较少,过多的主观判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估质量。另一方面,在标准设置上,评估体系侧重建筑环境质量的评价,强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内容,忽视了建筑本身的经济性和使用的舒适性,不利于实现包括开发商和建筑使用者利益在内的绿色效应最大化,也影响到绿色建筑的推广和拓展。同时,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标准体系尚未建立,过分强调技术应用而缺乏对运行过程整体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估,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误导了市场和公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绿色盾安建筑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史勇认为,目前的评估体系没有充分考虑到各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北京、上海等发

9、达城市开发商反映,绿色建筑评价管理办法以及绿色建筑技术细则所确定的标准过低。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这些标准很容易达到,往往是优秀的开发商与相对较差的开发商都被这些标准划在了一个水平,“鱼龙混杂”,不能真正做到“奖优罚劣”。而对于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节能减排起步较晚的地区来说,目前尚不具备按照统一标准推广的条件。当务之急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人文、地域环境等特征建立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低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实施细则。 瓶颈三:设计能力欠缺难以保证绿色建筑规模化推广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设计、建造及使用中充分考虑环保、节能、经济、舒适等综合因素,实现建筑与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

10、建筑工程设计所所长栗德祥认为,绿色建筑需要在方案推行前期就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综合理念,需要采暖、通风、采光、照明、材料等所谓“辅助多工种”提前参与,在此之下,建筑设计需要全新介入。而目前无论是设计体制还是设计人员资质,与绿色建筑设计要求都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我国,由于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不完善,评估标准过多强调技术和部件的应用,忽视了设计环节对技术部件的集成整合效应,造成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目标偏离。同时,现行的体制环境对绿色建筑设计重视不够,相应的绿色建筑节能生态设计体系尚未成熟,符合要求的设计师人才相当缺乏,设计能力较为落后,是绿色建筑规模化推行的一大难题。在目前设计市场相当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11、建筑设计师为了“抢业务”“赶任务”,往往没有充分的创作时间和空间去雕琢好作品,在生存压力下难免“粗制滥造”。一旦难以调动设计师去探索和研究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也就丧失了最为核心的要素。 因此,现阶段“大而全”的设计院模式需要改革,多工种分开的设计体制不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相比之下,专业化的设计事务所更容易发挥专业化服务的特点,能够较好地改变设计机制和程序,实现绿色建筑精细化技术服务,有望取代“大而全”的设计院成为绿色建筑的主力军。瓶颈四: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的初期投资不足 在实际操作层面,现有存量建筑节能改造资金的来源不稳定,使“绿色化”之路面临着巨大压力。200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用建

12、筑节能条例规定,对现有建筑进行节能、节电、节水等改造的资金来源,居住建筑的改造费用,由政府、建筑所有权人共同负担。为拓宽资金渠道,近年来各地积极调动产权单位、供热公司、物业公司、能源服务公司、居民业主等出资参与改造。然而,从实际推行来看,资金来源不足仍是改造缓慢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作为部门规章,行政约束力与法律效力有限,致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广工作长期落后,成为薄弱的环节。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还缺乏有效的民用建筑节能激励措施。对民用建筑节能在补贴、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激励措施非常有限,民用建筑节能工作推进起来难度较大。 以热计量改造和节能改造为例,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

13、作方案的通知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要完成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5亿平方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按照目前进度,到2009年底,全国共将完成改造面积9323.5万平方米,只占“十一五”总任务量的62%。此外,我国目前还未成功搭建起与绿色建筑项目相关的融资平台,包括从政府层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政府对部分绿色建筑项目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等等,还处于摸索阶段。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陆克华介绍,尽管各地在努力探索融资模式,但目前多是“零敲碎打”,尚未形成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同时,中央财政资金是以“以奖代补”方式支出,主要是事后奖励,很难用于项目启动。地方财政和企业的

14、配套资金仍然是最主要的部分,特别是对于一些改造资金不足的企业,或是没有企业依托的住宅小区,改造资金主要依赖地方财政,资金压力仍然较大。(三)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组织框架分析三、我国绿色建筑产业经济发展的激励策略 (一)直接策略政府职能在发展绿色建筑中的作用 1、立法手段 2.重视政策目标与执行的偏差3.节能减排考核 (二)间接策略经济杠杆撬动绿色建筑 1.财政补偿 2.绿色税收 3. 低息贷款四、结语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 一、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前景和优势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建筑存量大、新建建筑多,地理气候特征多样化,加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绿色建筑具有

15、巨大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一是建筑节能潜力巨大。我国既有建筑达400多亿平方米,同时每年新建16亿至20亿平方米。我国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如果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度,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至3倍。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承担了我国全部节能任务的20%。如果切实执行50%的节能标准,局部地方执行65%的节能标准,那么,到2020年就能每年节约3.54亿吨标准煤,占同期国家节能目标任务的30.7%。绿色建筑在实现建筑节能的同时,可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代表着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前景十分广阔。然而,截至2010年11月底,我国已获得绿色建筑星级能效标识的建筑项目仅85个,在既有建筑中所占比重极低。推行绿色建筑已成为当前建筑节能工作中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二是发展绿色建筑比较效益高。据测算,达到同样的节能效率,建筑比工业投入少。此外,我国实施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成本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要低得多,而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因此,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比较优势更为明显。三是绿色建筑技术相对成熟。欧盟学者针对80项减少建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的调查结果表明,就投入和节能效益而言,高能效照明技术是几乎所有国家建筑物温室气体减排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节能量而言,改进寒冷气候区的隔热和分区供暖系统,实行分户供热计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