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11.70KB ,
资源ID:2859000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5900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化学选修四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本专题重难点突破一.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化学选修四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本专题重难点突破一.docx

1、高中化学选修四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本专题重难点突破一本专题重难点突破一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比较与判断化学反应根据能量的变化(反应过程中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宏观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E反E生)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E反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吸收热量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放出热量焓变H0图示能量变化体系的能量降低体系的能量升高实例H2(g)Cl2(g)=2HCl(g)H184.6 kJmol1C(s)H2O(g)=CO(g)H2(g)H1315 kJm

2、ol1常见反应类型所有的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金属跟酸(或H2O)的置换反应;其他反应如铝热反应、氨的催化氧化、乙醇催化氧化、H2O2分解反应、CO2与H2O的反应等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碳和水、C和CO2的反应等特别提示(1)任何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2)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常温下能进行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3)熟悉一些常见的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是快速准确判断反应类型的基础。【典例1】下列反应既属

3、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D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解析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具体判断的依据是要熟悉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类型及其实例。本题中,A、C、D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只有D是吸热反应,B反应为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是吸热反应,但却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D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正误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是能够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它不仅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而且也表明了化学

4、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书写方法要求(1)必须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标明反应热H的符号、数值和单位(H与最后一种生成物之间留一空格,H为正值时“”常省略):H(2)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H是在25 、101 kPa下测定的,此时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3)反应热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l,g),溶液中的溶质标明“aq”,化学式相同的同素异形体除标明状态外还需标明其名称如C(金刚石,s)。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标“”和“”,不在生成号或箭头上写“点燃、高温、催化剂”等条件。(4)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而不表示分子数或原子

5、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特别提示(1)H是一个宏观量,它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随之加倍,当反应方向变化时,H的值也随之变号。(2)根据标准燃烧热、中和热书写的热化学方程式,要符合标准燃烧热、中和热的定义。【典例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l)H285.0 kJmol1H2(g)O2(g)=H2O(g)H241.8 kJmol1C(s)O2(g)=CO(g)H110.5 kJmol1C(s)O2(g)=CO2(g)H393.5 kJmol1回答下列各问题:(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

6、反应的是_(填序号)。(2)H2的标准燃烧热H_;C的标准燃烧热H_。(3)燃烧10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4)CO的标准燃烧热H_,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1)已知四个热化学方程式的H皆小于0,故都是放热反应。(2)H2的标准燃烧热是指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故H2的标准燃烧热H285.0 kJmol1;C的标准燃烧热是指1 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放出的热量,故C的标准燃烧热H393.5 kJmol1。(3)燃烧10 g H2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85.0 kJmol11 425.0 kJ。(4)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可得:CO(g)O2(g)

7、=CO2(g)H393.5 kJmol1(110.5 kJmol1)283.0 kJmol1,故CO的标准燃烧热H283.0 kJmol1,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H283.0 kJmol1。答案(1)(2)285.0 kJmol1393.5 kJmol1(3)1 425.0 kJ(4)283.0 kJmol1CO(g)O2(g)=CO2(g)H283.0 kJmol12常见错误要回避(1)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漏一种就全错);(2)H的符号标示错误;(3)H的值与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不对应;(4)H后不带单位或单位写错(写成kJ、kJmol等)。3正误判断方法判断

8、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1)热化学方程式是否已配平,是否符合客观事实;(2)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标明;(3)反应热H的数值与该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4)反应热H的符号是否正确,放热反应时H为“”,吸热反应时H为“”(“”常省略)。【典例3】已知3.0 g乙烷在常温下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55.98 kJ,则下列表示乙烷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C2H6(g)7O2(g)=4CO2(g)6H2O(l)H2 119.6 kJmol1BC2H6(g)O2(g)=2CO(g)3H2O(l)H1 559.8 kJmol1CC2H6(g)O2(g)=

9、2CO2(g)3H2O(g)H1 559.8 kJmol1DC2H6(g)O2(g)=2CO2(g)3H2O(l)H1 559.8 kJmol1解析1 mol乙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55.98 kJ1 559.8 kJ,则其标准燃烧热为1 559.8 kJmol1,A项中C2H6是2 mol,B项中C2H6未完全燃烧,C项中水是气态,故A、B、C项均不正确。答案D三盖斯定律及其应用1盖斯定律的实质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则有HH1H2H3H4H5。2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盖斯定律,通过计算反应热

10、,可以书写新的热化学方程式;比较反应热的大小,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同素异形体稳定性比较)。运用盖斯定律分析解题的关键:设计出合理的反应过程,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适当的加减等“运算”。【典例4】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Fe2O3(s)3CO(g)=2Fe(s)3CO2(g)H25 kJmol1(2)3Fe2O3(s)CO(g)=2Fe3O4(s)CO2(g)H47 kJmol1(3)Fe3O4(s)CO(g)=3FeO(s)CO2(g)H19 kJmol1写出FeO(s)被CO(g)还原成Fe(s)和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有关热化学方

11、程式进行分析:从方程式(3)与方程式(1)可以看到我们需要的有关物质。但方程式(3)必须通过方程式(2)才能和方程式(1)结合在一起。将方程式(3)2方程式(2)得:2Fe3O4(s)2CO(g)3Fe2O3(s)CO(g)=6FeO(s)2CO2(g)2Fe3O4(s)CO2(g)H19 kJmol12(47 kJmol1),整理得:(4)Fe2O3(s)CO(g)=2FeO(s)CO2(g)H3 kJmol1。将(1)(4)得:2CO(g)=2Fe(s)2CO2(g)2FeO(s)H25 kJmol1(3 kJmol1),整理得:FeO(s)CO(g)=Fe(s)CO2(g)H11 kJm

12、ol1。答案FeO(s)CO(g)=Fe(s)CO2(g)H11 kJmol1易错辨析利用盖斯定律的计算主要易出现两方面的错误:(1)不能设计出合理的反应路线进行加减;(2)加减时未正确利用化学计量数。【典例5】已知:2Zn(s)O2(g)=2ZnO(s)H701.0 kJmol12Hg(l)O2(g)=2HgO(s)H181.6 kJmol1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H为()A519.4 kJmol1 B259.7 kJmol1C259.7 kJmol1 D519.4 kJmol1解析由题给热化学方程式可得:Zn(s)O2(g)=ZnO(s)H350.5 kJmo

13、l1Hg(l)O2(g)=HgO(s)H90.8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由可得:Zn(s)HgO(s)=ZnO(s)Hg(l)H(350.5 kJmol1)(90.8 kJmol1)259.7 kJmol1。答案C四图解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原电池中电极的判断角度如下所示:特别提示判断一个原电池中的正、负极,最根本的方法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是负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是正极。如果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负极,可以直接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为正极。【典例6】将镁条、铝条平行插入盛有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

14、的烧杯中,用导线和电流计连接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此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g比Al活泼,Mg失去电子被氧化成Mg2B铝条表面虽有氧化膜,但可不必处理C该电池的内外电路中,电流均是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DAl是电池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析出解析本题是新情境下原电池的相关题目,解题的关键仍然是要明确原电池工作时所对应的自发氧化还原反应,在碱性条件下,金属镁不能发生反应,而单质Al则能与NaOH反应生成NaAlO2和H2,则Al为还原剂,作原电池负极。A项,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Al失电子,为负极,错;B项,铝条表面的氧化膜为Al2O3,Al2O3能与NaOH反应,

15、故不必处理,对;C项,在内电路中电流是由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错;D项,电池工作时铝元素的反应为AlAlO,所以无沉淀产生,错。答案B误区警示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一般作负极,但不要形成“活泼金属一定作负极”的思维定势。如:“MgAlNaOH溶液”原电池中,Al在强碱性溶液中比Mg更易失电子,Al作负极,Mg作正极;AlCu浓硝酸、FeCu浓硝酸原电池中,Fe、Al在浓硝酸中钝化后,比Cu更难失电子,Cu作负极,Fe、Al作正极。【典例7】查处酒后驾驶采用的“便携式乙醇测量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在酸性环境中,理论上乙醇可以被完全氧化为CO2,但实际乙醇被氧化为X,其中一个电极的反应式为C

16、H3CH2OH2e=X2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池内部H由正极向负极移动B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C乙醇在正极发生反应,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电池总反应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解析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反应规律及质量守恒等,可以确定乙醇作原电池的负极,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物质X的分子式为C2H4O,是乙醇被氧化的产物,为CH3CHO,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工作过程中负极产生H,正极消耗H,所以,H应由负极向正极移动;外电路中的电子应由负极流出,正极流入。答案D五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7、规律和方法1根据装置书写电极反应式(1)先分析题目给定的图示装置,确定原电池正、负极上的反应物,并标出相同数目电子的得失。(2)负极反应式的书写常见电池负极反应特点负极反应式书写方法锌锰干电池(ZnCNH4Cl)负极(Zn)本身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Zn2)生成的阳离子不与电解质溶液成分反应直接写出负极反应式:Zn2e=Zn2铅蓄电池(Pb PbO2H2SO4)负极(Pb)本身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Pb2)生成的阳离子(Pb2)与电解质溶液成分(SO)反应将和进行叠加:Pb2eSO=PbSO4氢氧燃料电池(Pt PtKOH)负极本身不反应,燃料失去电子被氧化燃料反应产物与电解质溶液成分有些能反应直

18、接写出负极反应式:H22OH2e=2H2O(3)正极反应式的书写首先判断在正极发生反应的物质:当负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能自发的发生化学反应时,在正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某种微粒;当负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不能自发的发生化学反应时,在正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的O2。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写出正极反应式,在书写时也要考虑正极反应产物是否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问题,若参与反应也要书写叠加式。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电解质是碱性或中性溶液:O22H2O4e=4OH,电解质是酸性溶液:O24H4e=2H2O。(4)正、负电极反应式相加得到电池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2根据总反应式书写电极反应式

19、如果题目给定的是总反应式,可分析此反应中的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即分析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再选择一个简单变化情况写电极反应式,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可直接写或将各反应式看作数学中的代数式,用总反应式减去已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得结果。以2H2O2=2H2O为例,当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时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步骤如下:(1)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分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确定2 mol H2失掉4 mol电子,初步确定负极反应式为2H24e=4H。(2)根据电解质溶液为碱性,与H不能共存,反应生成水,推出OH应写入负极反应式中,故负极反应式为2H24OH4e=4H2O。(3)用总反应式2H2O2=2H

20、2O减去负极反应式得正极反应式:2H2OO24e=4OH。3可充电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在书写可充电电池电极反应式时,要明确电池和电极,放电为原电池,充电为电解池。(1)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对应元素化合价升高。(2)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对应元素化合价降低。(3)注意电解质溶液的影响。【典例8】如下图所示,可形成氢氧燃料电池。通常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当电解质溶液为硫酸时)和碱式当电解质溶液为NaOH(aq)或KOH(aq)时两种。试回答下列问题:(1)酸式电池的电极反应:负极:_,正极:_;电池总反应:_;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碱式电池的电极反

21、应:负极:_,正极:_;电池总反应:_;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燃料电池所用的介质(电解质溶液或相当于电解质溶液)不同,相应的电极反应就不同;但无论如何书写,两电极反应相叠加始终等于燃料的燃烧反应。这也是验证电极反应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1)正极上,O2得电子变为O2,溶液中O2不能单独存在,酸性条件下与H结合生成H2O;负极上,H2失电子变为H,H进入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为H2在O2中燃烧的反应,由于有水生成,溶液将逐渐变稀,故pH增大。(2)正极上,O2得电子变为O2,溶液中O2不能单独存在,碱性条件下与H2O分子结合生成OH;负极上,H2失电子变为

22、H,碱性条件下H不能大量存在,与OH结合生成水。电池总反应也是H2在O2中的燃烧反应。同样,由于有水生成,c(OH)变小,pH变小。答案(1)2H24e=4HO24e4H=2H2O2H2O2=2H2O变大(2)2H24e4OH=4H2OO24e2H2O=4OH2H2O2=2H2O变小理解感悟书写电极反应式时,一是要注意电解质溶液是否参与反应;二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将正、负极反应式相加得出总反应方程式;三是结合总反应方程式分析pH变化。【典例9】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镁电池放电时电压高且平稳,因此镁电池逐渐成为人们研制绿色电池的焦点。其中一种镁电池的反应:xMgMo3S4MgxM

23、o3S4;在镁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g2向正极迁移B正极反应:Mo3S42xe=Mo3SCMo3S4发生氧化反应D负极反应:xMg2xe=xMg2解析可充电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从电池反应分析可知,Mg作电池的负极,放电时被氧化,负极反应:xMg2xe=xMg2;Mo3S4作电池的正极,放电时将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Mo3S42xe=Mo3S;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在电池内部负极产生阳离子,并向正极迁移;所以A、B、D项正确,C项错误。答案C六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比较与判断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比较装置类别原电池电解池原理使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做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

24、流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装置特点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实例电极名称负极正极阴极阳极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反应特征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主动)借助电流(被动)电极判断由电极本身决定正极:流入电子负极:流出电子由外电源决定阳极:连电源正极阴极:连电源负极电子流向负极外电路正极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离子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2.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判断(1)先分析有无外接电源,无外接电源的可能为原电池,然后用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判断确定。(2)有外接电源的为电解池。其中,当

25、阳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相同时,则为电镀池;其余情况为电解池。特别提示原电池、电解池都有两个电极。原电池两个电极的名称是正极和负极,为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此时负极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燃料电池为惰性电极,两极反应的物质为可燃性气体和氧气;电解池两个电极的名称是阴极和阳极,可以是惰性电极也可以是活性电极,电极本身和电解质溶液没有反应关系。【典例10】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

26、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判断及其应用。若a和b不连接,则不能构成原电池,单质铁直接与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置换出铜,反应方程式为FeCu2=Fe2Cu,A正确;若a和b用导线连接,则构成原电池,此时铁作负极,铜作正极,反应方程式分别为Fe2e=Fe2、Cu22e=Cu,B正确;由A、B分析可知,选项C是正确的;若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则构成电解池,此时铜作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铁作阴极,在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答案D【典例11】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为Al,其他均为Cu,则()A电流方向:电极G电极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逐渐溶解D电极的电极反应:Cu22e=Cu解析当多个池串联时,两电极材料活泼性相差大的作原电池,其他池作电解池,由此可知图示中左边两池组成原电池,右边一池为电解池。A项,电子移动方向:电极G电极,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相反,正确;B项,原电池负极在工作中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错误;C项,原电池正极为得电子一极,铜离子在电极上得电子,生成铜单质,该电极质量逐渐增大,错误;D项,电解池中阳极为非惰性电极时,电极本身失电子,形成离子进入溶液中,因为电极为正极,因此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其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错误。答案A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