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人教版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2、揣摩和理解文章精彩的语言。 3、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1、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 2、记叙的感情色彩。教学难点:1、两相对照的结构特点及其过渡。 2、对三味书屋内容和写法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课前三分钟二、导入新课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
2、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介绍作者(可由学生介绍) 鲁迅姓周,原名周树人,他是浙江绍兴人,自1907年到1936年,鲁迅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译文、日记、书信等共八百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为了人民革命事业耗尽了自己的生命,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病逝。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了鲁迅的历史功绩,他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
3、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大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鲁迅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19期上,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人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中。四、正字音 确凿 菜畦q 蟋蟀 shua 竹筛h 渊博 鼎沸 dng 绣像 xi 锡箔b 脑髓 盔甲k 蝉锐 .秕谷 锡箔 倜傥 拗五、快速阅读课文六、合上书,快速回想课文内容 提问: 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 2、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 3、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 板书:乐园 七、研讨赏析 (一)、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
4、园,到底有什么乐趣?(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二)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带,捕鸟。1、朗读第二段,划出能准确表达事物特点的词语并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描写景物。 1)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 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 2)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齐备。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桑椹,菜花在春末,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与后文冬季合成四季图,构思极精巧。 3)融情入
5、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 4)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本文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用“单是就”突出后者2、划出捕鸟动词,分析作用。 作者对捕鸟经过的记叙,虽然仅仅用了两个句子共100个字,但写得很细致,很有层次。第一句,简洁交代了冬季捕鸟的条件。第二句,着重写捕鸟经
6、过。这之中,又是先写捕前必要的准备,创造招鸟环境和确保来鸟落网的可能,强调要先露出一块地面再撒些秕谷,支棒要短,竹筛大而多孔,绳长,人远远牵着,看鸟雀下来后再猛然一拉。最后说明,只要掌握好以上要领,罩住鸟是不成问题的。这一小段记叙,语序顺正而严格,绝不能任意调换。“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生动、真切写出捕鸟地全过程,也从捕鸟活动写出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对比闰土父亲的描写,则写出闰土父亲的善良,沉静,捕鸟经验丰富。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 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
7、出现在眼前。 八、教师小结 “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命力。” “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整天飞行在嬉笑中。、” 所以当鲁迅一天天的长大,他不得不同他的乐园告别上学去了。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小孩子被押解着,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上学的情形。他能适应得了学校生活吗? 第二课时一、朗读感受(快速阅读“我”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百草园是我用回忆美化了的乐园,三味书屋却是我生活了七年的学堂。板书:学堂 二、小组讨论 1、 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对于生活的热爱,大自然的热爱,对于知识的追求,天真幼稚,欢乐,细致的观察生活,好奇心 2、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
8、生活的“我”和“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活比较枯燥,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原来的贪玩到现在的用心学习,有趣的故事到听不懂的文章。对长妈妈的依恋到对老师的尊敬。 (1)划出有关三味书屋的环境描写和作者感觉的词。 陈旧、呆板、冷清,与百草园的勃勃生机形成对比。 (2)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的对比 。 学习环境: 呆板(黑油竹门,匾,画) 学习生活: 枯燥:(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难明,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明 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 (侧面描写)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 3、告别了童年的无忧无虑,鲁迅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自己的烦
9、恼,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了,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他能够逃避,不去上学吗? 板书:成长。 4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是年龄的增大?是体重的增加,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 三、疑难解答下面我们再一次认真看课文,请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四、欣赏语言下面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文章写得非常美,我们大家找一个值得你学习的句子,模仿它写一段话。五、感悟总结学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鲁迅的童年与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活泼、天真、好奇、求知欲强等) 在我们学过的风筝一课中,在我们看到的鲁迅的照片中,他却是一个很严肃的,甚至有点不近人情的感觉。那么鲁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作业就是搜集关于鲁迅的文章、作品与资料,然
10、后写一篇随笔我眼中的鲁迅。 板书设计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百 草 园 三 味 书 屋 乐园 学堂 成长 2 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能准确归纳课文内容,揣摩理解故事中蕴含的真情。感知课文的语言风格,并能体会朴素真挚的语言之美。 3、情感目标:体验文中洋溢的深沉的父爱,领悟成长的真正含义。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验父爱,感悟成长。教学难点:1、记叙文中的插叙手法。 2、记叙文中的伏笔与照应。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课前三分钟二、导入新课诗人汪静之有一首诗写得很美,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其中的几句:生命是一树繁花,时间
11、是一根铁鞭,一朵一朵的击落,等到击完的时候,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诗人关于生命的比喻,真的很美妙,“生命如花, 多么绚丽与多情啊!可是在作家林海音的儿时的记忆里,父亲的花儿却落了。 (板书课题) 三、了解作者,老师简介城南旧事 四、正音(方式:指名注音,指名听写 正音正形后齐读) 注音:衣襟 鸡毛掸子 玉簪花 骊歌 花圃 抽屉 雇车 咻咻 哭号 听写: 肿胀 狼狈 栅栏 包袱 廊檐 徘徊 五、跳读全文,感知课文 1、请用自己的语言 概括全文内容。2、你知道作者用什么作为线索把文章中的故事串联起来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A花 (结合学生的发言可让学生勾画提到花的语段,感知其线索作用) B毕业典礼
12、六、理清课文脉络结合“毕业典礼这条线索,让学生按毕业典礼前、毕业典礼中、毕业典礼后,把全文整理为三个部分。七、品读研讨(一)朗读课文第一至十二自然段。研讨下列问题: 1、这一部分写了些什么?试归纳。 2爸爸为什么不能参加我的毕业典礼?父亲的病情沉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你能从后文中找出一些与之相照应的句子吗? 提醒学生注意揣 摩下列语言的含义: A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 B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又转过脸去叮嘱我 3、作者在毕业典礼上回忆起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主要有哪几件? 我和父亲的故事: A爸爸鼓励我独自参加毕业典礼。 B爸爸鼓励我独自去银行寄钱。C爸爸逼我去上学
13、,并给我送来棉衣。 D爸爸死后,我非常镇定、安静 (二)、作者叙述这几件事,你最喜欢的词、句或段有哪些?请推荐给大家。 (三)、爱的体验与表达: 1、看了作者与父亲的故事,老师领悟到了父亲的深深的父爱,这爱的成分之一,在老师眼中,是一份严格的要求,老师是从父亲逼着我去上学这个故事中看出的。你知道父亲的爱中还有哪些成分吗?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谈谈。 A殷切的希望 B严格的要求C温暖的关怀 D热忱的鼓励 2、看了同学们所归纳的爱的成分,老师有一个强烈的感觉,那就是:父爱如山,我领略了它的沉稳与厚重。你也能用比喻的方式说说你的感觉吗?(训练语言表达) (父爱如大海,阳光、月光、春风、春雨) (四)、英子
14、在风里、在雨里、在爱的港湾里漂流,在一次 次的 磨练中渐渐长大,你能找出英子成长的足迹吗(板书;成长的足迹)?(结合课后练习二)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推荐代表发言,摘要板书。 A六年后我的当上学生代表B再也没有迟到C能做许多事D成长为一个小小的大人 有勇气、有智慧、有经验、懂事 (五)、跳跃阅读全文,你知道课题的含义及其作用吗?小组讨论并发言。 第二课时 一、朗读精美片断生命如花,纵使多情而美丽,但有一天,它会无奈地凋谢,殒落枝头,但一个飘香的灵魂却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在另一个心灵继续散发为阵阵幽香,在爱的缅怀中得到永生,永远绽放在另一个心灵之中。让学生在钢琴曲爱的纪念中自由朗读精美片断。 二、品读
15、语言同学在学习和朗读之中,体会到了本文的语言风格了吗?学生自由发言后,引导学生认识朴素真挚的语言同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比较阅读给学生朗读同是表现父爱的另一篇文章父亲的爱(美国作家艾尔玛。邦贝克所著),让学生比较二者的异同,再一次认识不同风格的父爱。 四、说说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故事 1、故事要求:注意表现充满爱意的语言、表情、动作。你怎样在父亲的关怀、支持、鼓励、鞭策下成长,叙述好自己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2、各小组分别讲述,并推荐代表发言。 五、作业设计1、整理自己的故事,完成课后练笔。参考题目: A成长是首歌 B阅读父亲 C父爱的光辉 D 我不想(渴望)长大 2、抄写生字词板书设计
16、2 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 A爸爸鼓励我独自参加毕业典礼 殷切的希望 我和父亲的故事 B爸爸鼓励我独自去银行寄钱 严格的要求 父爱如山 成长的足迹 C爸爸逼我去上学,并给我送来棉衣 温暖的关怀成长的启示 D爸爸死后,我非常镇定、安静 热忱的鼓励3 丑小鸭安徒生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教学重点: 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
17、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一、课前三分钟二、导入新课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寂寞的嫦娥,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有过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吗?(板书课题) 三、了解作者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老师作适当的补充(安徒生的生平可详细一些)。 四、清除阅读障碍(指名完成后齐读识记) 注音:讪 笑 吐绶鸡 灯芯 草 铰 链 迸 出 听写:沼泽地 嫉 妒 木 屐 飕 飕 讪 笑 释义:排 挤 来势汹汹 弥 漫 五、研讨赏析1、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丑小鸭
18、“丑在什么地方?它刚出生时的处境是怎样的?请联系书中的语句来回答。(见彩图) 2、学生跳跃阅读全文后,进行研究性学习。 (1)、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理线索)以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 (2)、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 请分别找出来 (明结构) 沼泽地老太婆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 (3)、并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知内容) 沼 泽 地: (同情、歧视) 老太婆家: (被嘲笑) 灌木林里: (向往美与幸福) 老 农 家: (被追打) 花 园 里: (被赞美 ) (4)、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
19、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辨形象) 启发:老师看到了仁爱的农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善良仁慈乐意帮 助别人的人。(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丽的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认识猫绅士与鸡太太)结合此题让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理解本文童话的自传色彩。 (5)、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 (悟主题) 关键句子: 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
20、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3、研究探讨: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此题的设置,是让学生争辩,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 剖析: (1)、丑小鸭之所以“丑“,是用鸭氏家族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和鸡太太眼里是无能的,也是用猫族及鸡族的能力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人们永远也不可能承认它的美丽。 (2)、丑小鸭如果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天鹅的话,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六、感悟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可板书学生的精彩发
21、言) 1、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2、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3、它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七、拓展引申 1、在我们的现实 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 他们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欣赏文章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命运无轨道 2请学生谈谈自己听了两篇文章的感受。 八、作业布置1、 从以下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随笔。A命运无轨道 B丑小鸭的梦2、 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3 丑小鸭安徒生丑小鸭 白天鹅 要有
22、一颗好的心:善良、宽厚、有理想、勇敢地追求美与幸福 丑小鸭告诉我们:1、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2、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 3、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44 诗两首教学目标: 1、学习和借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通俗易懂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理解未选择的路中“路”的象征意义。 2、熟读成诵,背诵中要赋予自己的理解,做到有表情背诵。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教学重点: 因文悟情,如何面对困境以及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 教学难点:未选择的路的象征意义,蕴含的人生哲理。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
23、前三分钟二、导入新课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我们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 三、诵读 1、师范读,读出节奏来。 2、生练读。 3、生有感情读。 4、说题目:“欺骗”理想与现实的一种距离 5、生齐读。 四、赏析 1、语言:通俗易懂,“劝说的口吻”,又富有哲理。 (插入朗读) 2、这首诗中诗人对生活是什么态度? 强调“热爱、积极乐观” 3、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师提及句子“相信吧”“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五、小结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当堂背诵) 六、作业
24、仿写诗假如 第二课时 未选择的路 一、导入生读自写的诗假如。师多肯定。 二、诵读 三、赏析 1、哲理诗。“象征手法”。 2、讨论“路”以及象征 。3、“未选择”的理解。 4、蕴含的人生哲理:引导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与困惑,那我们该怎么办?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但也要有魄力,敢于创新和进取。 5、诗句提醒:“久久伫立”“荒草萋萋,显得更诱刃,更美丽” 四、小结 同学们,学了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俗话说:“一失足成
25、千古恨”、“习惯决定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坚定活泼的性格,进而正确地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愿大家都能努力学习,健康成长!五、课外拓展 1、听配乐诗朗诵致凯恩、海涛 2、抄写汪国真的生活(生活、遗憾) 你接受了幸福/也就接受了痛苦/你选择了清醒/也就选择了糊涂/你征服了别人/也就被别人征服/你赢得了一步/也就失去了一步 /你拥抱了晨钟/怎么可能拒绝暮鼓六、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2、 背诵两首诗歌。5 伤仲永王安石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4、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教学重点: 1、
26、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1、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一、课前三分钟二、导入新课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二、 介绍作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
27、,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三、 诵读练习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更应注重朗读。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课文读一篇。2、自评,其他同学评读。四、 字词积累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同学们帮忙。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隶: 谒: 谒: 扳: 称: 2、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
28、人”,代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3、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五、复述故事,分析课文请一位同学复述第1、2段的内容。 1思考: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 立就”,“文理皆有可观”。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
29、,“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混然众人矣”。 2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 好处?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负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六、小组讨论齐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采用了议论的形式。 2、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世”,揭示仲永才能混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七、感悟语言1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