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8 ,大小:439.01KB ,
资源ID:285514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5514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空调市场总结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空调市场总结报告.docx

1、中国空调市场总结报告2006年度中国空调市场总结报告 【特别说明】 本年度报告及各区域市场报告只限定家用空调器产品; 本年度报告所指的2006年度为2005年9月2005年8月,部分品牌的销售统计与本报告划定的年度有不同,因而可能导致部分品牌的统计数据与本报告统计数据不同; 在本年度报告中,我们根据厂商反馈意见,对前几年年度报告中由于统计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误差进行了调整,因此极个别图表并不能直接和前几年进行对比; 本报告外销市场的部分数据参照引用了海关及各方数据; 本报告统计数据是在工厂分公司、工厂各地办事处、代理商、直营商、全国各区域市场经销商等多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因而会因库存等因素导致部分

2、品牌在部分区域的销售额出现10%左右的系统误差; 本报告在关于商业库存的统计中,会由于厂商隐瞒部分库存而导致统计结果偏小。尽管本报告已作了适当的调整,但仍然可能会出现最终实际内销量略小于本报告统计结果; 本报告仅为一家之言,在部分区域以及对部分厂商的销售结果的统计可能出现较大偏差,欢迎业内批评指正; 本报告为编者对全国市场的独立调研结果,整个调研过程未得到任何企业和个人的费用赞助; 本报告仅作为空调行业内部参考资料,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因此任何企业及个人利用本年度报告及相关区域市场报告的市场宣传行为,以及由此出现任何形式的纠纷与编者无关。 本报告作为行业内部交流资料免费对业内开放,免费赠阅广大

3、读者,欢迎来电来函索取。【前 言】2006冷冻年度终于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谢幕了,空调行业总是习惯于在每年的金秋收获时节来进行总结,在空调销售杂志所走过的四个春秋中,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是我们最为忙碌的时刻。过去的一年,在部分主要原材料大幅涨价、房地产宏观政策调控等诸多不利的因素影响下,中国空调行业的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在2004冷冻年度的高速增长之后,2005、2006冷冻年的中国空调市场似乎陷入了发展的瓶颈,两年来其市场总额一直徘徊在2004年度的水平线上,这从一个侧面印证着中国空调产业正在经历着平台期。而对于2006年度国内空调市场的整体表现,“灾年”、“真正的冷冻年度”、“跌入冰河期

4、”等字眼充斥着国内各大媒体,国内相关市场调研机构和相关空调商务网站将本年度的中国空调市场定义“首次负增长年度”,从8月中旬开始,包括部分国字号在内的各空调研究机构便前赴后继、争先恐后地对外公布“白皮书”,对2006年度的中国空调市场进行点评。作为专业服务于中国空调产业的媒体,对于上述各家公布的数据我们部分持不同意见,对于许多机构对于本年度中国空调市场的整体定义我们更是不敢苟同。期间,国内部分空调企业也在极力主张我们提前公布本年数据报告,我们知道这是业内对我们的期待,正是这份期待让我们备感压力,更加觉得应该努力挖掘市场本质,还原真正的空调市场。从8月1日开始,空调销售杂志围绕2006冷冻年度全国

5、各主要区域空调市场的调研全面启动,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杂志分布在全国七大区域的调研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深入到地级市场一级,与几乎国内所有品牌的分公司、办事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同时全程走访或电话回访了国内各大品牌的代理商、直营商, 认真听取了各大品牌的代理和直营渠道对于该品牌销售及当地整体市场的表现的意见,仔细核实、权衡各方数据后,对各品牌在全国各主要区域市场的销售给予了相对客观的数据定位。同时空调销售杂志也利用多年来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取得了上游主要压缩机企业的大力支持,取得了本年度压缩机市场的总体市场资料。在上述基础上,对2006年度中国空调市场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需要特别

6、说明的是,本年鉴中所列出的统计数据是在工厂分公司、工厂各地办事处、工厂竞争对手、代理商、直营商、其它区域市场大户等多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因而会导致部分品牌在部分区域的销售额出现一定的系统误差,敬请谅解。第一节:市场总体特征国内空调行业从2005年度开始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当年国内空调市场销量首次出现微幅下挫,主要是由于国内一级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增长以后,市场饱和程度明显加强,而新一轮的家庭更新换代还没有开始。此外,从多年以来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淡季市场的表现对当年度整体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其直接决定着该年度品牌与渠道的合作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影响着工厂和渠道的信心。2005年度由于占全国

7、主导地位的南方市场的旺季尾市表现不佳,使得许多工厂2006年度的开盘时间大多较早。各工厂纷纷在8月初便出台了新一年度的政策。尽管各大品牌纷纷加大了本年度淡季节的市场操作力度,2006年度淡季市场仍然继续2005年度的低迷走势,市场的平淡也为本年度销量滞涨定下了基调。尽管本年度旺季市场较上一年度持续的时间要长,南方市场的天气也要略好于去年,但本年度国内空调市场整体依然延续了2005年度的高位盘整走势,全年未出现明显放量增长。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前中国空调市场已经进入一个发展平台期。可以预见,2007年度国内空调市场的总体销量仍然会维持在2500万台左右的平台上。在原材料涨价的压力下,各大空调企业

8、本年度的市场操作更为理性,而行业品牌集中程度的加强则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充满了变数。本年度家电连锁巨头的扩张使得许多品牌掠过一丝恐慌,专业渠道的集中使得各工厂的选择余地缩小,多方压力之下,各空调企业正在重新审视各方渠道的力量,争抢日益集中的专业渠道资源将成为新一年度各品牌决胜终端的法宝,这一现象值得业内注意。本节我们分别从全年市场走势、内销分析出口市场分析、库存分析等方面全面分析今年空调市场的总体特征。一、全年走势分析 淡季表现一般 旺季战线拉长2005年度旺季尾市的低迷表现使得当该年度结束时,各空调企业的工业库存较2004年度翻了近一番,达到了650万台左右,只是好在2005年度结束时渠道内的

9、商业库存量相对较小,只有290万台左右,使得2005年度结束时行业总库存没有超过1000万台。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数字也足以左右开盘的形势及工厂2006年度的操作策略,各大媒体也对2006年度的市场形势持悲观态度。由于对后市预期看淡,加上对原材料形势判断不明朗等因素,工厂用入投放淡季的市场资源明显少于2005年度同期,国庆、春节等时段的促销力度也要明显小于去年同期。这一系列因素直接导致2006年度淡季市场相对较为平淡,截止本年度3月份为止的空调整体内销量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2个百分点左右。本年度空调的旺季市场虽然尾市收关比业内预想的要差,原材料的涨价又对旺季开盘工厂的价格操作留下了悬念,渠道一度观望

10、气氛较浓,但是随着各大品牌涨价政策的相继出台,渠道由于担心后市断货影响,积极打款进货,使得市场在4月中旬左右迅速启动,五一黄金各大品牌也是收获颇丰。与此同时闰月的有利因素也使得本年度旺季持续时间较长,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的南方市场今年的表现要好于去年同期,特别是华南地区的高温极大拉动了当地消费,西南市场尾市全线发力,销量创了历史新高。这一系列因素使得淡季缺失的销量在旺季得到了一定的补充。二、总产量分析 总产量首次下滑2006年度国内空调生产企业的总产量为4880万台,历史上首次出现下滑走势,相比去年同期的5060万台下滑了3.6%,而2005年度的市场增量也只有4.5%左右,这说明我国的空调市

11、场已经进入平稳发展的时期,未来的空调市场想要出现2004年度那种40%左右的增长几乎不太可能(见图表1)。图表1 19992006年度国内空调市场产量变化图 年度总产量(万台)1999年度9602000年度13502001年度20002002年度24002003年度34502004年度48302005年度50602006年度4880前面我们也提到,由于库存、原材料价格的不确定因素等影响,本年度开盘以后,各大品牌的操作都比较理性,除了格力等少数品牌的排产计划较满以外,许多品牌的排产都比较保守,这也使得本年度9月份到11月份的排产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0%以上。进入12月份以后,各空调品牌的排产计划

12、明显提升,此后每月的总排产都在400万台左右,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7月份结束(见图表2)。图表2 2004-2006年度三年每月生产量分布 月份2006年度(万台)2005年度(万台)2004年度(万台)919016016010250290245113103102901241028039014304104202370390480358054046047607306005610750640649064059073304303908150130165总产量488050604830三、内销市场分析 销量微幅增长2006冷冻空调市场的内销量约为2450万台(见图表3),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万台左右,小幅

13、上扬了2.5个百分点,止住了2005冷冻年度所出现的下滑走势,但是市场增速很小,没有出现2003年度和2004年度大幅增长的走势(见图表4)。前面我们所提到的相关因素是影响本年度内销市场走势的重要原因。图表3 1996-2006年度空调企业年度内销出货量对比年度内销出货量1996年度580万台1997年度650万台1998年度720万台1999年度750万台2000年度950万台2001年度1400万台2002年度1550万台2003年度1950万台2004年度2460万台2005年度2390万台2006年度2450万台图表4 19992006年度国内空调市场内销出货量增长率走势图 年度销量增

14、长率1999年度4.202000年度26.72001年度47.32002年度10.72003年度25.82004年度262005年度2.452006年度2.51% 销售额增长可观然而遗憾之中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内销出货量没有出现较大增长的同时,今年国内空调市场的总体销售额却呈现了快速上扬的走势。今年全国空调市场的总体销售额大约为534亿元(以工厂实际回款为准),比2005年度的465亿元上扬了15左右,(见图表5、图表6)。在总体内销量只有2.5%左右的增量基础上,本年度国内市场的总体销售额能够有如此大幅度的增长,一方面说明各大品牌的操作越来越理性,特价机和工程机在投放总量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15、空调行业整体平均价格水平有了可喜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空调市场正在整体向健康发展回归(见图表7)。图表5 19992006年度国内空调市场总体销售额统计 年度内销销售额1999年度295亿元2000年度345亿元2001年度400亿元2002年度370亿元2003年度385亿元2004年度445亿元2005年度465亿元2006年度534亿元图表6 19992006年度国内空调市场销售额增长情况 年度销售额增长率1999年度1.22000年度16.92001年度15.92002年度7.52003年度4.12004年度15.52005年度4.52006年度14.8图表7 19992006年度

16、国内空调市场销量与销售额增长对比分析年度销量增长率销售额增长率1999年度4.201.22000年度26.716.92001年度47.315.92002年度10.77.52003年度25.84.12004年度2615.52005年度2.454.52006年度2.51%14.8从整体价格上来说,本年度各品牌投放市场的低端机数量要明显少于往年,且低端机的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中高端产品的平均价格也比去年有小幅的增长。在对比统计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出,本年度空调的整体价格水平比去年提升了11.5左右,而2005年度的整体价格水平相比2004年度提升了7.5,价格反弹趋势比较明显(见图表8

17、)。图表8 19992006年度国内空调市场整体价格走势图 年度平均价格走势1999年度62000年度102001年度262002年度172003年度192004年度8%2005年度7.5%2006年度11.5%特别说明:价格调整幅度计算方法为:本年度平均价格减去上一年度平均价格后除以上一年度的平均价格,计算公式为:【(本年度总体销售额本年度内销总量)(上一年总体销售额上一年内销总量)】(上一年度总体销售额上一年度内销总量) 内销市场全年走势 本年度空调市场淡季每个月的内销出货量基本都小于去年同期,甚至是在进入4月份后这一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改观。但是进入5月份以后,以铜为首的相关原材料的大幅涨价

18、绷紧了各大品牌的神经,空调企业无力承受原材料涨价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纷纷上调产品供价,各大品牌围绕涨价的打款政策也在此时发挥效应。与此同时,从5月中旬开始,出于对货源供给的担心,渠道开始大量备货,整体内销出货量开始到达峰值。6月份全国各主要区域市场整体表现好于去年,闰七月又使得渠道对于后市普遍看好,工厂的排产和渠道出货双双上扬,但是尾市没有完全达到预期,使得个别大品牌及渠道内的库存相比较大,而大多数品牌的工业库存和渠道库存都控制在比较好的水平(见图表9)。图表9 2004-2006年度每月内销出货量分布对比图 月份2006年度(万台)2005年度(万台)2004年度(万台)94045601065

19、759011759012012140150140113014011027590120315016015043704003905450470410644537044073252602908185140140内销总出货量245023902450四、出口市场分析 总量再超内销,增长速度放缓2006年度各品牌的累计出口总量达到了2720万台,比2005年度增长了160万台,增速达到了6.2%,相比于2005年度9.4%的增速来说市场增长开始放缓(见图表10、图表11)。中国空调器产品的出口1999年度只有区区210万台,进入2002年度以后,出口开始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2004年度的出口量达到了23

20、40万台。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我国空调器产品的出口便爆发性地增长了10倍左右。但是在进入2005冷冻年度以后,出口市场开始出现滞涨现象,2006年度我国空调器的出口延续了2005年度的走势,继续在高位徘徊。在品牌方面,国产品牌中三大品牌仍然位列国内品牌的出口前三强,其中美的拔得了出口量的头筹,格力本年度的市场增速让人不可小觑,这为格力2007年度更强的发力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这一点值得相关品牌注意。而海尔本年度外销市场的绝对增量尽管没有较大的增长,但是从各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本年度海尔更加注重出口产品的产品系列及自主品牌的出口,本年度海尔出口产品大多为中高档机型,其总体赢利水平要明显高于其它品

21、牌。志高和格兰仕的地位依然稳固,其总量超过了100万台。而TCL和奥克斯则成为本年度外销市场的两大生力军,两大品牌的出口量也在百万台上下。此外,松下、春兰、华凌、三洋等品牌也有不俗表现,科龙由于相关因素影响,本年度外销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合资品牌中LG仍然占据着出口量的重要位置,全年总出口量达到了340万台左右,三星全年的出口量也达到了近150万台,富士通紧随其后全年的总出口量也达到了120万台左右的水平,2005年度松下的总出口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飞达仕等品牌尽管较去年同期下滑,但绝对量仍然靠前,此外凉宇、夏普等品牌也都有优异表现(见图表12)。从前几年开始,一些国内空调企业尝到了出口的

22、甜头,由于只是负责生产,其他售后服务等环节一概不管,因此,尽管利润率并不很高,但一些企业还是确定了以出口为主的战略,有些企业的外销比例甚至远远大于内销。这也是这几年一些企业拼命扩张产能的主要动力。图表10 1999-2006年度空调市场总出口量走势图 年度出口量(万台)1999年度2102000年度3702001年度5802002年度8072003年度14902004年度23402005年度25602006年度2720图表11 19992006年度空调销售内、外销对比分析(单位:万台) 年度内外销总量内销出货量出口量1999年度960750(78%)210(22%)2000年度1320950(

23、72%)370(28%)2001年度19801400(71%)580(29%)2002年度23571550(66%)807(34%)2003年度34501950(56%)1490(44%)2004年度48252460(51%)2340(49%)2005年度49502390(48%)2560(52%)2006年度51702450(47%)2720(53%)图表12 2006年度国内各主要品牌出口销量统计品牌出口量(万台)美的425格力396海尔245LG345三星149志高120富士通118格兰仕105TCL94奥克斯91松下91飞达仕77夏普60以莱特54科龙49日立(芜湖)44三洋38华凌3

24、2大宇31春兰27长虹23海信17其他89总计2720 市场充满变数,危机仍然存在尽管今年的空调出口继续保持着增长势头,但许多企业却显示出了疲惫与不堪重负:国内持续不断的原材料上涨,让原来的出口订单只能亏损交货;涨价后的产品出口,为许多海外卖家所不接受;诸如欧盟两指令为代表的技术壁垒,让许多企业疲于奔波在各个认证机构之间;变化不定的海外反倾销诉讼更是令人提心吊胆。海外市场始终是充满变数的一个市场,未来其还将更多地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令人担忧的是,本年度国内各国产空调品牌的出口价格普遍偏低,平均价格仅为118美元/台,同比下降21.1%。而外资企业空调出口平均价格为149.2美元/台,仅下降3.

25、3%。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此前业界尚怀疑少数外资空调出口企业打恶性竞争牌,事实上,空调出口原产地的竞争中,国产品牌的竞争优势除了价格,并没有太多牌可出。本年度许多品牌在外销量保持增长情况下,整体利润却在缩小,恰好表明出口对国内空调企业的利润贡献将进一步缩小。 可以预见,今后海外市场的成熟度和技术性要求会水涨船高,欧盟WEEE、RoHS指令只是开始,美国、日韩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出台。这只会提升行业的进入门槛、加重企业的经营成本负担。眼下,欧盟两指令就已经让企业既要加强技术应对能力,还要规范质量体系特别是对上游供应商队伍的质量控制和监管体系建设,涉及到企业竞争优势、发展模式等多方能力的考

26、验。而且,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给予海外买家和市场所形成的“低价、无品牌、中低端产品”等现象在短期内难以扭转。我国空调企业今后发展的主方向,就是要能够突破中低端产品和价格的路线,不仅要在产品功能和价格体系上进行突破,还要建立起一定的品牌形象。在自身竞争优势不明显,短期转型乏力的大背景下,我国空调企业今后的出口必将面临一段时间的整合动荡。 五、库存分析2005年度空调行业的遗留库存量为930万台,工业库存和渠道库存都相对保持在高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工厂的排产计划受到影响,加之淡季渠道出货和终端销售都不是很理想,结果自然造成库存量快速上升。本年度空调市场的工业库存量在5月份以前一直保持在700万台以

27、上的高位,加上旺季开始以后渠道内截留的大量库存,业界保守估计进入6月份以后,国内空调市场的总体库存量可能超过1300万台。但是进入6月份以后,尽管旺季市场的表现相对较好,但各大品牌出于谨慎操作的考虑,相继减少了排产计划,以消化库存为主。截止年度结束国内空调企业的工业库存量为330万台左右,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了310万台,而滞留在商业渠道内的库存基本接近去年300万台的水平,本年度国内空调市场的总库存量为640万台,比去年大幅减少(见图表13)。本年度结束后空调市场的总体库存量得到有效控制为新年度的市场操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在具体品牌方面,格力是国内品牌中极少采取高库存运作的品牌之一,本年度其库

28、存总量依然较大,这与格力所推行的销售公司模式有很大关系。在几大品牌方面,海尔长期以来一直倡导的订单流程,其全年的库存量一直控制得非常好。可以说较低的年度库存减轻了其新年度市场操作的压力。合资品牌方面,作为日资品牌的领导企业,松下去年由于其主力的华南市场出现凉夏,渠道内积压了大量的库存,因而本年度开盘以后,松下积极地调整了渠道供货策略,加强了对渠道库存的管理和控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松下相对滞后的排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旺季市场的销售,这一点在今年的华南市场体现得相对明显。与此同时,新年度松下在货源调配上仍然需要下一些功夫,今年其在华东市场的库存仍然相对较大。 图表13 2004-2006年度

29、三年工业库存累计增量走势对比 (单位:万台)月份2006年度2005年度2004年度968042538010740600490118207656001293079071019908007802910780830387092089048508406705680760525652071043075806703608330640345含商业库存后的库存总量640930810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总量首次下滑,淡季起步艰难,旺季持续销售,内销量平额升,外销量增利缩是本年度市场的最大特点。接下来我们将从品牌特征、区域市场特征、渠道特征、价格特征、产品特征、压缩机市场特征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今年的国内市场。第二节:品牌特征一、品牌强弱差距继续拉大与2005年度结束时相比,2006年度的整体市场格局并没有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化,前三大品牌依然牢牢把持着第一集团的位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恶化,三大品牌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渠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