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2.83KB ,
资源ID:285465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5465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历史专项试题古代中国商业的特点及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历史专项试题古代中国商业的特点及发展.docx

1、高考历史专项试题古代中国商业的特点及发展2019高考历史专项试题古代中国商业的特点及发展一、单选题1. 春秋初年,郑桓公迁都新郑时,因得大商人的资助而与之订立盟约。双方约定: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这个盟约的签订()A. 导致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 B. 表明重商政策的实施C. 体现商人经营自主性增强 D. 推动阶级结构的剧变2. 有史料记载,汉代“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因而出现一些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此现象说明,当时( )A. 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需迫切实行盐铁官营C. 商人地位高且势力大 D. 实行阶段性惠商政策3. 唐前

2、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A. 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 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 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 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4. 唐中期平定西突厥后,处在丝绸之路上的九个沙漠绿洲国家,即“昭武九姓”国,便宣誓臣服于大唐王朝。他们世代善于经商,将中亚的音乐、舞蹈、历法传人中原,把中国的丝绸、造纸技术传到两方。这主要反映了A. 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B. 大唐王朝政治清明而国力强盛C. 商品经济的发展利于社会进步 D. 唐

3、在西部地区建立了有效统治5. 唐会要载:“(唐朝大历年间)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 )A. 官员生活来源依赖市场 B. 政府对市场控制逐渐放松C. 扬州位置优越商业繁荣 D. 商业的辅助机构比较健全6. 宋以后,中国东南闽岭各地种棉者渐多,开始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占城稻以及由西北引进的西瓜,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都有进一步发展;在湖南洞庭湖区还出现了比较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专业户”。这表明()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农

4、村种植结构 B. 宋代农村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C. 宋代农村经济作物成为种植主体 D.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7. 在宋代,我国城市人口中大多数是贵族、官员、军兵及其家眷、仆从,他们都是“市民”,但却不是工商业者,而同一时期西方的许多城市则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这反映出宋代A. 城市商业化水平较低 B. 抑商传统限制了工商业发展C. 城市的政治功能加强 D. 新生产关系的萌芽受到阻碍8. 据记载,宋神宗时,(汴京)工商业者与居民杂处,商店可以随处开设,市民面街而居京城内各种手工作坊、商店、货摊林立,车马拥挤,行人不能驻足。每一交易,动辄千万。这表明北宋汴京A. 商业税收是政府主要财政来源B

5、. 商业交易额为古都市商业之最C. 市场上汇集了世界各国的商品D. 商业活动打破了唐代坊市制度的界限9. 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此可见,纸币()A. 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B. 易致封建王朝通货膨胀C. 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 D. 产生过程中注重其“防伪”功能10. 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A. 近代商业

6、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B. 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C. 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D. 旧式商贾与权贵的钱权结合11.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12. 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唯一的对外通商出口城市广州的关税达到185万两白银。嘉庆五年(1800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全国每年出口的棉布达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

7、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青睐。这种状况表明()A. 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外贸市场 B. 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C. 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 D. 长途贩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13. 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 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 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 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14. 据景定建康(南京)志记载:南北朝南京城里有小市、牛马市、谷市、纱市等10个市,苑市在广莫门内东边

8、,盐市在朱雀门两边,内纱市在城两的北耆寺前。这一记载表明南京城A. 专业市场广泛分布 B. 市坊制度得以建立C. 政府城市管理松驰 D. 南方经济赶上北方15. 据统计,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道光十三年(1832),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15.6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10.26倍。这反映了A. 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 B. 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社会动荡C. 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 D. 闭关锁国下外贸仍有一定发展二、材料解析题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最初未能收复边陲各省,后来又丢失

9、了整个北中国,但宋代文明在别的方面达到顶峰也是事实。宋政府在广州、泉州、福州等地设立了市舶司,多次派使臣赴海外招徕外商并管理对外贸易。两宋亦利用民间力量来广招外商,友好往来。每艘海舶船主,也是政府委任的“市舶纲首”,负有在域外“招诱舶商”的任务,规定“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货物,及五万贯者,补官有差”。政府甚至向外国商人开放仕途,同时制定了保护外商合法权益的法律,如户婚律中对外商来中国经商死后的财产处理作了专门规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二:18世纪中前期,英国重商主义走向全盛。政府规范贸易行为,批准了许多私人特许贸易公司扩大对外贸易,商人则利用王权进行对外贸易垄断。同其他欧洲国家相比,

10、英国重商主义政策最明显的体现是实行对外扩张,政府进行商业战争和颁布一系列航海法令,日益强大的英国海军为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保驾护航。在英国的对外贸易中,很多贸易条约是在非平等、非自愿互利的条件下签订的,特别是殖民地逐渐成为英国制造业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 -据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外贸易与中国的不同并分析其影响。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长安开始的这条向西绵延伸展的古代陆路交通线,成为联结东西方的古代交通大动脉。这条大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沿着这

11、条大道。我国大量独步世界的丝织品源源不绝地运往中亚、西亚以及更遥远的西方西方的物产以及西域的音乐、舞蹈也接踵东来,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汉朝使节到安息时。安息王派大将率领两万人马出迎数千里,并派使臣随汉使到长安,献给汉武帝大鸟卵和“犁靳善眩人(是指埃及、叙利亚一带的魔术师)”。随着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远在地中海地区的人们现在也可以辗转来到中国了。 -一摘编自任继愈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材料二:随着萄萄亚东方贸易帝国的创立,往日与印度进行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和威尼斯商人的地位逐步下降。这个帝国由少数岛屿和散布于绕非洲去东方的航道上的沿海商埠组成,它们在战略上都是重要的据点。葡萄牙人依靠它们得

12、以控制伸展在半个地球上的航路,保证了葡萄牙商船畅通无阻地往来于欧亚之间,而且在航路上每隔一定距离都有一个停泊处,以补充食物和修整船只。葡萄牙就这样成为垄断欧亚之间及中国、日本和菲律宾之间贸易的霸主。 -摘编自吴于度齐世荣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葡萄牙帝国对外贸易之路与汉代丝路的不同点及其成因。18.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然而中国古代商业在特定时期仍取得长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13、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史记材料二 斯波义信先生把南宋时杭州的商品集散和流通划分为三个层次(环)的市场圈。一环市场圈由杭州和它的近郊区组成;二环市场圈是杭州的中距离商业运输圈,它直接供应杭州150万人口的日常需要物资,如米谷、薪炭、油脂、鱼肉、生鲜食品、原料、建筑材料、茶、盐等,其范围涉及明州、衢州、镇江、黄池等地;三环市场圈是杭州的远距离商业运输圈,它联络全国,甚至波及海外。其实各个城市都能够划分出大小不等的市场圈。市场圈是通过商品的消费和商品的吐纳构筑的。如果说市镇的兴起是宋代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那么市镇兴起的原因之一就是城市的辐射带动。这些市镇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城市的周

14、边,依次递进,构成了市场网络的联结支点。它们的兴起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是分不开的。李晓宋代城镇综合经济功能的增强与城乡经济一元化材料三明清中叶之后,江南市镇人口的主体部分是商人、手工业工匠及脚夫、游民。市镇也吸引着邻近地区的士大夫阶层向它聚集。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即便是中小型市镇,无不是文人学士丛集,如浙江湖州的南浔镇,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民谚,入清以后保持着“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的传统。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原因。(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江南市镇所引发的社会变革

15、。有学者认为,江南市镇的发展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自我调适和转型。请依据以上材料阐释学者的观点(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有利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1. C 2. D 3. A 4. A 5. C 6. A 7. A8. D 9. D 10. D 11. A 12. D 13. B 14. A15. D 16. (1)特点:政府高度重视,设立专门机构管理;以政治手段鼓励中外民间力量参与;以海路贸易为主;平等贸易,友好往来。原因: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崛起,传统的陆路贸易受阻;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宋代造船、航海技术先进;儒家“贵和”思

16、想的影响。 (2)不同:有明确的经济理论指导;以殖民扩张、武力征服推动贸易发展;对外贸易成为寻求霸权的手段。 影响: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给殖民地带来灾难;加剧了西方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17. (1)作用:连接了东西方交通线;有利于东西方物产、技术、文艺等得到交流;互派使节,加强了官方之间的来往;商贸和人员往来频繁,促进东西方经济的发展。 (2)不同点:汉代丝路推动和平交流,葡萄牙对外贸易之路是对外殖民侵略。 成因:汉代国力强盛、文明世界领先,对外交流有弘扬国威之目的;中华文化中的“仁”“和”观念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前夕,东西方商路被阻断;葡萄牙最先进行海上探险,以掠夺海外财富为目的,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18. (1)状况:商运活跃,富商众多;交易广泛。原因:国家统一;疏通交通;有限度开发山林川泽。 (2)特征:商品经济高度繁荣;海外贸易发达;中心城市带动商业市镇兴起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域分工明显。 (3)变革:社会阶层多元化;文风昌盛,科第兴旺。阐释:农村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互相结合;工商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结合。(4)因素:国家统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利润的刺激;政府政策开明的影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