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0 ,大小:86.49KB ,
资源ID:2854617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5461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下册全学年教案精写.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下册全学年教案精写.docx

1、精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下册全学年教案精写精编2019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下册全学年教案精写第一单元 我愿住在童话里第一课时 大鹿一、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大鹿2创编歌表演3歌词创编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2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3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用自己的动作模仿不同的角色。四、教学难点:歌曲中最后一句:“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中的“进来”和“咱们”的节奏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五、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学生自制的头饰。六、教学过程:(一)

2、组织教学1课前律动表演小动物模仿操,引导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小动物们在一起的欢乐心情。2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出示教学挂图,师边放录音边讲自编的童话故事。)2引出歌名大鹿师:为了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来向勇敢的大鹿学习,法国的一位叔叔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歌名叫大鹿。(三)新歌学习1播放录音范唱带。2歌词学习。(1)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歌词内容。师:小朋友,当小兔逃向大鹿的时候,大鹿正在干什么?(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大鹿看见了什么?(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小兔边敲门边说了什么?(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猎人追

3、来了)。勇敢的大鹿怎么说的?(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2)全体学生朗读歌词,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来突出歌曲的意境。3学唱歌曲(1)师弹琴,学生小声跟唱。(2)难点处理:师:“小白兔被谁救了?”(大鹿)。“我们把大鹿救小兔的一句再来唱一唱。”(由此突破难点,让学生容易掌握)第二课时 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一、教学目标:通过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情趣。表演童话故事。二、教学重点、难点:主旋律的音准、培养学生创编的能力三、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在音乐声中,拍手进教室。2、师生问好。1 2 3 4 5 5 1 7 6 5 1 5 0 6 3

4、0 5 4 3 2 1同 学 们 好老 师 您 好, 您 好 您 好周 老 师 您 好。(二)基本练习1、发生练习:1 2 3 45 5 4 3 21鲜 花 爱 雨露, lu lu lululu。2、模奏练习:2/4 2/4. 2/4 (教师用手拍出每条节奏,学生模奏出来。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三)导入:同学们,你们都谁听过童话故事?你能讲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介绍给其他的小朋友吗?同学们知道的故事人物真多,接下来,老师将要把你们带入到美丽的童话世界,你们去哪里寻找更多的童话故事和童话人物。(四)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1、教师播放多媒体,聆听歌曲范唱看动画人物。提问:歌曲中都唱

5、了哪些童话人物?(白雪公主、小矮人、海的女儿、稻草人)2、聆听歌曲第二遍,感受音乐的速度与情绪。3、让学生了解这是首合唱曲。4、你能模仿歌中唱到的动画人物吗?听歌曲,任意表演你喜欢的动画人物。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情趣。(五)童话故事表演1、喜欢相同童话故事的小朋友到一组,选择喜欢的童话,在音乐背景下排练,自己选择表演形式。2、教师参与到各组中去,与他们一起讨论、编排。3、各小组展示。(六)课堂小结。第三课时 知识“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 课时一、课 题 知识“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 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道音有高低,并能初步听辨音的高低。2学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三、教学重点 知道音有

6、高低,并能初步听辨音的高低。四、教学难点 学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五、教学准备 录音机六、板书设计 知识“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1知识“音的高低” (1)教师由有视觉感的物体的“高度”引入“音的高低”对比。教师与同学、同学之间相互比身高。长颈鹿妈妈与小长颈鹿的个子高低对比。两幢建筑物的高低对比。(2)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模仿小鸟与老牛的叫声、小猫与狗的叫声、 同学之间相互比身高。第四课时小红帽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红帽2创设森林情境【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7、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2根据故事情节,通过力度变化,在听听、唱唱、演演等活动中,指导学生能用愉快明亮的声音唱好歌曲。【教学重难点】用愉快、明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处的词曲的搭配。【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在水族馆乐曲中,学生律动表演。(二)欣赏一段表现森林的音乐,启发学生创编森林的音响设计说明:在水族馆乐曲中,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又通过一段音乐,把学生由海底世界引入了宁静的森林。再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老师启发学生用肢体、打击乐器创设森林情境。二、学唱小红帽(一)感受歌曲1教师范唱,学生说说小红帽的故事,了解歌曲内容。2在律动与打击乐器敲击中,感受歌曲节

8、拍、情绪等各音乐要素。(二)学唱歌曲1出示谱例,跟琴拍节奏,找找歌曲六个乐句的异同点。2用各种方式对唱,达到熟练掌握。3先默唱,找到易唱错的地方,再跟唱,解决歌词中的难点,加以解决。4歌曲处理(1)解读歌词,结合表演唱,唱出歌曲中的情绪变化。(2)配合歌曲的情绪变化,加入小乐器共同表演。设计说明:1、教师在歌谱的书写中,可以借助不同色彩,帮助学生找到六个乐句的异同点。2、歌曲中的有些词语学生可能不完全理解,例:“僻静”,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共同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并启发学生唱好三、四乐句。【设计思路】孩子们都喜欢童话,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听着妈妈讲的童话故事长大的。在童话故事中,他

9、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因此,我在这堂课设计时,结合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喜好,由“童话”这个主题入手。由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引入发生在森林里的小红帽的故事;在听觉引领下,调动起各种感官的反映始终抓住“音乐”与“童话”这两条主线展开。使学生在音乐中品味童话,在童话中学习音乐。第二单元 快乐的游戏第一课时 数蛤蟆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数蛤蟆,引发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演唱童谣数蛤蟆,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3、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表现自己,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4、树立环保

10、意识、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二、教学重点:1、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蛤蟆。2、学习歌曲,把握歌曲的情绪。三、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以及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吐字的清晰灵巧。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磁带。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二)导入:师:同学们,我来给大家读一首小诗,请你们猜一猜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动物?“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青蛙)师:这是毛泽东13岁时创作的一首小诗,名叫咏蛙,下面我们一起齐读一遍。提问:谁知道,青蛙又叫什么?(蛤蟆)师: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关于蛤蟆的歌曲,你们想学吗? 那我先要考考你,听好

11、了: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有问题考考你。 想一想,算一算,看谁的反映最灵敏。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师:回答完全正确,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歌吧。(出示课题)(三)学唱歌曲数蛤蟆1、听范唱: 提问:歌曲的情绪?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数蛤蟆。2、识谱(出示谱) (1)师生一起数小节 (2)观察谱子中有颜色的小节 提问:哪两个小节应该跟(绿色、黄色、蓝色)一样呢? (3)谱子中有一句是没有重复的,是哪一句?(老师带着唱一唱) (3)师生接唱歌谱 3、读词:(1)教师范读(2)跟读 说一说:哪个地方觉得读起来有点困难?(3)教读附点节奏及十六分音符节奏(4)齐读(5)教师讲解歌

12、词: 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都知道什么意思吗?(讲解:蛤蟆不吃水太平年 荷儿梅子梭水上漂) (创设情境)提示:快乐的心情,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4、唱词:(1)师生接唱 要求:老师唱有颜色的,学生唱没颜色的。(2)老师带唱一遍。 注意:跳跃的感觉唱出来。 发声方法(不要咧嘴:要像青蛙的叫声一样洪亮,但不能像青蛙“呱呱”的叫那样咧着嘴)(4)学生齐唱。(5)指名唱。(四)续编歌词 两只蛤蟆 三只蛤蟆 小结:同学们大家都因该知道,蛤蟆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是我们的朋友。你们知道吗?一只蛤蟆平均一天能捉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2000只。一年就可以消灭害虫约15000只。但是,它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所以,当我们

13、看到它们受伤害时,我们应该(保护它们)。让我们一起说:保护青蛙,顶呱呱。保护环境,靠大家。完整演唱:要求:带着对青蛙的喜爱之情演唱。拓展: 师:正因为大家都非常喜欢青蛙,所以民间还有许多歌唱青蛙的歌曲,下面就再来听一首山东民歌花蛤蟆。提问: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幽默风趣)(播放花蛤蟆视频) 如果同学们对描写青蛙的歌曲感兴趣,课下你们搜一搜,下节课我们可以一起听一听。第二课时 歌曲欣赏:布老虎教学目标: 1、能随着布老虎的音乐展开想象,初步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 2、聆听音乐士兵进行曲,能按节拍敏捷的做出种种动作。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士兵进行曲的动作

14、变化较多,让学生能反应灵敏、动作协调,达到用动作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目的。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2、模奏练习: 2/4. 2/4 2/4 3、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拔河。边唱歌曲边为歌曲伴奏。 4、老师给予鼓励。 三、新授 1、介绍有关布老虎的民俗:布老虎是儿童玩具,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中,人们都喜欢用老虎的造型来打扮小孩,头戴老虎帽,脚穿老虎鞋,睡觉时还有老虎枕头 2、引导学生说出小时侯玩过的动物玩具。(同学们回答) 3

15、、初听音乐,让学生安静的欣赏。 4、复听音乐,引导学生分辨两个不同的“老虎”主题,一个貌似凶猛的,一个温柔可爱的。 四、音乐活动 1、聆听士兵进行曲,感受其进行曲的律动。 2、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示,并做动作。播放歌曲,感受音乐形象与情绪。教师进行表演,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 3、师生合作。(反复练习) 4、学生分组比赛,模仿木偶兵的形象。 五、在音乐声中,学生列队行进,模仿玩具兵的形象走出教室。(下课)第三课时课 猜谜谣一、内容 唱歌猜谜谣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猜谜谣。2.能勇敢地担任领唱,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三、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猜谜谣。四、教学难点 能勇敢地担任领

16、唱,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1.导入2.初听歌曲3学唱歌谱 教师用猜谜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录音,请学生聆听歌曲唱到了哪些动物?(2)复听歌曲,熟悉歌词。(1)模唱歌曲的第一、第二乐句曲谱。(2)视唱歌曲第三、第四乐句。 学生聆听歌曲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4填词学唱5表现歌曲 (3)第四乐句的第2小节第一拍,学生易将“i”唱成“3”,教师可用柯尔文手势提示学生。(4)完整演唱曲谱。(1)这首歌曲的歌词比较密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声音的位置要高,不要喊。(2)分句填词学唱,最后完整演唱歌曲。(3)演唱时

17、可加入声势伴奏。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唱完后加上声势或锣鼓伴奏,增加歌曲的欢快气氛。学生按节奏读歌词演唱歌曲。两位同学领唱, 一问一答,其他同学演唱齐唱部分。第四课时 大头娃娃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教师,随歌曲大头娃娃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2)教师简介大头娃娃: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2学唱歌谱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1)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俩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

18、音不同。跟教师模唱歌曲前两个乐句,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演唱。可通过没有附点与有附点的对比,帮助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还可以用稍强的力度演唱(2) 也对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有所帮助。用视唱法学唱第三乐句。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曲谱,首先确定节奏的读法,提示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然后再唱旋律,最后再知道顿音的唱法。大三度音程不容易唱准,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引导学生观察第四乐句与哪一乐句相同,然后请学生自己演唱第四乐句。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学唱歌词(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处换气。(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连”与“顿”的对比。

19、(3)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4)请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评价。(5)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可提示因为第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该一样。4.表现歌曲(1)教师请几位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曲。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2)最后教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注意要以演唱为主。第五课时 士兵进行曲一、欣赏士兵进行曲 课时 二、教学目标 1感受并能说出士兵进行曲坚定雄壮的情绪。2能用行进的方式表现乐曲的六个乐句。3随音乐做声势表演。三、教学重点 能用行进的方式表现乐曲的六个乐句。教学难点 随音乐做声势表演。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板书

20、设计 欣赏士兵进行曲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1导入2聆听第一乐段 教师从玩具兵进行曲导入,复听乐曲引起学生的回忆,在有趣音乐中进入士兵进行曲的学习。教师播放乐曲, (1)学生感受并能说出乐曲坚定、雄壮的情绪。(2)随音乐模唱第一乐段旋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3聆听第二、第三乐段。4完整欣赏5表现乐曲6编创动作 (1)聆听第二乐段(2)聆听第三乐段(1)完整欣赏全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音乐形象。(2)教师总结:乐曲由三个乐段组成。既有对比也有重复。音乐形象坚定、有力。(1)乐曲具有进行曲风格,节奏规整,表现了木偶兵整齐而有些机械

21、的动作。(2)教师指导学生用“嗒”读乐曲低声部的节奏并拍手,四分休止符读“嘶”同时两手向外打开,八分休止符要读得短而轻巧。(3)教师指导学生承音乐按教科书呈现的声势做动作。在学生能随音乐做声势动作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编创动作。 学生分辨音乐有什么变化? 学生听辨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学生聆听乐曲,随音乐走步,每个乐句以不同的方向表示乐曲的几个乐句,同时要表现出木偶兵的威武姿态。动作编创较好的同学到前面表演,全体同学一起随音乐做动作。第三单元 劳动最光荣 第一课时 欣赏劳动最光荣森林中的铁匠一、内容欣赏劳动最光荣森林中的铁匠 二、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劳动最光荣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能跟着

22、录音哼唱歌曲。2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编动作,随歌曲劳动最光荣表演。3聆听乐曲森林中铁匠,记忆音乐主题。4聆听乐曲,感受并描述速度、力度的变化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三、教学重点 聆听歌曲劳动最光荣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歌曲。教学难点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编动作,随歌曲劳动最光荣表演。教学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板书设计 欣赏劳动最光荣森林中的铁匠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1导入2欣赏劳动最光荣 教师播放动画片小猫钓鱼导入新课,提示学生聆听动画片里的歌曲。(1)聆听歌曲。教师提问:歌曲中唱到了哪些小动物?(2)聆听歌曲。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向哪几种动物学

23、习,为什么?(3)聆听歌曲,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学生聆听歌曲。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3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1)初听乐曲:听听乐曲中有什么声音你能联想到什么劳动场面?(2)教师播放乐曲,结合教科书的插图,简介铁匠打铁的过程。(3)学生随音乐模仿打铁的动作。(4)聆听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体会劳动者的快乐心情。(5)教师带领学生模唱乐曲主题(低八度)。(6)为主题旋律编配打击乐器伴奏。(7)再次聆听乐曲,听辨主题目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当主题出现时用“当”模唱。(8)乐曲最后,速度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学生编创表演

24、动作。学生随录音边唱歌曲边做动作。随音乐完整表现(打击乐器、动作等)。 第二课时理发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采用D大调,2/4拍,单乐段结构。旋律采用上行级进、乐句模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并将三次模拟理发的“咔嚓”、“沙沙”声与有规律的X X X X 的节奏相配合,生动地描绘了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着的形象,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 1、 能理解劳动给我们带来的愉快; 2、 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3、 通过编创小歌谣、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三、教学重点:能在游戏中熟悉歌

25、曲并能初步学会。 四、教学难点:在歌曲中加入动作的声音。 五、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与同学们认识,自我介绍,拉近距离) 律动 (理发师歌曲伴奏) “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我们一起来边听边做,但要注意了,我们做的时候,你的动作一定要合着什么?(音乐)我看一看,谁的最好?” (二)、导入: “知道吗?通过你们刚才的表演,我知道了,我们一年x班的同学呀,音乐的节奏感真强,都能合着音乐去表演,真不错,那你知道吗?这段音乐呀是从一间音乐理发店里传来的,在那里的理发师傅动作的时候,和别人可不一样,他们都要合着音乐来工作,怎么样?我们走进这家理发店,一起来体验一下音乐

26、理发师是怎样工作的,行吗?” 1、理发都用哪些工具?它们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用你的声音配合老师) 2、引出小歌谣:“小剪刀呀,剪起来呀,咔嚓,咔嚓! 小木梳呀,梳起来呀,刷、刷、刷、刷! 吹风机呀,吹起来呀,呜呜! 小镜子呀、照起来呀,真好看!” (老师做动作表演) 3、伴着音乐说歌谣,一定要合着音乐。(理发师歌曲伴奏) 4、请4位小顾客和老师扮演的理发师一起表演。(理发师歌曲伴奏) 5、集体表演,分成4排,1、3排扮演小顾客,2、4排扮演理发师,再交换。(理发师歌曲伴奏) (三)、表演理发师 1、初听歌曲。 “工作这么久了,休息一下,一起来听听理发店的歌,在歌曲当中,是谁在理发,他都用了哪

27、些工具,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 2、老师范唱。 “刚才没听清没关系,我这个发理发师再唱一次,看谁能记住歌词,仔细听,看谁记得多。” 3、生说歌词,师点击大屏幕出现歌词。(幻灯片) 4、教唱第一段,师生合作唱(师弹琴,比一比,谁的声音最轻快) “这个理发店的一级理发师必须把理发店之歌唱好了,才能当上,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快速伸出小手指,让他一起来和你唱歌,红色是你的,其他是我的。”(幻灯片) 5、学唱第二段,读歌词、跟琴唱。 “知道老爷爷是怎么请下一位顾客的吗?” 6、知道歌曲的演唱声音和情绪。 “你的剪刀是小剪刀,喷壶也是小喷壶,那在演唱ka cha 和sha sha sha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

28、音(轻快):老爷爷成功了吗?那高不高兴?那用什么声音来演唱?不用说出来,用你的声音告诉我。” 7、完整演唱。 “你能不能用你的歌声把顾客请来,来试一试,小理发师起立,跟伴奏唱,加上你的动作” 8、唱音名。(唱两遍,快、慢各一遍) “你已经是一级理发师了,顾客送了你一个礼物,看看是什么(幻灯片)红色你唱,黑色我唱,唱好了小顾客就出现了” 9、“请看小顾客,老爷爷为小顾客设计的小发型” (幻灯片) 10、“老爷爷设计的好吗?不过,你要想成为特级理发师,不仅歌和小歌谣要唱的好,还要在演唱时加入工作的声音(咔嚓),仔细听,老师是在什么地方加进去的。”(师范唱) (1)、师唱后两句,生加工作的声音(跟琴); (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