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三导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堂三导教学”设计1 观 潮(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 会认读7个生字:罩 屹 鼎 沸 贯 崩 恢,会写八个生字:潮 称 盐 笼罩 蒙 薄雾。2. 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3. 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导学诊断】.看拼音写词 ( ) ( )( )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堤岸( t ) 恢复( fi) 风号浪吼(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钱塘江大潮奇观在我国的 省,每年的农历 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2).钱塘江大潮的形成与杭州湾特
2、殊地形有关,杭州湾 , 呈 。【导疑案例】1. 阅读资料袋,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2.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会认会写生字以和本课多音字(号 蒙 薄)以及易读错的字(堤 恢)3. 细读一、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和诗句(苏东坡赞钱塘江秋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理解“奇观”,联系生活理解“笼罩”。4. 联系全文,从“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观潮人什么心情?这个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导练达标】1.文章中“人山人海”说明了 ,“昂首东望”一词体现人们观潮时 的心情。这个侧面描写衬托出钱塘江大潮 。2.用“笼罩”写一句话。 。【导练点睛】1.易错的字:昂(左下不多点),蒙(中间不
3、少横)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2.难解的词:“人山人海”体现观潮人多,“昂首东望”体现观潮时急迫心情。这两个词侧面描写了大潮之奇。3.初解“奇观”:声音之奇 形态之奇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1. 会写五个生字:昂 沸 贯 旧 恢,理解“横贯江面、并齐头进、沸腾”2. 默读课文,根据词句,想象大潮来前、来时、过后江面上的不同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3.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导学诊断】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水天相( ) 横( )江面 齐头( )进 山崩地( ) 风( )浪吼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潮来前,只听见远处传来 的响声,好像 。 潮来时那声音如同 ,好像
4、。当大潮过去后,江面上依旧 。(2)潮来前,在远处的江面上只是出现 ,随着大潮越来越近,那“白线” ,当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大潮 ,犹如 当大潮过去后,江面上的余波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 。【导疑案例】1.默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联系课文幅插图,想想钱塘江大潮来前,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第一幅插图)画出有关的词语和句子;想想大潮来时声音和江面景色有什么变化?(第二幅插图)画出有关的比喻句;想想钱塘江大潮过去后,江面的又是怎样的呢?画出有关词句。2.同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想想要怎么读出大潮气势和变化。然后把第三、四自然段背下来。3.联系课文和插图,理解“横贯江面、并齐头进、沸腾”
5、等词【导练达标】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钱塘江大潮“奇”在 2选择背诵课文3、4自然段其中的一段。3.根据课文和你想象的画面,创造性复述大潮来前、来时、过后江面上的不同画面。4.模仿课文35自然段,写一场大雨,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 【导练点睛】1. “奇观”:声音之奇隆隆、闷雷、山崩地裂;形态之奇白线、变粗、两丈水墙。体会大潮声音、形态由远及近的变化过程和课文的形象比喻。 2*雅鲁藏布大峡谷【导学目标】1.认识“穆、玛、涓、滔、脉、卉、罕”7个生字。2.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3.体会课文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所采用的说明方法。4.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导
6、学诊断】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秘鲁( b) 咫尺(zhsu ch) 青藏(cn zn)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咫尺为( ) 不容( )疑 云( )雾( ) 神秘( )( )人迹罕( ) ( )来之笔 千姿( )( ) ( )( )苍苍【导疑案例】1.阅读课文,自主识记“穆、玛、涓、滔、脉、卉、罕”7个生字和多音字(秘、藏)。2.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来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事实,在句子旁边作上批注。3.细读第三、四自然段,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4.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了解
7、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吗?【导练达标】1.下面句子各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举例子)(1)雅鲁藏布江河床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2)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 )( )(3)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4)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他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 )2.你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大峡谷? 【导练点睛】易错的音:“秘鲁”读b l3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导学目标】
8、1.正确认读“茫 浆 律 榕 隙 耀 暇 抛”等8个会认的生字;正确书写“灿、烂、竿、茫、桨、规、律”等7个会写的字;积累词语“应接不暇”。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每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导学诊断】1.下列词语中,带点词读音错误的一项是_。(填序号)榕树(rng ) 船桨( jing ) 抛出(po) 应接不暇(xi)2.看拼音写词语。cn ln fng x gu l jng j zho yo【导疑案例】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2.认真观察方格里的生字,注意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笔顺、结构。3.正确,流利地
9、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4.一边默读,一边想: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每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导练达标】1、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音节。缝隙(fng fng) 应接不暇(yng yng) 不可计数(sh sh)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作者巴金_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_,第二次是在_。第一次看到了_,第二次看到了_。【导练点睛】想一想,下面的长句子该怎样读?注意读通顺。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正确书写“支、株、缝、隙、耀、梢、寂”等7个会写的字,正确读写、理解“灿烂、竹竿、规律、缝隙
10、、照耀、树梢、静寂、白茫茫”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好词好句。2.找出描写南国风光的重点句段,边读边想象,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导学诊断】1.联系课文内容太,写出下面词语的尽、反义词。静寂 近义词()反义词( )2读了课文第七自然段,我知道“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_【导疑案例】1找出描写榕树和小鸟的段落反复朗读,画出关键句子,重点词语,思考 “榕树”和“鸟儿”各有什么特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2一边读,一边想象,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导练达标】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大榕树有什么特点,从
11、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请列举文中三处语句)_2按课文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_了,到处都是_,到处都是_。_,小的,花的,_,有的_,有的_,有的_。从这个句子中,我体会到了_【导练点睛】写一写你最喜欢的一种树木,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_4*火烧云【导学目标】1.识“檀、盈、凶、庙、惚”5个生字。3.体会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丰富、变化极快的特点。【导学诊断】1多音字组词。m( ) zhun()模 m( ) 转 zhun() 2按课文内容填空。作者描写火烧云现状多,变化快:先是出现 的马,忽然又来了 的狗,接着又来了 的狮子。课文表现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极快的词语有不少
12、,如:一会儿, , , 。【导疑案例】一、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模糊一转眼 一模一样 紫檀色红彤彤笑盈盈二、读课文,什么叫“火烧云”? 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变化极多”的特点?三、阅读第二、三自然段,划出片断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四、默读第四、五、六、七自然段,作者描写了火烧云几种形状?你还能说几种没写出来的形状?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出形状变化很多。【导练达标】1色彩世界多丰富啊!找样子写一写。黄(澄澄) 绿() 金() 白()(茄子
13、)紫 ()黄 ()灰 ( )红 2形容颜色多的词有:五彩缤纷、( )、( )、( )形容形状变化多的词:变化多端、( )、( )【导练点睛】1. 课文主要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2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写一段话。 5 古诗两首 【导学目标】1、 认识3个生字:腊、浑、豚;会写4个生字:莫、腊、浑、疑。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导学诊断】1、看拼音写词语。m xio l ji hn shn hui y( ) ( ) ( ) ( )2、你知道下面这些字的意思吗? 缘:_;横:_;豚_;3、
14、写出每首诗的后两句诗。题西林壁_,_游山西村_,_【导疑案例】1、诗人看到庐山“远近高低”各是什么样儿呢?你可以查找资料去了解了解。2、你认为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的真面目?如果把“庐山”比作是“人”或是“事”等,我们又该怎样识得“人”或“事”的真面目呢?3、游山西村中诗人的心情有何变化?在生活中你的心情有否这种变化呢?【导练达标】1、填空题。(1)题西林壁这首诗充满哲理,告诉我们_。(2)“山重水复疑无路”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柳暗花明又一村”又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这两句诗可以用_(成语)来概括。(3)你从“莫笑农家腊酒浑”中“莫笑”一词体会到了_;从“丰年留客足鸡豚”中“足”字又体会到_。(4)
15、小丽和同桌小亮经常为了一些小小的事情而闹矛盾,当老师找他们谈话的时候,他们都认为错不在于自己,而在于对方。唉,这真是_啊!【导练点睛】1、 如果你能在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多读几遍,很容易就能熟读成诵。2、 在默写古诗时,要注意把字写正确,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字,如“壁、缘”。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在我们平时生活的情景中可以引用。6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茎、柄、蛟、均、匀;会写11个生字:虎、占、铺、均、匀、叠、茎、柄、触、痕、逐。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2熟读课文内
16、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3通过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爬山虎叶子的特点进行描写的,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导学诊断】1、用“”选择带点字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词语。jn yn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p p得那么( ), 没有di重chn zhn (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kn kn隙。2、看拼音写词语。ybn ch jio hn j zh jin xi xin( ) ( ) ( ) ( ) ( )3、课文先写爬山虎_,接着写爬山虎的_,然后介绍爬山虎的_,紧接着又写爬山虎的_,最后写爬山虎的脚的_。【导疑案例】1、叶子是特点是什么?2、叶子的叶
17、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就像是有人故意摆好的?猜猜,那是谁呢?3、把叶子写得富有生命力,让人感受到了美,作者到底是怎么观察叶子的呢?【导练达标】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看到叶子很_,并感受到很_,作者从视觉上仔细观察并能捕捉当时的感觉,及时写下来告诉我们,我们就像亲自看到了充满生命力的爬山虎!接下来,作者先描写叶子静态美的句子是_,描写叶子的动态美的句子是_。【导练点睛】1、 “触着墙”的“着”不读,应读,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2、原来观察事物时要及时把当时的感受记录下来,还可以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把事物描写具体,就像叶圣陶先生描写爬山虎
18、的叶子一样!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正确读写“叶柄、触角、 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2、通过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及是怎样向上爬的来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导学诊断】1、比一比,再组词。虎( ) 逐( ) 勾( ) 铺( )虑( ) 豚( ) 匀( ) 哺( )2、读懂课文后再填空。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_,_墙。细丝原先是_,现在_,把爬山虎的嫩茎_,使它_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导疑案例】1、爬山虎的脚长什么样儿呢?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为什么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就会萎了呢?2、作者是怎样发现爬山虎的脚的
19、?又是怎么把他观察得来的写得这么生动呢?3、题目明明是“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还要把叶子描写得那么美呢?与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关系呢?【导练达标】1、按课文内容填空。爬山虎的脚长在_上,在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_,像蜗牛的_。原来爬山虎的脚就是_,它先是_色的,后来又变成_色的,仔细一看,它又像_。如果爬山虎的脚要是没_墙,不几天就_,由此可见_。也正因为爬山虎的一脚一脚地向上爬,叶子才能_。细丝就是爬山虎的_,这是作者把细丝比作_,文中还把细丝比作_和_。原来作者不仅从形状和颜色上来观察爬山的脚,还用上比喻的表现手法,可以描写得很逼真!2、我要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去观察我感兴趣的事物并写下来
20、。(写在作文纸上)【导练点睛】观察事物时要从多种角度进行观察,还要及时把当时的感受记录下来,最后,写成文章时也要注意表达方式才能写生动哦!7 蟋蟀的住宅 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认识“宅、蔽、弃、慎、择、穴、搜”7个生字,会写“宅、蔽、弃、毫、遇、择、址、穴、掘、搜、倾、扒、抛”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藏、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2、 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及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导学诊断】1、给带点字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洞穴(xu xi) 弃去(q q) 慎重(shn shn
21、) 扒土(p b)2、按要求作答。反义词:平坦 干燥 简单 清洁 简朴近义词:隐蔽 搜索 慎重 安静 宽敞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_,还由于它的_;接着作者拿蟋蟀与_作比较,说蟋蟀的特点是_,_,而是靠自己_;随后,课文又向我们介绍了蟋蟀住宅的_、_、_;最后,还介绍了_。【导疑案例】1、“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不肯随遇而安”在文中具体表现在哪里呢?2、蟋蟀的住宅大致是怎样的?画一画它的平面图吧!3、为什么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称为“住宅”?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呢?【导练达标】1、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打“”,错误打“”。(1)“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一句是拟人句。
22、( )(2)“随遇而安”在文中是指“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 ) (3)蟋蟀对自己住宅的要求是: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 )2、你会画蟋蟀住宅的平面图吗?画在图画纸上吧!【导练点睛】1、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较多,在书写时要注意“蔽、搜”应把笔顺写正确,“倾、抛”要注意安排好间架结构。2、朗读时,要把蟋蟀作为你值得骄傲的朋友来介绍他的住宅,这样就会有感情了。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2、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导学诊断】1、比一比,再组词。蔽( )
23、 弃( ) 瘦( ) 毫( )敞( ) 异( ) 搜( ) 豪(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合适的词语。得来( ) 慎重地( ) 搜索( ) ( )的工具弃去( ) 倾斜地( ) 轻微( ) ( )的工程【导疑案例】1、蟋蟀用什么工具怎样建房子呢?用多长时间建成呢?2、作者说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这么说合适吗?由此你体会到什么?3、本文用得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由此你又可以体会到什么呢?4、蟋蟀从盖房子到整修房子的时间很长,想像一下作者认真观察的情景。【导练达标】1、盖房子的时候,蟋蟀用前足_,用钳子_,用后足_,用后腿上的锯_。2、照样子写句子:“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24、_“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_3、 课文是采用_的写法,把蟋蟀比作_,把它的巢穴比作_把它发出的声音比作_?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写下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又感受到什么?_【导练点睛】当你要表达你很喜欢一种东西时,可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更能让读者体会到你的感情。另外,观察不仅要仔细还要持之以恒哦!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导学目标】1、认识“谧、振、枉、浩、资、召、源”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导学诊断】1、划去错误的读音。地质( zh zh ) 兴奋( xng xng ) 转移( zhun zhun )破旧( p p ) 静谧( n m ) 比较( jio jio )召开( zho zho ) 崭新( zhn zn )2、把词语补充完整。性格( ) ( )性子 ( )地吻合 ( )舒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