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26.86KB ,
资源ID:2854192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5419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黄建设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维护课程大纲新标准60学时151010new.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黄建设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维护课程大纲新标准60学时151010new.docx

1、黄建设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维护课程大纲新标准60学时151010new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维护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制订人制订日期修订人修订日期审定组(人)审定日期黄建设申怀亮2012黄建设2015.9.21学分:4学分学时:60学时课程类型:专业限定选修课课程群:计算机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维护课程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计算机系统与维护,第二部分网络基本运行与维护。计算机系统与维护占2/3,为40学时,网络基本运行与维护占1/3,为20学时。第一部分:计算机系统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计算机系统与维护是计算机系

2、统与网络维护课程的第一部分,是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各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计算机系统与维护内容主要是计算机系统维护,其功能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各部件的认知,掌握独立选购计算机的能力,掌握选购笔记本能力,掌握组装与调试计算机硬件的能力,掌握安装与测试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掌握诊断与排除计算机常见软、硬件故障的能力,掌握安装与维护计算机常用外部设备的能力。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网络基本运行与维护、计算机系统安全与维护课程的基础。2课程任务计算机系统与维护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之一。该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选购、笔记本选购、计算机安装与维护过程中的计算机配机能力、计

3、算机安装测试能力、计算机维护能力、计算机维修能力。这些都是计算机系统与维护岗位最为重要和基本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课程。本课程的设置依据:由职业教育专家、计算机专业教师和企业的IT技术负责人组成的专家组在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类毕业生必须具备计算机硬件安装与维护、软件安装与维护等能力。本课程内容选择标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

4、职业能力。经过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工作任务(即4个学习项目):计算机认识与选购、计算机安装与测试、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常用外设的安装与维护。这些学习项目是以电脑公司的工作顺序为线索来设计的。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例如,“计算机认识与选购”这个学习项目,着重培养学生按照用户需求进行配机的能力。“计算机安装”这个学习项目,着重培养学生装机能力。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这个学习项目,着重培养学生计算机维护能力和计算

5、机维修能力。“常用外设的安装与维护”这个学习项目,着重培养学生外设安装能力和常见外设的维护能力。辅助配套的相关证书有:计算机维修工、计算机调试员。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这是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变,要有力地推动这一转变,需要以项目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内容。在项目课程设计中,项目载体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本课程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计算机系统与维护的每个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课程任

6、务(项目):计算机认识与选购、计算机安装与测试、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常用外设的安装与维护。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即课程任务是并列式的,但教学项目的难易程度存在差别,因此根据学生能力,本课程采取了依据项目难易程度编排课程内容的思路。总体工作任务(即学习项目)编排顺序设计为:计算机认识与选购计算机安装与测试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常用外设的安装与维护。每个项目由若干个学习模块组成。比如:“计算机认识与选购”分为“认识计算机系统”、“认识主板”、“认识CPU”等几个模块。每个模块的设计,由任务引领。而模

7、块中的任务,依据难易程度编排,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来实践。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为了更为清楚的表述课程目标,提高课程目标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价值,本课程采用表现性课程目标表达方法,既用学生在相关课程内容掌握中所能表现出的实际行为来表述课程目标,技能目标的基本格式为“能(会)+程度用语+动词+对象”。本课程知识目标所涉及的程度用语主要有“了解”、“熟悉”、 “理解”。 “了解”的层次是指听说过这个概念,或知道有这么个概念,课堂教学时不用花很多时间,提到就行;“熟悉”的意思是指能写出概念或原理的基本内容;“理解”的意思是指不仅能写出概念或原理的基本内容,还知道应

8、用领域和如何应该概念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本课程的知识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CD-ROM、显示器、音箱、机箱、电源等主要组成计算机的硬件产品,了解主频、存储容量、接口类型等计算机性能参数概念,了解笔记本结构组成、笔记本各组件工艺与封装类型,熟悉计算机组装程序与方法,理解计算机选购方法、笔记本选购方法,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管理方法,熟悉软件安装方法,理解系统备份与恢复方法,熟悉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诊断和分析方法,熟悉计算机维护方法,熟悉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安装与维护方法等。2能力目标本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主要是: 能识别计算机硬件

9、设备 能按照要求选购计算机 能按照需求选购笔记本 能组装计算机 能正确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 能诊断和排除计算机系统常见的软、硬件故障 能进行外部设备的安装与基本维护三、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序号教学项目教学模块课时分配总时数讲授实践1项目一计算机选购10学时模块1 认识计算机系统211模块2 计算机配件选购61.54.5模块3 配置电脑20.51.52项目二计算机安装14学时模块1计算机硬件安装61.54.5模块2 CMOS设置211模块3 硬盘初始化413模块4 操作系统安装20.51.55项目三计算机维护与维修14学时模块1 病毒防护软件安装与设置10.50.5模块2 系统备份

10、与恢复211模块3 注册表维护10.50.5模块4 计算机主要配件故障分析处理633模块5 计算机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4136项目四常用外设安装与维护*2学时模块1 打印机安装与维护10.50.5模块2 扫描仪安装与使用10.50.5合计401426四、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教学项目一 计算机选购 1.教学目标最终目标:能根据需求制定配机方案。促成目标:(1) 知道计算机系统结构;(2) 能根据用户要求作需求分析;(3) 熟悉计算机硬件产品;(4) 了解各配件间兼容性;(5) 能进行计算机硬件升级;(6) 能根据需求制定配机方案。2. 重点(1) 计算机系统结构;(2) 计算机配件识别;(3)

11、配机方案的制定。3. 难点根据用户需求制定合理的配机方案。4. 教学内容相关理论知识:计算机系统组成原理;(1) CPU的性能指标、CPU的接口方式、最新CPU型号、熟悉CPU的编号意义、CPU的选购方法;(2) 主板的组成、主板芯片组的作用与地位、主流主板情况、主板的选购方法;(3) 内存分类、内存的性能指标、内存的选购方法;(4) 外存储器分类和接口方式、选购方法;(5) 显卡的性能指标和接口类型、显卡的选购方法;(6) 声卡的结构和性能指标、声卡的选购方法;(7) 显示器的分类和性能指标、显示器的选购方法。相关实践知识:(1) 需求分析方法;(2) 市场流行配件选型;(3) 计算机硬件升

12、级;(4) 配机方案制定。5. 作业要求利用节假日去电脑市场调研市场流行各计算机配件情况,并写一份调研报告。教学模块1 认识计算机系统1.教学目标最终目标:会计算机选型。促成目标:(1) 了解计算机发展;(2) 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3) 熟悉计算机软件组成;(4) 熟悉计算机分类。2.重点(1) 计算机的具体硬件组成;(2) 算机的系统组成。3.难点 计算机系统组成。4. 教学内容相关理论知识:(1) 计算机发展;(2) 计算机硬件组成;(3) 计算机软件组成;(4) 计算机分类。相关实践知识:计算机选型。5. 作业要求利用节假日去电脑市场调研、实习。教学模块2 计算机配件选购1.教学目标最

13、终目标:会计算机配件选购、会计算机升级。促成目标:(1) 理解主板的组成、理解主板芯片组的作用与地位、了解主流主板情况、熟悉主板的选购方法;(2) 熟悉CPU的性能指标、理解CPU的接口方式、了解最新CPU型号、熟悉CPU的编号意义、熟悉CPU的选购方法;(3) 熟悉内存分类、内存的性能指标、熟悉内存的选购方法;(4) 理解外存储器分类和接口方式、熟悉外存的选购方法;(5) 熟悉显卡的性能指标和接口类型、熟悉显卡的选购方法;(6) 熟悉声卡的结构和性能指、熟悉声卡的选购方法;(7) 熟悉显示器的分类和性能指、熟悉显示器的选购方法。2.重点 CPU、主板、内存、外存、显卡、声卡、显示器等计算机主

14、要配件的结构、性能指标、选购方式、市场流行行情。3.难点主板的结构;主板、CPU、显卡等各配件市场流行行情。4. 教学内容相关理论知识:(1) CPU的性能指标、CPU的接口方式、最新CPU型号、CPU的编号意义、CPU的选购方法;(2) 主板的组成、主板芯片组的作用与地位、主流主板情况、主板的选购方法;(3) 内存分类、内存的性能指标、内存的选购方法;(4) 外存储器分类和接口方式、选购方法;(5) 显卡的性能指标和接口类型、显卡的选购方法;(6) 声卡的结构和性能指标、声卡的选购方法;(7) 显示器的分类和性能指标、显示器的选购方法。 相关实践知识:(1) 根据需要选购CPU、主板、内存、

15、外存、显卡、声卡、显示器等计算机配件;(2) 计算机升级。5. 作业要求利用节假日去电脑市场了解主板、CPU、显卡等各配件市场流行行情。教学模块3 配置电脑1.教学目标最终目标:会根据需求配置计算机。促成目标:(1) 熟悉计算机各配件结构;(2) 了解计算机配件间兼容性;(3) 熟悉计算机需求分析;(4) 会根据需求配置计算机。2.重点 计算机需求分析;根据需求配置计算机。3.难点根据需求配置计算机。4.教学内容相关理论知识:计算机购机要点。相关实践知识:按照需求配置电脑。5. 作业要求利用课后或者节假日,去电脑市场或者网络搜索了解,形成高、中、低三档计算机清单。教学项目二 计算机安装1.教学

16、目标最终目标:能安装计算机。促成目标:(1) 能根据配机单清点计算机配件;(2) 熟悉计算机安装前的准备工作;(3) 了解计算机安装注意事项;(4) 会计算机硬件安装;(5) 会CMOS设置;(6) 会硬盘分区;(7) 会硬盘格式化;(8) 会安装操作系统。2.重点(1) 安装计算机硬件;(2) 设置CMOS;(3) 硬盘初始化;(4) 安装操作系统。3.难点(1) 设置CMOS;(2) 硬盘分区。4. 教学内容相关理论知识:(1) 硬件的安全常识;(2) 计算机拆、装的基本技巧;(3) 计算机安装前的准备工作、计算机安装注意事项、计算机安装流程;(4) BIOS的种类、BIOS与CMOS的区

17、别、BIOS的进入方法、BIOS设置程序的功能、CMOS设置;(5) 硬盘初始化;(6) 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操作系统的操作知识。相关实践知识:(1) 计算机硬件安装顺序;(2) CMOS设置;(3) 硬盘分区与格式化;(4) 操作系统安装。5. 作业要求填写实践报告。教学模块1 计算机硬件安装1.教学目标最终目标:会计算机硬件组装。促成目标:(1) 熟悉计算机组装前的准备工作;(2) 熟悉计算机安装的注意事项;(3) 熟悉计算机硬件安装流程;(4) 会计算机硬件组装。2.重点(1) 计算机安装的注意事项;(2) 计算机硬件安装流程;(3) 计算机硬件组装。3.难点计算机硬件组装。4. 教学内

18、容相关理论知识:(1) 熟悉硬件的安全常识;(2) 理解计算机拆、装的基本技巧;(3) 熟悉计算机安装前的准备工作;(4) 熟悉计算机安装注意事项;(5) 计算机组装注意事项。相关实践知识:(1) 计算机安装流程;(2) 计算机硬件安装。5. 作业要求填写实践报告。教学模块2 CMOS设置1.教学目标最终目标:会计算机CMOS设置。促成目标:(1) 了解BIOS的种类;(2) 了解BIOS与CMOS的区别;(3) 熟悉BIOS的进入方法;(4) 了解BIOS设置程序的功能;(5) 熟悉CMOS设置。2.重点(1) Standard CMOS设置;(2) Advanced CMOS设置。3.难点

19、 Advanced CMOS设置。4.教学内容相关理论知识:(1) BIOS的种类;(2) BIOS与CMOS的区别;(3) BIOS的进入方法;(4) BIOS设置程序的功能。相关实践知识:CMOS设置。5. 作业要求填写实践报告。教学模块3 硬盘初始化1.教学目标最终目标:会硬盘分区、会硬盘格式化。促成目标:(1) 熟悉硬盘初始化概念;(2) 熟悉硬盘分区类型及特点;(3) 了解分区文件格式类型及特点;(4) 熟悉硬盘初始化过程;(5) 理解硬盘盘符的分配;(6) 会硬盘分区;(7) 会硬盘格式化。2.重点(1) 硬盘分区类型及特点;(2) 分区文件格式类型及特点;(3) 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20、。3.难点 使用FDISK等软件对硬盘进行分区。4.教学内容相关理论知识:(1) 硬盘初始化概念;(2) 硬盘分区类型及特点;(3) 分区文件格式类型及特点;(4) 分区软件及命令;(5) 格式化软件及命令;(6) 硬盘驱动盘符分配。 相关实践知识:(1) 硬盘分区;(2) 硬盘格式化。5. 作业要求 填写实践报告。 教学模块4 操作系统安装1.教学目标最终目标:会操作系统安装。促成目标:(1) 熟悉操作系统的安装类型;(2) 熟悉操作系统的全新安装;(3) 熟悉操作系统的升级安装;(4) 熟悉操作系统的重要文件名称与位置。2.重点 操作系统全新安装、操作系统的重要文件名称与位置。3.难点 操

21、作系统的重要文件名称与位置。4.教学内容相关理论知识:操作系统的安装类型。相关实践知识:(1) 操作系统全新安装;(2) 操作系统克隆安装。5. 作业要求填写实践报告。教学项目三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1.教学目标最终目标:会计算机日常维护,会系统备份与恢复,能判断与处理常见计算机故障。促成目标:(1) 了解计算机维修工具;(2) 了解计算机日常使用与保养方法;(3) 了解计算机病毒防护知识;(4) 了解注册表;(5) 熟悉系统备份与恢复;(6) 熟悉计算机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2.重点(1) 防毒软件安装与设置;(2) 系统备份与恢复;(3) 注册表维护;(4) 计算机故障诊断与排除。3.难点(1)

22、 注册表维护;(2) 计算机故障诊断与排除。4.教学内容相关理论知识:(1) 计算机日常使用与保养方法;(2) 病毒防护知识;(3) 注册表;(4) 系统备份与恢复方法;(5) 常见故障类型与原因;(6) 主要配件故障的表现形式与处理方法;(7) 计算机维修工具。相关实践知识:(1) 病毒防护;(2) 系统备份与恢复;(3) 计算机故障诊断与排除。5. 作业要求填写实践报告。教学模块1 病毒防护软安装与设置1.教学目标最终目标:会计算机病毒防护。促成目标:(1) 了解防病毒软件功能;(2) 熟悉计算机杀毒方法;(3) 熟悉计算机防杀病毒设置。2.重点(1) 计算机杀毒方法;(2) 计算机防杀病

23、毒设置。2.难点 计算机防杀病毒设置。4.教学内容相关理论知识:(1) 病毒防护知识;(2) 计算机杀毒方法;(3) 计算机防杀毒设置。相关实践知识:病毒防护。5. 作业要求填写实践报告。教学模块2 系统备份与恢复1.教学目标最终目标:会系统备份与恢复。促成目标:(1) 熟悉系统备份方法与过程;(2) 熟悉系统恢复方法与过程。2.重点(1) 系统备份方法与过程;(2) 系统恢复方法与过程。3.难点系统恢复;系统备份。4.教学内容相关理论知识:熟悉系统备份与恢复方法与过程。相关实践知识:系统备份与恢复。5. 作业要求填写实践报告。教学模块3 注册表维护1.教学目标最终目标:会注册表简单维护。促成

24、目标:(1) 熟悉注册表备份;(2) 熟悉注册表恢复;(3) 了解注册表文件功能。2.重点(1) 注册表备份;(2) 注册表简单维护;(3) 注册表恢复。3.难点注册表简单维护。4.教学内容相关理论知识:注册表文件功能。相关实践知识:(1) 运行注册表;(2) 注册表备份与恢复;(3) 注册表简单维护。5. 作业要求填写实践报告。教学模块4 计算机主要配件故障分析处理1.教学目标最终目标:会计算机主要配件故障分析处理。促成目标:(1) 了解主要配件故障现象;(2) 掌握主要配件故障分析处理方法。2.重点(1) 计算机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2) 计算机故障分析与处理。3.难点计算机故障分析与处理

25、。4.教学内容相关理论知识:(1) 计算机主要配件故障现象分析;(2) 计算机主要配件故障排除。相关实践知识:计算机故障分析处理。5. 作业要求填写实践报告。教学模块5 计算机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1.教学目标最终目标:能判断与处理常见计算机故障。促成目标:(1) 了解计算机维修工具;(2) 了解计算机日常使用与保养方法;(3) 熟悉计算机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2.重点(1) 计算机日常使用与保养方法;(2) 计算机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3) 计算机故障分析与排除。3.难点计算机故障诊断与排除。4.教学内容相关理论知识:(1) 计算机日常使用与保养方法;(2)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3) 计算机

26、维修工具。相关实践知识:计算机故障诊断与排除。5. 作业要求填写实践报告。教学项目四 常用外设安装与维护*1.教学目标最终目标:能安装打印机、扫描仪等,会打印机、扫描仪简单维护,会使用打印机、扫描仪。促成目标:(1) 了解外设种类;(2) 熟悉外设连接方法与安装配置;(3) 熟悉常见外设使用方法;(4) 掌握常用外设维护方法;(5) 熟悉外设功能。2.重点(1) 外设连接方法与安装配置;(2) 常见外设使用方法;(3) 常用外设维护方法;(4) 常用外设使用;(5) 常用外设维护。3.难点常用外设维护。4.教学内容相关理论知识:(1) 外设种类;(2) 打印机、扫描仪等外设的工作原理;(3)

27、打印机、扫描仪等外设的连接方法及安装配置;(4) 打印机、扫描仪等外设的维护知识;(5) 外设功能;(6) 打印机、扫描仪等外设的使用方法。相关实践知识:(1) 外设连接方法;(2) 外设安装方法;(3) 外设维护方法。5. 作业要求填写实践报告。教学模块1 打印机安装与维护1.教学目标最终目标:会打印机安装与维护。促成目标:(1) 熟悉打印机连接方法与安装配置;(2) 熟悉打印机使用方法;(3) 掌握打印机一般维护方法;(4) 熟悉打印机功能。2.重点(1) 打印机的连接与安装配置;(2) 打印机使用;(3) 打印机一般维护方法。3.难点打印机的维护。4.教学内容相关理论知识:(1) 打印机

28、的工作原理;(2) 打印机种类;(3) 打印机的连接方法及安装配置;(4) 打印机的维护知识;(5) 打印机功能;(6) 打印机的使用方法。相关实践知识:(1) 打印机连接方法;(2) 打印机安装方法;(3) 打印机维护方法。5. 作业要求填写实践报告。教学模块2 扫描仪安装与使用1.教学目标最终目标:会扫描仪安装与使用。促成目标:(1) 熟悉扫描仪连接方法与安装配置;(2) 熟悉扫描仪使用方法;(3) 熟悉扫描仪功能;(4) 了解扫描仪的维护。2.重点(1) 扫描仪连接方法与安装配置;(2) 利用扫描仪工作。3.难点扫描仪的维护。4.教学内容相关理论知识: (1) 扫描仪的工作原理;(2)

29、扫描仪种类;(3) 扫描仪的连接方法及安装配置;(4) 扫描仪功能;(5) 扫描仪的使用方法。相关实践知识: (1) 扫描仪连接方法;(2) 扫描仪安装方法;(3) 扫描仪维护方法。5. 作业要求填写实践报告。五、考核方式及要求本课程考核注重学生对计算机系统与维护的综合应用能力。课程总成绩构成:期末考核40%+过程考核60%,其中过程考核60%包含(出勤10%+阶段测试15%+实践操作20%+作业10%+笔记5%)。与本课程第二部分一起,作业布置不少于5次,完成作业时间不少于10小时。建议进行3次以上阶段测试。六、说明由于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涉及计算机认识与选购、计算机组装、计算机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常见外设的安装与维护等操作性很强的教学环节,必须通过实验、实训才能达到计算机操作、维护和应用技能的培养目标。建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