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6.91KB ,
资源ID:2853153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5315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柳永羁旅词的情景交融.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柳永羁旅词的情景交融.docx

1、论柳永羁旅词的情景交融摘要 柳永是中国文学史上颇受争议的人。他才华横溢却不为统治阶级所纳,连苏轼这般文豪也不耻其流连于烟花之地为青楼女子作赋写词。他是文学史上第一个致力于写词的专业人员。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柳永羁旅词的情景交融。从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交融三个方面进行剖析,解读他朴实婉约的文字里流露的高超艺术,赞扬他将情景交融运用得游刃有余的境界。关键词:柳永;羁旅词;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交融AbstractLiu Yong is a controversial person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But his talent to th

2、e ruling class, nor shame for such literary giant Su Shi place of its engagement in the fireworks for the prostitutes who write words. He was the first literary history of professionals committed to write word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scene is always some words. From scene hides the sentiment

3、, sentiment in see scene, scene three aspects are analyzed, interpreted his gracious words reveal the superb art of guileless, praised his applying scene must swim blade enough to spare.Key words:Liu Yong; Some words; Scene hides the emotion; Sentiment in see scene; The scene 中英文摘要(1)一、景中藏情,展现羁旅情怀(3

4、)二、情中见景,寄托羁旅生涯(9)三、情景交融,在羁旅生活中寻求自我价值(10)四、结语 (12)参考文献(13)致谢(14)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他一生仕途坎坷、行役漂泊,常在秋风秋雨中浅斟低唱,抒发才志未展,思乡念亲的羁旅情愁。羁旅一词多表现游子思乡暮归之情,柳永常年不得志的生活背景,将羁旅情怀和婉约风格本能地结合一起,形成独特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在柳永羁旅词这一题材中,他壮志踌躇,情感丰满,写作往往与自然风景悄然天成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其描写更加细致,创作更加富有含义。其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不但展现出柳永本人驾驭

5、语言的超长能力,也将羁旅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截取柳永词中“秋天景色”为其寄托羁旅情怀的凭借点,运用柳永词相关词句对柳永羁旅行役情怀进行分析,探讨其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一、景中叙情,展现羁旅情怀柳永羁旅词上下阕情景相融,上阕集中笔墨描绘景物,下阕往往在用词造句中蕴含羁旅情感。看似轻描淡写,却浓墨重彩勾勒出词人的羁旅之情。(一)萧瑟秋景,堪诉悲秋情怀柳词汇景繁多,以秋景为主,从秋天萧瑟之景中流露悲秋情感,于适时处再着笔墨,景中之情,活灵活现。双声子中词人离开之时正是凄切寒蝉的秋季,到达目的地时更是秋色渐浓,一句“晚天萧索”统领全文之景,其伤感悲秋情节赫然显现。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

6、初歇”即点明了深秋的季节和离别的时间地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更是历代传诵的送别名句,清秋冷落体现了词人的悲秋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虚景实写,设想酒醒后的境况,杨柳在秋风中轻轻摇曳,残月当空,词人的羁旅之苦在秋景的衬托下更显清丽凄苦。轮台子 中“满目淡烟衰草”的秋草衰败、引驾行 中“蝉嘶败柳长堤暮”的秋蝉哀鸣迟暮之景、雪梅香“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更是把萧索颤动的悲秋情怀与渔市、水村这淳朴的景象相结合,使秋景中所含的各种凄凉孤独之感更加真切,使人感同身受。 文学是心灵与自

7、然和谐统一的有效方式,可见词人产生这样的伤感气氛与其内心的抑郁不得志是分不开的。回首柳永的宦游生活,“奉旨填词柳三变”闻则豁达,实则不然。“悲秋”正体现出了历代游子追求官宦生活却不得不旅居异乡,导致两地相思的痛苦。而柳永,尤其独特,他并非无华,而是光辉过于耀眼才引来皇帝的嫉妒,“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皇帝不能容忍这样放荡不羁自以为是的人在朝为官,故而断其后路。故而柳永眼见秋天萧瑟皆触发悲秋的伤感。 提及“悲秋”即联想到战国的宋玉。“悲秋”的母题或者主题原型确定于宋玉的九辨。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辞赋”、“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正同”皆是其受宋玉影响的真实写照。

8、词人舟车劳顿,仕途无望,辗转徘徊于荆楚风光,正是宋玉的家乡,故而受到当地风气以及其留下的文学影响。遥想宋玉也是这般仕途不得志,旅居于其当年疏泄哀愁的地方,于是产生了共鸣。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词开头就写登楼所见雨后江天,点出“一番洗清秋”。继而开始描写这雨后的秋景,“渐”字总领,霜凉风紧,凄寂可伤。此三句所写之景辽阔壮远,意境高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下来详细描写秋景衰

9、败,红花绿草都已没有了往日的生机,万物似乎开始凋零,了无生气。一个“当楼”,仿佛将整个江天、关河、金风,统统集中于此,换言之,词人这位飘泊的游子感觉整个苍宇间凄寒、悲凉之秋意一齐袭来,叫他如何禁得住!不变的唯有这长江水,依旧东流,说是“无语”也是“无情”,竟丝毫不会被身边所发生的事物所感染,当真水无心无情。 在这“红衰翠减”的秋景之下,多情的词人心里压抑的消极伤感跃然呈现。“不忍”适时点出词人的伤感,故乡渺邈的思乡以及佳人妆楼颙望的相思,也难怪词人最后会发出“正恁凝愁”的慨叹。情真意切皆暗藏于秋景图中。秋景颤动了词人的悲秋情怀,也是秋天读懂了词人,同是天涯沦落人所说便是这般光景。(二)孤景凄凄

10、,思念佳人情切 词人羁旅苍茫,归期不定,途中所染之景孤单凄切。望着这凄凄孤景,怎么能不看到与景物一般孤单只影的词人呢?往昔流连于烟花之地,为青楼女子作词填曲,虽为世人不耻,却也颇负盛名。 词人尊重也爱慕每一个有才情有性情的女子,认为男女实属平等,同情她们的遭遇,也欣赏她们的气节秉性。这份真情赢得了许多才貌双全的女子,诸如“陈师师、赵香香、徐冬冬”之流。孤单之景自然唤起了其对这些红粉知己的思念。旅居异地之时,词人敏锐的眼睛总能恰时捕捉到各种景物,常触景生情,善作词以慰相思。如孤塞:一声鸡,又报残更歇。秣马巾车催发。草草主人灯下别。山路险,新霜滑。瑶珂响、起栖鸟,金镫冷、敲残月。渐西风紧,襟袖凄冽

11、。 遥指白玉京,望断黄金阙。远道何时行彻。算得佳人凝恨切。应念念,归时节。相见了、执柔荑,幽会处、偎香雪。免鸳衾、两恁虚设。此词一如该词牌名,边塞的孤独者,抒写的乃是孤身在荒寂冷漠的边塞的行役之旅。上阕依旧是写景,天将明而未明的早晨,词人夜宿边塞旅店,一声鸡响,催人上路,“又”体现了词人的不愿意却又无奈。接下来运用一贯的白描手法,描写赶路所见,“山路险,新霜滑。瑶珂响、起栖鸟,金镫冷、敲残月”一番描写流露出旅途艰辛,孤单只影不愿前行却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从这幅边塞孤独者的踽踽独行图中已隐约展现词人的孤单,为下阕要表达的情感做铺垫。下阕开头词人即从白描的现实中转入想象。“遥指白玉京,望断黄金阙。”

12、“遥指”与“望断”相对,“遥指”还是很遥远的,“望断”使得意思更近了一层,犹云望尽,表达强烈的渴望,这里指的是思念佳人的强烈情绪。“白玉京”与“黄金阙”相对,两者本意皆指天上的宫阙,这里则暗指佳人的住所,也就是妓女闺房。用天上宫阙来作为比喻,可见词人对佳人的爱慕之情和尊重之意,更见词人迫不及待地想回到那“白玉京”与“黄金阙”享受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道何时行彻”只写旅途的遥远无尽头,但加之词人此刻对佳人的思念,显得漫漫长路更加渺无尽头。“算得佳人凝恨切。应念念,归时节”三句也写得非常艺术,这是词人站在佳人的角度所写的,佳人翘首盼望,思念却不得见难免心生怨恨,盼来盼去却总盼不到词人归来的身影。

13、“相见了、执柔荑,幽会处、偎香雪。”则是词人想象两人相见的情景,久别重逢两人自当喜不自胜,紧紧握住对方的双手,诉衷肠,你侬我侬。可惜想象终究只是想象,蓦然醒来,看到的依旧是一路的萧索,更显惆怅。词人将自己孤单而产生的思念佳人之情赋予周遭所见的旅途之景中。情景交融中使我们似乎看到了他恨不得插上比翼飞到京都的场景,可见其思念之情并非一般。又如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这首迷神

14、引是柳永五十多岁宦游各地所写,堪称是他对这些年“宦游成羁旅”的总结。结构和上述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是一样的。上阕的“一叶扁舟”、“孤城”、“沙雁”皆暗含词人的孤单思归之情。下阕所抒之情乃是对佳人的思慕之情。“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这几句词着重描写了词人思念佳人的感情。“赊”“阻”究竟是什么?“城赊”、“秦楼阻”、芳草连空阔的“赊”、“阻”,词人渴望能够飞奔到佳人的身边,无奈这自然环境的阻碍,望断万水千山也不见踪影,即便是鸿雁传书也得越过这重重阻挠,徒有一腔的思念。这里的几句词主要是着重描写了词人与佳人的“阻隔之景”,因为内心的思念故而眼前的阻隔之景

15、才显得格外的清晰明见,强烈的思绪使词人妄想越过一重重的山水与佳人相会,可见思念佳人的情感是伴随词人旅途始末的。再如雪梅香: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渔市”、“水村”,这些荒郊野外的集市村落与往昔京都的亭台楼阁相比,当真是冷落不堪。“孤烟”的“孤”、“寒碧”的“寒”、“残叶”的“残”、“愁红”的“愁”,原本孤单苍凉的景物加上这样的形容词更显凄凉,刺痛了词人也刺痛了读者的心。尤其“孤烟”的飘渺不定

16、、“残叶”的随风而逝恰恰与词人的漂泊相呼应。试问在这样的景色下我们怎么会读不出词人想找人一诉孤单的心呢?怎能看不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向往,对佳人的思念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楚天空阔,江流浩荡,斜阳欲落未落,浮动波间,溶溶千里。这番景象放在秋天里给人一种刺骨的苍凉,茫茫不知归期的感受。甚至于感觉自己就像这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没有目标地在世俗、在自己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理想里挣扎。“落花流水忽西东”词人的这番失意也无处寄托,只能作词来抒写自己内心的孤愤和无奈。正是秋景中孤单的意象与自己此刻的境况相接,才有触景生情的无奈与凄苦。(三)羁旅苍茫,抑郁漂泊无奈 柳永没有与其他词人在朝为官,享受官

17、宦生活所带来的荣耀,即是因为自身的放荡不羁及所谓的“奉旨填词”。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每一个生活其中饱读诗书,赴京科考的人都是希望自己能够谋得一官半职为国效力,一展才华万古流芳。 柳永的才情是举世共瞩的,他的词遍布大街小巷,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可见影响之大,这种连社会最底层的的人都看到他才华的人却不被统治当局认可,批判他的词是淫词艳曲难登大雅之堂。许是其词难以融入统治当局,柳永的科考失意故而开始其宦游之旅。于羁旅行役之际作词谱曲,所写之景自然暗藏抑郁不得志之情。需注意的是,抑郁不得志都是他写景抒情的根本原因。“不愿穿绫罗,愿以柳七歌。不愿君王歌,愿以柳七召。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仙

18、人见,愿以柳七面”这首赞颂柳永示他为偶像的歌谣传到皇帝的耳中显得格外刺耳。堂堂九五之尊竟不如一个流落在烟花之地的士子。这让皇帝情何以堪,既然如此受追捧,就将浮名换去浅斟低唱。于是柳永就与他的仕途永远隔绝。这样的不得志使之科考失利后大半生的时间都在漂泊中度过。 羁旅词与他的漂泊是分不开的,毕竟“宦游成羁旅”,有了这漫无目的的“游”及“漂泊”才能创作出这般的羁旅词。 “一切景语皆情语”。柳永羁旅行役词中所写之景皆是他抑郁不得志随处漂泊的代名词。而适时点出的天涯流浪更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时节”。(卜算子)词人用“楚客”自称,可见他也是客居楚乡,途生暮秋的悲凉感觉。毕竟自己只是一个

19、客,楚地以悲秋欢迎他,让人怎么不生漂泊之情呢? “行侵夜色,又是急浆投村店”。(安公子)表现出词人漂泊的艰辛,飘零到夜幕降临,还得急急投宿的狼狈,这都是其漂泊艰辛的真实写照。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侵斜阳,千里溶溶”。(雪梅香)这里运用白描的手法只写羁旅途中的景物,“孤烟”的“孤”、“寒碧”的“寒”、“残叶”的“残”、“愁红”的“愁”从这些形容词中我们不难读出词人形单影只的悲伤。“无聊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雪梅香)“恨”、“意”这两个词用得很传神。词人将自己聊聊恨意和对佳人的相思都给予鸿雁。鸿雁是古代的传书的重要象征,他是游人寄托乡情的依靠,流露出词人归期难定,四处

20、漂流的凄苦。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安公子)这里很直接地用布谷鸟的叫声点出“不如归去”的心意。永无止境,漫无目的的漂泊根本毫无意义,词人内心也汹涌着不如归去的情感。“当无绪、人静酒醒处,天外征鸿,知送谁家归信,穿云悲叫”。(倾怀)举杯消愁愁更愁,千古情仇酒一壶。半醉之间听到这孤雁的惨叫,不知是实景还是自己的幻想,但都可以读出他当时泣血的心情。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玉蝴蝶)黯然神伤,鸿雁声声断,即便是登高远望,斜阳褪尽,黄昏即将到来,也望不到自己想要的人的踪迹。直点出词人羁旅生活中的孤独之情,一个人的漂泊总是最苦的。 “嗟因循、久作天涯客”。(浪淘沙)此处词人点出自己悲伤

21、的直接原因,即是天涯漂泊无尽头。 “行行又历孤村,楚天阔、望中央晓”。(轮台子)来来回回地寻觅游走,看到的除了孤村还是孤村,照应的自然是自己孤单的影子。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少年游)“高柳乱蝉鸣”可见凄凉至极,一个“高”字可见凌乱柳条萧索,一个“乱”字更见词人被蝉鸣所扰乱的心绪,由此可见词人秋日所见的萧索颓废之景,“夕阳鸟外”一句足可见郊原广阔,飞鸟的身影淹没在长空之中,而夕阳更是在飞鸟之外,可隐约读出日暮之时词人无家可归的无奈。“目断四天垂”,双目望断却无一归处。这段景物描写不难读出词人漂泊在外流离失所的无奈。二、情中见景,寄托羁旅情怀情中见景是

22、意境创造的一种方式,多为直抒胸臆,不需写景,只需抒情,在“字字写情”中给人以“句句写景”的感受,在词人直接抒发的感慨出体悟到清晰美丽的景色。使得浓厚真切的感情与虚景相结合,情景交融中将词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果说景中藏情在宋词中屡见不鲜的话,那么情中见情则是柳词的一大亮点。虽说古之陈子昂等人的文章中也不难捕捉到情中见景的影子,然柳永的羁旅行役词中此法的运用却更显是灵活,其覆盖面使人琳琅满目。例如:“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中词人直接点出自己的心情,那便是自己犹如海上的浮萍一般,没有着落,即是羁旅行役之苦。同时也想起佳人的叮咛,自然也触动了对

23、其的无限思念爱慕。可惜归期难料,即便自己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他的身边,可也只能将这情思赋予大雁,希望它可以寄给远方的佳人些许安慰。此处词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如浮萍般的漂泊,归期难定,思念远方的佳人的思想感情。从那饱满感情的文字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幕词人翘首远望,泪眼朦胧的景象。满腹情衷无处诉只能赋予这南飞的大雁的景色。从中依稀可见萧瑟场景,离别之人天涯流浪的景色。如:“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词人直抒自己愁思难消散,想念与故人相聚之情。字里行间的那份离家不得团圆相聚的情感让我们好像看到了一个人登高倚着栏

24、杆极目远望却无法找到心之所依的失魂落魄,萧索江天的景色使得词人的形象更加鲜活真实。又如采莲令中: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凭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这首词的上阕写的是送行人的依依不舍,而下阕则是写词人自己的感怀。上阕中直接点出“此时情苦”的无奈,从“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可以看出一个多情女子对情郎的不舍,流露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惆怅,万般叮咛都化作“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此处是词人直接点出送行者的无限依

25、恋,但是透过这多情的文字我们眼前似乎展现出了云淡风轻,霜寒露重,夜幕降临,游人不得不离开,与送行者执手相别,双目传送秋波叮嘱的美景。下阕抒写行人的感怀。每逢读经此处,我们仿佛看到了兰舟催发,夜色匆匆,一个孤单的背影斜坐于草船之上,泪眼望断重楼寒江的场景。这里将词人不愿离去却又无可奈何的情感表达得鲜明透彻。三、情景交融在羁旅生活中完美结合词人传世的这七十多首羁旅行役词将藏情于景、情中见情运用自如,融会贯通,浑然天成。写景与抒情相互融合使得景更具表达力,情更具说服力。可谓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如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26、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凄凄啼鸣的寒蝉、刚被雨水洗礼的送别长亭、蓄势待发的兰舟这些景物刻画出作者当时的不舍之情。心灵的悲伤加之景物的真实交汇出来的意象真切美丽,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水中烟波、雨后迷雾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作者内心的世界,他的“愁”、他的“情”让我们一览无余。“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点睛之笔,送别之时的“杨柳”、清风拂面、天色渐晚的“残月”这些都是普通的意象,但交织在一起就显得不普通了。本是普通的景物,经过词人的情感加工,杨柳即是表送别之情,晓风残月更

27、是词人内心残缺不全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首词词人将自己的内心苦闷的离愁别绪赋予萧萧秋色之中,又借秋天寒蝉泣鸣,晓风残月等悲伤的景物来寄托自己的哀思。情与景融合得恰到好处。例如卜算子: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渐老的江枫、半凋的汀蕙,这两个衰败的景物交织成一幅孤寂暗淡的画卷。“砧”这个静态的物却发出的动态的捣衣声,勾勒出残阳的气氛。夕阳落山,忙碌的妇女们开始浆洗衣物,做完最后的活计等待着夜幕的降临。词人面对这

28、衰败之景和妇女收拾回家的场景触景生情,更添伤感,顿生牵瘦马游逛与夕阳西下不知路在何方之感,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词人眼中的意象可见词人的无奈。下阕的“烟水”、“翠峰”都是虚景,词人由上阕的景物描写而引起对宦游生活的感伤,想象隔着这“万重烟水”、“层峦翠峰”的另一头的亲人和情人,抒发怀人之感。此处没有这些鲜活的景物则无法读出词人这般强烈的夕阳西下,思念家人和情人的感情。然则,若没有词人这般浓厚的情感那这些景物之能是普通的景物,何来寓意之象呢?正是情景的适度结合才使得它们相宜映衬,情之所钟景之所至。四、结语总之,柳永的羁旅行役词情中含景,景中含情,情景并茂,继承了战国时期宋玉的悲秋情结并将其发扬光大

29、。所写之景尽抒羁旅行役之苦,仕途失意,归期难定,思念佳人的感伤情怀。所诉之情又引领我们欣赏那萧索秋色的凄美,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词人消瘦孤独的形象。情景交融,使得景更为形象,情更为生动,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笔不菲的财富。参考文献:(1)专著1元坤.千古第一情种柳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2游国恩,王起,萧涤非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王兆鹏,姚蓉.柳永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谢桃坊.柳永词赏析集M.四川:巴蜀书社,1996.5谢桃坊.柳永词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二)期刊论文1周建梅.论柳永、周邦彦的羁旅行役词J.盐城师范学院

30、学报,2007年(04).2王蕾.浅谈柳永的羁旅行役词J.辽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学术论坛.2012年(05).3孙小梅.四时意象最爱秋柳永羁旅行役词秋意象统计及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胡琳.斜阳暮霭黯淡景 羁旅行役惆怅情论柳永的黄昏词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1).5谢稼.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J.船山学刊.2004年(03).6许菊芳.从宋代水路看柳永、周邦彦的羁旅词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7).致 谢论文的写作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中文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指导教师的支持,以及督促指导,想要完成这篇论文是难以想象的。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照年。王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从选题、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到中期论文的修改,再到后期论文格式的调整,甚至是一个小小的注解,老师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除了敬佩王老师的专业水平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最后还要感谢所有的中文系老师,是在他们的教诲下,我更加喜爱中国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并且让我掌握了更加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为我以后的扬帆远航注入了动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