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53.88KB ,
资源ID:2851758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5175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市气象局业务技能竞赛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市气象局业务技能竞赛题.docx

1、市气象局业务技能竞赛题乌兰察布市旗县级综合业务竞赛题(A1)竞赛工种:县级综合气象业务竞赛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单选100道题 每道题0.4分 共40分1.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 )以上。A.60 B.70 C.80 D.652.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主要任务中指出,到2020年,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 )以上。 A.90 B.85 C.95 D .803.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指出,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 )等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此生灾害的防御工作,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A.森林草原火灾 B.

2、地震 C.生化灾害 D.公共安全灾害4.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种类和级别,由( )气象主管机构规定。A.省级 B.市级 C.国务院 D.县级5.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中对气象灾害类别进行了划分,请指出那个常见灾害不属于“低温冷害”气象灾害类型。 A.夏季低温 B.寒露风 C.倒春寒 D.雨凇6.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规定,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设为级、级、级、级四个级别,其中( )级为最高级别。A.级 B.级 C.级 D.级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要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 )覆盖面为重点

3、。A. 准确性 B.及时性 C.普遍性 D.有效性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加强海上、青藏高原及边远地区等监测站点稀疏区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加密台风、风暴潮易发地气象、海洋监测网络布点,实现灾害易发区( )两级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全覆盖。A. 乡村 B.城镇 C.农村 D.城市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县、乡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医院、社区、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要指定专人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工作,重点健全向基层社区传递机制,形成( )直通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渠道。A. 省地县 B.县乡村户 C.

4、县社区乡 D.县乡村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要求,重点加强农村偏远地区预警信息( )建设,因地制宜地利用有限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多种方式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群众。A. 接收终端 B.发布平台 C.发布流程 D.传播机制1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要求,重点加强( )预警信息接受终端建设,因地制宜地利用有限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多种方式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群众。A.牧区偏远地区 B.山区偏远地区 C.渔区偏远地区 D.农村偏远地区12.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要求,示范县应

5、具有至少( )块农业气象服务示范田块,示范田块资源条件和生态条件具有( )。A.一,代表性 B.二,代表性 C.一,稳定性 D.二,可持续性13.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要求,示范县应开展“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与( )以上重点服务对象建立“直通式”联系,能将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信息及时传递给重点服务对象,并通过气象信息站、信息员等将农业气象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农业气象服务信息村屯覆盖率达90以上。A.85 B. 90 C. 95 D. 8014.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要求,示范田块所在地交通便利,通讯正常、稳定。土地面积( )亩以上,应在示范田

6、路旁建立电子显示屏( )个,显示气象服务信息。A.30,2 B.30,1 C.25,1 D.25,215.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细则中要求,从事水稻气象服务的专业人员不少于( )人。A.1 B.2 C.3 D.416.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细则中要求,自动观测稻田气温、湿度:在水稻冠层、中部和底部设置3层,观测高度分别为( )cm。A.25,60,150 B.25,50,100 C.30,60,120 D.30,50,15017.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细则中指出,水稻发育期分为以下( )方面。A. 移栽、返青、分蘖、抽穗、成熟、乳熟B. 移栽、分蘖、返青、乳熟、抽穗、成熟C.

7、 移栽、返青、分蘖、抽穗、乳熟、成熟D. 移栽、分蘖、返青、抽穗、乳熟、成熟18.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试行)中规定,乡镇制定、修订、完善当地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气象灾害分灾种应急预案,并在( )气象主管部门备案。A.县级 B.县级以上 C.市级 D.省级19. “百县千乡”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中,创建目标是从2013年起,用( )年的时间,以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实施县为主,按照相应的创建标准,在粮食主产区、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重点区遴选出( )个左右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在农村气象灾害易发区遴选出( )个左右的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A.2-3,200,1000

8、B.2-4,100,1000 C.2-3,100,1000 D.2-4,200,100020. 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中规定,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分为( )级。A.国家、省、地市三级 B.国家、省、地市、县、乡五级C.国家、省、地市、县四级 D.国家、省二级21. 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中规定,开展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服务业务的主要时段为( )月。A.5-8 B.6-9 C.5-9 D.6-1022. 接上题,在该时段内,( )级气象部门在制作精细化定量降水估测和预报产品时,均要对气象风险预警等级进行分析,并

9、开展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其他时段内,可根据服务需要,适时开展此项业务。A.国家、省、地市三级 B.省、地市、县三级 C.国家、省、地市、县四级 D.省、地市二级23. 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中规定,当预报有( )级以上等级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时,公共服务中心、气象中心面向国家级决策部门开展气象风险预警服务。A.级 B.级 C.级 D.级24. 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中,地(市)级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预警产品以( )为主;山洪气象风险预警产品以实时和( )为主;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以实时和( )为主。A.6

10、h、12h、24h;1h、3h、6h;1h、3h、6h、12h、24hB.6h、12h、24h;2h、4h、6h;2h、4h、6h、12h、24hC.1h、3h、6h;6h、12h、24h;1h、3h、6h、12h、24hD.1h、6h、12h;6h、12h、24h;1h、3h、6h、12h、24h25. 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中规定,县级业务以实况监测及( )为主。A.1h、6h、12h B.6h、12h、24h C.2h、4h、6h D. 1h、3h、6h 26. 根据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技术方案,以流域内的( )为单位,按照统一的技术、数据格式和要

11、求填报普查表。 A.市级行政区 B.县级行政区 C.村级行政区 D.乡级行政区27. 火箭弹出现哑弹时,关闭电源,待( )后,才能卸弹;出现留架燃烧时,待焰剂燃烧完( )后才能卸弹。A.5分钟 10分钟 B.10分钟 15分钟 C.5分钟 15分钟 D.10分钟 20分钟 28. 发射架俯仰角转动机构转动平稳、灵活,调整范围( )并有刻度指示。 A.5580 B.5085 C.5585 D.608029. 当发射控制器电压表指示或用电表测量工作电压( )规定值时,必须给电瓶充电或更换电池。A. 小于 B.大于 C.不大于 D.不小于30.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出现哑弹是由于( )失效导致火箭发动

12、机和火箭弹播撒系统瞎火造成的。A.发射架 B.发射控制器 C.点火系统 D.地面发生器31. 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时,射击点需远离居民区至少( )m以上。A.300 B.800 C.500 D.300 32. 天气尺度系统的水平尺度是( )。 A.104Km B. 103Km C.105m D. 104m33. 在进行尺度分析时,水平方向上气压变化幅度相同时,( )系统的水平气压梯度特征值最大。 A.行星尺度 B.天气尺度 C.中尺度 D.小尺度34. 地转风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 ),低压在( )。 A.左,右 B.右,左 C.南,北 D.北,南35. 冬半年在西伯利亚气团

13、的控制的地区为( )天气。 A.降雪 B.干冷 C.阴雨 D.暴雨36. ( )常影响我国西部地区,被它持久控制的地区,就会出现严重的干旱和酷暑。 A.南方热带海洋气团 B.西伯利亚气团 C.暖气团 D.热带大陆气团37. 当等压面图上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时( )。(A)A 有利于锋生 B 有利于锋消 C 有利于湿度增大38. 当大气运动处于( )的状态时,天气系统的运动速度和强度变化通常是渐进的,且具有连续性,所以用外推法做预报是比较有效的。 A.静止 B.突变 C.相对稳定 D.不稳定39. 副热带高压呈东西带状时,副热带流型多呈( )向型,造成( )向的暴雨。 A.纬,东西 B. 纬,南北

14、 C.经,东西 D. 经,南北40. 新一代天气雷达用作估测累计降水量分布时,雷达采样的时间间隔应不超过( )分钟。 A.5分钟 B.8分钟 C.10分钟 D.15分钟41. 扫描方式告诉雷达在一次体积扫描中使用多少仰角和时间。CINRAD-SA使用的扫描方式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5分钟完成12个不同仰角上的扫描 B.5分钟完成14个不同仰角上的扫描 C.6分钟完成10个不同仰角上的扫描 D.10分钟完成6个不同仰角上的扫描42. CINRAD-SA使用两种天气模式,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 A.天气模式A:降水模式,使用VCP11或VCP21 B.天气模式A:晴空模式,使用VCP31

15、或VCP32 C.天气模式B:降水模式,使用VCP31或VCP32 D.天气模式B:晴空模式,使用VCP11或VCP2143. 降水回波的反射率因子一般在( )dBZ以上。 A.10 B.15 C.20 D.2544. 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网包括C波段和S波段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其中S波段主要安装在我国沿海和多强降水的地区,S波段的波长为( )。 A.3cm B.5cm C.10cm D.10mm45. 雷达探测到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在低层有宽广的钩状、逗点状和螺旋状的回波特征,则表示有( )。 A.强的入流气流 B.强的下沉气流 C.强的上升气流 D.中气旋46. 雷达探测到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

16、在低层有宽广的钩状、逗点状和螺旋状的回波特征,则表示有( )。 A.强的入流气流 B.强的下沉气流 C.强的上升气流 D.中气旋47. 强灾害性冰雹指的是直径至少大于( )的冰雹。 A.0.5cm B.1cm C.1.5cm D.2cm48. 飑线的雷达回波特征是呈线状排列的对流单体族,其长和宽之比大于( )。 A.2:1 B.3:1 C.4:1 D.5:149. 在温度对数压力图上,CAPE正比于气块上升曲线和环境温度曲线从( )至平衡高度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 A.对流凝结高度 B.抬升凝结高度 C.自由对流高度 D.起始抬升高度50. 如果倾角i在090之间,卫星顺地球自转方向,由西南向东

17、北或由西北向东南方向运动,这种轨道称( )。 A.前进轨道 B.逆行轨道 C.后退轨道 D.静止轨道51. 在红外云图上的色调分布反映的是地面或云面的红外辐射或亮度温度分布,在这种云图上,色调越( ),温度越( ),卫星接收到的红外辐射就越大。 A.暗,高 B.暗,低 C.亮,高 D.亮,低52. 短波红外云图的特点之一是海洋、湖泊和河流等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小,卫星在3.553.93m通道云图上呈现( );而岩石、沙漠和干燥的土壤地区反射太阳辐射较大,呈现( )。A.较白的色调,较白的色调 B.较白的色调,较暗的色调C.较暗的色调,较白的色调 D.较暗的色调,较暗的色调53. 对于黑白图像,

18、在可见光云图上,色调差别最大的是( )。A.积雨云和沙漠 B.积雨云和矮树林 C.积雪和水体 D.积雨云和水体54. 预警信号发布后直至解除,中间变更1次,确认1次,记为( )次。 A.1 B.2 C.3 D.455. NA为预警信号发布正确的次(站)数、NB为预警信号发布空报次(站)数、NC为预警信号发布漏报次(站)数,下列公式中,表示预警信号准确率的是哪一个。 A.TS= B.TS= C.PO= D.FAR=56. 雷雨大风指平均风力大于等于( )级,阵风大于等于( )级且伴有雷雨的天气。 A.5,6 B.5,7 C.6,7 D.7,857. 短时预报是指对未来012小时天气过程和气象要素

19、变化状态的预报,预报的时间分辨率应小于等于6小时,其中( )小时预报为临近预报。 A.01 B.02 C.03 D.0658. 热带气旋等级中,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13级,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m/s,是( )等级。 A.热带风暴 B.台风 C.强台风 D.超强台风59. 冷空气等级中,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h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8或以下的冷空气是( )。A.弱冷空气 B.中等强度冷空气 C.强冷空气 D.寒潮60. 沙尘天气过程中, 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相邻3个或3个以上的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沙尘暴或更强的沙尘天气为( )天

20、气过程。 A.沙尘暴 B.扬沙 C.强沙尘暴 D.特强沙尘暴61. 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中提到,各级气象台站应当共同建立( )实时更新、同步共享、协同一致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流程。 A.国家、省、市三级 B.省、市、县三级 C.国家、省、市、县四级 D.省、市、县、乡四级62. 在中国气象局关于县级综合业务改革发展意见中,以下( )不属于县级预警预报业务内容。A.有针对性的本地农用天气预报B.环境气象预报预警订正C.强对流天气和突发气象灾害临近预警D.数值预报图订正63. 中国气象局关于县级综合业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推进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要以( )为目标,以优化业务布局、调整业务分工、

21、完善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发展综合气象业务、建设综合气象业务平台、改革气象业务体质、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为重点。A.提升基础业务能力 B.扩大业务职责任务 C.避免业务重复建设 D.加强业务设施建设64. 探空仪施放时,其高度与本站气压表应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度差不大于4m,高度差( )m时,必须修正。A.0.5 B.1 C.1.5 D.265. 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中规定,探空(压、温、湿)海拔高度以( )的海拔高度为基准。A.测站水银槽面 B.定向天线光电轴 C.天线接收信号天线平面 D.经纬仪镜筒66. 探空仪施放时与瞬间观测的仪器应处于同一环境中,两者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m。A.5

22、0 B.100 C.150 D.20067. 大气物理学中,( )不仅使一种温室气体,同时又是一种化学活性气体,在大气中容易被氧化而产生一系列氢氧化物和碳氢氧化合物。A.CH4 B.CO2 C.H2O D.CH2O68. 大气物理学中,( )在大气中占的比例极小,但它对太阳紫外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是大气中最重要的微量成分之一。A.O2 B.N2 C.H2 D.O369. 大气物理学中,一般把PH小于( )的降雨都称为“酸雨”,但因大气中还存在使雨水偏碱性的物质,所以该PH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雨水本底值。A.5.5 B.5.6 C.5.7 D.5.870. 对性能优良的总辐射表来说,如果太阳辐射

23、强度不变,太阳天顶角不变,变换仪器接受的位置(即相当于太阳从仪器不同方位通过玻璃罩),仪器读数应(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71. 瞬时风速是指( )秒钟的平均风速。 A.2m/s B.3m/s C.1m/s D.10m/s72. 检查夜间至08时自动站数据,复验日照纸,检查日数据文件,当发现异常时,日数据文件在( )前更正上传,日照数据文件在( )前更正上传。 A.8时,9时 B.8时,10时 C.9时,10时 D.10时,14时73. 当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大于( )mm时,应同时测量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以克(g)为单位,取整数,均记入纪要栏。A.8 B.9 C.10 D.157

24、4. 新型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在外存储器(卡)以文件方式进行存储,能够存储至少( )全要素分钟数据,全部数据以文本的文件存入,计算机可通过读卡器读取。 A.4个月 B.6个月 C.8个月 D.12个月75. 一个“正确”的采样瞬时值,应在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内,且相邻两个值最大变化值在允许范围内,其中,气压、气温允许最大变化值是多少。( ) A.0.2hPa,1 B.0.3hPa,1 C.0.2hPa,2 D.0.3hPa,276. 瞬时气象值应有大于( )的采样瞬时值可用于计算瞬时气象值(平均值);对于风速应有大于( )的采样瞬时值可用于计算2min或10min平均值。若不符合这一质量控制规程,则

25、判定当前瞬时气象值计算缺少样本,标识为“缺测”。 A.60,70 B.62,72 C.64,74 D.66,7577. 自动气象站工作状态值存储方式中,主、分采集器或智能传感器运行状态,表示方式中“0”表示( )。 A.正常工作 B.有故障 C.没有检查 D.没有该采集器或智能传感器78. 设置或读取数据采集器的通信参数的命令符是( ),返回值表示( ). A.SETCOM,设置失败 B.SETCOM,设置成功 C.BASEINFO,设置失败 D.BASEINFO,设置成功79. 在设置台站参数时,填写“地理环境”遇有两个或以上地理环境描述,用( )分隔。 A.英文半角“:” B.英文半角“;

26、” C.英文半角“, ” D.英文半角80. 无降水天气现象、10min滑动平均能见度能见度低阈值、相对湿度视程障碍湿度时,判识为( )。A.大雾 B.轻雾 C.扬沙 D.霾81. 若早上八点发报时,人工观测雪深1.6cm,则在八点发报界面雪深栏中输入( )。A.10 B.20 C.2 D.1682. 内部一致性检查中,未通过某一项检查时,相应数据为可疑资料,其中至少有( )数据为错误资料。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83. 质量控制码中3代表( ),8代表( )。A.错误,预留 B.订正数据,缺测 C.修改数据,缺测 D.可疑,未做质量控制84. 站址迁移分析报告技术要求中提到,只

27、有观测风速大于( )时,才统计风向相符率。新址与旧址风向角度差小于( ),即认为两者相符。 A.0.1m/s,22.5 B.0.2m/s,22.5 C.0.1m/s,22.0 D.0.2m/s,22.085. 对比观测资料和站址变动分析报告报送规定要求,对比观测资料采用现在业务上实行的地面约报数据文件A文件格式,为( )。A.AIIiii-YYYYMM.TXT B.AIIiii-YYYYDDMM.TXTC.AIIiii-YYYYHHMM.TXT D.AIIiii-YYYYMMSS.TXT86. 以下( )不是台站级数据处理的流程。 A. 流程1:确认数据无误处理完成。 B. 流程2:确认数据错

28、误修正(给出修改值)处理完成。 C. 流程3:批量数据为缺测处理完成。 D. 流程5:批量数据错误,省级批量数据错误填写错误原因数据置为缺测处理完成。87. 风速(2min或10min平均)气候学界限值范围是( )。 A.080m/s B.070m/s C.075m/s D.085m/s88. 气象资料依其内容属性和来源属性,分为( )。A.十大类 B.十二大类 C.十三大类 D.十四大类89. 地面气象资料实时统计处理业务规定中规定,一年中各月值缺测( )或以上时,不做年统计,年平均值按缺测处理。 A.1个 B.2个 C.3个 D.4个90. 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中规定,气象灾害种类名称为多种

29、灾害时,其标识符为( )。 A.MUT B.FLO C.GAL D.FOG91. 地面气象资料要素名称为相对湿度时,其标识符为( )。 A.RHU B.TEM C.WBT D.PRS92.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行政许可管理办法中提到,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行政许可的申请由( )气象主管机构或省直管县(市)气象主管机构受理。A.设区的市 B.省级 C.县级 93.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行政许可管理办法中提到,受理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 )工作日内将全部申请材料和初审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审批。 A.二十 B.二十一 C.二十

30、二 D.二十四94. 外国的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气象活动,必须经( )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批准。 A.国务院 B.市级 C.县级 D.县级以上95. 对于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禁止在观测场周边( )范围内设置垃圾场、排污口等干扰源;禁止在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场周边2000米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或者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周边1000米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修建高度超过距观测场距离( )的建筑物、构筑物。 A.500米,1/10 B.200米,1/10 C.500米,1/8 D.800米,1/1096.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

31、)中提到,观测业务运行试行( )布局。 A.国家、省、市三级 B.国家、省、地市、县四级 C.国家、省、市、县、乡五级 D.省、市、县三级97. 迁移气象台站的,应当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在新址与旧址之间进行至少( )的对比观测。 A.2年 B.1年 C.3年 D.半年98. 国家基准气候站站址应至少保持( )稳定不变。国家基本气象站和国家一般气象站站址应至少保持( )稳定不变。 A.30年,10年 B.50年,20年 C.30年,20年 D.50年,30年99. 国家一般气象站控制内站障碍物任一点的高度距离比小于( ),与观测场围栏最近距离不小于( )。 A.1/8,20米 B.1/10,30米 C.1/8,30米 D.1/10,20米100. 影响源与温度传感器的水平距离宜大于( )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