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41KB ,
资源ID:2851418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5141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针灸临床总论.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针灸临床总论.docx

1、针灸临床总论针灸学临床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王玲玲2012.9针灸治疗方案的优化提 要针灸的治疗作用针灸效应特点 影响针灸效应的因素 提高疗效的途径 刺痛?灼痛? 针灸医学针灸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已为古今医疗实践所证实。针灸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可用于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疾病的治疗。针灸之所以有广泛的适应症和明显的疗效,是由于针灸对人体具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等作用。调整内环境,重建生理稳态是针灸的基本作用。 传统理论阐发针灸作用 针灸临床、科研的事实自稳调节机制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内环境理化因素相对恒定,而代谢活动本身又经常造成内环境理化性质偏离容许的波动范围。在神

2、经体液调节下,正常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才得以保持相对恒定。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或自稳态(homeostasis)。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是代谢过程使这种相对恒定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是通过调节使平衡恢复。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受到破坏而又得到恢复的过程中维持和进行的。针灸利用自稳调节机制产生疗效系统自组织理论认为,人体复杂的开放巨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能够在内外环境因素的干扰下,无需外界特定指令而通过其系统内部多个组织、器官、系统的自行创生、自行组织、自行演化,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稳态系统。针灸正是对人体这种自组织能力的

3、利用与发挥。虽然现代医学对人体显性的调整功能有大量的研究,但对人体潜在功能的揭示,以及与针灸作用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针灸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能力来自机体本身,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天地之大德曰生15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50亿年前出现了地球。出现地球后的前15亿年没有生命 一个物理的、化学的世界。35亿年前出现了单细胞生物,有自己的功能和个性,共同完成整个生命的任务。又花了25亿年,到距离现在10亿年前出现了多细胞生物。物质、能量、信息网络进化五自一包任何物质不能代替生命的“五自一包”。五自自组织、自演化、自适应、自稳态、自调解一包 外边有一个“包”(边界)。形而外是物质世界,

4、形而内是生命世界;形而下是物质基础,形而上是自组织、自演化。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建立的一种系统理论。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的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 Haken)认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分为他组织和自组织两类。他组织 - 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自组织 - 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自组织现象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都普遍存在。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

5、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 朱兵针灸导论简而言之,这种靠神经系统将体表与内脏联系起来的结构,使得在无医疗手段的动物界依靠本能的体表刺激来治疗以亿年为计的个体或种系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的疾病,通过调节生物体的“自稳态”平衡调节- Homeostasis,保持种系的生息、进化和健康。 我们可以一遍遍研发新的药物和不断地淘汰旧的药物,但是体表刺激疗法却是永恒的。我们可以以科学的语言宣布:以针灸为代表的体表医学是生存在这个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的终极科学医学,也是生物自然选择的终极宿命!这本书,就是要以针灸为代表的体表刺激疗法为载体,全面阐述生命的进化密码,机体的健康密钥。用中医理论认识人体的自我调整功能

6、和的概念 -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是构成机体的基本物质 - 素问保命全形论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维持生理的最高标准和 -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和之,是为圣度。 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过于亢盛,则相承之气就会制约它。阴阳自和自我调节伤寒论:“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保持和维护阴阳自和的稳态。1、阴阳相对协调平衡,则健康无病,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健康2、通过机体内部之间相互协调与平衡,使疾病不治自愈。- 自愈3、阴阳失和,失于调节与稳定则发为疾病。- 疾病4、阴阳分离决绝,人的精气就会衰竭

7、,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死亡“气”的调整功能气的功能 - 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 - 调整作用。机体对环境变化所产生的调整功能是天人相应理论的重要内容。 (昼寤夜寐 、腠理开合对寒暑的适应)。人体的自组织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对环境提供的条件有选择地利用,提高系统的有序度,保持特定的有序稳定状态。 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器官之间的功能正常与协调依靠“气”的调整作用。 神不使,则病不可愈素问汤液醪醴论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神不使也 。张景岳注:治病之道,攻邪在乎针药。行药在乎神气若以药剂治其内,而脏气不应,针艾治其外,而经气不应,此其神气已去,而无可使矣,虽竭力治之,终成虚废已尔。

8、 人体自稳调节能力:1.维持人体生理状态下的稳定,使生命处于最佳的稳态平衡,即健康状态;2.人体在亚疾病状态下,机体通过自调能力恢复至健康状态,即自愈的过程;3.在疾病状态下,机体的自稳调节能力通过药物或其他非药物手段使其达到稳态,即治疗疾病的过程。 人体隐性的调整功能?3万米高空有生物、1万米海底有鱼虫鳝鱼不吃,可活480天;有一种龟,不吃不喝用以支床,床腿朽烂了,乌龟还活着。人体60秒钟吸入氧不超过5升,正常人20秒只能吸入1.5升氧 短跑运动员在跑完200米的20多秒时间里,需要14升氧正常人20秒 1.5升运动员20秒 14升经络运行气血生命活动基本保证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经络运行气血的

9、功能。气血作是生命活动的动力与源泉,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都不能须臾离开气血的温养与物质代谢。气血周流全身,处于运动不息的状态是生命最根本的特征。气血只有在运动中才能显示出生命的存在,故气血运行的正常与否,亦即生命活动正常与否的标志。经络气血郁滞基本病理变化经络气血运行的异常可由多种原因造成,无论六淫外侵,或七情内扰,都可能改变气血的状态。经络郁滞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基本病理变化。寒热虚实的病理变化可影响气血充盈和流动的状态而造成气血郁滞。寒则血凝、寒则气收,热盛津伤则血滞,邪盛或正虚都可造成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治理气血的运行状态,就能使其它的病理状态得到改善,因而疏通经络气血就能使气血冲和,经络通利

10、,脏腑肢体生理功能得到恢复。在经络郁滞基础上可兼寒热虚实的表现。广义“疏通”概念的外延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金匮要略 “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丹溪心法:“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疾生矣”。清高士宗医学真经:“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 凡具祛除病邪、协调脏腑关系、疏通气血、疏布津液、通经活络之功的方法都属通法范畴,同时它又广泛体现于许多其它治法中。八法为调气血之法针对八纲辨证确立的治病基本

11、8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汗、吐、下、消、清、温祛邪以复气血之流通 ;补扶正以补气血之不足 ;和祛邪、扶正皆用之。治病之理皆为调和气血。气血调和,百病可愈。全面理解温通古汉语词汇的特点是:单音词占绝对优势,一词多义极为普遍,往往音节有限而词义无穷。“通”,有宽泛含义,“通畅”、“通达”、“通调”等含义。在理解研究“灸法温通”作用时,应该注意在古汉语单音词基础上产生的广泛的含义,不要忽视古汉语一词多义的特点,防止由于语义信息的丢失而使灸法特点和效应的研究偏离古今的临床实际。扶正祛邪 针灸之本生命和疾病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之间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正,即正气,是指机体对疾

12、病的防御、抵抗的能力,以及对病理损害的修复与再生能力。邪,即邪气,主要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扶正祛邪既是中医治病求本的体现,又是针灸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之一。针灸防治疾病的作用是在人体自组织能力基础上产生的,针灸作用的效果也在于恢复和提高机体的自组织能力。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不仅体现在针灸对从外感六淫病症的治疗,同时也体现于对内伤七情病症的治疗。针灸作用的本质在于提高机体的自调节、自组织、自适应的自稳能力。从理论上讲,除少数由毒性极强的微生物所引发的烈性传染病外,针灸对大多数传染病都有较好治疗作用。从内经到清代的温病条辨都有过针灸治疗外感热病的经验总结。针灸对许多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引

13、起的感染有较好疗效。在传染疾病中,尤其对病毒所致病症具有防治优势,如针灸治疗病毒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带状疱疹等。针灸通过激发人体免疫力,扶助人体正气,从而间接杀灭病原体或减轻并抑制病原体对人体的损伤。 内伤脏腑针灸对内伤脏腑病的治疗作用也是通过扶正祛邪而达到治疗效果的。随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到来,防治与社会心理关系密切的心身疾病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针灸能够增强机体对应激反应的调整能力及应激损伤的修复能力,说明针灸对心身疾病的治疗效应,也是在扶正祛邪基础上而达到形神同治的。针刺、艾灸、拔罐、刺络放血对人体都具有既扶正、又祛邪的调整作用。针刺补法和艾灸兴奋作用大于抑制

14、作用,偏于扶正,适用于慢性久病或虚寒证。针刺泻法和刺血,其抑制作用大于兴奋作用,偏于祛邪,适用于新病、急证和实热证。针灸强调 “治神” 神气即正气的外在反应针刺禁忌事项 警示针灸操作必须顾护正气中医认为气的运动和变化形成了万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各种生命现象也是自然界正常气候变化基础上产生的。气分阴阳,中医学用阴阳理论认识人体,认为生命是阴阳对立两方在矛盾运动中达到动态平衡的过程。 生态共衍疾病的发生、发展皆为阴阳失调所致,协调阴阳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最终目的。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平即达到新的阴阳平衡以获得人体状态的协调。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人体阴平阳秘有赖

15、于形与神、脏与腑、气与血之间的协调,而达形神合一,脏腑和调,气血冲和、经络通畅。当人们把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方向时,健康的标志就是稳态,人体通过稳态调节保持健康。当机体的稳态调节能力较弱时,就会发生疾病,而疾病得到治愈的唯一标准就是机体自我稳态调节功能的恢复。现代医学认为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依靠的是人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共同形成一个复杂广泛的调节系统,并与周围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决定疾病产生、发展的不仅仅在于器官、组织、细胞、基因等各种要素的本身的性能状态,更重要的是各要素之间、各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的状态。针灸调整阴阳平衡是在特定的功能状态下,通过在一定的经络腧穴

16、上施以适当的针灸方法而实现的。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的获得,与不同针灸方法的选用及操作技术密切相关。 临床研究业已表明,针灸对于机体各系统机能均具调整性作用,而且在病理情况下表现得更为明显。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成分、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最新研究表明,针灸可能对某些疾病具有一些基因水平的调节作用。针灸对人体从宏观到微观全面的调整作用显示了针灸具有适应症广泛的特点,而针灸对不同病理状态的调整程度即效应大小又受到针灸的作用性质及作用量度的影响。背 景: 特色 优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科学综合化的趋势中,西方科学还原论方

17、法逐渐显露其局限,历经数千年的针灸学却更显其无限的生命力,被全球所接受,确切的临床疗效是针灸价值的体现,也是针灸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针灸学能否继续为人类健康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优势因特性而存在,关键在于认识针灸和利用针灸效应特性,了解并掌握针灸的特色,才能发挥针灸或者独立治病,产生药物无法产生的疗效,或者对药物及手术的补充及辅助作用,从而从总体上提高临床疗效和健康水平,继续保持针灸在医疗保健事业中的优势。比较 鉴别 认识针灸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外治方法,最直接的比较,就是与药物比较,前人曾注意过针灸与内服中药效应的比照。限于主观认识能力和客观条件,由于中药成分及其在体内作用与针灸引起的

18、机体效应都十分复杂,因此二者的差异至今仍不甚了了。 将效应相对清楚的西药作为工具进行比较性研究,通过对针灸与西药差异的分析、比较,了解针灸的效应特征。 针灸与药物的差异1、针灸是感知性的刺激。多数情况下,有酸麻重胀痛温热等感知。感知的产生也意味着机体内部的调整与整合的启动,药物产生效应时,则与感知无关。2、西药以某些化学物质的形式,或替代,或介入代谢而产生调整、代谢作用。针灸则主要通过物理性刺激,以机体的生理功能为基础,激发、调动机体固有的抵御疾病、自我调整和修复的能力,从而达到医疗和保健的目的。 整体调整特性是指针灸一定穴位,通过经络网络全身,传导感应,协调阴阳,从而对多个脏腑器官产生治疗效

19、应。现代研究已经证实,针灸可以对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系统的异常功能产生多方面、多环节、多水平、多层次的综合调整作用。与西药作用单一形成显明的差异。针麻过程中多器官、多系统的整体调整针刺麻醉下手术过程,针刺在产生镇痛效应的同时,还对有关系统的功能实施多方面的调节,因而术中生理干扰减少,血压、脉搏等可维持稳定,手术顺利施行,同时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减轻,感染等合并症减少,术后术后恢复加快。广泛的适应症 (1)“处百病”、“治百病”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通过技术手段的改进和创新,使针灸这种非特异性刺激能对多种不同的病理变化产生不同程度的治疗效应,乃是针灸医学不变的追

20、求目标。20世纪50年代,针灸治疗的病症约200余种。到70年代统计,针灸治疗病症已经上升到300种左右,其中约100种疗效显著,而且针刺麻醉也在临床得到了广泛试用。迨至90年代,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已经扩大到经络诊断、针刺麻醉、针灸保健与针灸治疗四个方面,针灸治疗的病症达400余种。 广泛的适应症(2)针灸有效的病症遍及临床各科,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病、功能性疾病、慢性病,而且可以治疗某些疑难病、器质性疾病和急性病。表明针灸治疗作为一种调动内源性调整功能的手段,对西医所说的“病种”的治疗特异性是相对的,针灸所改善的是人体的一种状态,针灸可以将非健康状态,不同程度地调整到健康的稳态。由于针灸可以向人

21、们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的综合服务,因而针灸具有全科医学的性质。 针灸全科医学特点与医院专科化之间的矛盾 针灸学科先天就具有全科医疗的特质现代医学随着技术的进步,医院专业管理表现为临床分科越来越细化,几乎所有的中医院,其分科模式都仿效西医院。患者就医选择科室时,或凭借个人的医疗常识,或由挂号、导医护士指导就诊。由于针灸作用特点和适应症病谱并不为广大民众所掌握,因而选择针灸治疗疾病存在着导向不明的问题。调查表明到针灸科就医的选择来源于针灸疗效的吸引及病员之间的口碑相传的比例超过了90%。 问卷调查2006年7-9月确定178种病症为内容,对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从业针灸医师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常

22、见频度分为以下4级:级 很常见几乎每天或隔天能遇到的病种。级 常见每周或每两周能遇到的病种。级 不很常见每月或数月遇到的病种。级 很不常见偶然遇到的病种。针灸疗效分为以下4级:级 非常有效指针灸疗效达85100%。级 比较有效指针灸疗效达7084%。级 一般有效指针灸疗效达4569%。级 基本无效指针灸疗效在45%以下。 统计结果(回收158份)在被调查的178种病症中,超过50%的问卷认为最常见的病症(级频度)如下5种:颈椎病72.15%腰椎退行性病变67.09%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2.66%肩关节周围炎61.39%腰椎间盘突出59.49% 与之和(常见、比较常见频度)+级不常见、很不常见频度

23、在178种病症中,有100种病症被超过50%的人认为在针灸科不常见或很不常见(+级频度)。针灸适应症广的优势正在丧失“针灸疗效”的统计结果超过70%的人认为下列15种病症,针灸非常有效或比较有效(+级有效度)过于集中于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什么是双向调整?针灸双向调整作用的特性是指同一种针灸疗法或针灸相同的腧穴,对两种相反的病理状态都能产生良性的调整作用。即在刺灸相同腧穴施用相同术式的条件下,可对向相反方向偏离的功能产生反向性的调节作用。效果 既可使机体从亢进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又可使机体从低下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针灸双向调节作用的特性,实质也是针灸多向整体调节的一种特殊表现。针灸的双向调整作用

24、表现在针灸对人体各个生理系统都可能产生兴奋或抑制的双重作用。 针灸的双向调整作用也鲜明地表现于单个腧穴的主治作用。 包含在针灸学科中的各种的疗法如毫针刺法、灸法、拔罐、刺络放血等,都具有双向调整的特性。现代研究也为针灸的双向作用提供了大量科学依据。针灸作用原理研究认为,刺灸腧穴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的网络系统来产生效应的。针灸双向性调整作用的发挥正是以生命高度和谐的结构与功能为基础,因而,针灸的最终效应是趋生理性的。 针灸的双向调整作用举例针刺内关穴,可使高血压者血压降低,在休克急救时可致血压上升,而对正常的血压影响不显著。针灸对健康人的胃运动不产生明显影响,对胃机能异常的病人或在预先被药物改变

25、了胃机能状态的家兔,针灸可以引起较为明显的影响。在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对紧张性膀胱针灸可使其张力降低,而对松弛性膀胱则使张力增高。针灸天枢穴可解除便秘又可治疗腹泻。针灸关元穴对经闭者通经,对崩漏者止血。针灸三阴交穴对遗尿者可止遗溺,对癃闭者可通小便。针灸具有快速起效的作用特性。针灸效应发生、发展的过程,在时间上呈现特定的起落消长的规律。针灸的效应由即刻效应、后续效应和积累效应综合而成。就针灸的即刻效应而言,与药物治疗相比,由于针灸具有与药物不同的作用方式与特殊的操作过程,针灸一方面给人以感知性的刺激。从患者对针灸治疗有所感知的时刻起,就表明针灸对机体的调整开始启动。另一方面,针灸重视“随

26、变而调气”、“以意调气”的原则,在针灸操作过程中,针灸的操作手法与部位可能随机而得到调整素问针解:“补泻之时(以针为之)者,与气开阖相合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比喻:“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针灸作用快捷无用置疑针灸快速起效的特征造就了针灸治疗急症的传统优势。 针灸快速起效的特征已经为大量临床实践所验证。 针灸快速起效的特征也为临床研究结果所证实。现代实验已经揭示了针灸快速起效的特征。 什么是针灸调整的生理性特征?针灸调整作用的生理性特征,是指针灸对机体所产生的整体调整、双向调整、快捷调整的作用效应一般仅限于生理的阈值范围内。例如针灸对正常人的胃运动不产生显著影响,但对胃

27、机能异常的患者或在预先被药物改变了胃机能状态的动物,针灸可以引起较为明显的影响,而且针灸作用的结果一般总是有利于不同程度地恢复机体的生理稳态。针灸调节作用的生理性特征,实质也是针灸双向整体调节特性的必然结果。强度、持续时间的有限性针灸调整作用的生理性特征首先表现为针灸只能在机体的生理阈值范围内产生效应,其作用强度是有限的。 其次针灸调整作用的生理性特征还表现为每次的针灸效应所维持的时间是有一定限度的。 针灸调整作用的生理性特征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针灸的安全性。 疗效与无效并存如何看待针灸作用的有限性?针灸效应的充分发挥造就了针灸临床的优势,然而针灸的优势又往往与针灸的局限性相伴存在。如针灸的整体

28、调整势必存在针对性的不足,针灸的双向调整势必使针灸难以定向发挥疗效,针灸的精确调整又存在因人制宜的针灸量效问题。因此针灸效应特性的发挥过程,就是对影响针灸效应的多种因素掌握和控制的过程,如疗法的选择与结合,穴位的选用及配伍,各种疗法在操作过程中技术的改进等,包括刺激深浅、补泻手法、留针时间、疗程安排等。因此要使针灸效应特性充分发挥,带来临床治疗的优势,实际是一个有条件的过程。掌握特性 发挥优势疾病状态下的机体功能状态 - 机体对一定的生理病理条件及因素综合作用的系统反应,包括了患者生理、心理及病理等方面的反应。从患者角度而言,针灸的效应直接与患者的体质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而体质因素又随年龄而异

29、。从疾病角度而言,针灸的效应与疾病的种类、不同病变阶段、不同病变类型,包括不同证候等多种因素有关。 不同年龄的人群,其生理病理特点会有所不同。年轻时“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随着岁月流逝,人体元阳逐渐衰退。 患者不同的体质及心理状态也会造成机体功能状态的差异。 阳气旺盛 -感邪后病势不容易向内发展,容易化热。针感强、出现快。阳气衰弱 - 感邪后病势容易向内发展,不容易化热。针感弱、出现迟。病人的心理因素 - 患者对针灸的认识、信心、情绪等影响疗效。 针药不同工作机制通过调节内环境,重建机体生理稳态,这是针灸与药物治疗疾病获效的共同途径。对内环境调节的机制上,针灸有别于药物。针灸激发或诱导体内调节

30、系统,使其由异常状态趋向正常的过程中。同时也要受到内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针灸的效应出现增强、或减弱,甚至当机体内环境处于不利于针灸的禁忌状态,会出现针灸的不良反应。不同病理变化影响机体状态 机体功能状态因所患疾病的不同、疾病类型及疾病阶段的不同、个体反应性的不同而有差异。疾病,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 - 邪正斗争。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和发病过程,同时机体反应性也各不相同。 针灸可以治百病、处百病,无非强调针灸适应症的广

31、泛。同时又指出,针灸既有适应症,也就有禁忌症,当机体处于不良的身心状态,或疑难危重病症,机体已经明显缺乏自我调整的储备功能时,则成为针灸所不能为之的病症。针灸作为一种非特异性治疗手段,其治疗范围虽然涵盖了多种系统、多种器官的疾病。某些病症的关键病理环节单靠针灸就能解决,某些病症用针灸只能解决部分病理环节,或者在某些情况下,针灸只能作为辅助治疗,甚至治疗不宜。 针灸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不同病症的治疗有难有易,疗效有优有劣,从而提出了针灸适应症病谱及等级的划分。针灸适应症等级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同疾病造成机体功能状态的差异对针灸效应有直接的影响,使针灸对不同的疾病、同一疾病的不同病变阶段或不同病变类型的调节作用出现差异性,从而造成了针灸疗效优劣的个体倾向性和群体倾向性的差异。医学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