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2.87KB ,
资源ID:284617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4617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要点.docx

1、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要点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要点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1、教育技术的产生(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称为“直观教育技术阶段”。第二阶段:19世界末至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称为教育技术初期发展阶段,也称为“媒体技术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称为“教育技术迅速发展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称为“系统发展阶段”。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称为网络发展阶段。2、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名称的演变(1)视觉教育阶段 (2)视听教育阶段 (3)视听传播阶段(4)教育技术形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2、阶段3、教育技术AECT“94定义”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对教育技术作了全新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4、教育技术AECT“05(04)定义: “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焦建利译)5、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按照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其具体的内容。(图P9)6、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1)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认知主义学

3、习理论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教学理论:1)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2)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3)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4)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3)视听教学理论:1)“经验之塔”理论(图P17) 2)视觉理论 3)听觉理论(声音“三要素”:响度、音高、音色。)“经验之塔”理论要点: 第一,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最直接,学习起来也最容易,越往上越抽象,塔的顶层经验最抽象,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 第二,位于塔中的视听媒体,易于培养学习者的观察能力,能冲破是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第三,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上升到抽象。 第四,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教育更为具体

4、,从而形成科学的抽象。(4)教育传播理论 传播的类型:1)人的内向交流 2)人际传播 3)组织传播 4)大众传播 传播的模式:1)拉斯威尔的“5W”模式 2)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3)贝罗的传播模式(SMCR模式)(图P2223) 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确定信息选择媒体通道传送接受解释评价反馈 调整再传送(5)TRACK(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理论TRACK的内涵 (图P25)PCK学科教学知识 舒尔曼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科勒 、米什拉TPACK的发展层次 (图P27)1)认知 2)接受 3)适应 4)探索 5)改进(6)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的基本原理: 1)整体性原理 2)

5、反馈原理 3)有序原理7、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一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教育现代化。二是国家及教育部门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教育信息化建设。三是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要广泛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四是教育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五是将教育信息化看成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8、教育信息化的目的(1)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2)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3)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 (4)促进教育现代化9、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1)知识观和人才观的转变 (2)学校功能的转变 (3)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4)学生学习观的转变 (5)教学组织

6、观念转变 (6)教学媒体观的转变(7)教学管理观和教学评价观的转变10、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信息化的作用(1)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变革 (2)有助于促进教育模式的多样化(3)促进教育信息呈现的立化 (4)促进教学组织结构多样化 (5)促进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多元化11、信息资源: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认识和创造之后以符号形式储存在一定载体上,可供利用的全部信息,它由信息内容、符号、载体等要素构成。12、信息处理:是指基于一定的目的,对信息进行收集、编码、存储、整理、分类、分析等系统化的操作。13、信息素养:广义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三方面的素质,狭义的信息素养通常只

7、指信息能力。14、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创造、传递、利用与评价的能力。15、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 (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 (4)更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支持 (5)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我国教育技术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用“电化教育”这个概念来表示运用先进的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第2章 教学媒体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1、媒体的含义: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

8、体或工具,也可以指实现信息从信息源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 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载体;二是指存储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实体。1、教学媒体的分类(1)按教学媒体发展先后分类:传统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2)按媒体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分类: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多媒体。(3)按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光学投影教学媒体、电声媒体教学媒体、电视教学媒体、计算机教学媒体。3、教学媒体的特性:(1)呈现力 (2)重现力 (3)传播力 (4)可控性 (5)参与性4、教学媒体在促进教育变革和发展中的作用(1)影响教师的作用 (2)影响教学内容 (3)影响教学方法5、教学媒体编制的基本原则:(

9、1)教育性 (2)科学性 (3)技术性 (4)艺术性 (5)经济性6、教学媒体利用的基本原则:(1)发展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经济性原则 (4)教学最优化原则7、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1)根据学习者的特征 (2)依据学习任务 (3)依据客观条件8、虚拟现实的基本特征多感知性所谓多感知是指除了一般计算机技术所具有的视觉感知之外。还有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浸没感又称临场感,只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交互性指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包括实时性)。构想性强调虚拟现实技术应具有广阔的可想象空

10、间,可拓宽人类认知范围,不仅可再现真实存在的环境,也可以随意构想客观不存在的甚至不可能发生的环境。9、信息、媒体和媒介三者的关系 媒体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只有通过某一种或几种媒体形式才能表达出来。如书本上的知识内容(代表信息),是通过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表达出来的。这些文字、图形、表格便是表示知识内容的载体,即媒体。媒介是用于存储、呈现或传输媒体的设备或物理介质,如上例中的书本。10、多媒体:是指计算机领域中的媒体和电视领域中的媒体的有机结合,并且具有交互功能。11、文本素材的格式。Windows操作系统下,文本格式比较多,主要有纯文本格式(.txt)、写字板文件格式(.wri)、Word文件

11、格式(.doc)、Rich Text Format文件格式(.rtf)等。12、音频素材的格式。音频文件格式专指存放音频数据的文件格式。音频素材的常用文件类型有MIDI、WAV、MP3、Windows Media Audio(WMA)、PCM、MOV、RA、MP4、等。利用音频处理和编辑软件可以实现音频文件格式的转换。13、图形/图像素材 常用的图像文件的格式有BMP、JPEG、GIF、TIF等,常用的图形文件的格式有PNG、EPS、WMF、CDR、SVG等。14、学习资源:是指可资学习之源,包括支撑教学过程的各类软件资料和硬件系统,广义上也包括一切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人、才、物。15、信息化教

12、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或教学系统。16、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1)教学资源处理数字化 (2)教学资源呈现多媒化 (3)教学资源传输网络化(4)教学资源组织的超文本化 (5)教学资源的开放化和可增值化17、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分类表P8718、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设计原则(1)目标控制原则 (2)内容符合原则 (3)对象适应原则 (4)最小代价原则19、P2P资源:(1)BT资源下载 (2)电驴资源下载 (3)迅雷资源下载20、搜索引擎使用的基本方法:(1)查询条件具体化 (2)使用加号“” (3)使用减号“” (4)使用引号“”21、信息检索的常用

13、技巧:(1)明确信息需要,确定搜索主题 (2)使用正确的检索词(3)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 (4)正确使用布尔检索 (5)点击之前要思考 (6)实践中取得搜索经验22、社交软件的定义社交软件,或称为社群性软件,是指任何支持群体交流的软件。社交性软件分类P10123、常用社会性软件在教育中的应用:(1)博客 (2)Wiki (3)RSS阅读器 (4)网络硬盘(5)思维导图第4章 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与开发1、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及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2、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ICAI)是将人工智能理论

14、和技术应用与CAI而形成的一种教学专家系统。3、教学模式:(1)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2)问题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3)协作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4)教授邢教学模式的研究 (5)案例型教学模式的研究4、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原则(1)教育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辅助性原则 (4)适度运用原则(5)艺术性原则5、多媒体CAI课件开发的一般流程:(1)教学软件的结构设计 (2)多媒体素材的准备 (3)课件的编制 (4)教学软件的试用 (5)评价与分析第5章 教学设计与应用1、教学系统构成P1822、教学的系统观P1823、教学系统变量P1834、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P1855、ABCD法。AB

15、CD编写方法基本上反应了行为主义的观点,强调用行为术语来描述学习目标。A.对象(Audience) B.行为(Behavior) C.条件(Condition) D.行为的标准(Degree)6、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设计步骤(1)学习者特征分析 (2)学习需要分析 (3)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 (4)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 (5)教学策略设计 (6)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7)教学设计结果评价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案例表P2037、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设计步骤(1)分析教学目标 (2)学习者特征分析 (3)学习内容分析 (4)设计学习任务 (5)学习情景设计 (6)学习资源设计 (7)提供认知工

16、具 (8)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9)管理与帮助设计 (10)总结与强化练习 (11)教学评价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案例P2068、教学设计方案编写(叙述式、表格式)P2109、教学评价的功能:(1)反馈调节功能 (2)诊断指导功能 (3)强化激励功能 (4)教学提高功能 (5)目标导向功能10、教学评价的类型(1)按评价基准分: 1)相对评价 2)绝对评价(2)按评价功能分: 1)诊断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 3)总结性评价(3)按评价表达分: 1)定性评价 2)定量评价11、教学评价的工具:(1)试卷 (2)评价量规 (3)电子学档 (4)学习契约 (5)问卷12、微课的概述 “微课”是指按照新

17、课程标准及教学时间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13、微课的特点(1)教学时间较短 (2)教学内容较少 (3)资源容量较小(4)资源组成、结构“情景化”第6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整合”通常是指若干相关事物或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和细化过程。无论哪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其本质的,即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把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造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运

18、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合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1)学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2)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 3)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 4)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3、马宁、余胜泉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阶段分为: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

19、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1)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2)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3)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4)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5)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 (6)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 (7)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 (8)教育内容改革。 (9)教学目标改革。(10)教学组织架构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层次划分表P2355、教学模式的含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6、教学模式的要素: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评价。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

20、模式(1)讲授型模式 (2)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 (3)“资源主题探究协作学习”模式(4)“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第7章 远程教育与网络课程的制作1、远程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的,是一种非连续面授教育。2、学校远程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丁兴富)。3、远程教育的发展阶段:第一代是函授教育;第二代是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远程教育。网络课程不只是静态的教学内容的

21、组织,而是在平面二维空间的教学内容组织中展现的一个三维、立体、动态的教学过程。4、5、upset 扰乱 upset upset网络课程的特点:(1)交互性 (2)共享性 (3)开放性 (4)自主性 (5)协作性6、7、let 让 let letURL(统一资源定位器),也被称为网页地址,是因特网上标准的资源地址。 URL由三部分组成:协议名、web服务器名和路径及文件名。8、网页脚本语言(1)(2)bring 拿来 brought brought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 是一种描述文档结构的标注语言,它使用一些约定的标记对WWW上的各种信息进行标注。(3)(4)bend 使弯曲 bent

22、bentJavaScript 是一种基于对象(Object)和事件驱动(Event Driven)并具有安全性能的脚本语言。(5)(6)send 送 / 寄 sent sentVBScript 为了适应Internet上的应用,Microsoft公司把应用于程序描述的Visual Basic语言压缩成一个更合理的子集,称为Visual Basic Scripting Edition ,简称为VBScript。(7)(8)dig 挖 dug dugASP及ASP.NET ASP是微软公司推出的意图取代CGI的新技术。(9)(10)spell 拼写 spelt / spelled spelt / spelledJSP (Java Server Pages,Java服务器页面)是在Sun Microsystems公司的倡导下,由许多公司共同参与建立的一种新的动态网页技术标准。(11)PHP 一个嵌套的缩写名称,是英文“超级文本预处理语言”(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的缩写。(12)XML 即“可扩展标识语言”。make 制作 made mademean 表意思 meant meantbleed 流血 bled bled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