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必修3第11课 师说第11课*师说文章千古说韩愈韩愈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宰相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
2、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后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
3、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为社会所承认。一、作者连线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
4、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文雄奇奔放,汪洋恣肆。深于立意,巧于构思,语言精练,富有创造性。其诗亦别开生面,勇于创新,工于长篇古风,采用散文辞赋的章法笔调,气势雄浑,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伟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李、杜之后的一个重要流派,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二、背景探寻尊师重教从我始魏晋以来,上层士族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能高低,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大了靠特权当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此风愈演愈烈,上层“士大夫之族”自己不从师学习,也反对像韩愈那样公然为人师的人,还对别人的从师学习“群聚而笑之”。韩愈当时任国
5、子监四门博士,就是在全国性的学府中担任一门课的教授。他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师说就是借为文送李蟠来抨击那些“耻学于师”的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传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的。三、文体知识说“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马说等等就属这一文体。“说”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四、相关知
6、识1“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2“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7、1字音句读(du)或不焉(fu)位卑(bi) 近谀(y)也欤(y) 郯子(tn)苌弘(chng) 老聃(dn)蟠(pn) 六艺经传(zhun)贻(y)2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3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且学问很高的人。(2)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小学学校教育。(3)吾从而师之古义:跟从并且。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4)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5)年十七,好古文古义:先秦两汉的散文。今义:文言文的统称。(6)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一般的人。
8、今义:大多数人。4一词多义(1)师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不耻相师 名词作动词,学习则耻师焉 名词作动词,从师学习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词,老师十年春,齐师伐我 名词,军队(2)道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不足为外人道也 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方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道德,道义,正义(3)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解释经书的著作为五百人立传 传记(4)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疑难问题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内惑于郑袖 迷惑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使迷惑(5)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副词,表转折,竟然,反而陈涉
9、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副词,表顺承,就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副词,才项王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副词,仅仅,只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副词,表判断,是,就是家祭无忘告乃翁 代词,你的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连词,于是(6)其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人称代词,他们的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人称代词,他们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指示代词,那其可怪也欤 语气副词,表感叹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副词,表猜测、推测5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吾师道也 学习(2)形容词用作名词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愚人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大的方面(3)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不耻相师 以为耻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耻
10、学于师 以为耻(4)名词作状语则群聚而笑之 成群地6文言句式(1)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者也”表判断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用“也”表判断(2)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用“之”构成宾语前置,即“不知句读,不解惑”(3)被动句不拘于时用“于”表被动(4)状语后置句耻学于师“学于师”即“于师学”师不必贤于弟子“贤于弟子”即“于弟子贤”7文白对译一、合作探究1韩愈所说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者是什么关系?答:答案在这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传道是目的,受业是手段。“业”指的是儒家经典,当学生不可避免地产生疑问时
11、,老师就需要“解惑”,这也是老师最基本的任务。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的必要性。2文本的第二段是用对比手法来写的。说说这一段用了几组正反对比的事实论据,这样对比有怎样的论证作用。答:答案文章第二段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然后对比论证。对比的对象是不同的,先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纵向对比,接着是自身对子和对己在句读和解惑方面的对比,最后是士大夫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横向对比。三个方面的例子,比较全面地对比论证了从师的两种态度,在从师这个问题上,一种是不耻相师,一种是耻学于师,这样就把自己的观点论述得令人信服了。3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答:答案这里是把李蟠和众人对
12、比。作者对当时的“耻师”风气痛心疾首,遇到李蟠这样的年轻人仿佛看到了“从师”的希望,因而借此撰文,暗比现时之人,特别是年轻人像李蟠这样的人太少了,盛赞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也是暗示其他年轻人应向他学习,使“从师”的观念深入人心,以彻底矫正“耻师”的陋习。4韩愈的论说文一向以气势通畅著称。就本文而言其气势来自三个方面:崭新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加上严密逻辑的论证力和语言上奇偶骈散结合的表现力,形成文章的夺人气势。请结合文章分析这些特点分别体现在哪里。答:答案首段思路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惑则必从师,从师即学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句大
13、有如截奔马之势;全段层层顶接,步步推进,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更是势不可当。次段紧承首段对师道的论述,连用三个层层深入的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批判的语气也一句比一句加重,由“其皆出于此乎”的疑问语气,发展到“吾未见其明也”的责备的语气,再到“其可怪也欤”的带有强烈感情的讽刺语气。这种语气上的层层递进,声势逼人。第三段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且为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二段“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有力佐证,一石三鸟,精当无比。结尾又从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点明写作目的,贯通古今,继往开来,更有高屋建
14、瓴之势。全文文势硬转直接,陡直峭绝:开篇“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起,有如横空出世,已见出奇;中间三个对比,如三峰插天,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更见其奇。营造这种雄直峭兀之势,最为韩愈所长。本文灵活多变的散句,于流畅中含顿挫,参入对偶与排比(本文中指句中词语的排比),又于灵活中见整齐。奇偶骈散交错运用,自然配合,错落有致,亦增势不少。5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答:答案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
15、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唯“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6课文中有关“尊师”和“重道”的观点,是否适合现代社会?我的观点:答案观点一:古代虽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但在封建社会官本位的社会环境下,
16、教师是被看不起的。到了唐代,便出现士族子弟以向老师学习为耻之事。在这种恶劣风气盛行的情况下,韩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疾呼“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之理,确实有很大震慑力。今天,教育有了空前发展,教师的职能、地位,从师的必要和为师的荣耀感,都从根本上得到了肯定。因此,这种观点已无现实意义。观点二: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强则民强,教育兴则国家兴。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今天,“道”的内容早已不是儒家经典,但“尊师”“重道”的思想仍指引着人们。所以“尊师”“重道”现实意义仍存在,而且永不过时。二、归纳总结图解文章主旨探微文章通过古今师风、学风的对比,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求学的原因,
17、说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也赞扬了劳动者乐于从师的风尚。一、百变素材(一)尊师重教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国民对待教育的态度,是一个国家能否人才辈出、后继有人的关键。师说作为一篇第一次明确阐释教师职责、呼吁关注教育、注重从师学习的文章,无论是在唐代还是今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韩愈作为“不顾流俗”“抗颜为师”的先驱,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无疑也有示范作用。(二)从师的标准师说中,对从师的标准提出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尤其是第三段中所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
18、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些,都提醒我们要多向他人学习,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让自己“低”下去,虚心,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才能看见别人的长处,不断向别人学习,才能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三)要勤于发问,还要善问“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讲的是要勤于向老师请教的必要性。勤于询问,才能不断地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困惑。但仅有勤于发问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问的诀窍,要抓住问题的重点、关键。文中讲有些士大夫让老师教自己的小孩,“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舍本逐末,没有抓住根本,是一种不正确的求学态度。“问”也是一门学问,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质
19、疑的人才能有所建树。(四)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也要学会取长补短“术业有专攻”,一专多能的人才毕竟是少数,每个人都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正如音乐家善于演奏乐曲,建筑师精于设计高楼大厦,文学家长于描述人生百态。每个人都是一个奇迹,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有自己的强项,因此,要把自己某一方面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值。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虚心地向拥有其他专长的人求教,正如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向郯子、苌弘等人请教。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五)从学术上看,师生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揭示了师生之间没有年龄的差距,有“道”者即为师。老师与学生的定位不再
20、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可变的。老师也许在人生阅历、学术经验上丰富一些,但是学生思维活跃,可能在创新方面强于老师,而且不能因为年长、经验丰富而否定学生的创见。孔子说“教学相长”,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发现不足并不断提高自己。二、技法学习引用论证本文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巧用引用论证法,引用了“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很有说服力。引用论证是“道理论证”的一种,也叫“引证”,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引用方法多变,十分灵活。运
21、用引证法要注意:(一)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可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志向高洁远大,可选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某同学沉湎于上网,可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持之以恒,一曝十寒,可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二)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
22、,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三)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迁移运用请用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奉献”或者“包容”。【示例】纵观天下有志者,总是夙兴而夜寐,百折不挠,孜孜以求,心甘情愿为社会奉献的。千百年来,奉献精神如同血液,在我们民族躯体中不息地流动;如同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灵魂;如同火炬,点燃了炎黄子孙的爱国赤诚。从为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从“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戚继光,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愿与人民共
23、患难,誓将热血固神州”的朱德总司令,到“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南疆卫士,真是英雄万千!他们在奉献之时,从没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而是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智慧乃至生命献给了崇高的事业。三、考点链接文言文特殊句式之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1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这里“拘”的动作是由“于”后的“时”发出来的
24、。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2)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3)用“为”“为所”表被动。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4)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2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这类被动句要根据语境,揣摩上下文意做出判定。如:“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这里的“函谷举”是“函谷关被攻占”的意思。【对点训练】
25、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解答分层训练中第15题。四、悦读心赏为感时而作的师道精品韩愈师说赏析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
26、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讥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
27、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相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
28、、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