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212.25KB ,
资源ID:284026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84026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位置随动系统的超前校正设计讲解.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位置随动系统的超前校正设计讲解.docx

1、位置随动系统的超前校正设计讲解课 程 设 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题 目: 位置随动系统的超前校正设计 初始条件:图示为一位置随动系统,测速发电机TG与伺服电机SM共轴,右边的电位器与负载共轴。放大器增益为Ka=40,电桥增益,测速电机增益,Ra=6,La=12mH,J=0.006kg.m2,Ce=Cm=0.3,f=0.2,i=10。其中,J为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f为折算到电机轴上的粘性摩擦系数,i为减速比。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求出系统各部分传递函数,画出系统结构图、信号流图,并求出闭环传递函数;(2) 求出系统的截止频率、

2、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并设计超前校正装置,使得系统的相角裕度增加12度;(3) 用Matlab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比较其时域响应曲线有何区别,并说明原因;(4) 对上述任务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计算的过程,并包含Matlab源程序或Simulink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时间安排: 任务时间(天)指导老师下达任务书,审题、查阅相关资料2分析、计算2编写程序1撰写报告2论文答辩1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目录摘要 I1位置随动系统 11.1位置随动系统原理 11.2部分元件分析 21.2.1自整角机 21.

3、2.2功率放大器 21.2.3两相伺服电动机 31.2.4直流测速电动机 31.2.5减速器 41.3各部分元件传递函数 41.4位置随动系统的结构框图 51.5位置随动系统的信号流图 51.6对系统进行Matlab仿真 52加入校正装置后的系统分析 82.1超前校正的原理 82.2超前校正的特性 82.3计算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 92.4对校正后的系统进行Matlab仿真 102.5系统校正前后的比较 113用Matlab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时域分析 123.1对校正前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进行仿真 123.2原因分析 134总结体会 14参考文献 16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17摘要随动系统

4、是指系统的输出以一定的精度和速度跟踪输入的自动控制系统,并且输入量是随机的,不可预知的。控制技术的发展,使随动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位置随动系统是反馈控制系统,是闭环控制,调速系统的给定量是恒值,希望输出量能稳定,因此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往往显得十分重要。而位置随动系统中的位置指令是经常变化的,要求输出量准确跟随给定量的变化,输出响应的快速性、灵活性和准确性成了位置随动系统的主要特征。简言之,调速系统的动态指标以抗干扰性能为主,随动系统的动态指标以跟随性能为主。在本次课程设计中,首先根据各个部件的物理化学特性求得其传递函数,然后得到系统的结构框图。根据结构框图画出对应的信号流图,从而得到系统的闭环

5、传递函数。利用MATLAB对系统进行频域的分析,为了满足相角裕度增加12度的要求,设计超前校正系统,得到校正后的系统的传递函数。利用MATLAB对校正前后的传递函数进行时域的分析,并比较它们的不同。关键词:位置随动系统 超前校正 MATLAB 频域分析位置随动系统的超前校正1位置随动系统1.1位置随动系统原理随动控制系统又名伺服控制系统。其参考输入是变化规律未知的任意时间函数。随动控制系统的任务是使被控量按同样规律变化并与输入信号的误差保持在规定范围内。这种系统在军事上应用最为普遍,导弹发射架控制系统,雷达天线控制系统等,其特点是输入为未知。伺服驱动系统(Servo System)简称伺服系统

6、,是一种以机械位置或角度作为控制对象的自动控制系统,例如数控机床等。使用在伺服系统中的驱动电机要求具有响应速度快、定位准确、转动惯量较大等特点,这类专用的电机称为伺服电机。当然,其基本工作原理和普通的交直流电机没有什么不同。该类电机的专用驱动单元称为伺服驱动单元,有时简称为伺服,一般其内部包括电流、速度和/或位置闭环。如图1-1为位置随动系统的原理图。 图1-1 位置随动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用一对电位器作为位置检测元件,并形成比较电路。两个电位器分别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位置信号转换成于志成比例的电压信号,并做出比较。当发送电位器的转角 和接受电位器的转角 相等时,对应的电压亦相等。因而电动机处

7、于静止状态。假设是发送电位器的转角按逆时针方向增加一个角度,而接受电位器没有同时旋转这样一个角度,则两者之间将产生角度偏差 。相应地,产生一个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得到u,供给直流电动机,使其带动负载和接受电位器的动笔一起旋转,直到两个角度相等为止,即完成反馈。1.2部分元件分析1.2.1自整角机自整角机是利用自整步特性将转角变为交流电压或由交流电压变为转角的感应式微型电机,在伺服系统中被用作测量角度的位移传感器。自整角机还可用以实现角度信号的远距离传输、变换、接收和指示。两台或多台电机通过电路的联系,使机械上互不相连的两根或多根转轴自动地保持相同的转角变化,或同步旋转。电机的这种性能称为自

8、整步特性。在伺服系统中,产生信号一方所用的自整角机称为发送机,接收信号一方所用自整角机称为接收机。在零初始条件下,其拉氏变换为: 图1-2为自整角机的结构框图。其中: 图1-2 自整角机结构框图1.2.2功率放大器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的电压控制作用将电源的功率转换为按照输入信号变化的电流。因为声音是不同振幅和不同频率的波,即交流信号电流,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永远是基极电流的倍,是三极管的交流放大倍数,应用这一点,若将小信号注入基极,则集电极流过的电流会等于基极电流的倍,然后将这个信号用隔直电容隔离出来,就得到了电流(或电压)是原先的倍的大信号,这现象成为三极管的放大作用。经过不断的

9、电流放大,就完成了功率放大。功率放大器的表达式为: 在零初始条件下,其拉氏变换为: 图1-3为功率放大器结构图。 图1-3 功率放大器结构框图1.2.3两相伺服电动机传统的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结构通常是采用笼转子两相伺服电动机以及空心杯转子两相伺服电动机,所以常把交流伺服电动机称为两相伺服电动机,其传递函数为:零初始条件下,其对应的拉氏变换为:。图1-4为两相伺服电动机的结构框图。 图1-4 两相伺服电动机结构框图1.2.4直流测速电动机直流测速发电机是一种测速元件,它把转速信号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输出。直流测速发电机广泛地应用于自动控制、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装置中。对直流测速发电机的主要要求是:

10、(1)输出电压要严格地与转速成正比,并且不受温度等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2)在一定的转速下,输出电压要尽可能的大;(3)不灵敏区要小。直流测速发电机可分为励磁式和永磁式两种。励磁式由励磁绕组接成他励,永磁式采用矫顽力高的磁钢制成磁极。由于永磁式不需另加励磁电源,也不因励磁绕组温度变化而影响输出电压,故应用较广。其传递函数为:在零初始条件下,其拉氏变换为:。图1-5为直流测速电动机的结构框图。 图1-5 直流测速电动机结构图1.2.5减速器减速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随即由我国上海长城减速机器厂矿减速机理运用全新技术革新的减速机一般用于低转速大扭矩的传动设备,

11、把电动机、内燃机或其它高速运转的动力通过减速机的输入轴上的齿数少的齿轮啮合输出轴上的大齿轮来达到减速的目的,普通的减速机也会有几对相同原理齿轮达到理想的减速效果,大小齿轮的齿数之比,就是传动比。其传递函数为:在零初始条件下,其拉氏变换为: 图1-6为减速器的结构框图。 图1-6 减速器结构框图1.3各部分元件传递函数(1)电桥:(2)放大器:(3)测速机:(4)电机:其中: 是电动机传递系数。(5)减速器:1.4位置随动系统的结构框图位置随动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7所示。 图1-7 位置随动系统的结构框图1.5位置随动系统的信号流图位置随动系统的信号流图如图1-8所示。 图1-8 位置随动系统

12、的信号流图1.6对系统进行Matlab仿真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利用Matlab做出上述函数的Bode图并求出相角裕度。仿真程序如下:num=4.6;den=0.27,3.3,0;bode(num,den);得到的Bode图如图1-9所示。 图1-9 未校正前系统的Bode图开环传递函数相角裕度仿真程序:num= 4.6;den=0.27,3.3,0;sys=tf(num,den);mag,phase,w=bode(num,den);gm,pm,wcg,wcp=margin(mag,phase,w);margin(sys);得到的相对稳定性分析图如图1-10所示。 图1-10 校正前的相

13、对稳定性分析的Bode图由图可知,校正前,截止频率:,相角裕度:。2加入校正装置后的系统分析2.1超前校正的原理超前校正是控制系统中的一种校正方法,使用时需要获得校正指标,一般用电阻和电容就可连接而成超前校正的实质是通过对系统引入相位超前校正环节来改变系统的频率特性。对于某一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可以有多种物理实现。有电气的、机械的、气动的、液压的等。实际设计控制系统时,究竟采用何种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被控对象的性质。例如,如果被控装置中包含易燃流体,则应当气动校正装置或气动传动机构,以免产生火花的可能性。如果不存在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则通常采用电气校正装置,因为电气传输简单、精度高、可靠性大

14、,并且容易实现。常用的超前校正网络有无源超前校正RC网络、有源超前校正网络,常用的由运算放大器加电阻、电容组成的有源校正装置有PD控制器、带惯性的PD控制器。设计超前校正装置,使得系统的相角裕度增加15度,考虑到在系统相角裕度增加的情况下系统原来的截止频率也会跟着增大,从而引起系统原来相角裕度的下降。为了补偿系统本身相角裕度的减小,可以适当的在增加一定的角度,但是系统的截止频率太小,故截止频率增大时对系统相角裕度影响可忽略。2.2超前校正的特性超前校正就是在前向通道中串联传递函数为的校正装置,其中参数a、T为可调,如图2-1所示。 图2-1 超前校正可见,这里的校正环节的结构是确定的,但参数可

15、调,现在的任务就是确定参数a、T,使系统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从超前校正的零、极点分布图可见,零点总是位于极点的右边(a1),改变a和T的值,零、极点可以位于s平面复实轴上的任意位置,从而产生不同的校正结果。超前校正对频率在1/aT1/T之间的输入信号有微分作用,在该频率范围内,超前校正具有超前相角,超前校正的名称由此而得。超前校正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超前相角补偿系统的滞后相角,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如增加相位裕度,提高系统稳定性等。最大超前相角m 只与 有关。越大,m 越大,对系统相角补偿越大,但高频干扰越严重,这是因为超前校正近似为一阶微分环节。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得到,当20,m的增加就不显著了。

16、一般取=520,即用超前校正补偿的相角一般不超过65。2.3计算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超前校正的传递函数为G(s)=, 只需要求出参数a和T即可。本题中,因为未校正前剪切率的斜率在-20 dB/dec,所以我选择取=10。因此=-0+=12+10=22令m=22, 则 由图2-2可得,作-10lg(2.198) dB直线与未校正系统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相交于=2.04,取c=m=2.04。 图2-2 求截止频率的伯德图因此超前校正的传递函数为:校正后的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4对校正后的系统进行Matlab仿真系统校正后的Bode图如图2-3所示。仿真程序为:num= 3.343,4.6;den=0

17、.089,1.361,3.3,0;sys=tf(num,den);mag,phase,w=bode(num,den);gm,pm,wcg,wcp=margin(mag,phase,w);margin(sys) 图2-3 系统校正后的Bode图2.5系统校正前后的比较校正前,截止频率c=1.38rad/s,相角裕度=83.5。对开环传递函数进行串联超前校正,通过提高原系统中频段特性的高度,增大系统的截止频率,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达到改善系统暂态性能的目的。故得到校正后,截止频率c=2.04rad/s ;相角裕度=103。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提高19.5,稳定性变得更好。3用Matlab对校正前

18、后的系统进行时域分析3.1对校正前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进行仿真利用Matlab对校正前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进行仿真。仿真程序如下:num=4.6;den1=0.27,3.3,4.6;sys1=tf(num,den1);t=0:.1:10;figure(1)step(sys1,t);den1=0.089,1.361,6.643,4.6;sys1=tf(num1,den1);t=0:.1:10;figure(2)step(sys1,t)ltiview得到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2-4所示。 图2-4 系统校正前后的单位阶跃响应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若选取误差带:,得到校正前系统的上升时间为1.4s,调节

19、时间为2.54s;校正后系统的上升时间为1.84s,调节时间为3.87s。参考文献1 王万良.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 黄坚.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4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 梅晓榕. 自动控制原理. 4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 蔡尚峰. 自动控制理论(上、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6 张静. MATLAB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姓 名专业、班级课程设计答辩或质疑记录:成绩评定依据:评 定 项 目最高分限评分成绩1选题合理、目的明确102设计方案正确、具有可行性、创新性203设计结果(例如:系统设计程序、仿真程序) 204态度认真、学习刻苦、遵守纪律155设计报告的规范化、参考文献充分(不少于5篇)106答辩25总 分100最终评定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